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场地的安全用电.doc_第1页
施工场地的安全用电.doc_第2页
施工场地的安全用电.doc_第3页
施工场地的安全用电.doc_第4页
施工场地的安全用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资料:_施工场地的安全用电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9 页施工场地的安全用电塔式起重机和施工升降机是工地上的主要用电设备,尤其是塔机,功率较大,人员在高空操作。因此塔机的用电安全要求比其他设备要求更高,有其特定的要求:1安全用电要求(1)塔式起重机或升降机应有自己单独的电源开关。建筑工地用电设备较多,往往有自己单独的变压器和供电线路。塔式起重机的电路设计中,都设有自己单独的铁壳开关,这是必不可少的。当塔机不工作或检修时,应当将铁壳开关拉闸,工作时再合上。但有的工地,将其他设备与塔机共用一个铁壳开关,这就潜伏事故危险。因为塔式起重机,非操作人员和检修人员,是不可以动电控系统的。当塔机不工作或检修时,铁壳开关已拉下,检修人员认为已拉闸是安全的,而别人不一定知道塔机处于什么状态。如果和其他设备共用一个电源开关,别人就可以去合闸,塔机就有误动作的可能。塔机的误动作往往就存在很大的事故危险,所以其他设备不可以与塔机共用一个电源开关。(2)要重视保护塔式起重机和升降机的供电电缆。塔机功率往往比较大,电缆也较粗,而且拉的距离较长,经过的地点较多,受到磨损、碾压的可能性也较多。特别是行走式塔机,为此必须更加注意保护。电缆经过人和车的通道处,一定要架空或者套上钢管埋人地下,避免践踏和碾压,避免破坏和触电。电缆接头,要常常检查是否有摩擦或尖锐物品刮破电缆。任何破损都可以引起结构带电和触电,这是用户千万注意的。(3)控制电路和动力电路要用电源变压器分开,而且控制电路最好选用安全电压48V以下,不要用220V或380V。本来,有经验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电控系统时一般会这么设计。然而,有些塔机生产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减少电气元件,也有直接用220V线圈电压的。塔机操作人员是在高空作业,直接站在金属结构上,任何带电漏电对他们都有威胁,这和其他设备不一样。尽管发生触电的事故机会很少,但作为用户应当坚持要选用安全电压的概念。(4)塔机的工作区一定要避开高压线。吊钩和钢丝绳不应该跨过电线去作业。(5)用户要学习和掌握触电解救法及电气灭火方法的常识,万一发生事故能有正确的处理办法。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当尽快让触电者脱离电源,切断通过人体的电流。但作法要得当,否则还有扩大事态的可能。(1)在低压设备(对地电压250V以下)上脱离电源的方法:应迅速地拉下电源开关、闸刀或拔下电源插头。当电源开关较远不能立即断开时,救护人员可以使用干的衣物(衣服、手套、绳子、木板、木棒或其他不导电物体)做工具,拨开电线或拉动触电人,使触电者与电源分开,但不能用金属或潮湿的物件做工具。解救时最好是一只手进行,以免双手形成回路。如果触电者因抽筋而紧握导电体,无法松开时,可以用干燥的木柄斧头、木把榔头或胶柄钢丝钳等绝缘工具砍断电线切断电源。(2)在高压设备上触电,应当立即通知有关部门拉闸断电,并作好各种抢救的准备。如此法不可行时。可采取抛掷裸体金属软线的方法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跳闸动作,自动切断电源。注意抛掷金属线前,应将软线的一端可靠地接地,然后抛掷另一端。(3)如果触电者在塔机上所处位置较高,必须预防断电后触电人从塔机高处摔下来的危险,并采取防止摔伤的安全措施。即使在低处,也要防止断电后,触电人摔倒碰在坚硬的钢架或结构物上的可能性。(4)如果触电事件发生在夜晚,断电后会影响照明,应当同时准备其他照明设备,以便进行紧急救护工作。3触电紧急救护方法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应争分夺秒紧急救护,采取各种救护方法。(1)如果触电人尚未失去知觉,仅因触电时间长,或曾一度昏迷,应必须让其保持安静,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护送去医院。但应严格监视触电者的症状变化,以便作急救处理。(2)如果触电者已经失去知觉,但呼吸尚存,应使其舒适、安静地平卧,解开衣服,使其呼吸通畅。给他闻阿母尼亚水。同时,可用毛巾沾酒精或少量水摩擦全身,使之发热。如天冷,应特别注意保温,尽快请医生诊治。(3)如果触电者已停止呼吸,但心脏仍在跳动,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进行急救。即使心跳和呼吸都停止,也不能认为已经死亡,仍要进行各种人工办法抢救,并尽快送医院紧急救治。因为触电人“假死”可以延长较长时间,实现急救法几小时活过来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4电气火灾的扑灭在工地上由于过流、短路等种种原因,发生电气火灾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特别是夜间工地,不易发现事故苗头,而工地上建材又多,容易引起火灾。当发生电气火灾时,要迅速切断电源,然后组织灭火。电气灭火不能用水和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水和溶解的化学药品有利于导电。只能用二氧化碳(C02)、四氯化碳(CCL4)和干粉(即CFCLBV)灭火,还可以用干黄砂灭火。操作以上各种灭火器,应站在风的上向,也即面向顺风方向。最好能穿戴绝缘劳护用品,并要采取防毒和防窒息的措施。在可能条件下,注意尽量保护好电器设备不受损坏。切断电源时要防止人身触电。第 5 页 共 9 页施工场所安全检查为落实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实现公司安全管理目标,提高安全检查与检验的水平和效率,结合公司项目的情况,制定本制度。一、仪器工具的配置根据公司项目的实际情况,填写仪器、工具购置申请单,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购买,本公司现在应配备如下仪器及工具: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扭力矩扳手;游标卡尺;5米卷尺。用途:经纬仪用于测量垂直运输机械的垂直度;全站仪用于房屋建筑平面放线;水准仪用于测量机械基础的水平度;扭力矩扳手用于测量外墙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机械金属连接螺栓强度;游标卡尺用于测量外墙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所用钢管直径及钢管壁厚度和机械金属的厚度;5米卷尺用于测量外墙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临边防护钢筋间距、模板整体尺寸等。二、仪器工具的入库1、仪器、工具应由专人负责保管2、新购置的仪器、工具应按装箱单验收型号数量,无误后及时入库,并建立台账,做到物卡账相符,库存处应清洁、干燥、通风、避光、防震。三、仪器工具的领用仪器工具的领用应办理领用手续,领用人就当面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通知保管员。四、仪器工具的使用1、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严禁手提或怀抱着仪器开箱,以免仪器在开箱时仪器落地损坏。开箱后应注意看清楚仪器在箱中安放的状态,以便在用完后按原样入箱。2、仪器在箱中取出前,应松开各制动螺旋,提取仪器时,要用手托信仪器的基座,另一手握持支架,将仪器轻轻取出,严禁猛提猛拉。仪器及所用部件取出后,就及时合上箱盖,以免灰尘进入箱内。仪器箱放在工作处附近,箱上不得坐人。3、安置仪器时根据控制点所在位置,尽量选择地势平坦,施工干扰小的位置,安置仪器时,一定要注意仪器,检查仪器支撑是否可靠,确认连接部件牢固后,方可松手。4、仪器使用完毕,应及时入箱,拆卸仪器时应用双手托持,按出箱时的位置放入原箱,检查箱内附件齐全后方可合上箱盖,箱盖吻合后方可锁紧固定锁扣,不得强力施压以免损坏仪器。5、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使用过程中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6、各种光电类、激光类仪器必须定期送到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鉴定、校准。鉴定、校准的时间不宜超过规定时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和精度。7、严禁使用未经鉴定、未经校准、未经检验、校准不到出厂精度、超过鉴定校准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辨的仪器。8、在强烈阳光、雨天或潮湿环境下作业,务必在伞的遮掩下工作。9、对仪器要小心轻放,避免强烈的冲击震动,安置仪器前应检查支座、底座的牢固性,整个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开仪器,防止意外发生。10、转站进,即使很近也应取下仪器装箱。测量工作结束后,应先关机后装箱,长途运输要提供合适的减震措施,防止仪器受到突然震动。11、测量仪器要设置专库存存放,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震、防雾、防尘、防锈,仪器应保持干燥,遇雨后将其擦干,放在通风处,晾干后再装箱,各种仪器均不可受压、受冻、受潮或受高温,仪器箱不得靠近火源或热源。12、仪器长途运输时,就切实做好防震、防潮工作。装车时务必使仪器正放,不可倒置。测量人员携带仪器乘车时,应将仪器放在防震垫上或腿上抱持,以防震动颠簸损坏仪器。13、当仪器、工具出现下列情况为合格:已经损坏;过载或误操作;功能出现可疑;显示不正常;超过了规定的鉴定、校准周期;仪表封缄完整性已被破坏;光电类、激光类仪器超过使用寿命;零点漂移严重;测量结果可靠性低时,必须申请报废;常规仪器损坏后无法修复,或仪器破旧、示值难辨、性能不稳定,影响测量质量时,必须申请报废。五、仪器工具的归还仪器工具用完后应擦去泥土、灰尘、油污,保持清洁归库并及时归还,保管员在办理归还手续前应对仪器工具外观及精度进行检查,无误后方可入库并更新台账。六、仪器管理奖惩办法1、为了加强工程测量管理工作,促进我公司工程施工工作的科学管理,防止发生测量事故,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程项目竣工后,对工程仪器、工具管理先进的项目部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2、对在施工过程中违反仪器、工具使用制度,造成施工失误,造成项目损失者应给予处罚。3、对仪器、工具管理不严,保管不善,造成损坏,影响正常使用者,给予相应处罚。4、各项目部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