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概述.doc_第1页
中国文学史概述.doc_第2页
中国文学史概述.doc_第3页
中国文学史概述.doc_第4页
中国文学史概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学史概述中国文学史分期 一中国文学史分期: 1、中国古典文学史:(先秦至1840) 先秦文学 秦汉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东汉建安年代至隋统一) 隋唐五代文学 宋代文学 元代文学 明代文学 清代文学(1644至1840) 2、中国近、现代文学史(1840至1949) 3、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至今) 二、各阶段的主要文学成就和现象 (一)先秦文学 1、总体特点:从萌芽到初步发展阶段、没有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 从本质上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2、主要文学形式及成就-诗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诗歌305篇,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初步开创诗歌创作的艺术传统。 历史散文:以记事记言为主,主要有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等 诸子散文:在百家争鸣的政治文化环境中,产生了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等,庄子的文学性最强。楚辞:其明显的特征是具有楚文化的独特风采,以六、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屈原运用楚辞体创作了九歌、九章,其代表作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宏伟壮丽的长篇抒情诗,与诗经并称“风骚”。 (二)秦汉文学 1、总体特点: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 (1)出现完全以文学的感染力为目标的文学样式:赋 (2)文学创作的兴盛 (3)出现专门从事文学创作的人 (4)出现了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 2、主要文学形式及成就 (1)辞赋:汉赋经过了骚体赋、大赋、小赋几个发展阶段。 (2)乐府诗:两汉文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乐府诗,乐府本是建于西汉武帝时的官方采诗机构,其所采集的民歌即为乐府诗。乐府诗长于叙事,五言、杂言为主,奠定了中国叙事诗的基础。 (3)文人五言诗:东汉末年出现的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与乐府诗长于叙事不同,五言诗长于抒情。评价“五言之冠冕” 古诗十九首 (4)史记:代表两汉散文文学的最高成就的是史记。史记以人为经,以事为纬,开创了纪传体这种新的史书体例。在史学、文学方面都有显著的成就,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其次为汉书(断代史)。(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1、总体特点: (1)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 对文学的重视,首先表现在社会上层包括帝王在内,普遍热心文学创作。在上述背景下,文学理论呈现出空前繁荣,文心雕龙、诗品等文学批评著作出现 。 (2)文学集团的活跃 和文学创作的兴盛互为因果,出现“竹林七贤”、“二十四友”、“竞陵八友”等文学集团,更进一步推动了文学的兴盛。 最主要为“三曹”和“建安七子”。(3)追求美的创造 文学不再被看作是政教工具,而注重表现个人内心的感受,在题材、风格方面更加注重美,如在题材方面,陶渊明创立了田园诗,谢灵运、谢眺完成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追求华美的修辞,也是这一时期的普遍风气。 (4)文学与哲理的结合 由于作家自我意识加强、重视个体价值,再加上当时哲学思考蔚然成风,文学与哲理的融合成为引人注目的新现象。, 2、主要文学形式及成就 (1)诗歌 : 陶渊明是本时期成就最高的作家。山水诗则为谢灵运。另外,南北朝民歌特色鲜明。 (2)散文: 形式更加多样,檄、碑、诔、序、记、书信等各体文章 (3)辞赋: 抒情小赋占主要地位,其发展趋势是逐渐律化。 (4)小说: 习惯上把这一时期的小说分成“志怪”和“志人”二类。志怪小说专记神异鬼怪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现存较完整的是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四)隋唐文学 1、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 (1)诗人队伍的扩大和主导力量的改变 自初唐后半阶段,宫廷文学就逐渐失去了在诗坛上的主导地位,诗歌创作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 (2)唐诗所反映的社会层面扩展 与前一条相联系,唐代诗人源于各个阶层,对社会各方面的了解比较深刻,再加上朝代的变化,诗人具有干涉社会政治的信心和勇气,因此唐诗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层面就显著扩展了。 (3)艺术风格与流派的多样化 人们习惯上唐诗分成初(四杰、陈子昂)、盛(李杜王孟高岑)、中(白韩柳)、晚(小李杜)四个时期,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自标一格的杰出诗人出现,他们共同汇聚成唐诗的盛大局面。其中开元天宝年间,山水田园、边塞两派最著名。 (4)诗歌艺术形式的完善 从根本意义上说,唐人比前人更加注意到诗歌是一种美的构造。 从语言形式上说,语言更加凝炼。 2、其它文学形式及成就 (1)唐传(zhuan)奇 唐传奇脱离了志怪小说记录奇闻异事的性质,成为有意识的文学创作,标志着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2)散文: 唐代散文最重要的是古文运动的兴起,“古文”主要是对于盛行于六朝、在唐代仍据主导地位的骈体文(称“时文”)而言,指先秦两汉时期的不讲究骈偶的散文。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3)变文 唐代变文在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后世白话小说和民间讲唱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意义不可忽视。 (4)词:曲子词词最初孕育于唐代繁华城市中的歌楼妓馆,是歌妓们演唱的小曲,所配合的是唐代新兴的燕乐。从总体上说,由于词是酒宴上的歌曲,内容以委婉抒情见长,很少表现重大的社会内容。 (五)宋代文学 1、主要文学形式及成就 (1)宋诗: 宋诗与唐诗的区别表现在唐诗的丰腴变成了宋诗的瘦劲,唐诗的蕴藉变成了宋诗的深刻,唐诗的通脱变成了宋诗的曲折。 (2)宋词: 词在整个宋代沿着“婉约”、“豪放”两个路线发展。 (3)散文 :诗文革新运动继续,领袖是欧阳修。2、社会结构与文化形态的变化对文学的影响:城市与商业的发达直接影响了文学观念、文学内容、文学形式的嬗变与演进。 (六)元代文学 主要文学形式及成就 1、杂剧: 标志着中国戏剧的成熟,元杂剧与散曲合称为“元曲”,与唐诗、宋词并举。 2、散曲: 格律形式:韵脚较密;韵部按北方口语划分;可以添加衬字。 语言风格:大量运用俗语和口语;句法完整。 (七)明代文学 1、我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的唯一形式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为开山之作。金瓶梅是第一部创作小说。2、俗文学的兴盛 :市民文学三言、两拍(拟话本)白话短篇小说集,拟话本。3、(1)散文:前七子、后七子 “公安派” (2)晚明小品:张岱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3)通俗文学:戏剧传奇,牡丹亭汤显祖(八)清代文学 1红楼梦: 一部具有历史深度和社会批判意义的爱情小说 2、散文桐城派3、诗人钱谦益、吴伟业、龚自珍4、四大谴责小说5文言短篇小说高峰-聊斋 概述:一、先秦文学先秦,指秦王朝统一之前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先秦文学的巨大成就之一是诗歌,诗经三百篇就成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散文的形成,也有一个长期演变过程。早期的尚书、春秋;战国初形成的有左传、国语;后期有战国策。诸子散文,重要的有儒墨道法四大学派,大致也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有论语、墨子;战国中期庄子与孟子;战国晚期苟子和韩非子。诸子散文,思想各执一端,精彩纷呈。楚辞是战国时代出现在楚国的新诗体,主要创造者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创作标志着诗歌由集体创作为主转入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诗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305篇。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之为诗经。诗经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国风大多是民歌。大致可视为是社会性的群众性的作品。内容丰富,感情真实。在诗经中艺术成就最高。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运用。所谓赋,用朱熹的解释,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赋和比都是诗歌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诗经是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开创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传统,对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历史散文左传一部编年史,相当系统而具体地记述了这一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左传观念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通过对重要历史事件的记载,也表现出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和民本思想。左传也是一部杰出的散文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成就。长于叙事,尤其擅长描写战争;生动的人物描写;语言精练生动是其重要特点。直接影响了战国策、史记的写作风格,形成文史结合的传统,为后世文学提供了经验和丰富的素材。战国策是又一部国别体史书,由史料汇编而成。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其主要特色是语言明快流畅,纵恣多变,委曲尽情,富于文采。多用铺排和夸张手法,辞藻绚丽,气势酣畅。所描写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更加具体细致、生动活泼。所记的策士说辞,常常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帮助说理。诸子散文孟子共7篇,记述孟轲的言行,由他本人和门徒共同完成。仍属语录体,善用比喻和多种论辩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庄子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作。现存三十三篇。通常认为内篇七篇是庄子本人所著。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很高。用形象化的手法表达抽象的哲学思想,是其主要特色。文章中有许多神妙的寓言故事和出奇的比喻,构成了光怪陆离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庄子非凡的想像力。庄子散文语言华美,辞藻丰富,行文时而自然流畅,时而奔放雄奇,艺术水平为先秦诸子散文之冠。对后世影响很大。楚辞是战国时代出现在楚国的新诗体。主要创作者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诗人。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余字,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的抒情诗篇。打破了四言为主的句式,创造了以六言为主、参差错落的句式。普遍使用语气词兮字。屈原的出现,标志着诗歌由集体创作为主的时代进入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他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对古代文学浪漫主义传统的形成有重大影响。二、两汉文学汉代形成了五言诗,并于东汉中后期开始在文人中流行。这种诗体在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唐以后又与七言诗并列,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基本样式。在辞赋的推动下,汉代还出现了各种四言韵文样式,如颂、连珠、赞、箴、铭、碑铭、吊文、哀辞、诔等,汉代以政论为主的实用性散文,对后代文学发展的也有着的广泛影响。由于汉代文人将在辞赋中磨炼成的修辞技巧运用于散文,推进了散文的修辞化,至魏晋发展为骈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为精致的美文形式,从魏晋到唐代风靡了数百年。汉赋汉代的新兴文体,是汉初文人在模拟楚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汉初称为骚体赋,此后逐渐形成散体大赋,成为汉代文学的标志性文体。东汉后期,大赋逐渐衰落,出现了抒情小赋。汉代乐府民歌 乐府原是汉代朝廷设立的音乐机关的名称。六朝时期,人们把汉代乐府机关制作、收集、传唱的诗歌也称之为乐府,乐府二字由机关名称演变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沿用到后世,凡入乐的诗歌都可称为乐府;用乐府古题,不论能否人乐,也皆称乐府,唐代诗人有所谓新乐府的创作,其实与音乐无关,只是取其内容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也称乐府。宋朝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一书,收汉至唐的各类乐府诗最为完备。汉乐府诗中的文人创作多为歌功颂德之作,没有什么价值。民间诗歌不仅内容深刻,艺术上也达到很高的水平,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广阔、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叙事性是汉乐府民歌最基本的艺术特征,不少诗篇是以叙事为主的,表明诗歌的叙事技巧逐渐成熟,到汉末终于产生了杰出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民歌的语言朴素自然,近于口语,形式多变,句式长短不齐,从二言到七言皆有。诗篇有杂言体,也有整齐的五言体。五言体对五言诗的正式形成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五言诗为主的文人诗歌 五言诗在东汉后期成熟与丰收。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东汉后期的文人五言诗已经达到很高的文学水平。古诗十九首内容反映了汉末社会动乱的现实。艺术风格独特,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司马迁与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轩辕到汉武约三千余年的历史。全书共一三。篇,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大事,表是各时期的简明大事记,书是记载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方面情况的专门史,世家记载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记载社会各阶层、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五种体例互相配合,构建了以纪传为主的史书新体例,并为后世的正史所遵循。史记不仅是史学巨著,也是一部成就极高的文学著作。三、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既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长期分裂、动乱的时期,又是一个社会思想活跃,各种学说并兴的时期,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我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随着社会思想的演变,文学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表现作家个人的思想感情和美的追求,由此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这时期社会的上层包括许多帝王在内,普遍热心于文学创作,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文学成了社会上层一种必备的素养。这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由于文学受到重视,文学作品日见繁多,就开始产生了将文学与其他学术相区别、视之为一种独立学科的意识。南北朝民歌,主要是由南方的乐府机构收集保存下来,现存五百多首。由于南北分裂,民俗迥异,两地民歌的艺术风格也有很大差别。大抵北方民歌朴直刚劲,南方民歌婉曲华丽。在诗体方面,南北朝民歌开创了五、七言绝句体,经过文人创作加以提高,后来成为唐诗的主要形式之一。魏晋南北朝的文章,更为丰富多样,檄、碑、诔、序、记、书信等各体文章,普遍都注意辞采,追求艺术性的美。小说在魏晋南北朝也初具规模。最著名的是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以及刘宋时期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由建安到魏初的文学称为建安文学。开创者和领导者是曹操,重要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以及女诗人蔡琰。曹操由于一生在戎马中度过,对现实有较多的接触。建安诗歌的突出特点是继承乐府民歌的传统,深刻反映了汉末社会动乱的现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们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风格慷慨悲凉,语言刚建清新。后人把建安文学的这些特点概括为建安风骨。正始文学 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由正始年间到西晋初的文学,称为正始文学。这一时期,一方面是司马氏残酷诛杀造成政治上的恐怖与黑暗,另一方面是思想文化上玄学大为兴盛,造成诗风发生明显的转变。这时期最有成就的作家是阮籍和嵇康。阮籍的咏怀诗、嵇康的散文在魏晋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晋最有成就的诗人是左思,庾信原为南朝诗人,后出使北朝,被迫滞留未归。他在北朝时的创作融合南北诗风,成为集南北文学大成的作家,他也是南北朝的最后一位诗人。其诗歌代表作是拟咏怀。南北朝乐府民歌 南朝民歌的内容大多写男女爱情。形式短小,多为五言四句小诗。喜用双关隐语,风格委婉含蓄。语言清新自然。西洲曲为代表作。北朝民歌题材较为广泛。形式多样,四言、五言、七言、杂言都有。风格直率豪放。语言质朴刚健。木兰诗代表着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小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已初具规模,并开始繁盛。作品数量多;内容丰富,大致有两类作品,一是志怪小说,二是志人小说。志怪小说,专记载鬼神怪异故事。这类小说保存至今的有30多种,代表作是东晋干宝著的搜神记。志人小说,以记载人物的轶闻琐事为主,所以又称轶事小说,代表作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此书记载汉末至东晋的名人轶事,反映了士族名士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也揭露了一些贵族的凶残与丑恶。篇什短小,却能写照传神。语言简洁隽永,开后世笔记小说先河,也是小品散文的典范。四、唐代文学唐代诗歌唐代诗歌成就最为辉煌。唐诗的发展,一般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初唐,诗坛上出现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杰出诗人,时称。四杰、四杰对唐诗发展主要有两大贡献: 四杰之后,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盛唐唐诗繁荣兴盛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诗坛上百花吐艳,名家如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都产生于这一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无疑是盛唐之音的杰出代表。中唐,以自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诗派,发展了杜甫即事名篇的传统,大量创作新题乐府,反映民间疾苦,抨击种种弊政,掀起了又一次现实主义高潮,为唐诗的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韩愈、孟郊诗派艺术上刻意求新,奇特险怪、别具一格;柳宗元托山水以抒幽愤、写田家以寄同情,刘禹锡学习并创作民歌,给诗坛增添新品种,怀古、讽刺,名篇迭出;李贺力避蹈袭,奇诡警迈,异军突起、自成一家。上述诸家,共同构成了色彩斑斓的元和诗坛,形成唐诗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晚唐杜牧、李商隐继承李白、杜甫传统,诗歌艺术成就很高。唐代古文运动唐代,韩愈、柳宗元所领导的古文运动,实质上是一次在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等各方面进行变革的散文革新运动。唐代传奇是唐代兴起的文言短篇小说,它的兴盛是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大演进。主要表现在:第一,唐传奇是文人有意而为的小说创作,是小说意识开始成熟的标志。是作者自觉运用虚构、夸饰、典型化等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第二,文体上的一大进步。唐传奇叙事婉转,情节曲折,语言华丽,描绘夸饰,篇幅较长,结构完整。已形成名副其实的小说样式。第三,唐传奇虽源于志怪,但在内容方面由志神鬼之怪,而渐进为述人世之奇;由荒诞不经而演变为真实地反映现实人事,由传鬼神明因果而无他意者变为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唐传奇兴盛的原因:首先,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多彩的城市生活,复杂的社会关系,要求文学做出回应。而反映生活面宽广、形式自由的传奇,便适应这种社会现实的需要逐渐兴盛了起来。其次,唐传奇的兴起,并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学现象。它除了是六朝小说的继承和发展而外,还受到唐代兴盛的多种文学形式的直接影响。第三,作家的积极创作,也是唐传奇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五、宋代文学宋朝以成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文人真正最重视的还是诗歌,。散文,特别是所谓古文,在北宋也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都生活于北宋中期。宋人提倡古文的理论立足点,也是强调它在政治和伦理方面的功能。他们特别强调切意的重要,虽然也关心修辞,讲究章法、节奏,但都要符合达意的要求,顺适情志而不突兀险怪。形成了素淡而不质拙,明畅而不滑俗,平易浅切而不失文采,句式骈散相问而富于变化,语脉流贯的总体特征,散体文的优势至此得到真正的确立。宋代处在向近世文化转型的时期,社会结构与文化形态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城市与商业的发达,更是直接地影响了文学观念、文学内容、文学形式的嬗变与演进。纸张成为普通的商品、印刷术的普及、书肆的活跃、大众娱乐的发展,不仅使文人作品容易传播,加速普及化的进程,更刺激了市民文学的兴盛。瓦舍、勾栏等娱乐场所中最流行的是说话,其中最重要的是小说和讲史。它对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发展起过相当大的作用。宋代宫廷和瓦舍勾栏中演出的杂剧,南宋时期在温州一带流行的南戏,都是中国戏剧的重要源头。同时期的辽、金文学,其文学观念以及创作较少拘禁,作品较多地表现出率真任情的特色。金末诗人元好问,足以与南宋诸大家并立。金代的市民文学在有些方面甚至占据着领先的地位。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就代表了当时说唱文学的最高水平。宋词的兴盛和发展 词的创作至宋代形成高峰。其原因一是社会生产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二是词原产生于民间,本与音乐相伴,晚唐五代,文人参与了创作。宋初承五代词风,应统治者寻欢作乐和城市歌舞生活的需要,逐渐繁盛起来。北宋前期,承袭晚唐五代词风的有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词作亦各具特色。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门词人,对词的发展有卓越贡献。他突破了词的狭窄的传统题材,使之声色大开。柳永大量制作慢词,把慢词发展成为与小令双峰并峙的一种成熟的文学样式。柳词的语言平易、通俗、口语化,和谐悦耳,在当时影响颇大,所谓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不仅彻底打破了自晚唐五代以来所谓词为艳科的传统,而且冲破了传统的所谓诗庄词媚的界限;开豪放词派新风,拓展了词的题材,扩大了它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天地,促成了词的内容和风格的多样化,宋词成为有宋一代的代表性文体,苏轼是决定性人物。北宋后期词人颇多,成就较大的有秦观、贺铸和周邦彦。南宋初期有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承苏轼词的豪放风格,溶进抗金救亡的时代内容,成为南宋爱国词派的先驱。辛弃疾进一步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成为南宋词坛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爱国词人的首领。北宋的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中唐韩愈、柳宗元所领导的古文运动的继续和演进。北宋中期,欧阳修领导文坛,极反对晚唐至宋初期的浮靡文风,进一步倡导复兴古文。在他的大力奖引下,三苏、王安石、曾巩等,诗文名重一时,这样,就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复古实力,掀起了大规模复古运动。欧阳修、苏轼是这次古文运动的先后领袖。他们继承并发展了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在理论上,坚持以道为主、文道统一,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六、元代文学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即使中国政治、经济出现若干倒退现象,也因其平息数百年的纷争战乱,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空前的大融合,带来了某些文化异质。重视商业工商业的发展,使得城市呈现空前的繁荣;儒家地位的削弱,造成思想界相对松动和活跃的局面;民族歧视政策和对科举的轻慢,使得大批文化人摆脱了对政权的依附,加强了个人的独立意识,促使他们同一般民众相联系,思想情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元代文学中,首先崛起的是杂剧,它标志了中国戏剧的成熟与繁盛。前人把元杂剧与元散曲合称为元曲,与唐诗、宋词并举,各作为一代文学中最具有特色的代表。元代的杂剧创作和演出十分繁盛。元末明初,出现了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著-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散曲是继词而兴起的一种合乐诗体。和词一样,起源于民间。南曲产生于北宋而兴盛于明,北曲产生于金、元时期,而兴盛于元。包含性质不同的两种文体:一是所谓散曲、是一种配合音乐可歌的长短句,和词相类似,属于诗歌一类;另一是戏曲,又称杂剧,属于歌剧一类。散曲的体制:从结构形式看,可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类。小令,又叫叶儿是一种短小单只的曲子,相当于一首单调令词。套数,又称套曲或散套。它是由若干只曲子联组而成的作品,杂剧 杂剧把歌曲、宾白、舞蹈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始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戏曲艺术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是一本四折演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多数杂剧还有楔子它相当于序幕或过场戏。杂剧每折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杂剧的角色分工已很细密,有正末、正旦、副末、贴旦、搽旦、净、丑等。杂剧的剧本主要由曲词(剧曲)和宾白组成。七、明清文学明代统治的时间约二百八十年,这是世界历史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期。在东南沿海手工业和商业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已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思想文化领域也出现了深刻的变化。明代文学的前期,是衰微冷落的,而后是三杨台阁体的盛行。中期才逐渐走向高潮,出现吴中四才子和前七子两个文学集团。明中期俗文学的兴盛和雅、俗传统的混融,顺应了市民阶层文艺需求的增长。明后期的通俗文学也取得了重大成就。长篇小说金瓶梅,短篇小说集三言(冯梦龙)和二拍(凌蒙初),戏剧牡丹亭等,都在各自领域中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文言短篇小说更受重视,最著名的有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清代小说出现了大量才子佳人小说、历史传奇小说,清中期的儒林外史和红楼梦,艺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李渔的闲情偶寄系统地总结了戏剧艺术;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是当时两大名剧。整个清代文学堪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总结。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通过成功的刻画刘备和曹操这两个艺术典型形象地把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史的治道作了深刻而全面的展示。本书组织结构严密,以蜀汉为中心,抓住三国矛盾斗争的主线,井然有序展开故事情节,构成一个艺术整体。语言为浅近的文言,简洁明快、精炼传神而又通俗易懂。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这是英雄传奇小说的开创之作。小说反映了一次农民起义的全过程,通过官逼民反过程的描述,深刻而又广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热情地歌颂了起义的英雄人物。作者善于在具体的现实环境中刻画人物性格,还善于运用夸张、渲染、对比的手法突出英雄人物的性格,主要英雄人物都有其鲜明的性格特色。这部小说既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又有许多故事可以独立成篇。水浒传是以当时群众口语为基础的白话小说,语言生动、明快,富有表现力。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这是一部神话英雄传奇小说,写唐僧取经的故事。孙悟空是全书的中心人物,是一个神话英雄形象,取经的故事是全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