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麻醉镇痛分娩的临床观察.doc_第1页
吸入麻醉镇痛分娩的临床观察.doc_第2页
吸入麻醉镇痛分娩的临床观察.doc_第3页
吸入麻醉镇痛分娩的临床观察.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吸入麻醉镇痛分娩的临床观察作者:孙艳玲,窦欣欣,田振欣单位: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山东 青州【摘要】目的:探讨吸入麻醉镇痛对产妇分娩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在产妇宫口开大≥3cm时,间断吸入麻醉气体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及分娩方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疼痛减轻有效率96%,顺产率大于对照组。结论:吸入麻醉镇痛可使产妇疼痛减轻,并提高顺产率。 【关键词】 吸入麻醉;疼痛;分娩分娩镇痛对产妇而言是一种强烈的疼痛刺激,这种刺激往往会引起产妇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变化,同时还会影响产妇的产程进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无痛分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使产妇分娩时疼痛得以缓解,同时产妇保持良好的清醒状态,不同时期可采用不同的分娩镇痛方法,主要分为四类:精神预防性镇痛法针、刺镇痛法、药物镇痛法、麻醉镇痛法。我院产科自2006年6月2006年12月在产程进入活跃期后使用吸入麻醉镇痛(50%氧化亚氮与50%氧特制混合气体)分娩,效果良好。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6年6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平均年龄(26.5±3.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6±3.0)岁。实验组平均孕周(39.0±0.8)周,对照组平均孕周(39±1.0)周。两组产妇年龄与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实验组的产妇在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3cm时,应用50%氧化亚氮与50%氧特制混合气体间断吸入,即在1名有经验的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手持吸入面罩紧贴口鼻处,预计宫缩来临前4050s时深呼吸35次,然后取下面罩,待下次宫缩来临前再次吸入,如此反复。一般在吸入13h后宫口随之开全,对照组则不给吸入麻醉。 1.3 WHO疼痛分级标准:0级:无痛;Ι级(轻):轻度可忍受的疼痛,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级(中):中度持续疼痛,睡眠受严重干扰,需用镇痛药物;级(重):强烈持续剧痛,睡眠受严重干扰,需用镇痛药物治疗。 2 结果 2.1 实验组使用吸入麻醉前后的疼痛情况:见表1。表1 实验组使用吸入麻醉前后的疼痛情况 2.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见表2。表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结果 2.3 两组产妇顺产产程比较:见表3。表3 两组产妇顺产产程比较 3 讨论 分娩镇痛的必备条件:对产妇及胎儿不良作用小;药物起效快,作用可靠,便于给药;不影响宫缩频率及强度;产妇清醒,能配合分娩过程1。 临床上随着产程的进展,进入活跃期后,宫口逐渐扩张,疼痛亦随之加剧,产妇常疼痛难忍。吸入麻醉镇痛是通过呼吸道吸入亚麻醉浓度的麻醉药,进入肺泡后,经交换弥散入血液后进入脑组织,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递质释放以达到第Ι、第产程镇痛,产妇吸入3040s起作用,停止13min作用消失。 寻找理想、安全、有效、作用方便、对母婴健康无危害的药物镇痛,是医护人员共同探讨的问题。以前在产程活跃期应用安定、杜冷丁起到镇痛作用,但这些药物对胎儿呼吸中枢大多有抑制作用,又受使用时间的限制。表1显示,实验组50例产妇使用吸入麻醉镇痛后显效31例,占62%,总有效率96%,仅发现1例产妇吸入后有轻微的头痛、头晕症状,但停止吸入后很快消失,其他无不良反应;表2、表3显示,实验组顺产率对照组顺序率,而在顺产产程比较上,两组在第产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氧化亚氮是一种无色无刺激略带甜味的吸入性麻醉剂,其麻醉作用较弱,但镇痛效果强而快,是毒性最小的吸入性麻醉药,产妇吸入后仍能保持意识清醒,喉反射正常,能同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其优点是麻醉可逆性,无蓄积作用,低浓度而作用强,化学性质稳定,不燃烧,不爆炸,对呼吸道无刺激,对心肝肾肺无毒害。在特制的吸入气体中,有50%氧气,既稀释麻醉气,又提高了产妇血液中的氧含量,使胎儿不致缺氧。在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时刻关心产妇,注意产妇的主诉与反应,发现产妇有头晕、乏力、嗜睡或不合作情况时,说明吸入过量,应立即减少吸入次数和浓度,以确保安全有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