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起重-指挥司索.ppt_第1页
建筑起重-指挥司索.ppt_第2页
建筑起重-指挥司索.ppt_第3页
建筑起重-指挥司索.ppt_第4页
建筑起重-指挥司索.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起重机械指挥司索培训 指挥司索作业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物体质量计算方法第二部分起重吊点选择及物体绑扎第三部分索具和吊具第四部分起重司索与指挥人员职责第五部分起重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物体质量计算方法 1 密度 是指有一种物质组成的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质量 其单位是 kg m3 各种常用物体的密度及每立方米的质量见表1 1 1 1各种常用物体的密度及每立方米的质量表 2 面积 物体体积的大小与本身截面积的大小成正比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圆形 圆环形 扇形 3 物体体积的计算 物体的体积大体可分为两类 即具有标准几何形体的和由若干规则几何组成的复杂体两种 对于简单规则的几何形体的体积可以按照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对于复杂的物体体积 可以将其分成数个规则的或近似的几何形体 然后按相应计算公式计算求其体积的总和 4 物体质量的计算 物体的质量公式 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密度 物体的体积其表达式为 m v式中 m 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材料密度 v 物体的体积 4 物体质量的计算 例 试计算一块长为3m 宽为1m 厚为50mm的钢板质量 解 先统一单位 长为3m 宽为1m 厚为50mm 即0 05m 钢材的密度 7 85 103kg m3钢材的体积 v 3 1 0 05 0 15m3钢材的质量 m v 7 85 103 0 15 1 18 103kg 5 钢板质量的估算 在估算港版的质量时 只须记住每平方米钢板1mm厚时的质量为7 8kg 就可方便地进行计算 其具体估算步骤如下 5 1 先估算出港版的面积 5 2 再估出港版的面积乘以7 8kg 得到该钢板每毫米厚的质量 5 3 然后再乘以该钢板的厚度 得到该钢板的质量 5 钢板质量的估算 例 求长5m 宽2m 厚10mm的钢板质量 解 钢板面积 5 2 10 m2 钢板每毫米的厚的质量 10 7 8 78 kg 钢板质量 78 10 780 kg 6 钢管质量的估算 6 1先求每米长的钢管质量公式 m1 2 46 钢管壁厚 钢管外径 钢管壁厚 式中m1 每米厂钢管的质量 单位为千克 kg 钢管外径及壁厚的单位 厘米cm 6 2再求钢管全长的质量 7 圆钢质量的估算方法 7 1每米长圆钢质量估算公式公式 m1 0 6123d2式中 m1 每米长圆钢质量 单位为千克 kg d 圆钢直径 单位厘米 cm 7 2用每米长圆钢质量乘以圆钢长度 得出圆钢的总质量 8 等边角钢质量的估算 8 1每米长等边角钢质量的估算公式为 M1 1 5 角钢边长 角钢厚度式中 m1 每米长等边角钢的质量 单位kg 角钢边长及壁厚的单位厘米cm 8 2用每米长角钢质量乘以角钢长度得出钢的质量 第二部分起重吊点选择及物体绑扎 1 物体吊点选择的原则1 1物体的稳定起重吊运司索作业中 物体的稳定应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物体吊运过程中 应有可靠的稳定性 二是物体放置时应保证有可靠的稳定性 只有当吊点和物体的重心在同一条铅垂线上 物体才会保持稳定 1 2物体吊点的选择 1 试吊法选择吊点 第二部分起重吊点选择及物体绑扎 第二部分起重吊点选择及物体绑扎 2 有起吊耳环的物件 3 长形物体吊点的选择 4 方形物体吊点的选择 5 机械设备安装平衡辅助吊点 6 物体翻转吊运的选择 大型物体翻转 大直径薄壁物体 大型桁架构件吊装 第二部分起重吊点选择及物体绑扎 2 吊装物体的绑扎方法为了保证物体在吊装过程中稳妥 吊装之前应根据物体的质量 外形特点 精密程度 安装要求 吊装方案 合理选择绑扎法及吊索具 2 1常用的绳索打结方法 直结 又称平结 交叉结 果子结 活结 组合结 双重组合结 套链环结 海员结 双套结 梯形结 拴住结 双梯形结 单套结 双套结 抬扣 死结 水手结 瓶口皆 桅杆结 抬杠结 第二部分起重吊点选择及物体绑扎 2 2绳扣在起重作业中 打绳扣的基本要求 牢固 绳子受力后不松动 不脱落 快 结扣时快 解扣时也快 对绳的损伤小 一般的绳扣对绳是有损伤的 尤其是钢丝绳 绳扣应该结法简单 绕的圈数少 弯转缓和 有时在绳扣中间插一根短木棒 以减少绳的损伤 第二部分起重吊点选择及物体绑扎 2 3常用的几种绳扣 果子扣 三角扣 环扣 揽风扣 卡环扣 2 4柱形物体绑扎方法 平行物体绑扎法 垂直斜形物体吊装绑扎法 长方形物体的绑扎法 2 5绑扎安全要求 用于绑扎的钢丝绳吊索不得用插接 打结或绳卡固定连接的方法缩短或加长 绑扎时锐角处应加防护衬垫 以防钢丝绳损坏 采用穿套结索法 应选用足够长的吊索 以确保挡套处角度不超过1200 且在接套处不得向下拖加损坏吊索的压紧力 吊索绕过吊重的曲率半径应不得小于该绳径的2倍 绑扎吊运大型或薄壁物件时 应采取加固措施 注意风载荷对物体引起的受力变化 第二部分起重吊点选择及物体绑扎 2 6捆绑吊运物体的安全技术及要求 用于绑扎的钢丝绳吊索不得用插接 打结或绳卡固定连接的方法缩短或加长 采用穿套结索法 应选用足够长的吊索 以确保挡套处角度不超过1200 且在接套处不得向下拖加损坏吊索的压紧力 吊索绕过吊重的曲率半径应不得小于该绳径的2倍 绑扎吊运大型或薄壁物件时 应采取加固措施 注意风载荷对物体引起的受力变化 必须正确计算或估算物体的重量及其重心的确切位置 使物体的重心位置置于捆绑吊点范围之内 严格检查捆绑绳规格 并保持有足够的长度 第二部分起重吊点选择及物体绑扎 捆绑绳与被吊物体间必须靠紧 不得有间隙 以防止起吊时重物对绳索及起重机的冲击 捆绑必须牢靠 在捆绑绳与金属体间应垫木板等防滑材料 以防止吊运过程中吊物移动或滑移 当被吊物体具有边角尖棱时 为防止捆绑绳被割断 必须在绳与被吊物体间垫厚木块 以保证绳不与棱接触 确保吊运安全 捆绑完毕后应试吊 在确认物体捆绑牢靠 平衡稳定后方可进行吊运 卸载时 亦应在确认吊物放置稳妥后落钩卸载 第三部分索具与吊具 1 吊具 索具的通用安全规定1 1吊具 索具的购置1 2材料1 3吊具索具的载荷验证自制 改造 修复和新购置的吊具 索具 应在空载运行 试验合格的基础上 按规定的试验载荷 试验方法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静载试验 动载试验 1 3 1静载试验 吊具取额定起重量1 25倍 吊索取单肢 分肢极限工作载荷的2倍 试验方法 试验载荷应逐渐加载 起升离地面100 200mm处 悬挂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 卸载后进行目测检查 试验如此重复三次后 若结构未出现裂纹 永久变形 连接处未出现异常松动或损坏 即认为静载试验合格 1 3 2动载试验 吊具取额定起重量的1 1倍 吊索取单肢 分肢极限工作载荷的1 25倍 试验方法 试验时 必须把加速度 减速度和速度限制在该吊索正常工作范围内 按实际工作循环连续工作1小时 若各项指标 各限位开关安全保护装置动作准确 结构部件为损坏 各项参数达到技术性能指标要求 即认为动载试验合格 1 4吊 索具使用 吊具与索具应与所吊运物品的种类 环境条件及具体要求相适应 作业前应对吊具与索具进行检查 当确认各功能正常 完好时 在投入使用 吊挂前 应确认重物上设置的起重吊挂连接处是否牢固可靠 提升作业前应确认绑扎 吊挂是否可靠 吊具不得超过其额定起重量 吊索不得超过其最大安全工作载荷 作业中不得损坏吊重物品与吊具 索具 必要时应在吊装物品与吊具 索具间加保护衬垫 2 绳索 2 1白棕绳及合成纤维绳 白棕绳及合成纤维绳承载计算极限工作拉力 S破 KS破 白棕绳及合成纤维绳的破断拉力值 K 安全系数 白棕绳及合成纤维绳的安全使用 3 常用索具 吊具 3 1索具 吊具常用端部配件吊索端部配件按规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4 试验载荷应等于额定起重量的2倍 1 卸扣 D型和弓型两种 2 吊钩 环眼吊钩 鼻型钩 羊角滑钩等 按截面形状分圆形 方形 梯形和T字形 3 2合成纤维吊带以聚酞胺 聚脂 聚丙烯长丝为原料制成的绳带 作为挠性件配以端部件构成的一种吊索 安全系数不小于6 为防止吊带极限工作载荷标记磨损不清发生错用 吊带本身以颜色区分 紫颜色为1000kg 绿颜色为2000kg 黄颜色为3000kg 银灰色为4000kg 红色为5000kg 蓝色为8000kg 桔黄色为10000kg 3 常用索具 吊具 3 6夹持吊具 1 钢板类夹钳DHQ型钢板起重钳DCQ型钢板起重钳DSQ型立式钢板起重钳3 7吊横梁 第四部分起重司索与指挥人员职责 一 司索人员职责二 指挥人员职责三 起重作业安全要求起重指挥人员在作业前的安全准备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