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致密化不全误诊为围产期心肌病1例.doc_第1页
心肌致密化不全误诊为围产期心肌病1例.doc_第2页
心肌致密化不全误诊为围产期心肌病1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肌致密化不全误诊为围产期心肌病1例【关键词】 心肌致密化患者,女性,25岁,1年前(分娩后5个月)不明原因出现活动后心慌气短,在某医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全心增大,以左室扩大为主,射血分数27%,短轴缩短率10%。以围产期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治疗,效果不佳,近1个月来病情加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而来我院就诊。过去患者身体健康,查体:T36.8,P80次/分,R20次/分,BP98/50mmHg,精神差,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界扩大,心率88次,节律整齐,二尖瓣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腹部无异常。胸片示心界向左扩大,心胸比率0.66。心电图示左室肥厚。诊断为围产期心肌病,心功能不全3级。经纠正心衰等治疗,病情好转。行心脏彩超检查,显示高位乳头肌至心尖水平在左室心尖部、侧壁和下壁探及多发性突入左心室腔内的肌小梁错纵排列,之间可见深度不同的隐窝间隙,左室心肌呈双层结构,低位乳头肌左室后壁厚30mm,左室壁运动普遍减低,左室短轴收缩末83mm,各瓣膜厚度和弹性正常。彩色血流:可见间隙内血流充盈并与心腔相通,射血分数23%、短轴缩短率5%。诊断: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全心扩大,以左室为著,二尖瓣中量反流,左室收缩功能减低。 讨论 围产期心肌病是指原无心脏病的妇女在妊娠晚期和产后6个月内首次发生以心肌受累为主的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该患者既往身体健康,于分娩后5个月出现不明原因心慌、进行性呼吸困难,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X线胸片检查心影普遍增大,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全心增大,以左室扩大为著,心功能降低,酷似围产期心肌病。心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室肌发育不全性心肌病,临床以进行性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但上述异常改变属非特异性。惟心脏彩超检查具有特征性改变,是目前公认的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首选方法。 诊断标准:不合并存在其他的心脏畸形(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定义);可见到典型的两层不同的心肌结构,外层(致密化心肌)较薄,内层(非致密化心肌)较厚,其间可见深陷隐窝,心室收缩末期内层非致密化心肌厚度与外层致密化心肌厚度比值2;病变区域主要位于心尖部(80%)、侧壁和下壁;彩色多普勒可测及深陷隐窝之间有血流灌注并与心腔相通,晚期则见心腔扩大,心功能减退1。该患者心脏彩超检查异常所见和临床表现,完全符合心肌致密化不全的特点。 导致本例误诊的主要原因:在确诊围产期心肌病时没有认真遵循必须排除其他心脏疾病的原则;心肌致密化不全和围产期心肌病晚期都可出现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而且临床表现、心脏X线和心电图检查异常改变均非特异性,仅依此将二者加以鉴别甚为困难;心肌致密化不全是新近报道心肌病,尚未被世界卫生组织分类,对其缺乏应有的认识。有鉴于此,当临床遇到围产期发病的心脏扩大和/或心功能不全之患者,应想到心肌致密化不全,悉心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有助于确诊,减少误诊。【参考文献】 1Jenni R,Oechslin E,van der Loo B.Isolated ventricular noncom paction of the myocaydium in adult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