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液体压强复习导学案(总复习详细版).doc_第1页
固、液体压强复习导学案(总复习详细版).doc_第2页
固、液体压强复习导学案(总复习详细版).doc_第3页
固、液体压强复习导学案(总复习详细版).doc_第4页
固、液体压强复习导学案(总复习详细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冈立传智能教育中小学各科功课快速提分辅导方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 导学案 学生: 课题名称固、液体压强时间 2012 年 3 月 日第 课时课型复习课时3主备人张婉审核人教学目标:1、知道液体对器壁以及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通过实验,知道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掌握液体内部压强公式教学重点:会用“理想液柱法”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教学难点:理解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所取的底面积大小没有关系,与液体重力没有大小关系知识网络和知识点:总内容:1、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受到_ _,对容器底有压强;又由于液体能_ _,对容器侧壁有压强。2、规律:液体内部向_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_ _压强_ _,深度越深,压强越_ _3、计算公式:P=_ _,从公式可以看出,液体压强只跟液体的 _和_ _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重力及盛装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4、连通器的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自来水管、船闸等一、 液体内部的压强-液体内部存在着向各个方向的压强,而且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的压强相等。1. 液体压强 (1)产生的原因 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和液体具有流动性。 (2)关于液体内部压强的测定,我们是通过微小压强计来探究的。微小压强计的原理是: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如图所示。 (3)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4)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推导:在容器中装有密度为的液体,要计算液体在深度为h处的压强P,可在液体中取底面积为S、高为h的一个圆柱体的液体为研究对象,液体静止时,这个液柱也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液柱底面积所受的竖直向上的压力一定为此液柱所受的重力。即:G=F所以:Shg=PS,所以深度为h处液体产生的压强P=gh2. 液体压强公式及其正确的理解和运用: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用国际主单位。密度的单位用千克/米3,深度的单位用米,g为9.8牛/千克,计算出来压强的单位是帕。理解公式pgh的物理意义:公式中的压强是液体由于自身重力产生的压强,它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从公式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而跟液体的体积、液体的总质量无关。公式pgh中的“h”表示深度,不能理解为高度h是指从液面到所求压强处之间的竖直距离深度h,是指液体中被研究的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如图所示,三个图中A点的深度都是4厘米,要清楚液体的自由液面究竟在什么地方;而A点的高度是6厘米,要清楚高度不是深度;还要注意容器倾斜时的深度问题。注意公式的适用范围: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的压强,不适用于计算固体的压强,尽管有时固体的压强恰好等于gh例如,将一密度均匀、高为h的圆柱形金属锭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受到的压强pgh,但这只是一种特殊情况,绝不能由此认为固体由于自身重力而产生的对支持面的压强都可以用pgh来计算可是,对于液体来讲,无论液体的形状如何,盛放液体的容器如何,都可以用pgh来计算液体在某一深度的压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重力、体积、面积、容器的形状等其他因素没关系。如图所示,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虽然容器的形状不同,装有液体的体积、重力均不相同,容器底面积也不相同,但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都是一样的。 3. 公式和的关系: p是压强的定义式,具有普遍适用性,即既适用于固体也适用于液体我们在推导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时,也使用了这个公式。 公式是结合液体的具体情况,利用推导出来的,一般情况下,它只适用于静止液体压强的计算。 有的同学会问:既然也适用于液体,何必再推导其他公式呢?实际上,我们一般不用计算液体的压强,是因为液体对某个受力面的压力不能计算和测量,而且压力也可能不等于重力。而中是便于测量的,计算液体压强很方便。经典例题:(1) 易错点例题:例1. 如图,指出各图中A、B、C、D四个点的深度。例2. 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A点的压强和容器底部C点的压强分别是多少?(2) 重点例题:例4. 如图所示的玻璃杯中装有重为5牛的水,杯子的底面积为20厘米2,杯内水面高度为20厘米。若玻璃杯受到的重力为1牛,求:(1)水对杯底的压力。(2)装有水的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3)考点例题:例5. 如图所示的试管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当试管竖直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1;当管倾斜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2,比较p1、p2的大小,则() A. p1p2B. p1p2 C. p1p2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例6. 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质量相等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设液体对两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_ p乙(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思考与讨论: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容器重忽略不计)底面积都相同、高度也相同,如果三个容器都装有同种液体,求:(1)哪个容器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最大?(2)哪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最大?课堂练习:(410+65+30=100)2有一个塑料瓶,在侧壁上用锥子戳了三个洞,向容器中倒入水后,水从小洞中喷出如下图中,正确的是 ( )ABCD3. 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底面积相同,内装液体深度分别为h1和h2,且3:5,液体密度分别为,且,那么,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之比是( ) A. 5:3B. 3:10C. 5:6D. 6:54. 如图所示,容器中A点的水的压强是( ) A. 2450帕B. 1470帕C. 490帕 D. 1960帕6. 如图5所示的密闭容器,两个底面A和B的面积不等,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某种液体。液体对底面A的压强、压力分别为pA、FA;如果把容器倒置后,液体对底面B的压强、压力分别为pB,FB,那么pA_pB,FA_FB(选填“”、“”、“”)7. a)我们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时,把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中,可以看到压强计两管中水面产生高度差。这表明液体内部有_。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中越深,两管中水面高度差越大,这表明_ _,可是在同一深度内,不论金属盒口向上,向下,向侧或向任何一个方向,压强计两管中水面的高度差不变,这表明,在同一深度内,液体向_的压强_。b)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图中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减小的是( )A.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B.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C.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处转动180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改放在同样深度的盐水中8.如图23,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深度为12cm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2的水平桌面中央。(g取10N/kg)试求:(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二、连通器 (1)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中的各容器的形状不受限制,既可以是直筒的,又可以是弯曲的,各容器的粗细程度也可以不同。(2)连通器的原理:如果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3)应用 船从上游通过船闸驶向下游的过程中, 和 先组成一个连通器,然后 和 又组成一个连通器。常见的连通器:过路涵洞 锅炉水位计 水壶与壶嘴构成的连通器 水塔与自来水管构成的连通器 船闸例1 细玻璃管与一个带喇叭口的玻璃管间用软胶管相连,如图所示内有一定量的水,当喇叭口慢慢向上移动时,左管内水面( )A向上移动,但总比右管水面低 B向上移动,但总比右管水面高C向上移动,但总与右管水面平 D不移动,两管水面相平说明: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的水(或其他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1、如图1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涵洞中的水流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A. 水从水渠乙流向水渠甲 B. 水从水渠甲流向水渠乙C. 因水面相平,水不流动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如图3所示,连通器粗管直径是细管直径的4倍,现在连通器中注入水银,待水银稳定后再向细管中注入70cm高的水(注入水后细管中仍有水银)求:粗管中水银面上升多少?细管中水银面下降多少?课后巩固训练:(一)、上次未过关知识专题训练柱形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可以用p=gh计算公式推导:使用条件:1. 为物体的密度,h为柱形物体的高度2. 此公式只限于上下粗细均匀的物体,例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棱柱体等3. 物体必须放在水平面甲图3乙5、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们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后,则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以及剩余部分质量m的大小关系为 ( )A p甲p乙;m甲m乙。 B p甲m乙。C p甲p乙;m甲m乙。 D p甲p乙;m甲=m乙。3、甲、乙、丙三个实心均匀正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甲乙丙,若沿水平方向分别在甲、乙、丙三个实心正立方体上部切去一块,使三个正立方体的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仍然相等,则切去部分的质量关系为( )A m甲m乙m乙m丙 D 无法判断5、如图3所示,把实心正方体铁块、铝块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铁铝),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铁块上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放在铝块上面,此时铁块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1,铝块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P2,则P1 、P2的大小关系为 ( ) AP1P2 BP1P2 CP1P2 DP1P2乙甲7. 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若沿水平方向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后,他们对地面的压强变为和,则( )A、 = B、 C、 D、以上皆有可能9.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沿着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和的关系为()A、 D、以上皆有可能12、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他们的密度分别是、,且,则这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大小关系是( )A、 = B、 D、不能确定13、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为,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竖直向下的力,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相同。则力、的大小关系为( )A、 D、 以上都有可能(二)、本次课堂知识巩固训练(165+20=100)1.(黄浦区)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小于它们重力的竖直向上的力,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则力F甲、F乙、F丙的小于大小关系是( )A一定是F甲F乙F乙F丙。 D可能是F甲=F乙=F丙。一、填空题1拦水坝一般做成上窄下宽的样子,这主要是由于_。 2为使某高层建筑内距地面高度为100米的水龙头有水,安装在地面上向此高层建筑送水的水泵产生的压强至少要有 帕。3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一个瓶子,内部盛有饮料,瓶口塞紧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对瓶底底压强大,其原因是 ;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也增大,其原因是 。4在一支竖直放置的试管中注入10厘米深的水,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_帕。如果注入的是酒精,要产生同样大小的压强,应注入酒精 厘米深。(酒精0.8103kg/m3)5连通器是由两个或几个 相连通的容器组成的。6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的甲、乙两个容器的质量相等,底面积相等,注入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_P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_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_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_P乙。(填“”或“=”)二、选择题1下列器材或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 A喷水枪 B锅炉水位计 C茶壶 D船闸2潜水员下潜相同的深度,受到压强较大的是 A在海水中 B在河水中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3将一木块放入装水的开口容器里,结果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和放入木块前相比,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 A.一定变大 B.一定变小 C.可能不变 D.可能变小4如右图所示,甲、乙两只试管粗细相同,试管内盛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时,两试管内液面相平,则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大小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比较 5.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a、b两点液体压强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强Pa、Pb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 BPaPb CPaPb D都有可能6.如上题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a、b两点的压强Pa、Pb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 BPaPb CPaPb D都有可能(三)、附加题训练三、计算题1如果潜水员穿着潜水衣可以承受1.96106Pa的压强,他在淡水和海水里能潜入水中的最大深度分别为多少?2.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1日下闸蓄水,十天内水位上升到海拔135m。一块上表面面积为2米2的水平石板被淹没在水面下50m深处,该石板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少?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为多少牛?(g= 10N/kg)四、实验题如图是“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装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