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ppt_第1页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ppt_第2页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ppt_第3页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ppt_第4页
建筑功能流线与空间组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平面设计 步骤 1 功能关系图解 气泡图 2 位置与朝向调整 竖向交通具有优先权 3 空间大小形状与流线组织4 按结构和构造要求形成方块图5 结合柱网整体调整形成平面图 气泡图 把建筑中的一系列单一空间 如管理 后勤 交通等联系起来 将每个气泡当成一个功能分区 并根据流线关系将各个功能分区串在一起 使建筑内部关系清晰直观的表达出来 在方案初步布置功能分区时经常使用 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是将建筑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 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加以划分与联系 使分区明确又联系方便 分类 1 主要使用房间 如文化建筑中的阅览室 展览馆中的陈列室 餐饮吧中的餐厅等2 辅助空间 如行政管理用房 厕所 厨房 洗衣房等以及设备用房 锅炉房 通风机房等 和库房 车库等附属用房 3 交通空间 如走廊 连廊 楼梯等 奉浦苑幼托中心 必须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联系特点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空间组合形式 分区要点1 主与次 分区要点2 闹与静 按建筑物各组成空间在 闹 与 静 方面所反映的功能特性进行分区 使其既分隔 互不干扰 又有适当的联系 闹与静可以水平划分 也可以垂直划分 分区要点3 内与外 在进行功能分区时 应具体分析空间的内外关系 将对外性较强的空间 尽量布置在出入口等交通枢纽的附近 对内敛性较强的空间 力争布置在比较隐蔽的部位 并使其靠近内部交通的区域 案例分析 总结 1 评价标准 1 功能分区明确 合理安排各种内容不同的区划 如洁污 动静 私密 开放等 2 平面和竖向功能分区合理 3 妥善安排辅助用房 卫生间 盥洗室等 的布局与设计 4 良好的建筑物理环境 通风 采光 朝向 5 准确控制建筑面积与各房间面积 2 常见问题 1 分区混乱 或者缺乏分区的概念 2 建筑室内外关系混乱 3 对应不同功能的面积分配不合理 如交通面积过大等 练习 设计内容 1 纪念 展示部分 a 纪念室 间数自定 80mb 陈列室150m2 接待 休息部分 a 接待 小卖40mb 休息 茶室60m3 管理 制作部分 a 办公室15mb 值班10mc 收藏20md 研究室15m4 附属部分 卫生间 门厅 交通面积自定分区要点 1 主次2 动静3 内外 交通流线组织 流线组成 人流 货流等组织方式 平面 立体组织原则 明确 尽量避免交叉和相互干扰 一 交通流线的类型公共建筑物内部交通流线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公共人流 即建筑物主要使用者的交通流线 如食堂中就餐者流线 车站中的旅客流线 商店中的顾客流线 体育馆及影剧院中的观众流线 展览建筑中的参观路线等等 Ps 公共人流线按其流线的动向 都可以分为进入人流和外出人流两种 如在车站码头建筑中的旅客进站流线和出站流线 在展览建筑中参观入口和出口流线 2 内部使用流线 即内部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交通线 入管理 办公 研究等工作人员流线 3 辅助供应交通流线 如食堂中的厨房工作人员服务流线及食物供应线 车站中行包流线 医院建筑中食品 器械 药物等服务供应线 商店中货物运送线 图书馆中书籍的运送线等等 二 交通流线组织的要求1 以人的活动路线与人的活动规律为依据 满足使用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合理要求 把 主要人流路线 作为设计与组合空间的 主导线 根据这一 主导线 把各部分设计构成一连串有机结合的空间序列 例如 设计一个图书馆应该以 读者人流路线 作为设计的 主导线 把各个阅览室及为之服务的有关空间有机地组织起来 设计一个博物馆应该以 观众参观路线 作为组合空间的主导线 把各种陈列室连贯而又灵活地组织起来 设计体育馆 影剧院这些人流量既大而又集中的建筑 更应该以 观众进 出场 路线作为设计的 主导线 对于某些有多种使用人流的建筑 如车站和码头 它有一般旅客人流 又有贵宾等其它人流 显然应该以广大旅客进 出站的人流为 主要人流 并以它为设计的 主导线 2 流线的组织应符合使用程序 力求流线简捷明确 通畅 不迂回 最大限度地缩短流线 3 流线组织要有灵活性 以创造一定的灵活使用的条件 如图书馆设计 尤其是大学图书馆 既要考虑全馆开放人流的组织又要考虑局部开放 寒暑假期间 而不影响其他不开放部分的管理 Ps 在展览建筑中 这种流线的组织的灵活性尤为重要 它既要保证参观者能有一定的顺序参观各个陈列室 又要使观众能自由地取舍 同时也便于既能全馆开放 也能局部使用的可能 不致因某一陈列室内部调整布置而影响全馆的开放 4流线组织与出入口设置必须与室外道路密切结合 二者不可分割 否则从单体平面上看流线组织可能是合理的 而从总平面上看可能就是不合理 或者反之 内部活动路线要求 主要与内部设备 家具布置以及附属设施有关 要求达到流线明确 尽量避免和减少交叉 相互干扰 对外交通要求 与走道布置 疏散口的位置及数量有关 要求达到交通畅通 疏散迅速 门的布置与人流路线组织的关系示意 大空间对外疏散口布置示意 三 交通空间尺度规范 1 水平交通 2 垂直交通 疏散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 10m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 26m 高度不应大于0 175m 一次性登台阶不宜大于18节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 90m 内部工作人员专用楼梯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0 80m 坡度不应大于45 并应采取防滑措施 楼梯平台部位的净高不应小于2m 宽度不小于梯段宽度坡道净宽不宜小于1 50m 坡道长度不宜大于12 00m 坡度不宜大于1 12 在坡道的起点及终点 应留有深度不小于l 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附 无障碍设计规范 3 枢纽交通 如门厅 中庭 门厅与楼梯电梯组合处 一般来说 三种交通空间同时存在与一幢建筑物中 从而构成了建筑物的内部交通系统 总结 1 评价标准 1 建筑物主要出入口与次要出入口的位置选择合理 2 出入口处留有一定空间 3 各股人流 物流组织清晰 流线通顺简洁且互不干扰交叉 4 合理设置交通枢纽 楼 电梯等 及相关交通空间 楼梯厅 电梯厅 走道等 2 常见问题 1 出入口位置不当 空间导向不明确 2 缺少集散空间 建筑出入口处交通组织混乱 3 交通流线较差 迂回 4 楼梯数量不够 位置不当 楼梯之间的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最小数量 练习 提取交通流线分析图应考虑 公共人流交通流线 内部工作流线 辅助供应交通流线 练习 设计内容 1 纪念 展示部分 a 纪念室 间数自定 80mb 陈列室150m2 接待 休息部分 a 接待 小卖40mb 休息 茶室60m3 管理 制作部分 a 办公室15mb 值班10mc 收藏20md 研究室15m4 附属部分 卫生间 门厅 交通面积自定 建筑内部空间组织 在对建筑各组成空间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和流线组织的前提下 进行合理的设计 使空间布局紧凑 适当提高使用面积的比例 可采用的手法有 a 加大建筑进深 b 增加层数 c 降低层高 d 在尽端布置大空间 增加进深可以使布局紧凑 减少交通面积 尽端布置大房间 有利于节省走道 布局紧凑 房间的比例 同样面积的房间 比例及尺寸的不同 也直接影响家俱的布置和使用效果 故一般房间的良好比例应为1 1 1 1 5范围内 如面积均为20m2的办公室设计 房间的形状 a 使用活动的特点 性质的要求 通常以矩形为主 也有例外 b 构成和组合房间的技术 经济条件 c 人们对室内空间视觉 采光 通风 音响等各方面的要求 一般朝南为宜 但也有地区例外 如海南等某些要求光线均匀的房间 如绘图室 美术室 化验室 药房 手术室 陈列室等要求朝北 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应考虑朝向的因素 一般将不要求朝向的楼梯 厕所等朝北或西 并且所有空间避免出现暗房 门厅处理 要设计门廊 北方双层门 台阶 通常2到3阶带缓台 雨棚 同时公共建筑门厅需要空间化处理 是建筑中需要重点设计和表达的地方 自然采光 指通过窗户直接获是自然光线 足够的照度和均匀的光线 采光面积比 通常用S窗 S房间之比作为采光标准 光线的方向 要求光线投向主要使用区 在某些房间 如陈列室 橱窗和阅览室 要避免太阳的直晒光 以免展品 商品 图书晒后变质或褪色 避免反射光 关键在于采光口的设计 房间的进深与采光口的高度及采光方式有关 单面采光双面采光 单层进深较大的房间 从采光角度考虑 常在层顶设置各种形式的天窗 如门厅 较大面积的展示 阅览室等 各种形式的天窗设计 建筑内部空间的组织手段 空间的对比与变化空间的大小 高低 形状以及开敞或封闭的程度 首先必须适合于功能要求 但是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功能的特点 在组织空间时有意识地把大小悬殊的空间 高低悬殊的空间 形状差别显著的空间或开敞与封闭程度不同的空间连接在一起 就可以借空间的强烈对比而获得某种效果 手段1 高大与低矮之间 手段2 开敞与封闭之间 留园平面 手段3 不同形状的空间对比 中国美术馆 手段4 不同方向的空间对比 建筑空间 出于功能和结构因素的制约 多呈矩形平面的长方体 若把这些长方体空间纵横交替地组合在一起 常可借其方向的改变而产生对比作用 有助于打破单调而求得变化 空间的衔接与过渡过渡性空间在体量上可以小一些 与主要空间形成对比大空间出口处一般设计面积稍大的疏散空间 其疏散面积根据不同用途依据规范规定 空间的渗透和层次 在分割空间时有意识的使被分割的空间在某种程度又保持相互联系 使处于这一空间的人能看到另一空间的景物 从而使空间彼此渗透 相互因借 增大空间的层次感 特别市大面积的使用玻璃隔断 不仅使室内相互渗透 还可以是室内外空间也相互联系 文化中心 采用非对称布局 由门厅B开始序列 1 向后至舞厅D使空间豁然开朗 2 向右至活动室C 可作为门厅的延伸和补充 3 像左沿楼梯一侧至休息厅E 再转至活动室F H G使空间一收一放产生对比和变化 4 通过开敞楼梯I登上2楼 空间围透 三面围一面透 一般透朝南或者内院一面两面围两面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