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第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pt_第1页
[经济学]第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pt_第2页
[经济学]第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pt_第3页
[经济学]第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pt_第4页
[经济学]第2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及其演进第二节货币的职能第三节货币层次的划分与货币的计量第四节货币制度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及其演进一 关于货币起源的种种学说 一 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说1 先王制币说2 交换起源说 自然产生说 二 西方货币起源说1 创造发明说2 便于交换说 共同选择说 3 保存财富说 三 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马克思用劳动价值理论 从商品入手进行分析 货币的起源一种商品的价值通常是用另一种商品的价值来表现 这就是价值形式 货币是价值形式演变的结果 它经历了4个阶段 一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例如 1只绵羊 3把石斧 1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二 扩大的价值形式例如 1只绵羊 3把石斧 25公斤米 2把椅子 0 5克黄金 2 扩大的价值形式 三 一般价值形式例如 3 一般的价值形式 四 货币价值形式在一般价值形式下 交替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几种商品中必然会分离出一种商品经常起一般等价物作用 这种比较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当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表现时 这种价值形式就成为货币形式 4 货币形式 结论 首先 货币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 是随着商品和商品交换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的 其次 货币是商品经济自发发展的产物 而不是发明 人们协商或法律规定的结果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商品交换对币材有内在要求 1 体积小 价值高 易标准化 2 易分割 3 易保存 坚固耐磨 4 便携带 实物货币商品货币货金属货币 铜 银 金 币代用货币 纸币 可兑换 纸币 银行券 现金 信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二 货币形式的发展 币材 materialofmoney 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 按币材划分的货币种类实物货币商品货币货金属货币 铜 银 金 币代用货币 纸币 可兑换 纸币 银行券 现金 信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先秦骨贝 布币 刀币 五铢钱 世界上最早的纸制货币 始于南宋的大规模纸币流通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 一 价值尺度 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时执行的是价值尺度的职能 二 流通手段 交易媒介 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时发挥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 三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作为一种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 则发挥着财富储藏或者说价值保存的职能 四 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手段来结清债权债务关系 五 世界货币当货币超越国界 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是其他货币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延伸和发展 货币职能 一般职能 价值尺度 核心 基本 职能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世界货币 支付手段 表现商品价格 实现商品价值 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作为交换价值独立存在 其它职能在世界市场的延伸和发展 货币职能关系 第三节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一 货币的内涵在购买商品和劳务或清偿债务时被广泛接受的任何物品 一 流通中的现金 二 支票存款 三 储蓄存款 二 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 一 当代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与依据 划分依据 流动性 意义 有利于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与调控有利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二 货币层次划分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p43 1 通货 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 可随时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具有最强的流动性 M0 2 货币 指通货加私人部门的活期存款之和 由于活期存款随时可以签发支票而成为直接的支付手段 所以流动性也是最强的 它相当于各国通常采用的M1 3 准货币 指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与外币存款等 包括M1之外的各种货币形态 M2 M1 他们都具有转化为现实货币的潜在能力 准货币 加 货币 相当于各国通常采用的M2 2 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P441994年至今已经三次修订 目前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M0 流通中现金 M1 M0 活期存款 单位活期存款 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 M1 准货币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其他存款 M3 M2 金融债券 商业票据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 流动性较强 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M2减M1是准货币 流动性较差 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三 货币层次划分的特点 1 随着流动性强弱的变化 货币的范围也在变化2 金融制度越发达 金融产品越丰富 货币层次也越多3 各国各货币层次所包含的货币内容不同4 货币层次的划分不是固定不变的5 货币层次的划分及计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货币流通状况二 货币的计量 一 狭义货币量与广义货币量狭义货币量 指货币层次中的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 在我国 一般用M1表示狭义货币量 公式如下 M1 C D 广义货币量 指狭义货币量加准货币 在我国 一般用M2表示广义货币量 公式如下 M2 C D T最广义货币 还包括那些经过一定程序可以变现的非存款性金融资产 M3 二 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量货币存量 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 存款货币的总量 货币流量 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 存款货币的总量 它表现为一定时期内 如一年 的货币流通速度与现金 存款货币的乘积 三 货币总量与货币增量货币总量 指货币数量的总额 它可以是某一时点上 的存量 也可以是某一时期内的流量 货币增量 指不同时点上的货币存量的差额 通常是指今年与去年相比的增加额 思考与练习 1 按流动性大小排序 通货 储蓄存款 洗衣机 房屋 支票存款帐户 普通股股票2 将出售公债得到的5000元存入定期存款帐户 M1 M2有何变化 3 如果你将单位活期存款帐户上的1000元转到单位定期存款帐户上 那么M1和M2有何变化 1984 2008年中国各层次货币总量 第四节货币制度 一 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货币制度是针对货币的有关要素 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内容以国家法律形式或国际协议形式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简称币制 一 规定货币材料 二 规定货币单位 名称 值 三 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 主币 辅币 主币 standardmoney 即本位币 是一个国家 地区 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 也是法定的价格标准 辅币 fractionalcurrency 本位币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 是本位币的等份 四 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偿还能力法偿货币 legalmoney 国家在法律上赋予强制流通的货币 法偿货币的支付能力分为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 无限法偿 指当用它来支付或偿还债务时 不得拒收 有限法偿 指法律规定某种货币只有有限的支付能力 若一次性支付时超出规定的限额 对方有权拒收 五 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 自由铸造与限制铸造 分散发行与垄断发行 六 规定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 一是现金准备 包括黄金 外汇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 二是证券准备 包括短期商业票据 财政短期国库券 政府公债券等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 二 国家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其演变 16世纪以后国家货币制度的主要类型 货银本位制平行本位制金属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双本位制币 格雷欣法则 跛行本位制金币本位制制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度信用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p51 格雷欣法则 Gresham law 亦称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指在复本位货币制度下 两种实际价值 市场比价 不同而名义价值 法定比价 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 必然出现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 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 被贮藏 融化或输出国外 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例 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位1 13 而市场比价位1 12 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 A 银币B 金币C 金币银币同时D 都不是 三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 一 制度形式 一国四币 的特殊货币制度 二 大陆人民币制度 采取的是不兑现的银行券形式 没有规定含金量 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的通货 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主要以现金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存在 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人民币实行垄断发行 由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与管理 四 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演变 国际货币制度又称国际货币体系 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 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2 汇率制度的安排3 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区域性货币体系 的演变 一 国际金本位1 黄金充当国际货币2 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