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92例临床观察.doc_第1页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92例临床观察.doc_第2页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92例临床观察.doc_第3页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92例临床观察.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92例临床观察作者:裴丽华单位: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妇科 淄博市【关键词】 聚焦超声;外阴白色病变;疗效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种妇科慢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外阴奇痒、灼痛,尤以夜间为甚;病变区域皮肤和黏膜色素减退或发白,皮肤粗糙、增厚、或出现皱裂,随着病程增长出现外阴萎缩,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性生活。此病确切原因不明,所以长期以来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我院于2005年9月—2007年12月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9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9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妇科收治的92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前半年之内已做过病理检查,排除外阴癌和不典型增生。病程最短2年,最长30年,平均9年,年龄最小28岁,最大71岁,平均48岁。根据1987年国际外阴疾病学会新分类法1,92例患者中硬化苔癣型43例,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型49例。1.2 方法 治疗仪器:采用重庆海扶技术前限公司生产的CIF型超声波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频率9.90 MHz,功率3.5W。治疗方法: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排除严重心肺功能异常、未控制的糖尿糖患者及急性感染者。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以藕合剂为介质,使治疗探头紧贴治疗部位皮肤,启动开关,在病变区域采用连续直线扫描方式,以23 mm/s的速度上下移动探头,辐照范围超过病变区0.30.5 cm,直到治疗区皮肤黏膜轻微充血、水肿为止,治疗时间视患者病变区域大小而定,一般为2050 min,治疗后局部涂抹烫伤软膏,24 h内局部间断冰敷,治疗后所有患者局部出现水肿,3 d后基本消退,7 d后水肿完全消退。1.3 疗效制定标准 治愈:外阴瘙痒症状消失,病变区域皮肤弹性及颜色基本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有效:外阴瘙痒症状明显减轻,病变区域皮肤弹性及颜色有一定改善;无效:外阴瘙痒症状无好转,病变区域皮肤黏膜无改变。1.4 统计学处理 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聚焦超声治疗后,所有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精神、食欲均正常,无明显不良反应。92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治疗后,经过半年的随访,治愈63例(其中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型49例,硬化苔癣型43例),有效27例(其中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型13例,硬化苔癣型14例),无效2例(其中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型1例,硬化苔癣型1例),总有效率为97.82%。在随访中有7例患者治疗后半年又复发,复发率为7.6%。7例患者均接受第二次聚焦超声治疗后,效果满意。1个月后随访,外阴病变区域皮肤完整,无瘢痕。我们对不同病理类型的外阴白色病变患者进行了疗效比较,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同时也对患者的病程长短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其结果是病程越短,治疗效果越好,见表2。表1 不同病理类型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表2 患者不同病程与治疗效果的关系3 讨论外阴白色病变是指女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2,其主要病理改变在真皮层的微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表层出现继发性的退行性变3。皮肤或黏膜表皮和真皮浅层的营养来自真皮乳头内的毛细血管网,由于局部神经血管变性,发生营养功能障碍,可使局部组织因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生表皮细胞变性和生长紊乱,导致皮肤色素减退或消失,皮肤变白,并出现严重的外阴瘙痒4,超声治疗利用超声波在组织内良好的能量穿透性和沉积性,通过机械效应、热效应、空化效应使病变区域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和生物效应,从而达到促进毛细血管增生,改变局部血液循环及皮肤的营养状况,恢复正常组织结构,促进色素细胞的再生及分泌功能,最终达到治疗目的。我院应用聚焦超声治疗92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除2例治疗后无效以外,其他患者均在治疗后瘙痒症状明显减轻,总有效率达到97.82%,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究其2例患者治疗后无效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的病程较长(分别为30年和26年),加之年龄偏高(分别为71岁和66岁),病变区域皮肤较硬,皱褶较深,局部对超声能量吸收差,致使治疗后无效,在此方面有待于我们今后进一步探讨。聚焦超声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应用于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其具有无创、安全、有效、治疗后恢复快、无放射性等优点,使广大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 1 向金芙,卞度宏.外阴硬化性苔癣的治疗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2,17(4):317321.2 乐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75.3 林新生.外阴营养不良的超微结构观察J.徐州医学院学报1994,14(3):239.4 李成志,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