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中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中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中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中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中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中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没有细胞器和细胞核B. 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以及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有关C.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细胞呼吸过程完全不同D. 真核细胞既有DNA又有RNA,而原核细胞只有DNA【答案】B【解析】【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详解】A、真核细胞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A错误;B、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B正确;C、绝大多数真核细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部分原核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醋酸杆菌;再如: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菌无氧呼吸也产生乳酸,因此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细胞呼吸过程并不是完全不同,C错误;D、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有细胞结构,核酸都是既有DNA又有RNA,且遗传物质都是DNA,D错误;故选:B。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 蛙的红细胞在无丝分裂时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B. 由于细胞代谢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死亡称为细胞凋亡C. 大量病例分析表明,细胞癌变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效应的结果D. 成年动物体内仍保留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干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的生命力程包括生长、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详解】蛙的红细胞进行的是无丝分裂,其分裂时不出现纺锤丝,也不出现染色体,A正确;由于细胞代谢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死亡称为细胞坏死,B错误;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C正确;成年动物体内仍保留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干细胞,D正确。3.下列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过程需要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提供能量B. 该过程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场所只有核糖体和细胞核C. 基因的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进行转录可提高合成蛋白质的效率D. 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由多种tRNA转运【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2、密码子特点: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3、tRNA具有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详解】A、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需要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提供能量,A错误;B、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场所主要有核糖体和细胞核,也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B错误;C、基因进行转录时只有一条链作模板,C错误;D、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多种tRNA转运,D正确;故选:D。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体现了物种间的共同进化B. 人因素不能导致种群发生定向进化C. 生物的各种变异均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 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全部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答案】A【解析】【分析】1、“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是指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也体现了物种间的共同进化,有利于种群的发展,A正确;B、人为因素可导致种群发生定向进化,如人工选择也可以使种群进化,B错误;C、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可遗传变异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错误;D、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即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错误;故选:A。5.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 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神经元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C. 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D.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可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答案】C【解析】【分析】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表现为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形成的原因是钾离子外流。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后,由于钠离子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外负内正,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进而形成局部电流,产生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当神经末梢有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以后,就会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详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B、静息状态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元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正确;C、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前膜分泌到突触间隙,C错误;D、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可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调节,如成人的排尿反射,排尿中枢在脊髓,但是整个排尿活动受到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支配,D正确;故选:C。6.下列关于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肾上腺素既是激素又可在某些神经突触中传递信息B. 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都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C. 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都是微量高效的有机物D. 植物体各个部位都可以合成乙烯【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合成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动物激素的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对动物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性,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都是信息分子,都能调节生命活动。【详解】A、肾上腺素既是激素又可作为神经递质在某些神经突触中传递信息, A正确;B、动物激素由特定的内分泌腺分泌,植物激素由一定部位分泌,无特定的内分泌腺, B错误;C、动植物激素的化学成分一般是有机物,激素作用的特性是微量高效, C正确;D、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植物体各个部位都可以合成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7.为探究遮光对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所用遮阳网对某果树作适当遮光处理,分别于遮光前(0天)、遮光处理1天和21天后,取若干叶片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测定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和RuBP羧化酶(可结合CO2)活性等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RUBP羧化酶活性处理时间0121012101210121对照组6.896.927.041.341.331.42102.5100.6105.2283.9282.1293.5实验组6.9510.232.451.321.481.66101.3144.845.2282.1280.688.5(1)实验中对照组的条件为_,其它条件与实验组保持相同且适宜。(2)由表可知,遮光处理1天后,实验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_对照组(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叶片通过_以适应短时间的弱光环境。(3)由题可知,RuBP羧化酶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的_中,实验结果显示,遮光处理21天后RuBP羧化酶活性显著小于对照组,说明叶片长时间遮光处理会显著抑制RuBP羧化酶的活性,导致_,从而使得有机物合成减少。【答案】 (1). 全光照(或“正常光照”或“不进行遮光处理”) (2). 大于 (3). 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增大气孔导度 (4). 叶绿体基质 (5). (暗反应中)CO2的固定(或吸收)速率减慢(降低)【解析】【分析】本实验是研究适当遮光对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故对照组应为正常光照,实验组应为遮光处理,由表格数据可推测,遮光处理1天后,叶绿素的含量、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比对照组都有所提高,说明适当遮光可通过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和气孔导度来提高净光合速率。遮光21天后,遮光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RuBP羧化酶活性均降低。【详解】(1)该实验是探究遮光对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故对照组的条件应为正常光照,实验组的条件应为遮光处理,其它条件两组应保持相同且适宜。(2)由表可知,遮光处理1天后,实验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大于对照组。根据表格所给数据,遮光1天实验组的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均比对照组高,而RuBP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几乎无差异,故遮光处理1天后,实验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大于对照组的原因可能是叶片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增大气孔导度以适应短时间的弱光环境。(3)二氧化碳的固定在叶绿体基质中,根据RuBP羧化酶可结合CO2,可知RuBP羧化酶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实验结果显示,遮光处理21天后RuBP羧化酶活性显著小于对照组,说明叶片长时间遮光处理会显著抑制RuBP羧化酶活性,导致暗反应中CO2的固定速率降低,从而使得有机物合成减少。【点睛】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暗反应又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两个过程。RuBP羧化酶是植物体内催化CO2固定的酶,能够催化CO2+C52C3。暗反应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因此RuBP羧化酶存在于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8.2018年3月,因地震关闭的九寨沟景区部分恢复开放,这颗川西高原的璀璨明珠,逐渐恢复往日的勃勃生机。回答下列问题:(1)九寨沟植被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这体现了_的多样性。种类繁多的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在不同营养级之间伴随着能量流动,能量流动是指_。(2)在景区,许多动物能在特定时期释放用于吸引异性的信息素,该信息素属于_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3)地震使九寨沟的植被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景区的生物群落逐渐得以恢复,这种恢复过程属于群落的_演替。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有一定干扰作用,但大多数生态系统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答案】 (1). 物种 (2). 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3). 化学 (4). 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5). 次生 (6). 自我调节能力(或者抵抗力稳定性)【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信息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生物群落的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详解】(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九寨沟植被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体现了物种多样性;物质是能量的载体,有机物中的能量通过食物链(网)从上一营养级中传到下一营养级,能量流动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2)生物在生命活动中能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比如昆虫、鱼类、哺乳动物等生物都存在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信息素,这属于化学信息。动物在特定时期释放的信息素用于吸引异性,体现了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繁衍的作用。(3)根据题意分析,尽管九寨沟的植被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损毁,但是原有的土壤条件仍然存在,原有的生物群落大多还有所保留,因此其恢复过程中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生态系统能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点睛】1、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表现为:两者的起始条件不同。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在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正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才能维持相对稳定。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就到了难以恢复的程度。9.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畏寒、发热、咳嗽、头疼、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有时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患者发热的原因是流感病毒入侵后,某些免疫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可影响下丘脑中_中枢的调控作用,使_激素的分泌增加,在其间接控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加快,产热增加。(2)患者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会导致机体大量失水,造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_,进而引起垂体释放_增加,使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作用加强。(3)严重的腹泄会导致Na+丢失过多,影响神经细胞_的产生,进而引起神经传导受到影响,肌肉收缩无力。血钠不足时,还会引起脑细胞水肿,产生恶心、呕吐、乏力、头痛、嗜睡、反应迟钝等神经系统抑制性症状。血钠不足引起脑细胞水肿的原因是_。【答案】 (1). 体温调节中枢 (2).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3).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4). 抗利尿激素 (5). 动作电位(兴奋) (6). 血钠不足,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分扩散进入脑细胞内【解析】【分析】流感病毒侵入机体引起发烧,是由于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引起体温升高。与体温升高有关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甲状腺激素分泌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下丘脑中除了有体温调节中枢还有水盐调节中枢,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进而调节水平衡。血浆中Na+丢失过多,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使水分进入细胞。【详解】(1)感冒发热的原因是流感病毒入侵可引起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作用,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量增加,在其间接控制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机体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从而有利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2)据题意可知:患者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会导致机体大量失水,导致病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进而引起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使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增多,减少水分散失。(3)严重腹泻会导致Na+丢失过多,影响神经细胞动作电位(Na+内流)的产生,进而引起神经传导受到影响,肌肉收缩无力。血钠不足,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分扩散进入脑细胞内还会引起脑细胞水肿。【点睛】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感受: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传导: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分泌:下丘脑可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可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调节: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10.鸡的羽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已知基因A决定羽毛产生色素,a不产生色素,B抑制色素的产生,b不起抑制作用。现有两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白羽鸡品种,品种甲的基因型为AABB,品种乙的基因型为aabb,将品种甲、乙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的结果推测,F2中基因型为 _ 的鸡一定表现为白羽黑斑,还有基因型为_的鸡也可能表现为白羽黑斑。(2)有人推测白羽黑斑性状的出现是由于Bb抑制作用不完全所致。可通过确定F2白羽黑斑的基因型来验证此推测,方法为:将白羽品种乙分别与F2中的白羽黑斑杂交,得到多窝后代,统计每窝子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窝的子代性状及比例为 _,则该推测成立。否则推测不成立。(3)F2中白羽的基因型有_种,有色羽的基因型是 _。【答案】 (1). AaBb (2). AABb和AaBB (3). 白羽黑斑:有色羽=1:1 (4). 5 (5). AAbb和Aabb【解析】【分析】已知基因A决定羽毛产生色素,a不产生色素,B抑制色素产生,b不起抑制作用。因为品种甲的基因型为AABB,品种乙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型均为白羽,据遗传图解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型为白羽黑斑,F2中的相关基因型及比例为1AABB(白羽)、2AABb或2AaBB、4AaBb(白羽黑斑),3aaB_(白羽),3A_bb(有色羽),1aabb(白羽),其中有色羽占3/16,所对应的基因型有1AAbb和2Aabb;而白羽黑斑占6/16,所对应基因型是4AaBb,另外一种基因型可能为2AABb或2AaBB;白羽占7/16,所对应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1aaBB、1aaBB,另外一种基因型可能为2AABb或2AaBB。【详解】(1)据分析可知,F2中的相关基因型及比例为1AABB(白羽)、2AABb或2AaBB、4AaBb(白羽黑斑),3aaB_(白羽),3A_bb(有色羽),1aabb(白羽),F2中基因型为AaBb的鸡一定表现为白羽黑斑,在F2中占的比例为4/16,由于F2中白羽黑斑的比例占了6/16,因此,还有基因型为2/16AABb或2/16AaBB的鸡也可能表现为白羽黑斑。(2)有人推测白羽黑斑性状的出现是由于Bb抑制作用不完全所致。可通过确定F2白羽黑斑的基因型来验证此推测,方法为:将白羽品种乙(aabb)分别与F2中的白羽黑斑(AaBb或AABb或AaBB)杂交,得到多窝后代,有三种情况,aabbAaBb1AaBb(白羽黑斑): 1aaBb(白羽):1Aabb(有色羽):1aabb(白羽);aabbAABb1AaBb(白羽黑斑): 1Aabb(有色羽);aabbAaBB1aaBb(白羽):1AaBb(白羽黑斑)。只要其中有一窝的子代性状及比例为白羽黑斑:有色羽=1:1,则该推测成立。否则推测不成立。(3)据分析可知,F2中AABB(白羽)、AABb或AaBB, aaB_(白羽),aabb(白羽),因此,F2中白羽的基因型有5种,有色羽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鸡的羽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因此控制鸡的羽色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再根据遗传图解推出各表现型所对应的基因型。11.废纸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利用纤维素分解菌的分解作用可以将废纸中的纤维素转化成葡萄糖,进而通过有关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来制酒。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要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纤维素分解菌,常常需要进行选择培养,以增加_,然后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接种并培养后,通过观察_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2)为了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_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_ 和 _。(3)为了能在分解废纸的过程中使纤维素分解菌反复使用,可利用_技术。如果要将纤维素分解菌中的纤维素酶提取和分离,一般要经历四个步骤,即 _。(4)如果将固定有酵母细胞的凝胶珠用于制酒,要将固定好的酵母细胞置 _(温度)下进行发酵。【答案】 (1). 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2). 培养基上菌落周围产生透明圈的情况 (3). 发酵产纤维素酶 (4). 液体发酵 (5). 固体发酵 (6). 固定化细胞 (7). 样品处理 粗分离 纯化和纯度鉴定 (8). 25或者18-25【解析】【分析】1、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菌,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2、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详解】(1)选择培养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接种后培养,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能将纤维素分解,菌落周围就不会有红色复合物,即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2)为了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3)固定化细胞能完成一系列反应,且能使固定细胞中的酶反复利用,所以为实现纤维素分解菌的反复使用,可利用固定化细胞技术,每一种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的方法因其来源和性质的不同会有很大差异,但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4)酒精发酵时的温度可控制在1825【点睛】1、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这只是分离纯化的第一步,为了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葡萄糖是纤维素的分解产物,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这种定量测定能对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中葡萄糖的增加量进行测定,从而反映出纤维素酶的活性。2、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12.对人体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和利用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人体胚胎干细胞可以从_或_获得。(2)在功能上,胚胎干细胞的特点是_。(3)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需要将培养液置于含有5%CO2的培养箱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