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寒假第四讲一、听力测试 (请同学们用心倾听,完成下面的问题。)(10分)1.听了这个故事,想象一下,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_ _2.什么原因使得英子有几个月没有陪奶奶到老槐树下坐坐了? 2分_ _ _3.说一说灯笼有什么象征意义? 2分_ _ _4.这篇短文在写法有什么特点? 2分_ _5.说说你对英子“我梦依旧,面临未来,我依然会携梦追寻。”这段话的理解2分。 二、积累运用 (28分)1.例句:你接受了春的灿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受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2分仿写: 2.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热情,学校要组织你们参加“西安市第三届初中生生物标本制作展评活动”。请你制定一份活动计划。3分_3.今年语文检测试卷,仍设五大板块,你要放松心情作答,认真推敲揣摩,深思明辩,充分施展才能,试后不留遗撼。文中有两个字书写有误,找出来,改正它。_改为_ _改为_2分4.填空(12分,每空1分)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江春行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 长征。 ,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他的心胸只有针眼儿那么小。”这句话用的是_修辞手法。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及其特征的_ _ ,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_。作者_以“望岳”为题的诗共三首,分咏东岳、西岳、南岳,望岳是望东岳_.5.请说说这学期学过哪些古代名人的什么作品?(两个就行)(2分)名字: 作品: 名字: 作品: 6.许慎把古代的造字方法归纳成六类,叫做“六书”,请你指出下面六个字分别是用哪种造字方法而造的。(3分)木本果末休采象形 和 指事 和 会意 和 7.读下面一段话,说说它反映了当地的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情况。(不超过12个字)祖上以打猎为生,爷爷以卖木柴为生,父亲以卖劈柴为生,儿子以卖根雕为生,孙子望沙兴叹。(2分)8.读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名著,你能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此来作书名吗?(2分) 三、阅读理解:(33分)(一) 宦海归来蹒跚。静默。黯然。三头瘦驴踟蹰在残阳西斜、枯叶乱舞、哀鸿长鸣的情景中,踟蹰在二百五十年前乾隆盛世的那个晚秋季节里,踟蹰在山东潍县街头那条破落凋败的石径上。三头瘦驴满载着一腔怨恨缓缓地朝城外而去。渐行渐远。缓缓地消失在远方的枯树丛中。三头瘦驴岂止是载走了年事已高、刚被革职的一介书生?三头瘦驴载走的分明就是大清王朝文化人在灵魂深处奋力挣扎之后的无限惆怅,载走的分明就是对整个封建王朝官本位统治体制绝望之后的仰天长叹。三头瘦驴一步一步地走向中国封建时代所有文化精英的必然归宿。古道。西风。残阳。驮铃叮铛。手摇驴鞭的书童在前开道,驮着书画的驴犊居中而行,走在最后的那头老驴背上垂头丧气地坐着的那个干瘪老头,就是被称为大清国诗书画“三绝奇才”的郑板桥。这天傍晚,刚被革职为民的郑板桥头戴黑风帽,身穿长毡袍,无限依恋地走出县衙的大堂,背倚驴鞍仰望长空叹息道:“我郑燮清贫一生,居然被污告成贪墨而革职,今日归装却是这样轻简,望诸君力据清流,一定无忘我今日之泪也!”接着给闻迅赶来送行的百姓挥泪画了一幅墨竹离别图,又在图上题诗一首:“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得一枝清瘦竹,秋风江处作渔竿。”写罢将手中毛笔上的残墨在水中认认真真地洗净,又异常严肃地对百姓说:“我没有带走潍县的一滴墨水!”郑板桥因为在灾年开仓借粮给饥民,自己反而被诬陷为贪污公款,因冤假错案而削职为民,告老还乡。可他宁愿让自己背着这个黑锅也不愿让百姓受苦。所以,他取出当年饥民领米的借据当众烧毁,这才安心地跨上毛驴挥手而去。直到他吃力地爬上驴背时,一直强忍着的泪水才从他那清瘦的双颊奔涌而下,顷刻之间为他送行的潍县父老黑压压地跪成了一片,乌淘淘地哭成了一片。一鞭斜阳是血。一鞭驮铃是风。一鞭老泪是雨。 在书童手里的驴鞭叭哒叭哒的一串又一串的脆响声里,这位“潦倒山东七品官”的十二年俗吏生涯就这样走到了尽头。祸不单行,就在郑板桥被革职的同时,他收到自己小儿子病死在兴化老家的噩耗。他的大儿子早已夭折,现在小儿子没有等到他寄回去的钱,没能及时医治而过早地死去了。老年丧子之痛,白发人送黑发人之悲,一下子涌上心头,六十四岁的郑板桥一手拿着报丧的家书,一手拿着免职的通知,老泪纵横、呼天抢地地哭道:“我救了那么多的灾民,为什么老天爷非得让我断子绝孙!老天爷对我郑板桥真是太不公平了!”哭罢晕倒在兰竹之间。郑板桥以他独特的个性重走了一遍中国封建文化精英们早已走过千百遍的读书做官、被贬罢黜、归隐田园的老路。他凄凉地蜷曲在乾隆盛世的晚景里,两只眼睛放射出能够穿透历史的最后光泽,口中呼吸着生命残存的游丝,最终默诵着这句“有何卑下有何高”的封笔诗之后,悄然闭上了他那睿智的双眼。他那绝命的思维快速地掠过一千年的跨度,然后将中国文化精英们的终极理想撕碎,也把那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撕碎,一片一片地洒落在他用七十三年时间走过的颠簸坎坷的人生路上。一路纸钱飘零就是遣散他奔波的灵魂。一路挽幛翻舞就是嘘飞他悲愤的思想。一路悲歌长鸣就是吹灭他凄惨的精灵。(选自散文百家,有改动)1简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深刻含义。(4分)(1)三头瘦驴一步一步地走向中国封建时代所有文化精英的必然归宿。(2分)必然归宿: (2)也把那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撕碎。(2分)撕碎: 2填空,完成对郑板桥离开潍县的原因及过程的概括。(2分)开仓借粮- A -革职为民-挥泪作画- B -含泪离去-百姓跪送 3文中两处划线句在塑造郑板桥这一人物形象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写出了人物怎样的特征?(3分)答:4下面一段文字描述郑板桥生命尽头的景象,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3分)他凄凉地蜷曲在乾隆盛世的晚景里,两只眼睛放射出能够穿透历史的最后光泽,口中呼吸着生命残存的游丝,最终默诵着这句“有何卑下有何高”的封笔诗之后,悄然闭上了他那睿智的双眼。答:5“画为心声”,无论是墨竹离别图还是兰竹图,“竹”都成了传达郑板桥思想的独特意象。文化艺术长廊中,以自然物象自喻思想的例子还有许多,请再列举一例,要指出物象并结合与之相关的诗文作简要表述。(4分)示例林逋之爱“梅”,留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名句,写出对超凡脱俗品质的追求。答:- (二)(12分) 近一个多月以来,西北地区连遭严重的沙尘暴袭击。每次沙尘暴来临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能见度极低,严重困扰人们的生活。 沙尘暴的频繁出现,是大自然为人类再一次敲响警钟。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人类自身无端地、肆意地破坏了我们的大自然,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就在现在,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毁坏地面植被的现象不是还时有发生么?人类这一做法,无异于自掘坟墓。其苦果我们不是已经尝到了吗?气温突变、夏季酷热、冬季酷寒。夏季最高气温可达四十多度,地面温度则更高;冬季寒流接踵而至,持续不断。再就是降雨量逐渐减少,气候干旱。第三就是风沙剧烈,春季几乎无日不风。真应了古人诗句:“无端昨夜西风急,尽卷波涛上小岗。” 人类啊,赶快觉醒吧,大自然的警钟还不够震耳欲聋吗?1.根据语境解释下面的词语。2分肆意: 接踵而至: 2.每次沙尘暴来临,都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2分_ _ 3.短文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 2分_ _4.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几乎”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2分_ _5.归纳一下这段文字的语言特点?2分_ _6.分析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选出正确的一项 2分A.空间顺序 B.时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程序顺序 四、作文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45分)1.阅读下面这则寓言故事,按要求作文。有一只小毛驴长大了,妈妈让它去学本领。它先去学耕地,可是没有半天,就不愿干了,因为它觉得太累了。于是又去学驮米,哎呀,驮米也不省劲,干脆去学拉磨吧,同样费力,不如去拉车,可车太重结果,什么本领也没学成。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到了什么?请自定立意,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2.我骄傲,因为我_ 请补全题目再写作八年级寒假第四讲答案请老师放慢速度连读两遍 灯笼依旧10分不知从什么年代起,门前那棵老槐树上便挂上了一个老旧的灯笼。 英子打记事起,奶奶就让她隔三岔五地推着自己到老槐树下坐坐,看看那灯笼。英子不想问灯笼从何而来,也不知道灯笼是由什么做的,她只是盼望着自己快点长大,盼望着能够亲手摘下那灯笼。 日子在平凡与期盼中逝去,英子天天背着破书包,依偎在奶奶的旧轮椅上,腆着脸注视着那老旧的灯笼。竟成了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老槐树下洗衣服的婶婶们说:“这孩子真听话,又勤快,是个好闺女! 老槐树下歇息的叔伯们也抽着烟夸道:“英子是块学习的料,将来会有出息的。”奶奶听了抬头笑笑,默默地注视着那灯笼。 老天真不作美,无情的开水在英子稚嫩的额头上留下了一个刺眼的疤痕。英子没有哭,依旧经常推着奶奶到槐树下坐坐,只是少了一个抬头看灯笼的孩子,多了一个额头垂发的羞怯的孩子。 奶奶很少听到乡亲们夸奖英子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些低头细语。年终考试,英子也第一次没有拿回学校老师的表扬信,焦急的驼背老师也到家里做过家访。听了老师那担心而深切的话语,奶奶只是抬头看看那灯笼。 天气转凉,英子也有几个月没有陪奶奶到老槐树下坐坐了。 这一天,秋风萧瑟,体弱的奶奶却让英子推着她出去坐坐,秋天风吹起,槐叶随风飘落,打在英子额头。她不经意地一抬头,那灯笼还在,随风飘舞。慌乱的英子还没有来得及垂下头发,奶奶已从怀里掏出一顶漂亮的织帽,小心地扣在英子头上,笑着说:“天冷,咱们回屋吧。”几天后,老槐树下那道风景又出现了,只是多了一顶帽子,再后来,帽子到了老奶奶头上。 多年后,灯笼依旧,全镇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英子在镇政府礼堂作报告时说:“我梦依旧,面临未来,我依然会携梦追寻。” 每个人头顶都有一盏灯笼,每个生命都有一盏灯笼,不要轻易让头发遮住视线,因为灯笼依旧,理想依旧。听力:1一处乡村、一盏灯笼、一架轮椅、祖孙二人,形成一道古朴的风景线。2分2. 开水使英子额头上留下了一个刺眼的疤痕。英子用垂发遮住额头,乡亲们开始议论,她变成了羞怯的孩子2分3. 灯笼象征着信心、梦想、理想、希望。无论答哪个都行2分4.以小见大2分5.能自圆其说即可2分积累1.你接受了秋的丰收和冬的洁白,你也接受了秋的凋零和冬的萧条。2分2.按计划的格式写正文;计划的制定者和日期即可内容符合标本制作的要求就行,不必苛求制作过程的准确3分3. 辩改为辨 撼改为憾2分4. 12分乱花渐欲迷人眼水中藻荇交横五岭逶迤腾细浪 烟笼寒水月笼沙夸张说明文 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小弗朗士 都德 都市精灵杜甫 泰山 5.略2分6.木、果是象形 本、末是指事 休、采是会意3分7.土地荒漠化日倾严重(开放性试题,意同即可)2分8.小说中有这样的话:钢铁是在旺火和骤冷中炼成的。意思是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在同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意思对,能自圆其说即可2分.1. 放肆的;任意的 形容很多,一个接着一个而来。 2.飞沙走石,天昏地暗,能见度极低。3.说明沙尘暴频繁出现的原因及人类破坏自然的后果。4.“几乎”一词不能去掉。因为如果去掉春季无日不风不符合实际。“几乎”一词说明春季刮风的日子很多,但又不是无日不风。5.语言比较平实。6 .D事情进行的先后顺序。 (三)16、不为封建官场所容,挣扎后只能绝望地被贬罢黜归隐田园。(答“读书做官”不得分;答“读书做官、被贬罢黜、归隐田园”得1分;答“被贬罢黜、归隐田园”得2分。)郑板桥的遭遇粉碎了康乾盛世清明繁华的表象,暴露了康乾盛世的黑暗本质。(1分)表现了作者对郑板桥的同情和对封建制度的憎恨。(1分)(意思对即可)17、A.遭受诬陷 B.烧毁借据 18、第一处正面描写人物,(1分)第二处侧面描写人物,(1分)写出了郑板桥正直、坦诚、无私、热爱百姓、受到百姓爱戴等特征(1分)19、通过“蜷曲”“放射”“呼吸”“悄然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餐厅装修设计施工方案
- 2025年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专项训练试卷
- 体育产业体育场馆建设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 政绩观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 2024年咨询工程师复习提分资料含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模拟题库讲解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4-2025学年质量员常考点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4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物理》真题参考答案详解
- 计算机一级模拟题库【新题速递】附答案详解
- 2024咨询工程师考试黑钻押题及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老年患者MDT诊疗流程的实施策略
- 《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与实践》课件
- 柜式七氟丙烷操作培训
- 课件:《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第二版)》第一章
-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协议
-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MySQL)》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铁塔监理流程
- 东亚文化视野下的日本语言文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华东师范大学
- 2024年08月北京2024年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朋友的古诗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