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革兰氏染.ppt_第1页
实验3:革兰氏染.ppt_第2页
实验3:革兰氏染.ppt_第3页
实验3:革兰氏染.ppt_第4页
实验3:革兰氏染.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内容 一 细菌染色标本观察 操作 革兰染色法 菌种 齿垢 试剂 生理盐水 革兰染液 其他材料 酒精灯 接种环 玻片 牙签 吸水纸 显微镜等 方法 1 细菌涂片标本的制片2 革兰染液染色3 油镜下观察结果 一 革兰染色法 由丹麦医生HansChristianGram于1884年创立 器具 接种环 上 和接种针 下 细菌涂片的制备 操作原则 无菌操作 烧灼灭菌 Asepticarea10 20cm 外焰 焰芯 内焰 菌液采取法 细菌涂片的制备 细菌涂片的制备 一般制备涂片包括涂片 干燥 固定三步 涂片干燥固定 操作步骤 固定的目的 使细菌的细胞凝固 使菌体与玻片粘得更牢固 可改变菌体对染料的通透性 加热固定可杀死细菌 比较安全 结晶紫1 碘液1 95 乙醇30 复红1 冲洗滤纸干燥油镜观察 冲洗 冲洗 冲洗 二 革兰染液染色 初染 媒染 脱色 复染 操作步骤 紫色 G 革兰氏染色步骤示意图 革兰氏染色 甲菌 乙菌 初染 结晶紫 媒染 碘液 脱色 乙醇 复染 稀释复红 紫色 G 红色 G 革兰氏染色步骤示意图 结果 细菌被染成紫色者 称为革兰阳性菌 而细菌染成红色者 称为革兰阴性菌 阳性菌 紫色阴性菌 红色 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 1 细胞壁通透性学说2 等电点学说3 化学学说 通透性学说 G 菌细胞壁结构致密 肽聚糖层厚 脂质含量少 乙醇不易进入 G 菌细胞壁结构疏松 肽聚糖层薄 含大量脂质 乙醇易渗入 等电点学说 G 菌等电点 pI2 3 G 菌等电点 pI4 5 在相同pH条件下G 菌所带负电荷比G 菌多 所以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染料结合较牢固 不易脱色 化学学说 G 菌菌体内含有大量核糖核酸镁盐 可与碘 结晶紫等染料牢固结合 使已着色的细菌不易被乙醇脱色G 菌菌体内含核糖核酸镁盐很少 故易被脱色 注意事项 涂片的厚度 固定的程度 染色的时间控制 一一半一 冲洗的方法 不要对着涂片区 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