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水产饲料原材料及添加剂.ppt_第1页
9水产饲料原材料及添加剂.ppt_第2页
9水产饲料原材料及添加剂.ppt_第3页
9水产饲料原材料及添加剂.ppt_第4页
9水产饲料原材料及添加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产饲料原材料 2 第一节饲料原料的概念和分类第二节能量饲料第三节蛋白性饲料第四节矿物质饲料 一 饲料原料的概念 饲料 是饲养动物的物质基础 凡是能为饲养动物提供一种或多种营养物质的天然物质或其加工产品 使它们能正常生产 繁殖和生产各种动物产品的物质 饲料原料的绝大部分来自植物 部分来自动物 矿物和微生物 二 饲料原料的分类 L E Harris根据饲料的营养特性将饲料分为粗饲料 青绿饲料 青贮饲料 能量饲料 蛋白质补充料 矿物质饲料 维生素饲料 饲料添加剂 二 饲料原料的分类 一 粗饲料 forageroughage 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 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的饲料 如干草类 农作物秸秆等 二 青绿饲料 pasturerangeplantsandfedasgreen 天然水分含量在60 以上的青绿牧草 饲用作物 树叶类及非淀粉质的根茎 瓜果类 三 青贮饲料 silage 以天然新鲜青绿植物性饲料为原料 在厌氧条件下 经过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物发酵后条制成的饲料 具有青绿多汁的特点 如玉米青贮 四 能量饲料 energyfeeds 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 同时粗蛋白质含量小于20 的饲料称为能量饲料 如谷实类 麸皮 淀粉质的根茎 瓜果类 二 饲料原料的分类 五 蛋白质补充料 proteinsupplements 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 而粗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0 的饲料称为蛋白质补充料 如鱼粉 豆饼 粕 等 六 矿物质饲料 minerals 可供饲用的天然矿物质 化工合成无机盐类和有机配位体与金属离子的螯合物 七 维生素饲料 Vitamins 由工业合成或提取的单一种或复合维生素称为维生素饲料 但不包括富含维生素的天然青绿饲料在内 八 饲料添加剂 feedsadditive 为了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改善饲料品质 促进动物生长和繁殖 保障动物健康而掺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物质称为饲料添加剂 但不包括矿物质元素 维生素 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添加剂 7 第二节能量饲料 一 小麦二 次粉三 油脂 8 第二节能量饲料 能量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 18 粗蛋白 20 的一类饲料 如谷实类 此外包括含能量极高的饲用油脂 能量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是可消化糖类 而粗蛋白含量很低 鱼 虾类饲料的特点是高蛋白 低能量 而且对糖类的利用率较低 所以能量饲料在鱼 虾饲料中的用量很低 但能量饲料仍然是鱼 虾饲料配方中用量仅次于蛋白质饲料的一类重要原料 其含量约占配方的10 45 肉食性鱼类和虾类用量较少 而草食性 杂食性鱼类用量较高 9 一 小麦 一 营养特点 粗蛋白质含量居谷实类之首位 一般达12 以上 但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不足 因而小麦蛋白质品质较差 无氮浸出物多 在其干物质中可达75 以上 粗脂肪含量低 约1 7 这是小麦能值低于玉米的主要原因 矿物质含量一般都高于其他谷实 磷 钾等含量较多 但半数以上的磷为无效态的植酸磷 小麦中非淀粉多糖 NSP 含量较多 可达小麦干重6 以上 小麦非淀粉多糖主要是阿拉伯木聚糖 这种多糖不能被动物消化酶消化 而且有粘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麦的消化率 二 小麦的饲用价值小麦所含淀粉较软 而且又具粘性 故小麦及其次粉用作鱼类饲料的效果优于其他任何谷实 因此 小麦是鱼类能量饲料的首选饲料 二 次粉 小麦次粉是以小麦为原料磨制各种面粉后获得的副产品之一 比小麦麸营养价值高 由于加工工艺不同 制粉程度不同 出麸率不同 所以次粉成分差异很大 因此 用小麦次粉作饲料原料时 要对其成分与营养价值实测 一 次粉的营养组成和在饲料中营养特性 1 淀粉含量 标准淀粉 蛋白质含量主要依赖于小麦品种 二 水产动物对次粉的利用特点 消化率较高 三 次粉在饲料中应用注意的问题 用量最大 在做饲料配方时 差多少就添多少 11 三 油脂 一 油脂类型 二 营养特性 三 油脂对鱼类的饲用价值 四 水产动物对油脂的消化特点 五 油脂的贮存 12 一 油脂类型 1 动物油脂是指用家畜 家禽和鱼体组织 含内脏 提取的一类油脂 其成分以甘油三酯为主 另含少量的不皂化物和不溶物等 动物油脂中脂肪酸主要为饱和脂肪酸 但鱼油有高含量的不饱和脂肪酸 2 植物油脂这类油脂是从植物种子中提取而得 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 另含少量的植物固醇与蜡质成分 大豆油 菜籽油 棕榈油等是这类油脂的代表 植物油脂中的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 3 饲料级水解油脂这类油脂是指制取食用油或生产肥皂过程中所得的副产品 其主要成分为脂肪酸 4 粉末状油脂对油脂进行特殊处理 使其成为粉末状 这类油脂便于包装 运输 贮存和应用 13 二 营养特性 1 油脂是高热能来源 油脂蕴含很高的能量 2 油脂是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之一 3 油脂具有额外热能效应 4 油脂能促进色素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三 油脂对鱼类的饲用价值 1 给鱼类补饲油脂 可节省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 2 给鱼类补饲油脂 还能提供必需脂肪酸和磷脂等 油脂在不同鱼类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如下 罗非鱼10 鲤鱼5 10 青鱼4 5 6 0 草鱼4 5 团头鲂3 6 长吻鮠 虹鳟 斑点叉尾鮰约12 四 水产动物消化特点 水产动物对其消化受其饱和度和碳链的长短的影响 油脂中含的不饱和键越多 油脂的消化率越高 同一饱和度条件下 碳链越长消化率低 油脂被氧化的程度越高 其可利用程度就越差 第二节蛋白性饲料 蛋白质饲料 是指饲料中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少于18 而粗蛋白含量大于20 的饲料 由于鱼 虾类饲料的特点是高蛋白低糖类 因而蛋白质饲料在鱼 虾饲料配方中的用量一般都在40 以上 高的可达80 17 一 植物蛋白原料 一 大豆 二 豆粕 三 菜粕 四 棉粕 五 花生粕 18 一 植物蛋白原料 包括豆类籽实 饼粕类和其它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这类蛋白质饲料是动物生产中使用量最多 最常用的蛋白质饲料 共同特点 1 蛋白质含量高 且蛋白质质量较好 一般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为20 50 之间 因种类不同差异较大 2 粗脂肪含量变化大 油料籽实含量在15 30 以上 非油料籽实只有1 左右 饼粕类脂肪含量因加工工艺不同差异较大 高的可达10 低的仅1 左右 3 粗纤维含量一般不高 基本上与谷类籽实近似 饼粕类稍高些 4 矿物质中钙少磷多 且主要是植酸磷 5 维生素含量与谷实相似 B族维生素较丰富 而维生素A 维生素D较缺乏 6 大多数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 影响其饲喂价值 19 一 大豆 1 大豆的营养组成和抗营养因子 油脂含量较高 16 18 饱和度越大油脂含量越高 蛋白质含量也较高36 38 Lys2 2 2 Met0 4 左右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大豆抗原蛋白 大豆凝集素等 2 水产动物对大豆的营养和利用特点对大豆营养物质的利用决定于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去除程度 3 大豆在水产饲料中应用注意的问题要注意熟化后是否发生Maillard反应 抗营养因子去除的程度 粉碎粒度和熟化程度等 20 二 豆粕 1 营养特点豆粕是优质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具有蛋白质含量高 42 48 品质好 鱼类对熟豆饼粗蛋白消化率一般大于85 赖氨酸含量丰富及消化能值高等优点 在水产动物中 草食鱼及杂食鱼对大豆粕中蛋白质利用率很好 可达90 左右 能够取代部分鱼粉作为蛋白质主要来源 肉食鱼对大豆粕利用率低 尽量少用 2 抗营养因子影响豆粕使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是蛋氨酸含量低 热处理程度不好的浸提豆粕含有较多的抗胰蛋白酶等抗营养因子 从而影响豆粕的利用和鱼 虾的生长 因此 提高豆粕营养价值可通过合理搭配 添加蛋氨酸以及热处理 110 3分钟 等途径来实现 21 三 菜粕 1 营养特点油菜籽提取油脂后的副产品即为菜粕 我国年产菜粕约350万吨 菜粕粗蛋白含量一般为35 38 但蛋白质消化率较豆粕低 如草鱼对菜粕蛋白质的消化率仅为69 赖氨酸 蛋氨酸含量及其利用率都较低 2 抗营养因子菜粕中含有一系列毒素或抗营养因子 其中单宁 植酸主要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和饲料中矿物元素的利用率 而含量较高的芥子苷 在甘蓝型菜籽中含量为6 9 虽然本身无毒 但与芥子酶作用后可生成致甲状腺肿大或破坏消化道表层粘膜的有毒物质 因此 使用菜粕喂鱼 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采食量下降 甲状腺肿大等症状 3 应用注意事项一般采用限量使用 用量宜控制在20 以下 并与鱼粉 豆粕配合使用或添加赖氨酸 用量较大时 最好进行去毒处理 目前菜粕去毒一般采取坑埋或发酵的方法 也可采取水或有机溶剂浸泡去毒 23 五 花生粕 1 营养特点花生粕是用溶剂抽提油脂后的副产物 粗蛋白含量高 48 50 含油低 无香味 花生粕蛋白质品质较好 消化率可达90 Met Lys略低于豆粕外 但His Arg含量丰富 花生粕含维生素B1较多 但含维生素A D B2较少 2 影响因子 花生粕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使用前进行热处理 花生粕中残油量较高 易被黄曲霉污染 因此注意储藏 保鲜 发霉变质的花生粕不宜作为饲料 24 二 动物性蛋白原料 一 鱼粉 二 蚕蛹 三 单细胞蛋白 四 肉粉 25 二 动物性蛋白原料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类主要是指水产 畜禽加工 缫丝及乳品业等加工副产品 该类饲料的主要营养特点是 1 蛋白质含量高 40 85 氨基酸组成比较平衡 并含有促进动物生长的动物性蛋白因子 AnimalProteinFactorAPF 2 碳水化合物含量低 不含粗纤维 3 粗灰分含量高 钙 磷含量丰富 比例适宜 4 维生素含量丰富 特别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2 5 脂肪含量较高 虽然能值含量高 但脂肪易氧化酸败 不宜长时间贮藏 26 鱼粉的感觉比较 同种类鱼粉的感觉比较 27 二 蚕蛹 1 营养特点 1 蚕蛹是蚕茧缫丝后的副产物 干蚕蛹含蛋白质55 62 蛋白质消化率一般在80 以上 且Met Lys等必需AA含量丰富 2 蚕蛹榨取油脂后称为脱脂蚕蛹 蛋白质含量达80 以上 油脂含量低 利于储藏 饲喂效果好 28 2 使用注意 1 投喂变质蚕蛹 饲料适口性下降 鲤鱼出现瘦瘠病 红鳟表现为严重贫血 2 长期大量使用蚕蛹养殖水产动物 对其风味构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配合饲料中用量应低于10 以下 29 三 单细胞蛋白 SCP 单细胞蛋白也称微生物饲料 是一些单细胞藻类 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干制品 是饲料重要的蛋白来源 单细胞蛋白的蛋白含量为42 70 蛋白质质量接近于动物蛋白 其消化率在80 以上 特别是赖氨酸 亮氨酸含量丰富 含硫AA含量偏低 维生素 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 30 三 单细胞蛋白 SCP 单细胞藻类包括螺旋藻 小球藻等 其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较高 如小球藻含粗蛋白55 粗脂肪18 以小球藻作为温水性鱼的饲料 其消化率及饲喂效果仅次于鱼粉而优于大豆饼 酵母类由于培养基不同 一般有啤酒酵母 饲料酵母 石油酵母及海洋酵母之分 在饲料生产中现在用的较多的是饲料酵母 饲料酵母泛指以糖蜜 味精 酒精 造纸等的废液为培养基生产的酵母菌菌体 外观多呈淡褐色 粗蛋白含量一般为40 60 与鱼粉相比 其蛋氨酸稍低 大量试验表明 饲料酵母是鱼 虾的好饲料 可替代饲料中的部分甚至是全部鱼粉 31 三 单细胞蛋白 SCP 细菌类细菌蛋白质的消化率较前两类单细胞蛋白高 如红色无硫磺细菌适应性强 无论在海 淡水中都能生长繁殖 且营养价值很高 粗蛋白可达65 富含水溶性维生素 同时还由于这种细菌在光照条件下可分解鱼 虾池中的残饵和排泄物 因而有净化水质的作用 在配合饲料中加入100mg kg此种菌 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鱼体抗病力 假单孢杆菌属的一些细菌在海水中易集群 称为海洋细菌 这些细菌易增殖 是对虾等幼体的良好饲料 32 四 肉粉 肉粉是肉类加工中的废弃物经干燥 脱脂 而成 一般呈灰黄或深棕色 由于其原料质量不稳定 因而营养成分差异较大 1 肉粉的蛋白含量可达30 60 蛋白质消化率取决于加工原料和加工方法 一般为60 90 2 这类饲料因脂肪含量较高 容易氧化酸败 选购时应注意质量 33 第三节矿物质饲料 34 一 水产动物对常量矿物质饲料的利用特点 水产动物对磷酸二氢钙的消化率比磷酸氢盐和磷酸盐高 生产上一般加MgSO4的形式添加因水产动物对无机镁的利用率高 而其他的常量元素如钠 钙等一般不添加 35 二 水产动物对微量矿物质饲料的利用特点 水产动物对Fe2 的吸收率高 淡水鱼对Cu2 的吸收率高 一般添加形式为CuSO4 水产动物对植物中和动物中的Zn利用率都不高 营养性添加剂原料 NutritionalAdditivesFuels 氨基酸添加剂 表 鱼类常用氨基酸添加剂 微量元素添加剂 表 微量元素添加剂 表 微量元素添加剂 维生素添加剂 表 维生素添加剂 表 维生素添加剂 表 维生素添加剂 非营养性添加剂 Non nutritionalAdditivesFuels 第一节生长促进剂第二节酶制剂第三节水产饲料品质调节剂 第一节生长促进剂 一 生长促进剂的作用二 促生长剂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 生长促进剂主要通过刺激内分泌系统 调节代谢 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从而促进水产动物生长生长促进剂的选用因水产动物种类而异 二 促生长剂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 1 喹乙醇常用作对虾的生长促进剂 它能够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代谢 提高饲料中能量和氮的利用率 促进氮的沉积 2 植物激素中的正三十烷醇能促进对虾生长 3 喹乙醇和正三十烷醇对鱼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4 其它种类的促生长剂 如 17 甲基睾甾酮 沸石和激素类促生长剂 对某些种类的水产动物具有促生长作用 5 抗生素对幼小畜禽的促生长作用在大多数水产动物上无法体现 水产动物上使用抗生素主要起防病 治病作用 第二节酶制剂 一 酶制剂作用机理二 酶制剂种类三 水产饲料常用酶制剂四 生产上使用酶制剂应注意的问题 酶制剂 20世纪70年代 国外开始广泛应用酶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 相关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发展迅速 水产动物由于消化道短 消化系统不健全 消化酶类活力远不及畜禽 使用酶制剂的效果尤为明显 酶制剂作用机理 酶制剂能够催化饲料中营养成分在水产动物体内的分解和吸收反应 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 二 酶制剂种类 饲料酶制剂 消化酶 葡聚糖酶 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纤维素酶非消化酶果胶酶几丁质酶 水产动物饲料常用酶制剂 1 葡聚糖酶 1 这是国内外主要研究开发的应用酶类 2 适用添加于含 葡聚糖较多的麦类饲料2 蛋白酶 1 酸性蛋白酶 在胃中消化蛋白 2 碱性蛋白酶 在小肠中消化蛋白3 糖化酶 1 主要为外源酶 2 能够提高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 生产上使用酶制剂应注意的问题 1 酶制剂必须具有较高的质量 应避免其在生产或加工过程中大量失活 2 饲料酶制剂种类的选用与适宜添加量的确定应与水产动物种类及其消化生理特点相适应 并与饲料的原料组成及营养特点相统一 3 注意保存 单纯酶制剂的保存期不超过6个月 制成预混料后保质期不超过3个月 第二节饲料品质调节剂 一 抗氧化剂二 防霉剂三 诱食剂四 着色剂五 黏结剂六 防结块剂 一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 指能够阻止或延迟饲料氧化 提高饲料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物质 1 毒性作用氧化的最终产物 过氧化物对水产动物是有毒的2 引起其它活性物质的破坏 1 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和VC 2 对色素具破坏作用3 降低营养物质的利 一 水产动物饲料氧化的危害 二 水产饲料抗氧化剂的主要种类 二丁基羟甲苯 BHT 丁基羟基茴香醚 BHA 乙氧基喹啉 EQ V 等 三 抗氧化剂的作用原理 抗氧化剂本身具有还原性质 通过自身被氧化保护饲料中营养物质不被氧化 从而保证饲料质量 二 防霉剂 添加目的 抑制霉菌的繁殖和生长 延长饲料的贮存期 一 防霉剂的种类 丙酸及其盐类 苯甲酸及苯甲酸钠 山梨酸及其盐类 延胡索酸及其酯类 二 防霉的原理 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或细胞壁 使营养物质转运失调 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破坏微生物细胞内酶系统 三 在水产动物上使用防霉剂的注意事项 1 用量适宜 生产中丙酸钠和丙酸钙的用量为0 1 0 3 2 影响添加量的因素 1 季节 2 保存时间 3 饲料中水份含量只要饲料中水份含量过高 就会引起防霉剂作用效果下降 三 诱食剂 由于水产动物与陆生动物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性的差异 添加诱食剂是提高水产饲料利用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一 诱食剂的主要作用机制 提高配合饲料的适口性 诱引和促进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摄食 二 确认天然饲料中诱食剂存在的方法 1 用化学提取分离法把鱼虾饲料进行依次分离精制 然后用生物鉴定法确认各组分活性 2 以饲料分离提取物的分析结果为依据 用纯化学试剂调配成与提取物具有同样活性的人工合成物 将其添加到不含促摄食物质的基础饲料中 用生物鉴定法比较依次除去各成分后人工合成物的活性变化 三 促摄食物质活性研究的方法 1 电生理法该法通过对化学感受器用试验液施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