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第一节概念 一 食品安全人类一种基本生存权利 应当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与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 1974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 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 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 生产和消费有毒 有害物质或因素急性或慢性1996世界卫生组织 WHO 食品安全是指所有那些危害 无论是慢性的还是急性的 这些危害会使食物有害于消费者健康 在对这个定义的注释中 特别强调 食品安全 与 食品质量 两词有时会被混淆 食品安全是不可协商的 质量概念则涉及那些对消费者而言的其他方面的特性 这些特性既包括那些负面的性状 如腐败性 污染物 变色 变味等 亦包括那些正面的性状 如食品的产地 颜色 风味 组织状态 以及加工方法等 这种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区分牵涉到相关政策的制定 以及食品控制体系的内容和特性 从而最适合于确定国家的既定目标 2003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 FAOTWHO 食品按照预期用途进行制备和 或 食用时不会伤害消费者的保证 食品安全与食品安全危害的发生有关 但不包括其它与人类健康相关的方面 营养不良 ISO22000 2005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对食品链中的任何组织的要求 食品应当无毒 无害 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 具有相应的色 香 味等感官性状 1995年10月30日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指食品无毒 无害 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 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 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2009年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1 食品安全是食品中不应包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 有害物质或不安全因素 不可导致消费者急性 慢性中毒或感染疾病 不能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 食品安全的范围包括食品数量安全 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卫生安全 相关研究食品安全的文献 2 食品安全在种植 养殖 加工 包装 储藏 运输 销售 餐饮消费等环节 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相关研究食品安全的文献 食品安全范畴 1 相对安全绝对安全2 国家差异3 时代差异 二 食品安全性一定条件下 摄入量 摄入途径和期限等 不产生有害效应 三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通过毒理学试验或对人体的观察 研究食品或食品中存在的某种物质的毒性 阐明其潜在危害的科学过程 运用现代毒理学理论 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阐明食品或食品中的特定物质的毒性及其潜在危害 预测人体接触后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性质和强度 提出食用安全风险和预防措施的一门技术 食品安全性评价 根据有害物质的毒理学研究资料 在食品中的含量 在各类食品中的分布状况 人的膳食结构 人体暴露量等综合评价食品或食品中有害物质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其危害程度 食源性危害 物理性 化学性 生物性 风险评估 对食品 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 化学性和物理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 步骤 危害识别 危害特征识别 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 风险分析 控制生物 系统或人群暴露于某种危害的过程 第二节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一 法规 二 程序 牡丹籽 2011年3月 国家卫生部监督局根据 食品安全法 的规定 经新资源食品评审专家委员会审核 公开批准牡丹籽油等为新资源食品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 以上 其中 亚麻酸占42 超过橄榄油 二十二碳六烯酸 即DHA 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 鱼油中含量较多 第三节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你吃过转基因食品吗 不管您愿不愿意 您己经或正在把转基因食品吃进肚里 胡萝卜色素 在湖北等地 转基因抗虫水稻早已形成规模种植 在武汉抽样大米调查中 发现三成样品含转基因成分Bt 并指其最终源头是华中农业大学 自2013年10月深圳口岸从一船进口美国玉米检出未经我国农业部批准的MIR162转基因成分后 截止到2014年4月21日 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在112 4万吨进口美国玉米及其制品中检出MIR162转基因成分 对这112 4万吨进口玉米及其制品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均依法作出了退运处理 MIR162是由先正达公司开发的抗鳞翅目昆虫的转基因玉米 该品系是通过DNA重组技术 将一种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鳞翅类昆虫的特异性抗虫基因Vip3A导入玉米基因组中 目前MIR162玉米已经在美国 阿根廷和巴西获得了种植批准 并通过了加拿大食品检疫局 CFIA 的安全性审批 而中国农业部并未批准引进此品系转基因玉米 崔永元报道 美国研究结果美国转基因食品种植增加 草甘膦用量增加与中风 癌症上升呈现正相关 草甘膦农药又名 转基因伴侣 究竟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 它是否存在长期的隐患 WhatisGeneticallyModified 什么是转基因 将不同来源的DNA分子进行重组 克服了天然物种生殖隔离的屏障 将具有某种特性的基因分离和克隆 再转接到另外的生物细胞内 从而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来并不存在的新的生物功能和类型 转基因技术 GeneticallyModifiedTechnology GM 指使用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技术 不包括传统育种 细胞及原生质体融合 杂交 诱变 体外受精 体细胞变迁及多倍体诱导等技术 将遗传物质导入活细胞或生物体中 产生基因重组现象 并使之表达并遗传的相关技术 转基因生物 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 是指遗传物质基因被改变的生物 其基因改变的方式是通过转基因技术 而不是以自然增殖或自然重组的方式产生 简称 GMOs 转基因生物的种类 目前已经进入食品领域的三类转基因生物包括 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 最多 最重要 转基因微生物 转基因食品 GeneticallyModifiedFoods 1 指用转基因生物制造 生产的食品 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物等 简称 GMF 2 指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获得的外源基因导入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 并将其加工生产的食品 现在国内都有哪些转基因食品 GMF 第一批列入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是 大豆 大豆种子 大豆 大豆粉 大豆油 豆粕玉米 玉米种子 玉米 玉米油 玉米粉油菜 油菜种子 油菜籽 油菜籽油 油菜籽粕棉花种子番茄 番茄种子 鲜番茄 番茄酱 转基因食品的特征 第一代转基因食品是以增加农作物抗性和耐贮藏性的转基因植物源食品 其主要特征是转入抗除草剂基因 抗虫 抗病基因 延迟成熟基因等 以增加农作物的抗逆性和耐贮藏性 第二代转基因食品是以改善食品品质和增加食品营养为特征 第三代转基因食品是以增加食品中的功能因子和免疫功能为主要特征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小西红柿算是转基因食品么 小西红柿其实并不属于转基因食品 它是通过常规育种方法培育的 为什么会对转基因食品有恐惧心理 转基因食品在基因重组与改变过程中 可能产生某种毒性 过敏性 生成抗营养因子 引起营养成分改变 或者某种抗抗生素基因随食品转移到肠道 使抗生素对该机体从此失去疗效 为什么要用转基因食品 消除饥荒 转基因食品并不会比常规育种有更多的危险 恰恰相反 更大的危险是世界上60亿人口中还有12亿人仍在温饱线上挣扎 预计2050年将达到90亿 而发展中国家现有8 4亿人营养不良 13亿人陷于贫困 从分子角度上讲 转基因生物和常规育种的品种是一样的 两者都是在原有的基因基础上对某些性状进行修饰 或增加新性状 或消除原有不利性状 有意识的杂交育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所以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某些科学家认为 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和数量 节约了人工 转基因技术可以通过改良动植物 微生物的生长性能 抗病 抗逆性 营养品质等 提高产品的质量 从而为人类发展提供可靠的食品供应安全保障和降低劳动强度 是否真如此 真核生物域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颖花目禾本科稻属水稻种 界门纲目科属种 药用野生稻种疣粒野生稻种普通野生稻种 细菌域厚壁菌门芽孢杆菌纲芽孢杆菌属苏云金芽孢杆菌种 药用野生稻种疣粒野生稻种普通野生稻种 cry1Ab Ac融合蛋白基因 转基因 亲缘关系相差太远 杂交 亲缘关系相差近 亲缘关系不同 安全性真的一样 能够解决饥荒问题 夏新界的巨型稻亩产850公斤 普通杂交水稻亩产约650公斤 汕优63 的产量比同一品种的非转基因水稻高9 袁隆平 湘两优900 超优千号 平均单季亩产1149 02公斤 中科院亚热带生态农业研究所夏新界的巨型稻今年亩产850公斤 Bt毒素不易被生物降解 除草剂使用量增加 次要害虫上升增加了农药量 害虫对Bt蛋白产生抗性导致农药作用量增加 能够解决农药滥用问题吗 为什么对转基因植物进行安全性分析 不要求对常规育种的品种作系统的安全性评价 原因 常规有性杂交仅限于种内或近缘种间 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基因可来自植物 动物 微生物 人们对可能出现的新组合 新性状能否影响人类健康和生物环境还缺乏足够的知识和经验 按目前科学水平还不可能完全精确地预测一个外源基因在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互作作用 从理论上讲 基因工程中所转的外源基因是已知的有明确功能的基因 它与远源有性杂交中的高度随机过程相比 其转基因后果应当可以更精确地预测 在应用上也更加安全 cry1Ab Ac融合蛋白基因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争论 挺转派认为 如果转基因农业生物技术得不到社会支持 这一研究将被扼杀 并且强调 迄今为止并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的确切证据 美国人食用转基因食品已多年 超级市场上有4000多种商品是含有转基因植物成分的 还没有事例证明人吃了以后会得病 甚至会引起死亡 加拿大 澳大利亚也是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大国 均有几千万人在吃 到现在为止也没有 个案例说明它有问题 崔永元报道 美国研究结果美国转基因食品种植增加 草甘膦用量增加与中风 癌症上升呈现正相关 反转派的观点 英国科学家声称 转基因马铃薯会减弱大鼠免疫系统功能 美国康乃尔大学也发现 转基因玉米会危害蝴蝶幼虫及其相关生态环境 环保团体认为这种违反自然的转基因作物及产品 未经长期安全测试 长期食用可能对人类及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注重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欧盟国家 对转基因作物更加排斥 因而抵制美国GMO产品的进口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在哪里 2 食物安全性因素 3 环境安全性因素 1 国家粮食与民族安全 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主要是稻米 小麦 玉米和大豆 目前 我国稻米 小麦的自给率达到90 以上 但是 玉米和大豆自给率下降 尤其是大豆自给率只有30 而进口依存度达到70 由于外资并购和侵蚀 我国对粮食控制力减弱 对外依存度扩大 转基因产品从长远看可能危及人民的健康 1 国家粮食和民族安全 种子品种单一 对外依赖严重 控制力减弱 转基因粮食危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目前为止 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是有害的 但如果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 对人体健康会产生那些潜在不良影响呢 1 转基因食品中潜在的过敏原对人体的影响 食品过敏是指食品中含有某些能引起人产生不适反应的抗原分子 这些抗原分子主要为蛋白质 具有对T 细胞和B 细胞的识别区 可以诱导人免疫系统产生免疫球蛋白E抗体 IgE 目的基因和抗性筛选基因是以蛋白质的形式呈现 科学从来都是双刃剑 由IgE介导引起过敏反应最常见的食物是花生 大豆 小麦 海鲜 鱼类等 目的基因的产物如果是潜在的过敏原 则该转基因食品有可能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 如果对可能存在的潜在过敏原进行详尽的检测 则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影响会清晰 2 抗生素抗性对人体的影响转基因食品中存在一些具有抗生素抗性的标记基因 有可能在动物肠道中转移给微生物 从而影响抗生素治疗的效果 理论上食物中的基因转移到肠道微生物的可能性极小 而食物中的遗传物质也不会转移到人体中 虽然目前在植物中使用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是安全的 但有可能累积抗生素抗性 食用这些产品可能会使人体具有抗生素抗性 实施抗性基因敲除 3 食品营养品质的改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转基因产品的目的基因可能带来了一些有利性状 如高产 抗逆性好等 但也可能引起食品的营养成分或品质发生改变 甚至产生一些抗营养因子 导致了食品营养品质下降 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转基因产品的目的基因表达时 可能会促使一些天然毒素的表达率提高 如豆科蛋白酶抑制剂 马铃薯的茄碱等 转基因食品中的这些毒素含量的提高对人体健康肯定是不利的 4 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的影响 转基因技术打破了基因的种属限制 动物 植物 微生物及人工合成的基因均可以转入某一种生物 转基因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 是否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带来生态灾难 环境影响主要包括转基因生物作为外来物种是否带来生态风险 食品中的转基因是否转移到野生生物中 是否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转基因成分在环境中的残留及可能造成的基因污染 转基因成分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基因漂移的风险 转基因食品的重要原料之一是转基因农作物 基因可通过杂交途径在生物群体中传播 转基因农作物的花粉与近缘种属的植物杂交 将基因转移到非转基因植物上 转基因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 种子通过运输或昆虫 鸟类 野生动物携带等途径扩散到新的生态环境中 繁殖或将基因转移到其它植物上 经过对转Bt基因棉花和转基因玉米的基因漂移进行研究 发现均存在基因漂移现象 目前的转基因油菜主要为甘蓝型油菜品种 基因可能漂移到近缘的几十个种属 如芸苔属 萝卜属 拟南芥属 甚至整个十字花科 其中有些是野生杂草 基因漂移到非目的植物上 可能形成超级杂草 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Though thereareanimalstudies mainlyfocusingontheGMOissue 4 supportingtheideathatsmallfragmentsofnucleicacidsmaypasstothebloodstreamandevengetintovarioustissues ForexampleforeignDNAfragmentsweredetectedbyPCRbasedtechniquesinthedigestivetractandleukocytesofrainbowtroutsfedbygeneticallymodifiedsoybean 37 andotherstudiesreportsimilarresultsingoats 38 pigs 39 40 andmice 5 4 RizziA RaddadiN SorliniC NordgrdL NielsenKM etal 2012 ThestabilityanddegradationofdietaryDNAinthegastrointestinaltractofmammals implicationsforhorizontalgenetransferandthebiosafetyofGMOs CritRevFoodSciNutr52 142 161 PubMed 5 SchubbertR HohlwegU RenzD DoererW 1998 OnthefateoforallyingestedforeignDNAinmice chromosomalassociationandplacentaltransmissiontothefetus MolGenGenet259 569 576 PubMed 37 ChainarkP SatohS HironoI AokiT EndoM 2008 Availabilityofgeneticallymodifiedfeedingredient investigationsofingestedforeigndnainrainbowtroutoncorhynchusmykiss FisheriesScience74 380 39038 TudiscoR MastelloneV CutrignelliMI LombardiP BoveraF etal 2010 FateoftransgenicDNAandevaluationofmetaboliceffectsingoatsfedgeneticallymodifiedsoybeanandintheiroffsprings Animal4 1662 1671 PubMed 39 MazzaR SoaveM MorlacchiniM PivaG MaroccoA 2005 AssessingthetransferofgeneticallymodifiedDNAfromfeedtoanimaltissues TransgenicRes14 775 784 PubMed 40 SharmaR DamgaardD AlexanderTW DuganME AalhusJL etal 2006 DetectionoftransgenicandendogenousplantDNAindigestaandtissuesofsheepandpigsfedRoundupReadycanolameal JAgricFoodChem54 1699 1709 PubMed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转基因生物释放到环境中后 有可能成为优势种群 从而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导致一些种群的数量下降或消失 影响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如西红柿品种转基因生物通过基因漂移 会破坏野生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 如果种质资源的多样性遭到破坏 会给遗传育种 工农业生产 生态环境带来很大损失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墨西哥是玉米的原产地 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 近年来引进美国的转基因玉米 已经对玉米的遗传多样性有所影响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发现 在种植转Bt基因棉花的农田中 由于Bt毒蛋白对棉铃虫的杀灭作用 导致棉铃虫的寄生性天敌的数量明显减少 某种生物种群数量的减少或灭绝直接影响到天敌的生存 生物多样性甚至整个生物链 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转Bt基因作物的残茬和根部渗出物中含有Bt毒蛋白 Bt毒素不易被生物降解 在土壤环境中可长时间保持杀虫活性 杀死土壤中的生物 不但降低了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 而且对土壤的微生态循环造成影响 对环境的污染 目前 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除草剂使用量的持续增长 除草剂随雨水 水土流失等转移到其它地方 造成连续的土壤 水质和环境污染 同时 由于除草剂的大量使用 降低了农田的生物多样性 对环境的污染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吴孔明博士的论文 在中国种植含Bt棉的地区 棉铃虫在多种作物中受到抑制 发表于2010 9 19的 Science 杂志上 苏云金芽胞杆菌 Bt 是一种天然微生物杀虫剂 将Bt中产生的杀虫基因 伴胞晶体蛋白基因转到棉花中 为Bt棉 1997年 我国批准Bt棉种植商业化 至2007年 全国Bt棉种植面积为380万公顷 超过棉花总面积的70 对环境的污染 吴博士研究发现 Bt棉的大规模种植破坏了棉铃虫在华北地区季节性多寄主转换的食物链 不仅有效控制了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 而且还减少了周边没有进行Bt遗传改良的农作物的虫害 结论 Bt棉将是未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 提高农作物产量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新途径 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转基因棉对棉铃虫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但是却导致了棉田次要害虫上升 如蚜虫 绿盲蝽 斜纹夜蛾 所以还是离不了农药 对环境的污染 转Bt基因作物的长期种植 导致害虫对Bt蛋白产生抗性 从而使Bt基因的抗虫效果降低 为了保证农作物的高产 农民不得不再次大量使用杀虫剂 从而造成环境污染 用Bt棉花叶片连续13代饲喂螟蛉 结果表明螟蛉对Bt毒素的抗性增加到初始的7倍 黄淮流域长期种植抗虫棉的地区 由于棉蛉虫对Bt棉产生了抗性 农民必须使用杀虫剂才能将其控制 从而增加了杀虫剂的用量 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又是怎样呢 发展速度失控 基因工程研究约8个月就会翻一番 美国财政部部长拉里萨莫斯形象地将此比喻成人类还戴着尿布就已迈人了青年时期 知识滞后 发展速度超出了普通公众的理解能力 利益集团宣传误导 获得信息的渠道 科学的分辨能力 对新知识的认知程度和理解方式差异 导致对转基因食品产生不同态度 从而引发争论 加快育种 转基因主要是通过生物技术的方法来加快传统育种的过程 例如过去要通过10年才能选育出一个品种 但通过转基因方法可能只需2 3年就可以完成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较多的国家 美国4000万公顷加拿大1280万公顷阿根廷750万公顷 澳大利亚 墨西哥 西班牙 法国 南非合计达10万公顷以上 基因工程的特点 生物的基因可以在人类 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四大系统间进行交流 变异可以定向 改良和培育新产品 促进快速生长 缩短育种年限提高产量和质量 增强抗逆性 抗旱 寒 涝 热 病毒和虫害等 大大降低成本 产出口味更佳的食物 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 改良植物食品的食用品质2 改变油料作物3 改变淀粉组成及含量4 增加土豆中氨基酸含量5 提高谷物食品的赖氨酸含量 1 改良植物食品的食用品质提高玉米 小麦中的色氨酸含量提高小麦烘焙性能改变大豆中的蛋白质 氨基酸 脱除豆腥味 2 增加果蔬贮藏 保鲜性能 1 植物间基因转移转基因番茄转基因香蕉 猕猴桃转基因荔枝 2 动植物间基因转移转鱼抗冻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番茄转细菌脱氨酶的转基因番茄 3 生产特殊食品 食品疫苗不耐热肠毒素狂犬病抗原乙肝表面抗原链球菌表面抗原流感表面抗原将以上基因转移到马铃薯 香蕉 番茄等十多种作物上 生产食用疫苗 基因工程在动物性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反应器生产的药物类人胰岛素 IGF Interferon干扰素血栓溶解剂 TPA 尿激酶白细胞介素生长激素 GH 克隆技术在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克隆羊 1997 克隆牛 1999 2 基因工程牛奶增加奶中乳铁蛋白增加奶中的溶菌酶 增加奶中有利于吸收钙的蛋白降低奶中的脂肪增加奶中的抗病因子 3 转基因技术在动物上的应用生长素基因GH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增重 增速 增加饲料转化率 增瘦肉率猪 牛 羊 鱼类 禽 4 提高动物食品的品质降低结缔组织的胶联度改善肉质 嫩化肉质 提高饲料转化率 基因工程在微生物中的应用 1 用于食品微生物的检验快速灵敏地检测食品中的细菌或致病菌食品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PCR技术 2 改善发酵食品的品质与风味酱油风味啤酒风味发酵面食的风味 利用基因工程生产食品用酶凝乳酶 淀粉酶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异构酶溶菌酶半乳糖苷酶 安全性评价的目的 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保障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回答公众疑问促进国际贸易 维护国家权益促进生物技术可持续发展 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划分受体生物的安全等级划分基因操作对受体生物的影响类型划分转基因生物体的安全等级转基因产品的安全等级安全性的综合评价和建议 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检验的五项原则根据转基因食品及同类传统食品两者的特性表现及成分进行分析比较 1 实质等同性原则 Substantialequivalence实质等同性原则 即生物技术产生的食品及食品成分 如果与一种现有的食物或食物成分在实质上是相当的 则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除非能够证明转基因食品存在风险性 否则就认定其与传统食品在实质上是等同的 不存在风险性 实质等同原则 强调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目的 不是要了解该食品的绝对安全性 而是评价它与非转基因食品的同类食品比较的相对安全性 在评价时注重 个案分析 即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不一概而论 而是采用 实质等同 一对一地进行个案分析它们的安全性至少不低于相应的参照食品或不会增加来自食品的风险 五项原则 1 如果两者本质是相同的 用传统的安全性评价程序对转基因食品评价 2 如果在一定范围内有差别 用集中于对产生差别的因子进行评价 3 如果氨基酸序列与已知蛋白毒素的氨基酸序列是同系物 则要进行毒理学实验 4 如有蛋白质产生了抗营养作用 或营养成分发生改变 则要进行营养学评价 5 如果两者完全不同或没有可比的传统食品 则要特别设计动物模型试验证明其无毒后 还须进行人体营养学试验 转基因食品不能证明与对应的参照食品实质等同时 要做进一步的毒理学试验 试验主要包括 1 毒物动力学试验 了解它的吸收 分布 代谢及排泄等情况 2 遗传毒性试验 包括体外试验和体内致突变试验 3 潜在致敏性试验 4 基因传递与稳定性试验 检查是否导入的基因向人畜胃肠道中存在的微生物中转移和表达 5 微生物定植和微生物致病性试验 对本身是活菌或含有活菌的新型食品要评价这两项指标 6 啮齿类90天喂养试验 其中注意遗传毒性 神经毒性 免疫毒性及生殖毒性 7 验证对人类的安全性 一定时期后 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再评价 包括耐受量 肠道群菌谱及数量等 Safetyassessmentofthemarkergene标记基因的安全性评价 标记基因的用处 转基因作物在实验室阶段经常要用抗生素作为抗性标记进行筛选 选择标记基因用于植物遗传转化中促进转化细胞 组织和转基因植株的生长 Thenormalmarkergene 常见标记基因 1 抗卡那霉素基因 2 抗新潮霉素基因 3 抗草甘膦基因 4 GUS报告基因 为什么关心标记基因的安全性 尽管国际社会认为大部分常用的标记基因是安全的 但仍有一部分标记基因的安全性未能确定 所谓的安全使用的标记基因 仅指基因本身 并不包括启动子 终止子 基因多效性及其它多种可能的次生效应 次生效应可因插入位点不同而异 目前人类无法预测基因插入位点和准确地做到基因的定位整合 标记基因涉及的安全性问题 标记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直接毒性 蛋白代谢产物的毒理学安全性 蛋白质的过敏性和基因水平转移的可能性 1 标记基因有无直接毒性任何DNA都由4种碱基组成DNA在小肠中仅有200mg标记基因DNA在结肠中仅有0 3 1pg 在消化道中是微不足道的DNA在消化道中很快被降解 RNA呢 WHO FDA实验证明食物中的转基因DNA本身无安全性问题 标记基因的评价内容 2 基因水平转移的可能性DNA被降解成小片段或核苷酸 在进入肠道微生物存在的小肠下段 盲肠及结肠前已被降解 即使DNA完整存在 DNA转移并整合需要有感受态的细胞 其过程非常复杂 同时小肠上皮细胞新陈代谢 半衰期很短 不断被取代 不可能保存下来 未预料基因多效性常规育种中筛除不利性状进行实质等同性鉴定 4 标记基因编码蛋白的安全性包括直接毒性 过敏性 因蛋白的催化功能而产生副作用蛋白在消化道中很降解与毒性蛋白无同源性标记基因无特殊设计 不能忍受极端环境 因此会很快被降解 关于抗病虫基因编码的毒蛋白问题人体内需要有该毒蛋白的受体毒蛋白需在人体内积累到足够的量 转基因食品 要不要贴标签 若转基因产品与目前市售的产品具有实质等同性 则不需再加特殊的标签 若转基因产品中含有对一部分人群有过敏性反应的蛋白 则需加标签 以使购买者作出选择 联合国 2000年制定的GMO贸易协定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协定书 已由62个国家签署通过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协定书 规定 任何含有GMO的产品都必须粘贴 可能含有GMO 的标签 并且出口商必须事先告知进口商 他们的产品是否含有GMO 欧洲 欧洲委员会于2001年7月25日通过了两个关于转基因生物的法规议案 即关于对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实施跟踪与标识的法规议案 COM2001 1821 及关于转基因食品和饲料的法规议案 COM2001 425 这两个议案建立了转基因生物的跟踪系统 制定了转基因饲料的标签规则 完善了现行的转基因食品标签制度 规定了合理化的转基因食物及饲料审批程序 日本 日本农林水产省于1999年修订的 农林物资规格化和质量表示标准法规 JAS 要求 从2001年4月1日起 豆腐 毛豆 玉米淀粉等30项基因改良食品必须予以明确标识 凡制造 加工 进口的食品都要执行新的商品明确标识制度 韩国 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宣布 自2001年7月13日起 对用经过转基因 GMO 处理的大豆和玉米 豆芽莱等作为主耍原料生产的27种转基因食品实施食品标识制度 从2001年9月1日起对所有进的大豆 玉米以及含有这些成分的食品要求加贴 转基因 标识 并出具转基因检测证明 有义务标注转基因标识的包括 食品制造及加工商 现货销售制造及加工商 食品添加物制造商 食品分销商 流动专销商 食品进口销售商等 澳大利亚 新西兰 澳新两国在食品法典里的关于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食品标难1 5 2中 规定了转基因食品的强制性标识要求 从2001年12月7日起 在澳 新出售的所有食品 无论是含有转基因成分或使用了转基因食品添加剂或者加工助剂 只要最终食品中含有转基因的 必须在食品上用标签标明是转基因食品 并标明含量 让消费者能够非常容易地进行识别和自己决定是否购买 美国 美国政府要求源于生物技术的食品要符合 食品标签法 此项法规要求在包装的标答上标识该种食品的成分 营养物质含量 含过敏源及可能引起的后果等 但不要求标明食品的生产方法 如利用生物技术生产 等 中国 2001年6月6日 国务院公布的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 不得销售未标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 其标识应注明产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主要原料名称 有特殊销售范围的还应注明并在指定范围内销售 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 1 鉴定食品中有无转基因成分的方法2 鉴定食品中转基因成分性质的方法3 测定食品中转基因成分含量的方法 1 鉴定食品中有无转基因成分的方法 1 利用转入目的基因所表达的特殊性状鉴定转基因食品 最简便的方法 如富含 葫罗卜素的转基因 金色水稻 低糖高甜玉米等 2 针对目前的蛋白质的鉴定方法 包括ELISA 层析 双向电泳及免疫印迹方法等 3 针对转基因食品特的共有DNA成分的检测方法 植物细胞转入的基因成分一般包括启动子 Promotor 报告基因 Reportergene 目的基因 targetgene 终止子 terminator 其中启动子和终止子为表达目的基因所必需 2 鉴定食品中转基因成分性质的方法 对于某一特定食品原料或未深加工的食品 1 通过一系列的ELISA 检测已知的转基因蛋白质产物 以确定其中含何种转基因成分 2 多重PCR技术 能同时检测多个已知目的基因 为了明确转基因成分源于食品中何种配料 1 在商品化GMF较少的情况下 可通过查询比对上述手段所明确目的基因与商品化GMF清单中目的基因序列 初步确定食品中所含转基因配料 2 更严格的还应设立一系列内参照PCR反应 扩增亲本作物的保守基因序列 3 测定食品中转基因成分含量的方法 1 ELISA方法 可对其中的转基因蛋白产物进行半定量 方法 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年秋季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进度表
-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讲课文档
-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解读与内涵
- 国家新质生产力城市布局
-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因素
- 房屋装修装饰合同正规模版6篇
- 即时配送行业2025年配送路径优化与成本控制解决方案研究报告
- 2030年新能源行业国际技术标准绿色能源应用研究报告
- 同等责任事故处理协议7篇
- 统计管理培训课件
- 《诊断学意识障碍》课件
- 培训主管技能展示
- 《环境设计工程计量与计价》课件-1.什么是装饰工程预算
- 某露天矿山剥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4年美团电商合作商户合同版
- 砒霜治疗白血病
- 艺术家品牌影响力构建-洞察分析
- 外墙翻新施工方案及报价表
- 孕产妇急救技能考核试卷
- 消防水池及泵房基坑土方开挖方案
- 《城市热力管道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编制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