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廿二史札记》看赵翼评价历史人物.doc_第1页
从《廿二史札记》看赵翼评价历史人物.doc_第2页
从《廿二史札记》看赵翼评价历史人物.doc_第3页
从《廿二史札记》看赵翼评价历史人物.doc_第4页
从《廿二史札记》看赵翼评价历史人物.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從廿二史劄記看趙翼評價歷史人物摘要:廿二十劄記是清朝乾嘉時期傑出的史學家趙翼的一部史學著作,與錢大昕的廿二史考異和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並稱為乾嘉時期三大考史名著。而在考據成就方面,劄記不及錢、王二書,劄記的特色在於考訂諸史時發表歷史評論和史學評論。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是其歷史評論的重要內容。通過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揭示時代特徵,探求歷史發展的趨勢。他主張將歷史人物放在當時的環境中去評價,對於有爭議的人物能勇敢提出自己的見解,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史學遺產。關鍵词:趙翼 歷史人物 評價廿二史劄記是清中葉的考史名著之一,其所考正史實際包括了從史記到明史的全部二十四史,因當時的清王朝未把舊唐書和舊五代史計入數內,所以稱二十二史劄記。趙翼以劄記的形式對這二十四史進行分析和研究,全書共三十六卷,五百七十八條。廿二史劄記與錢大昕的廿二史考異和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並稱為乾嘉時期考史三大名著。但就考據成就而言,劄記不及錢、王二書,當時史學界最為推崇廿二史考異,十七史商榷次之,劄記又次之。清人李慈銘說,“其書以議論為主”,“蓋不以考核見長”。趙翼也自稱“考訂之事,本非所長”。 劄記的特色在於考訂諸史時發表歷史評論和史學評論。這其中有不少議論是關於人物評價的,表現出趙翼不同於其他考據學者的卓越史識。一、結合時代背景人是歷史的主體,歷史因人而靈動鮮活。任何歷史人物都生活在一定的時空中,反映出不同的時代特徵。把歷史人物放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中來進行評價,是趙翼評價歷史人物的一大特色。這樣把評價歷史人物同揭示時代特徵相結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也避免了就人論人,脫離時代論人的偏向。趙翼在評價漢武帝時, 就把他放在西漢王朝鼎盛時期這一特定的歷史背景之下,就用人、納諫和刑賞等重要問題,評價了漢武帝的主要功過,也反映出了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徵。劄記卷二中的上書召見、漢武用將、武帝三大將皆由女寵、武帝刑法之濫、兩帝捕盜法不同等五條評價了漢武帝的主要功過。趙翼通過漢武帝對主父偃、徐樂、嚴安、東方朔等人的信用,認為漢武帝虛懷若谷,大度容人。特別是漢武帝對東方朔的態度更讓趙翼再三讚歎。東方朔上書武帝,說自己,“年十三學書,十五學劍,十六學詩,誦二十二萬言。十九學孫吳,亦誦二十二萬言。今年二十二,長九尺二寸,目若懸珠,齒如編貝,勇若孟賁,捷若慶忌、廉若鮑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為天子臣也。”漢武帝對東方朔的自我標榜,並沒有認為是輕狂恣肆,反而讓他待詔金馬門。趙翼據此認為武帝“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人如不及,宜乎興文治、建武功為千古英主”。趙翼認為東方朔“如在後世,豈不以妄誕得罪,乃帝反偉之”。他對漢武如此讚揚,可以理解為對後世皇帝不能重用賢才的抨擊,也包含趙翼個人的感慨。他認為“高祖創業時固以人才為急也”,指出善於用人納諫是高祖以來的漢家傳統,這樣就把評價漢武帝同總結西漢王朝強盛的經驗教訓結合起來,使後人對西漢這個時代的理解更加深刻。二、提出自己的見解 能夠一分為二趙翼有一首論詩七絕:“隻眼須自憑主張,紛亂藝苑漫雌黃。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2(卷29)。趙翼反對矮人看戲,隨人短長,主張站在時代的高度,自憑主張。趙翼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亦是如此,他反對人云亦云,主張提出自己的見解。對女主武則天的評價體現了他的這一特點。在呂武不當並稱、武后之忍、武后納諫知人 集中對武后進行了評價。首先趙翼是反對將呂後和武后並稱的,“母后臨明,肆其妒害,世莫不以呂、武並稱,然非平情之論也。”對於世人將呂後、武后並稱的說法,趙翼亮明瞭他的觀點。接著他給出了自己的理由“武后改朔易朝,遍王諸武,殺唐子孫幾盡,甚至自殺其子孫數人,以縱淫欲,其惡為古今未有。呂後則當高帝臨危時,問蕭相國後孰可代者,是固以安國家為急也。孝惠既立,政由母氏,其所用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無一非高帝注意安劉之人,是惟恐孝惠之不能守業,非如武后以嫌忌而殺太子弘、太子賢也。”趙翼認為,呂後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幫自己的兒子守住江山,鞏固基業。從她任用的人才就可看出,都是高祖中意的安邦定國之才,可謂是盡心竭力。而武后排除大力異己,扶植親信。不僅將李唐後人幾乎趕盡殺絕,甚至是自己的子孫也不放過。“古來無道之君好殺者,有石虎、苻生、齊明帝、北齊文宣帝、金海陵煬王,其英主好殺者,有明太祖,然皆未有如唐武后之忍者也。”在武后之忍中,趙翼這樣評價武后“其出手行事,即兇焰絕人”列舉她在後宮中扳倒王皇后、蕭淑妃;稱制後欲立威以制天下,大開告密之門,縱酷吏屢興大獄;又殺李唐子孫,“雖蕭鸞之殺高、武子孫,完顏亮之殺太祖、太宗子孫,亦不是過也。”趙翼認為,如果說武后殺武族異母兄侄,高宗諸子還不足以證明其殘忍,那武后連親子也殺的行為實在是殘忍至極。“然此猶曰非己所生也,太子弘則後親子,立為儲貳,賢德聞天下,以其請蕭淑妃女之幽於掖廷者出嫁,遂惡之,又以其聰睿不便於己,竟?之死。弘既死,立其弟賢為太子,亦後親子也,又以觸忌而使人發其陰事,高宗欲薄其罪,後曰:“大義滅親,不可赦。”乃廢為庶人,流巴州,後又遣邱神?逼殺之,並殺其子光順。僅一子守禮,亦幽于宮中,屢被杖。”“又中宗子邵王重潤,則後孫也,永泰公主,則後女孫也,主婿武延基,則女孫婿也,三人嘗私言張易之等出入宮中,恐有不利,後聞之,鹹令自殺。太平公主夫駙馬薛紹,則親女婿也,亦以私怒殺之。”趙翼接著論述如果說這些人妨礙她縱欲而被殺,而對於她喜愛的薛懷義,寵冠一時,最後亦被殺。“斯又情之最篤者,亦割愛而絕其命矣。新唐書謂其當忍斷,雖甚愛不少隱也。真千古未有之忍人也哉!”趙翼認為從她對情敵、對政敵、對親人打擊時毫不留情的態度,評價她是千古未有之忍人。而呂後之最妒只有幾欲奪嫡的戚夫人母子,這僅是婦人之情。對於武后改周滅唐,而呂後使呂、劉常相親,認為二者天壤之別。且武后寵倖薛懷義、張易之兄弟的行為讓趙翼不恥,認為武后根本沒法與呂後相提並論,只能說與魏之文明馮後與胡後相似。趙翼對武則天的稱帝持否定態度,這固然與他所處封建社會的時代風氣有關,他無法超越所處的時代,但即便如此,在武后之忍其後的武后納諫知人中趙翼還是對武后善於納諫知人給予了高度評價。能夠一分為二的對人物進行評價,是趙翼評論歷史人物的一大特色。武后晚年尤愛張易之、昌宗兄弟。“易之贓賂事發,詔桓彥范、袁恕己等鞫之,彥範等奏罪當族。昌宗自陳為後煉丹有功,詔雖釋之,然尚以贓賂歸罪於其兄昌儀、同休,而罷其官,亦未聞罪彥範等也。”更有朱敬則上書諫選美少年,直接說出了武后的淫穢醜事,而武后並未怪罪反而反賜敬則彩百段,曰:“非卿不聞此言。”武后不以一己私事而遷怒他人,能夠選賢舉能,以才識人。“夫以懷義、易之等床第之間,何言不可中傷善類,而後迄不為所動搖,則其能別白人才,主持國是,有大過人者,其視懷義、易之等,不過如面首之類。人主富有四海,妃嬪動至千百,後既身為女主,而所寵倖不過數人,固亦無足深怪,故後初不以為諱,並若不必諱也。至用人行政之大端,則獨握其綱,至老不可撓撼。”武后統治時期被後世稱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這與武后知人善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開元中名臣多為武后所選。舊書 本紀贊謂,後不惜官爵寵豪傑以自助,有一言合輒予次用,不稱職亦廢誅不少假,務取實才真賢。然則區區帷薄不修,固其末節。而知人善任,權不下移,不可謂非女中英主也。而趙翼再次以武后同後魏文明馮太后,明帝母炅後胡氏相比,說她們徒有武后之失德,而無武后之雄才。雖然趙翼對武后的德行不滿,但對於武后的知人善任給予了高度評價。能夠一分為二地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體現了趙翼作為史學家的卓越史識,也包含了樸素的辯證思想。史家的學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