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理论(三).ppt_第1页
摄影理论(三).ppt_第2页
摄影理论(三).ppt_第3页
摄影理论(三).ppt_第4页
摄影理论(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摄影理论 三 主讲人 陈中E mail chenzhong406 主要内容 光圈景深焦深超焦距数码相机的结构与原理数码摄影的常见错误补充一点 光圈 光圈又称 相对口径 它是由若干金属薄片组成可调节大小的进光孔 位于镜头内 光圈的大小用光圈系数 简称f系数 来表示 F系数计算根据公式为 f 镜头焦距 光孔直径 因此 对同一焦距的镜头来说 f系数的数字越小 表示光孔越大 数字越大 表示光孔越小 如f2的光孔大于f4 f8的光孔小于f5 6 返回 光圈的作用调节进光照度 光圈调大 进光照度增大 光圈调小 进光照度减小 调节景深效果 光圈大 景深小 光圈小 景深大 影响成像质量 这是光圈易被忽略的作用 任何一只相机镜头 都有某一档光圈的成像质量是最好的 即 最佳光圈 一般来说 最佳光圈位于f8左右 景深 景深的含义景深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 当镜头聚焦于被摄景物中的某一点 这一点在胶片上能清晰地结像 而在这一点前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也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晰 景深就是指这种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晰的景物纵深距离 这种距离大 称为景深大 这种距离小 称为景深小 影响景深的因素及其规律光圈与景深成反比 光圈大 景深小 光圈小 景深大 例如 f16的景深大于f2 摄距与景深成正比 摄距远 景深大 摄距近 景深小 例如 聚焦于10米的景深大于聚焦于1米的景深 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 焦距长 景深小 焦距短 景深大 最小景深与最大景深对景深的控制是摄影的主要技术之一 运用这种控制 我们可以使主体突出 让不需要的物体虚糊而被隐去 也可以使所有的被摄体在画面上都清晰展现 表现它们的每一处细节 尽可能采用最小景深或最大景深的调节 能增强上述效果 获取最小景深采用小景深拍摄的画面 往往只有被聚焦的拍摄主体是清晰的 画面中的其它部分 如前景或背景都呈模糊状 而这些虚幻 柔和的模糊部分却更加衬托了拍摄主体的清晰和醒目 小景深拍摄法是一种很有力的突出主体的拍摄方法 在人像 静物 花卉及一些特写画面的拍摄中经常采用此法 根据景深与光圈 摄距及镜头焦距的内在关系 获取最小景深的方法为 最大光圈 尽可能小的摄距 长焦镜头在获取最小景深的三种方法中 采用最大光圈是既简便又效果很好的方法 它不会了引起被摄体变形和空间透视失真的效应 适当地缩小摄距 可以使景深变小 但过分地缩小摄距 则会引起被摄主体形变失真 获取最大景深采用大景深方法拍摄的画面 其清晰度的范围非常大 往往从很近到无限远都清晰 这种大范围的清晰度对拍摄环境的描绘 被摄主体在环境中的位置的交代以及景物透视关系的反映都很有利 在风光 商业和建筑等摄影领域经常采用大景深法拍摄 返回 获取大景深较简便的方法是采用小光圈 但随着光圈的缩小 曝光量也将明显减少 为了保持合适的曝光量 必须增加曝光时间 也就是将快门速度放慢 但快门速度不要低至1 30秒以下 因为这容易造成照相机的晃动而影响影像的清晰度 获取最大景深的另一种方法是采用短焦距镜头进行拍摄 但要注意画面的畸变 我们知道在同样的拍摄状况下 虽然短焦镜头较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能产生较大的景深 但短焦镜头会给拍摄画面造成畸变 并且还会改变画面中的远近透视关系 它使近处的物体显得更大 而远处的物体变得更小 镜头的焦距越短 这种畸变和改变透视的现象就越严重 焦深 焦深的含义焦深是指在保持影像原有景深不变的前提下 焦点沿着镜头光轴所允许移动的距离 我们知道拍照时要对焦点进行聚焦 当我们用手动聚焦对准某焦点聚焦完毕后 在这基础上 轻轻地左右转动聚焦圈 有时会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焦点还是清晰的 当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后 焦点清晰度就下降了 这个范围就是我们所说的焦深 当焦深很小时 这样的范围在我们实际拍摄中就感觉不到了 1 光圈 摄距与焦距对焦深的影响光圈与焦深成反比光圈小 焦深大 光圈大 焦深小 摄距与焦深成反比 摄距近 焦深大 摄距远 焦深小 镜头焦距与焦深成正比 镜头焦距长 焦深大 镜头焦距短 焦深小 2 运用焦深的两条要点除了光圈 摄距 焦距影响焦深大小以外 摄影者对模糊圈的要求也影响焦深大小 可允许的模糊圈大小与焦深成正比 光圈 摄距 镜头焦距对焦深的影响规律 均是相对而言的 即三者中两者相同时 第三者影响焦深的规律就成立 否则 这些 规律 也会出例外 焦深与景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它们的实用价值也不相同 区别焦深与景深的要点有以下七点 1 焦深是针对影像的焦平面可允许移动的距离而言的 景深则是针对被摄体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晣的范围而言的 2 当摄距缩短时 景深减小 焦深则是增加 当物体与影像距镜头同样距离时 即产生1 1的影像时 焦深与景深是相等的 3 当景物的成像比例增大时 如使用长焦镜头 缩短摄距等 景深减小 焦深增大 4 当景物的成像比例减小时 如使用短焦镜头 拉大摄距等 景深增加 焦深减小 5 当光圈缩小时 景深与焦深都增大 反之 光圈增大时 景深和焦深都减小 6 当允许模糊圈增大时 景深与焦深都增大 反之 时模糊圈要求更小时 景深与焦深都减小 7 焦深在很大程度上与相机的制造有关 景深在很大程度上与被摄体的再现相关 焦深的实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二方面 1 当用相机镜头或放大机镜头聚焦时 应开足光圈 这样既增加了影像亮度 又减小了焦深 有肋于准确聚焦 对于高质量的小型相机来说 当聚焦到 无限远 时 镜头相对于焦平面的位置也就要求高度精确 2 大画幅相机相对来说具有较大的焦深 所以 在大画幅的技术相机上 可以实施镜头扳或胶片暗盒的上下或左右转动的功能 用于控制透视效果 校正汇聚线 当使用大画幅相机近距离聚焦时 相机的焦平面即使有所倾斜 也不会明显影响成像的清晰度 超焦距 超焦距的含义 超焦距 又称 超焦点距离 它是指镜头聚焦到 时 从镜头到景深近界限的距离 镜头筒上的景深表得到 当聚焦在超焦距上 景深便扩大为1 2超焦距至 超焦距并不是指某一种固定的距离 而是会随着光圈 镜头焦距和模糊圈变化而变化 光圈越小 超焦距越近 景深大 镜头焦距不同 即使光圈相同 超焦距也不同 镜头焦距越长 超焦距越远 景深小 摄影者对模糊圈的要求不同 即使光圈 镜头焦距相同 也有不同的超焦距 要求的模糊圈越小 超焦距就越远 对于带有景深表的相机来说 调节超焦距只要把距离刻度的 对准实际所用光圈的景深远界限即可 这时 相机上指出的聚焦距离就是针对你的拍摄条件的超焦距 对于相机上没有景深表的相机来说 可以在摄影书籍上查找 镜头上各级光圈的超焦距 可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H 50F fdH 超焦距F 镜头焦距f 光圈系数d 模糊圈直径例如 50mm镜头 f8光圈 模糊圈直径0 05mm时 H 50 50 8 0 05 6 25 米 返回 超焦距的实用价值超焦距的运用是一种扩大景深的聚焦技术 通常用于获取最大景深的拍摄 例如拍摄静止的大景深的风景画面 可利用超焦距来确定自已所需的景深范围 另一方面在捕捉运动物体时 可预先测定动体的活动范围 利用超焦距 把他控制在景深范围内 只等捕捉精彩的瞬间影像 数码相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数码相机基本概念所谓数码相机 是一种能够进行拍摄 并通过内部处理把拍摄到的景物转换成以数字格式存放的图像的特殊照相机 与普通相机不同 数码相机并不使用胶片 而是使用固定的或者是可拆卸的半导体存储器来保存获取的图像 数码相机可以直接连接到计算机 电视机或者打印机上 在一定条件下 数码相机还可以直接接到移动式电话机或者手持PC机上 由于图像是内部处理的 所以使用者可以马上检查图像是否正确 而且可以立刻打印出来或是通过电子邮件传送出去 数码相机基本原理数码相机中镜头的作用与普通相机相同 它将光线汇聚到感光器件CCD 电荷耦合器件 或CMOS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 上 CCD或CMOS是半导体器件 它代替了普通相机中胶卷的位置 它的功能是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这样 我们就得到了对应于拍摄景物的电子图像 但是它还不能马上被送去计算机处理 还需要按照计算机的要求进行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 ADC 模数转换器 器件用来执行这项工作 接下来MPU 微处理器 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并转化为特定的图像格式 例如JPEG格式 最后 图像文件被存储在内置存储器中 数码相机的结构及功能数码相机是由镜头 CCD A D 模 数转换器 MPU 微处理器 内置存储器 LCD 液晶显示器 PC卡 可移动存储器 和接口 计算机接口 电视机接口 等部分组成 通常它们都安装在数码相机的内部 当然也有一些数码相机的液晶显示器与相机机身分离 下面结合选购和使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讨论数码相机的各个部件 数码相机的特点即拍即见如果你旅游或参加一些重要的约会时用传统相机拍摄 回来后冲洗 赫然发现拍摄的品质不对劲 如太光 太暗 主题被挡甚或完全没有影像 这时的心情真是难以形容 但用数码相机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因为差不多所有的数码相机会有一个叫液晶显示器 LCD 的东西 它可以立即显示刚拍下的影像 如果发现不对劲 可以把影像删除 再重新拍摄 直到您满意为止 不必考虑拍摄成本用传统相机拍摄 您一般都会特别小心 在同一背景下通常都不会再拍 以免增加冲印费用 但用数码相机就不用担心 因拍摄后可慢慢选择 将最好的影像拿去打印 其余可删除或储存到硬盘 影响品质永远不变用底片或照片记录影像 时间久了 都会褪色及变坏 无法保持原有的质量 相反由数码相机拍下的影像只记录 0 和 1 的资料 可以被正确的储存在计算机硬盘及其它储存媒体中 所以数码影像不论被复制多少次 都可以保持与原来的品质基本一致 返回 可以直接进行编辑使用用数码相机拍下的影像可直接下载到计算机内 然后可通过E mail的方式把影像立即传送给别人或客户 不用花钱和时间在冲印方面 另外也可以将数码影像应用在网页设计中 把公司的产品通过自身的网站推广到世界每一地方 实为电子商务的必备利器 储存空间少数码相机所拍下来的影像只是一堆数据而已 只要用一些细小的储存装置 如硬盘 快闪记忆卡 MO等等 便可存放大量的影像 比用传统相机要用大量的空间来放底片及照片节省得多 数码摄影常见错误 像素设置过低 冲印5 6寸照片应不小于100万像素为宜 有些人不知是出于节约存储空间的原因还是错误设置的原因 设为30万左右的像素 保存质量太低 相机里一般都有图象保存质量或精度设置选择 如最高 高质量 一般质量 低质量等 有些人可能出于节约存储空间的原因设为最低 这也将影响照片冲洗质量 白平衡设置错误 照片拍出来很黄或很红 很蓝往往是白平衡没设置好造成的 曝光严重过度 人物和背景拍的白乎乎的 这样的照片是很难校正的 曝光严重不足 照片黑乎乎的 后期处理可以提亮一点 但会产生模型明显的噪点 逆光照或人在树地下拍照脸部过黑 不知道用内藏闪光灯对人物补一下光 人物拍的过小 一般拍摄人物离镜头1 5 6米为宜 在近摄模式下拍人像 风景照 这样的照片肯定是模糊的 拍摄速度太慢或抖动造成图象模糊 对焦不准造成主体焦点不实 1 用广角镜头拍出的照片四角发黑主要是由于闪光灯覆盖面与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不匹配 老式闪光灯设计的闪光覆盖面大都只能与35mm的小广角镜头配套 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比35mm镜头大12度 因此使画面四周受不到光而发黑 防止的办法有二条 一是在灯光上加散光罩 使闪光成为散射光 以扩大覆盖面 二是用白纱布蒙住灯头 让光线散射 使整个画面都能均匀受光 2 画面影调模糊在排除了相机无故障和手震等原因后 就要检查镜头是否被灰尘覆盖或被污渍染涂 如遇到这种情况 切忌用嘴吹或毛巾擦 应用吹气球吹去镜头上的尘土 再用镜头刷拂去杂物 最后用镜头纸擦拭 使镜片明亮如新 如仍有汗渍 指纹和油垢 就要送相机维修店用镜头清洁液仔细清除 3 主体人物模糊 背景清晰可辨有两种可能 一是手动对相机对焦时 焦点没有对着主体或是主体对焦后 在构图中又移动了位置 未重新对焦 使主体不在景深范围之内 二是使用自动对焦相机时 没有按快门 锁定 焦点再重新构图 使焦点在构图中向别处飘移 4 团体合影照片前几排清晰 后几排模糊凡是多排合影照 要保证每个人影像清楚 就要做到三点 一是选择性对焦 五排人合影 选择第二排的对焦 七排人合影 选择第三排人对焦 二是光圈不要设定太大 一般以f4 8为宜 以保证有足够的景深 三是快门速度不要低于1 60秒 以免有人头部转动使影像发虚 6 照片四角有黑影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遮光罩与镜头焦距不匹配 把50mm标准镜头的遮光罩用于28mm焦距的广角镜头就会阻挡进入镜头的光线 因标头的视场角为47度 而28mm广角镜头的视场角为75度 二是用28mm广角镜头拍摄时 原已在镜头上戴有一块UV镜 如再戴一块偏光镜的话 由于偏光镜是两片玻璃叠合而成 边框很厚 再加在UV镜的边框 必然遮挡进入镜头的光线 使照片四角发黑 用广角镜拍摄时如需用偏光镜 一定要先卸下UV镜后再装偏光镜 才能使画面均匀受光 7 影调死白或晦黑 缺乏影纹层次无论照片是黑白或是彩色 只有曝光准确 才能获得明快的影调和丰富的层次 照片死白是曝光过度 照片晦黑是曝光不足 机内测光系统是按18 的中灰反光率设计的 它可以使大多数景物曝光准确 色彩还原 但遇到某些特殊光线或景物 就需要在测光的基础上进行修正 如拍摄雪景如不增加1 5 2级曝光量 白雪就会成为灰白色 如拍摄煤炭 如不减少1 5 2级的曝光量 黑色煤炭就会变成深灰色 因为无论多么高级的相机 也没有思维功能 只会把一切景物千篇一律地按反光率为18 的中灰色调处理 8 用电子闪光灯拍摄的照片仍然曝光不足原因有二 一是光圈设定过小 闪光灯的闪光速度一般都在1 1000秒以上 快门已失去控光作用 主要靠光圈大小控制曝光量 没有自动档的闪光灯拍照 要先计算光圈系数 二是闪光灯电力不足 新买的闪光灯要经过十余次的充 放电 让灯内电容活跃后再正式使用 旧闪光灯充电信号灯点燃只充了70 在点燃10秒钟后才能真正充满电能 供正常使用 9 单反相机用闪光灯拍出的照片 有半幅画面是黑影这是由于单反相机的帘幕快门与闪光灯不同步所致 单反相机用闪光灯拍照 要注意相机的闪光同步 各相机速度不同 10 人像照片背景清晰艳丽 人物脸膛昏黑一是逆光拍摄时使用了平均测光 又没有对人物面部补光 二是背景明亮 雪景 沙漠 海滩 使用了内测光推荐的数据进行曝光 背景曝光适度 人物曝光不足 对此有三种办法解决 一是用闪光灯对人物进行补光 二是在测光的基础上加大1 2级曝光量 三是走近人物对准脸部测光 锁定 曝光量后 用测光记忆钮或改为手动曝光 再退回原位构图 对焦 拍摄 11 团体合影 周边人物残缺这有两种情况 一是用平视取景相机拍摄时忽略了视差 画面装得过满 二是使用单反相机虽无视差 但画面四周没留余地 扩印时四周压掉了一些画面 彩扩机只扩印出底片画面的95 左右 所以无论使用什么相机 构图时都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切忌人物顶天立地 塞满画面 12 照片有划痕如果是底片上有划痕 可能是两种情况造成的 一是大盘片分装卷使用的旧暗盒被污染 出片口绒布上夹有砂粒 划伤了胶片 二是相机背后的压片板上有毛刺 卷片划伤了胶片 使用分装卷前 最好把片头缩进暗盒 用吹气球和毛刷仔细对出片口的绒布进行清洁处理后 再引出片头使用 如相机压片板有毛刺 可用一小块0号砂纸小心地磨掉 注意不要磨伤压板上的漆膜 13 整幅照片影调偏蓝一是色温很高造成的 阴天或薄云蔽日的天气 自然光色温高达7000 12000K 没有使用校色温滤镜 二是四周有茂密的林荫或巨幅蓝色广告 幕墙等环境反射光的影响 解决办法是在拍摄时 使用一块雷登85B降色温滤镜 如附近有蓝色环境光反射 尽可能移往开阔场地拍摄 14 整幅照片影调偏橙红以下3种情况都可能使照片影调偏红 1 日光型彩色胶卷在灯光下使用 又没有使用雷登80B色温转换型滤镜 2 早晚阳光的色温只有3200K 低色温造成橙红色调 3 周围有巨幅红色广告或红色建筑物 反射红色光 15 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 背后投影浓重机位闪光拍摄 如人物离背景很近 就会有黑色投影映在背景上 解决办法有三 一是人物离背景远一些 让投影落于地面 二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拍摄 三是利用浅色的天花板或墙壁进行反射闪光拍摄 16 使用闪光灯 人像眼球血红红眼现象在弱光中进行机位闪光容易出现 原因是黑暗光线下 人眼瞳孔放大 闪光灯的强光突然照射 瞳孔来不及收缩 强光直射视网膜 视觉神经的血红色就会出现在照片上形成 红眼 克服的办法有四 一是拆下闪光灯用软线连接进行侧位闪光 二是让被摄者目光不要直视照相机镜头 三是拍摄前让被摄者注视电灯 窗口等强光源三分钟或预闪一次再拍 四是使用有防红眼功能的闪光灯 返回 17 拍摄的电视画面上有快门条纹我国电视系统每秒传送25幅画面 如果快门速度高于1 30秒 就会出现快门条纹 普通相机拍摄电视画面 快门以1 15秒为宜 18 雪景影调灰暗 白雪不白这是由于曝光不足造成的 雪天地面反光很强 测光表仍按18 反光率设定曝光组合 会把雪景还原成中灰调 如按平均测光或偏中央重点测光曝光 就欠曝1 2级 白雪就成为浅灰色调 防止办法是 按测光读数增加1 2级曝光量 开大1 2档光圈或降低1 2档快门速度 进行补偿 风光摄影 日出与日落拍摄日出与日落的最佳季节是春秋两季 这不仅是因为春秋两季比夏季的日出迟 日落早而便于拍摄 更主要是因春秋时日出与日落时分的云霞较为丰富 火红的朝霞和晚霞能使日出与日落的画面给人以更多的美感 不同的云霞或者云霞遮挡太阳的不同情况 能使画面丰富多彩 富有变化 例如 当太阳处于云朵边缘位置时 云朵便会出现醒目的亮边 而当云彩遮住太阳时 阳光又会从云彩的间隙迸发出散射的光芒 黄山日出 马家滨遗址看日落 户外花卉拍摄花卉时 处理好背景是一幅花卉照片的成败关键之一 如果你觉得背景是重要的 那就尽可能缩小光圈 把它拍清晰 如果你觉得背景杂乱 冲淡了主体 那就改变拍摄点 避开杂乱背景 或用最大光圈使背景严重虚糊 无论选择清晰还是虚糊的背景 背景总需要占据一定的画面 对花卉枝叶简练的构图 背景所占画面应当大一些 光线是怎样照射的 是拍好花卉的另一关键 顺光下的花卉受光均匀 对于彩色摄影来说 有助于产生纹理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