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八)一、概念题1动态分析2边际技术替代率3沉没成本4不完全竞争市场5囚徒困境二、简答题1. 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代表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其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关系怎样?2简述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3无差异曲线有哪些特征?4政府征税为什么会导致效率损失?如果政府实行价格补贴是否可以提高效率?用图解释你的结论。5简述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三、计算题1王五爱喝红酒。当其他商品价格不变时,他对红酒的需求函数为Q=0.03M4P,其收人为M=7 000元,红酒价格为40元。当红酒价格上升为50元时,价格总效应是多少瓶红酒?其中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分别是多少?当价格降为30元时,价格总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别是多少?2.设某垄断厂商的产品在两个分割的市场出售,厂商的成本函数为:TCQ210Q,两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Q1320.4Pl Q2180.1P2(1)若两个市场实行差别定价,求解利润极大时两个市场的售价、销售量和利润;(2)若两个市场只能索求相同的价格,求利润极大时的售价、销售量和利润。3完全竞争的成本固定不变行业包含许多厂商,每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LTC0.1q31.2q211.1q,q是每个厂商的年产量。又知市场需求函数为Q6000200P,Q是该行业的看销售量。(1)计算厂商长期平均成本为最小的产量和销售价格。(2)该行业的长期均衡产量是否为4500?(3)长期均衡状态下该行业的厂商家数。(4)假如政府决定用公开拍卖营业许可证(执照)600张的办法把该行业竞争人数减少到600个,即市场销售量为Q600q。问:(a)在新的市场均衡条件下,每家厂商的产量和销售价格为若干?(b)假如营业许可证是免费领到的,每家厂商的利润为若干?(c)若领到许可证的厂商的利润为零,每张营业许可证的竞争性均衡价格为若干?4假设在一个岛屿上居住着两个部落:西方人部落和东方人部落,他们分别住在该岛的一端,每年只在年市上互相见面,两部落与外界都没有任何联系。他们靠种植甘薯、捕捉野猪为主,甘薯和野猪都被贮存起来以供整年消费。在年市上甘薯和野猪都在完全竞争下进行物物交易。该岛共有1000户西方人家庭和2000户东方人家庭,每户西方人家庭生产30只野猪、200袋甘薯,每户东方人家庭生产25只野猪、300袋甘薯。每户西方人家庭和东方人家庭的效用函数分别为uw,ue,其中,Xw和Xe分别为每户西方人家庭和东方人家庭野猪的年消费只数,Yw和Ye分别为其甘薯的年消费袋数。在年市上达到了均衡状态。试问均衡时:(1)一只野猪与多少袋甘薯相交换?(2)每户西方人家庭野猪和甘薯的年消费量各为多少?(3)每户东方人家庭野猪和甘薯的年消费量各为多少?四、论述题1怎样运用科斯定理分析对付环境污染的经济政策?2试述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政治市场的参与者及其行为。参考答案一、概念题1动态分析:指引入时间因素,分析达到均衡和变动的过程的一种经济分析方法。动态分析又被称为过程分析。而静态分析则不考虑时间因素,不考虑均衡和变动过程,只在一定假设前提下分析均衡和变动的条件,因而是一种状态分析。蛛网模型是一个典型的动态分析方法应用的例子。按照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的观点,动态分析方法又可以分成稳态分析和非稳态分析两种。稳态分析承认经济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但同时假定变动的比率或幅度为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动的常数。稳态分析与静态分析之间只存在量的差异。非稳态分析则强调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之间的质的差异,这种分析方法认为,由于时间的不可逆性,过去和未来是不相同的。过去的事情是确定的,而未来则具有不确定性。过去做的事情现在无法更改,要改也只能通过今后的步骤加以改变;而现在做的事情,对将来的影响无法确知。依靠过去的经验推断未来,结果常常是靠不住的。所以,为了对不确定的未来进行研究,就需要在动态分析中采用一批专门用来分析不确定性的概念。例如,企业之所以保持一定数量的存货,就是为了预防市场上可能出现的无法预料的变化对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2边际技术替代率:指过生产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它表示两种可变投入要素变动微量之间的替代比例关系。以MRTS表示边际技术替代率,dC、dL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的变动微量,则MRTS=。这两种投入要素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替代比例,是因为两者的边际产量不同,以致各要素的边际增(或减)量与其边际产量之积(绝对值)相等,即(式中MP表示边际产量)因此 3沉没成本:指已经发生而无法收回的费用。也称为沉没成本,它通常是可见的,但一旦发生以后,在作出经济决策之时经常被人们忽视。由于它是无法收回的,因而不会影响企业的决策。例如一项按企业特定要求而设计的专用设备,假定该项设备仅能用于起初设计的用途,而不能转作他用,这项支出就属于沉淀成本。因为该设备别无他用,其机会成本为零。从而这不应包括在企业成本之中。不管购置该设备的决策是否正确,这项支出已付诸东流,不应该影响当期的决策。例如某企业将其总部移至新的城市。上一年度,企业支付500000美元购买了新城的一座建筑的买方期权;这项期权给予企业以按5000000美元的价格购入该建筑物的权力,从而如果企业需要在该城购买这座建筑的话,则其所应支付的价格就是5500000美元。现在企业又发现该市另座售价为5250000美元的类似建筑物值得购买。那么,企业应该购买哪座建筑呢?答案是购买原先的那座。因为500000美元是项沉淀成本,而不应影响企业的本期决策。原先的那项资产的经济成本为5000000美元(因为期权的沉淀成本500000美元不属于经济成本的一部分),而这项新的资产的经济成本为5250000美元。当然,如果后者仅需4750000美元的代价,企业就应该购买它,而放弃期权。4不完全竞争市场:通常在西方经济学中,市场可以被区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四种市场结构。根据上述划分,至少可以在三种意义上来理解不完全竞争市场。第一种含义是指,不完全竞争市场是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言的,所有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垄断因素的市场都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依照垄断程度的高低,不完全竞争市场依次分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第二种含义是,相对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而言,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竞争不完全但又有一定程度的市场结构。从这一意义上,不完全竞争市场包含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两种市场类型。第三种含义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特指垄断竞争市场。此含义源于斯拉法和罗宾逊夫人等人对垄断竞争市场研究时所使用的标题。5囚徒困境:指两嫌疑犯作案后被捕,他们分别被关在不同的牢房并且无法互通信息,起诉机关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们抢劫了银行。所以,若囚徒们不坦白,起诉者只能以非法持有武器罪进行起诉,各将被判入狱2年。起诉者于是向犯人采取攻心战: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如果一个人坦白,则坦白者从宽处理,将被判入狱1年,而抗拒者则被判入狱10年;如果两囚徒都坦白,判入狱5年。那么囚徒会进行怎样的选择呢?下表归纳了各种可能的结果(其中,得益是负的)。 囚徒B 坦白 不坦白(-5,-5)(-1,-10)(-10,-1)(-2,-2) 坦白囚徒A 不坦白该表说明,如果B不坦白,则对于囚徒A来说,采取坦白的态度一定比其他选择更好,因为A坦白而只需入狱1年。同样,如果B坦白,则对于囚徒A来说,采取坦白只需入狱5年比不坦白入狱10年好。因此无论B采取什么策略,坦白交代都是A的最优策略。对于B来说也一样坦白会使B的情况比其他选择更好。所以,惟一的纳什均衡是(坦白,坦白)。对于每一个囚徒而言,选择坦白总比选择不坦白有较高的利益。但是从两人的总体状况来看,双方都不坦白下的状况要比其他策略下的状况要好,这要求他俩都确信另一方不坦白,而且双方都能应允自己不坦白,那么他们每个人都能少入狱3年,使自己的状况比其他选择更好。但是这个帕累托改进办不到,因为它不满足个人理性的要求,(不坦白,不坦白)不是纳什均衡。因此,囚徒们面临这样的困境:明明选择不坦白对双方都有利,但在个人理性的作用下而无法达到,在个人理性的作用下囚徒们无奈地都选择坦白。这就是所谓的“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情形,即“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二、简答题1. 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代表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其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关系怎样?答: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其条件是:(1)市场上厂商数目很多,单个厂商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决定者;(2)产品同质;(3)要素自由流动;(4)信息完备。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每一个厂商都面临对自己产品的需求曲线。由于厂商数目很多,并且彼此间产品是同质的,所以每个厂商的产量并不影响行业的供给曲线。又因为厂商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在价格数量图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不论该厂商提供多少产量,其销售价格都不发生变化。所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代表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厂商出售产品的收入叫收益。厂商出售一定数量产品获得的全部收入叫作总收益(TR)。总收益TR等于单位产品价格P同销售量Q的乘积,即TRPQ。平均收益AR则是总收益与销售量的比,在厂商的需求曲线为水平线的条件下,平均收益AR正好等于单位产品的价格,即:ARTR/QPQ/QP边际收益MR是指厂商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得到的总收益的增量。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MR也等于产品的价格,即:MR因为ARP,MRP,所以ARMR。这说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是相等的。由于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都等于价格P,所以这两条线和厂商的需求曲线d也完全重合。2简述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答:西方经济学的成本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厂商的生产成本不能简单地仅从厂商向他人购买生产要素的成本支付的角度来理解。一个重要的成本概念是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是指厂商运用一定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时他所放弃的运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场合的生产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由此,厂商生产的成本不仅包括显成本,还应该包括隐成本。其中,显成本指厂商使用或者购买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时的成本支付;隐成本指厂商使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时应该得到的收入报酬。厂商生产的总成本等于显成本与隐成本之和。(2)关于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的概念及其区别。厂商生产的经济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或简称利润。而正常利润是指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根据机会成本的概念,正常利润应该以隐成本的形式计入总成本。很清楚,从本质上说,正常利润不是利润,而是成本。于是当经济利润等于零时,正常利润全部实现。(3)成本理论以生产理论作为基础。由于生产理论区分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相应地,成本理论也区分为短期成本理论和长期成本理论。无论是短期成本还是长期成本,它们都是产量的函数。(4)短期成本有七种:总成本TC、总不变成本TFC、总可变成本TVC;平均总成本AC、平均不变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以及边际成本MC。在理解七条短期成本曲线的各自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时,关键是抓住短期生产的基本规律,即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根据该规律,我们可以由短期生产的先上升而后下降的倒u型的边际产量MP曲线出发,推导出相应的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呈U型的短期边际成本MC曲线。并且,进一步由边际成本MC曲线出发。推导出其他六条短期成本曲线。(5)长期成本有三种:总成本LTC、平均总成本LAC和边际成本LMC。在理解三条长期成本曲线的各自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时,关键是抓住:在长期中,厂商在每一个产量上都是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来将生产成本降到最低水平。也就是说,在长期中,厂商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使得每一单位的产量都以最小的成本被生产出来。由此,可以推导出长期总成本LTC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STC曲线的包络线,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也是无数条短期。3无差异曲线有哪些特征?答: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个特征,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可以这样想象:我们可以画出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以至覆盖整个平面坐标图。所有这些无差异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第二个特征,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这一点可以用图1来说明。图1图1中,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于a点,这种画法是错误的。其理由在于:根据无差异曲线的定义,由无差异曲线I1可得a、b两点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由无差异曲线I2可得a、c两点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于是,根据偏好可传递性的假定,必定有b和c这两点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但是,观察和比较图中b和c这两点的商品组合,可以发现c组合中的每一种商品的数量都多于b组合,于是,根据偏好的非饱和性假定,必定有c点的效用水平大于b点的效用水平。这样一来,矛盾产生了:该消费者在认为b点和c点无差异的同时,又认为c点要优于b点,这就违背了偏好的完全性假定。由此证明: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的画法是错误的。第三个特征,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这就是说,无差异曲线不仅向右下方倾斜,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值,而且,无差异曲线是以凸向原点的形状向右下方倾斜的,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无差异曲线具有凸向原点的特征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4政府征税为什么会导致效率损失?如果政府实行价格补贴是否可以提高效率?用图解释你的结论。答:(1)假定政府对每单位商品征收T元的税。如图53(a)所示。征税前的均衡价格为P*,均衡产销量为Q*,消费者剩余为PP*E,生产者剩余为P*GE,总剩余为需求曲线之下与供给曲线之上的全部区域PGE。每单位产品加税T后,生产者实际得到的价格为Pd,消费者支付价格为Ps,此时的均衡产销量减至Q0。由于征税,消费者剩余为PPsB,生产者剩余为PdGF,政府剩余(TQ0)为图PsBPdF,中面积。与征税前相比,社会福利净损失为BFE,这就是效率损失。这种效率损失是由于生产不足。对于(Q*Q)这部分产品,社会赋予的边际社会价值大于社会边际成本,但这些产品却因征税而未能生产出来。(2)如果政府实行价格补贴,对每单位产品补贴R元,如图53(b)所示。征税前的均衡价格为P*,均衡产销量为Q*,消费者剩余为CS0ab区域,生产者剩余为PS0cd区域,总剩余R0abcd。价格补贴后,生产者得到价格为Ps,消费者需要支付的价格为Pd。由于生产者得到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均衡产销量增至Q1。政府补贴额为(PsPd)。由于补贴,消费者剩余CSlabcef。生产者剩余PSlbcdg,政府剩余R(bcfegh)。图2总剩余Rlabcefbcdg(bfPfgh)abcdh。与补贴前相比,RRlR0h,这意味着社会福利存在净损失。这种效率损失来源于生产过度。对于(Q1Q*)这部分产品,社会赋予的边际价值小于社会边际成本,但这部分产品却因补贴扭曲了价格而被生产出来。5简述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答:平均成本是指平均每个单位产品的成本。平均成本又可分为平均固定成本(AFC)和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固定成本等于固定总成本除以产量。平均可变成本等于可变总成本除以产量。由于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所以平均固定成本必然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一般说来,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变动成本开始可能下降,但产量增加到某一限度后,平均变动成本将会逐渐上升。这一变动趋势正好同连续投入可变要素引起的平均收益的变动趋势相反,当按单位要素计算的平均收益一开始随可变要素的增加而递增时,按单位产品计算的平均可变成本就呈下降趋势;当平均收益达最高点转而递减时,平均可变成本就呈上升趋势。短期和长期的平均成本曲线都是呈U形,但是导致这种形状的原因是不同的。(1)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即最初阶段递减后又转入递增阶段。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于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前,每增加一单位的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超过先前每单位可变要素之平均产量。这表现为,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当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后,随着投入可变要素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小于先前的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即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自此点开始转入递增。(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形,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U形特征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或者说,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数,为规模经济;相反,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成本增加的倍数,为规模不经济。显然,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都是由厂商变动自己的企业生产规模所引起的,所以,也被称作为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一般来说,在企业的生产规模由小到大的扩张过程中,会先后出现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正是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特征。企业长期生产技术表现出规模报酬先是递增的,然后是递减的。规模报酬的这种变化规律,也是造成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特征的一种原因。但是,规模报酬分析是以厂商以相同的比例变动全部要素投入量为前提条件的,即各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保持不变。而事实上,厂商改变生产规模时,通常会改变各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厂商的长期生产技术表现出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过程。更确切地说,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分析包括了规模报酬变化的特殊情况。因此,从更普遍的意义上,我们说长期生产技术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是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呈U形特征的决定因素。三、计算题1王五爱喝红酒。当其他商品价格不变时,他对红酒的需求函数为Q=0.03M4P,其收人为M=7 000元,红酒价格为40元。当红酒价格上升为50元时,价格总效应是多少瓶红酒?其中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分别是多少?当价格降为30元时,价格总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别是多少? 解:已知Q=0.03M4P,M=7 000,Pl=40,P2=50,P3=30, (1)先求出价格变动前的需求量: Ql=0.037 000440=210160=50(瓶) 再求出价格变动后的需求量: Q2=0.037 000450=210200=10(瓶) 总效应可由价格变动前后的需求量相减求得: TE=Q2Ql=1050=40(瓶) 求替代效应先要算出维持价格变动前的需求量所需收入: M2=7000(5040)50=7 000500=7 500(元) 再算出这种收入在红酒提价后的需求量: Q3=0.037 500450=225200=25(瓶) 替代效应可由Q3与Q1相减而得: TE=Q3Q1=2550=25(瓶) 收入效应可由Q2与Q3相减而得或者由总效应与替代效应相减而得: IE=Q2Q3=1025=15(瓶) 或:IE=TESE=40(25)=15(瓶) (2)如果红酒降价为30元1瓶,计算方法同上。 Q1=0.037 000440=210160=50(瓶) Q2=0.037 000430=210120=90(瓶) 总效应TE=9050=40(瓶) M3=7000(3040)50=7000500=6500(元)Q3=0.036 500430=195120=75(瓶)替代效应SE=Q3Q1=7550=25(瓶)收入效应IE=Q2Q3=9075=15(瓶)。故红酒提价后,总效应TE为40瓶,替代效应SE为25瓶,收入效应为15瓶;红酒降价后,总效应TE为40瓶,替代效应SE为25瓶,收入效应为15瓶。2设某垄断厂商的产品在两个分割的市场出售,厂商的成本函数为:TCQ210Q,两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Q1320.4Pl Q2180.1P2(1)若两个市场实行差别定价,求解利润极大时两个市场的售价、销售量和利润;(2)若两个市场只能索求相同的价格,求利润极大时的售价、销售量和利润。解:(1)由需求函数Q1320.4P1,得: Pl802.5Q1 由需求函数Q2180.1P2,得: P218010Q2 由成本函数TCQ210Q及QQ1Q2,得: TC(Q1Q2)210(Q1Q2) 利润函数为: TRlTR2TCPl Q1P2Q2TC (802.5Q1)Q1(18010Q2)Q2(QlQ2)210(Q1Q2) 70Q13.5170Q2112Ql Q2 利润极大时,所有一阶偏导都为零,即 707Q12Q20即7Ql2Q270 1702Ql22Q20即2Ql22Q2170 联立、,并解之,得: Ql8 Q27分别代入、及,得 P1802.5Q1802.5860 P2180l0Q2180107110 70Q13.5170Q2112Q1 Q270 83.582170 711 72287875故利润极大时两个市场的售价、销售量分别为60、8和110、7,利润为875。(2)若两个市场价格相同,即PlP2P由需求函数Ql320.4Pl及Q2180.1P2,得QQlQ2(320.4P1)(180.1P2)(320.4P)(180.1P)500.5P即P1002Q TRPQ(1002Q)Q100Q2Q2 MR1004Q 由TCQ210Q,得: MC2Q10根据利润极大化的条件MCMR,得 2Q101004Q Q15代入P1002Q,得: P10021570将Q15及P70代入利润函数,得 TRTCPQ(Q210Q)7015(15 21015)675故利润极大时的售价、销售量和利润分别为70、15和675。3完全竞争的成本固定不变行业包含许多厂商,每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LTC0.1q31.2q211.1q,q是每个厂商的年产量。又知市场需求函数为Q6000200P,Q是该行业的看销售量。(1)计算厂商长期平均成本为最小的产量和销售价格。(2)该行业的长期均衡产量是否为4500?(3)长期均衡状态下该行业的厂商家数。(4)假如政府决定用公开拍卖营业许可证(执照)600张的办法把该行业竞争人数减少到600个,即市场销售量为Q600q。问:(a)在新的市场均衡条件下,每家厂商的产量和销售价格为若干?(b)假如营业许可证是免费领到的,每家厂商的利润为若干?(c)若领到许可证的厂商的利润为零,每张营业许可证的竞争性均衡价格为若干?解:(1)已知总成本函数为LTC0.1q31.2q211.1q,所以平均成本函数LACLTC/q0.1q21.2q11.1。欲求LAC最小值的产量和价格,只要令dLAC/dq0,即(0.1q21.2q11.1)0,得0.2q1.2,q6。所以,LAC0.1621.2611.17.5。长期均衡中,价格等于长期平均成本,即P7.5。(2)已知市场需求函数为Q6000200P,又已经知道厂商长期平均成本为最小的价格是P7.5。这一价格就是行业长期均衡价格,因为只有行业长期均衡时厂商的产品价格才会等于最低平均成本。这样,将这一价格代入需求函数就可求得行业的长期均衡产量为Q60002007.54500。(3)行业的长期均衡产量为4500,从(1)中又已知每个厂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6,因此,该行业厂商人数为Q/q45006750(家)。(4)(a)如果政府用发放执照办法将该行业竞争人数减少到600家,即市场销售量为Q600q,这一销售量就是市场的实际需求量,又已知市场需求函数为Q6000200P,因此,只要将这一销售量代入需求函数,就可求得每一厂商的需求函数,即600q6000200P,得P303q。完全竞争行业中厂商均衡时,PMC,即303q0.3q22.4q11.1,于是得到厂商均衡产量q7,均衡价格P303q30379。这就是政府将该行业竞争人数减少到600家时每家厂商的产量和销售价格。(b)假如营业许可证是免费领到的,则每家厂商的利润PqTC97(0.1731.27211.17)6353.29.8(c)只要对每张营业证收费9.8,即可把每个厂商的超额利润化为零。4假设在一个岛屿上居住着两个部落:西方人部落和东方人部落,他们分别住在该岛的一端,每年只在年市上互相见面,两部落与外界都没有任何联系。他们靠种植甘薯、捕捉野猪为主,甘薯和野猪都被贮存起来以供整年消费。在年市上甘薯和野猪都在完全竞争下进行物物交易。该岛共有1000户西方人家庭和2000户东方人家庭,每户西方人家庭生产30只野猪、200袋甘薯,每户东方人家庭生产25只野猪、300袋甘薯。每户西方人家庭和东方人家庭的效用函数分别为uw,ue,其中,Xw和Xe分别为每户西方人家庭和东方人家庭野猪的年消费只数,Yw和Ye分别为其甘薯的年消费袋数。在年市上达到了均衡状态。试问均衡时:(1)一只野猪与多少袋甘薯相交换?(2)每户西方人家庭野猪和甘薯的年消费量各为多少?(3)每户东方人家庭野猪和甘薯的年消费量各为多少?解:令每袋甘薯的价格为1,每只野猪的价格为P。于是,每户西方人家庭的收入约束为:PXwYw30P200 每户东方人家庭的收入约束为:PXeYe25P300 野猪、甘薯的总量约束分别为:1000Xw2000Xe10003020002580000 1000Yw2000Ye10002002000300800000 由效用函数及MRSXYP,有PYwPXw Ye 将代入式,得2PXw30P200故P(2Xw30)200 将式代入式,得(43)PXe25P300故P(4Xe75)900 由式,得Xe802Xe将式代入式,得P(1304Xe)200 由式和式,得Xe30 将Xe30代入式,得P20将P20代入式,得Xw20将P20,Xw20代入式,得Yw2020400将P20,Xe30代入式,得Ye200于是,有(1)P20,即均衡时1只野猪与20袋甘薯相交换。(2)Xw20,Yw400,即每户西方人家庭每年消费野猪20只、甘薯400袋。(3)Xe30,Ye200,即每户东方人家庭每年消费野猪30只、甘薯200袋。四、论述题1怎样运用科斯定理分析对付环境污染的经济政策?答:在繁荣的经济社会里,环境污染可以说是无法避免的现象,因此,有关当局除了督促厂商改进其生产技术以减少环境污染外,更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加以管制,使得社会的经济效率达到最大,那么,有哪些经济措施来对付这些环境污染呢?美国经济学家科斯于1960年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的论文,其以财产权的界定法来讨论有关环境污染。他认为空气是一种财产,而这种财产是否属于制造空气污染的厂商所有呢?还是属于社会受害者所有呢?倘若空气是属于制造污染的厂商所有,则此厂商有权污染空气,因此想要使空气污染减少,污染的受害者必须付出一笔经费来弥补厂商因为减少空气污染而减少产量所遭受的损失;反之,若空气认定是属于被污染的受害者所有时,这些空气污染的受害者为了维持其利益最大的原则,就必须保持空气的新鲜,以防止污染,因此,若制造污染的厂商欲生产其产品时,必须付一笔经费来弥补因空气污染所造成的社会损害。结根据科思分析的结论,认为无论空气的财产权是谁所有,社会的污染程度会保持在经济效率最大的境界,此种结论我们便称之为科思定理,我们从短期和长期分析如下:(1)短期分析假设有两种产业,水泥及洗衣公司,其中水泥公司是空气污染的制造者,而洗衣公司是空气污染的受害者。图3科思定理短期分析如果空气财产是被指定归水泥公司所有,如图3所示,此时,水泥公司由于有权制造空气污染,因此其空气污染的边际成本等于零,在水泥公司利润最大的原则下,水泥公司会制造的空气污染,可是,由于空气污染会造成洗衣公司的损害,设为MD(边际损害),因此洗衣公司为了其本身的利益应该与水泥公司妥协,以支付一笔经费来减少因空气污染所造成的损害,如果,MD,表示洗衣公司只要付出的经费,即可减少MD的损害,由于付出的经费比减少的损害少,因此洗衣公司愿多付经费以减少损害,而水泥公司因得到补偿也愿意减少生产以减少空气污染,反之,若MD时,表示水泥公司只要支付一笔费用(ME)即可获得更大的收益(),因此水泥公司不但会支付费用而且还会要求增加生产,但若MDMD成立,但不合乎经济效益,这就表示,当空气所有权由水泥公司转为洗衣公司所有时,社会无法达到经济效益境界。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我们可通过成本分析来说明。图4科斯定理一长期分析如图4所示,假设刚开始时,空气财产权为水泥公司所有。则当水泥公司在空气污染程度达到均衡时(为),其经济利润等于零,设R=最后产品的总收益=OabqeC=为使用要素成本(包括劳动和资本)=OdbqeD=abcdE=cdfe 既然我们把空气污染视为生产要素的一种时,水泥公司的净收入应视为RC+E,因为水泥公司还可从洗衣公司获取E的收入,此时RC+E不可视为厂商的经济利润,因为厂商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隐含成本,那就是D+E必须考虑在成本内,因为,如果水泥公司不生产产品时,水泥公司可把其所拥有空气财产的权利卖给其他厂商,而可获取D+E的收入(此D+E表示洗衣公司在生产等于零时所愿支付的金额),换言之,若水泥公司愿意停留在该行业时,则其净收入RC+E必须大于或等于D+F,因为若水泥公司的净收入RC+E小于D+E的话,与其停留在该产业(所得净收人为RC+E)不如退出该行业(其所得净收人为D+E),因此,D+E可视为水泥公司的一种隐含成本,故其经济利润应写为RC+E(D+E)=RCD。如图4所示,当产量为时RCD=OabqeOdcqeabcd=0表示经济利润等于零,故水泥公司仍会停留在该产业中。但是,若空气的财产权由水泥公司转移至洗衣公司时,则水泥公司不但无法获得洗衣公司的补偿费用(E),相反地,它还付出一笔补偿费用(D)给洗衣公司,这样,原来水泥公司在经济利润等于零时是否会因而变成经济损失,从而退出该产业呢?其实不会,因为虽然空气的财产权由水泥公司转移至洗衣公司时,水泥公司的收入将减少D+E(因为没有获得E还有增加支出D),可是,此时水泥公司的隐含成本却由D+E减少至零,毕竟水泥公司已无拥有空气财产权,故在不生产下,其转卖空气的权利也相对地消失了,结果其收入虽然减少了D+E,其隐含成本也减少了D+E,换言之,其经济利润仍保持不变为RCD0,故水泥公司不会因空气所有权的移转而退出该产业,而且其产量仍与原来相同,为,也就是说空气污染的程度仍维持在社会具有经济效益的境界(为)。当空气所有权转为洗衣公司所有时此时水泥公司的经济利润可视为RCD,因为水泥公司的收入只有R,其成本除了c之外,还须支付经洗衣公司的补偿费D。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可得到结论如下,不管短期或长期,空气所有权无论属于哪一方,其均衡的产量永远在空气污染达到经济效益最大下生产,也就是说,科思定理是指无论空气(或水)的财产权归谁所有,其通过妥协而达到污染的程度是经济效益最大的境界。并且,科思定理在短期或长期下皆会成立。2. 试述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政治市场的参与者及其行为。 答:按照研究公共选择问题的经济学家的看法,政治领域也像经济领域一样,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市场。与对一般所说的经济市场的研究一样,这些经济学家研究了政治市场参加者的行为和这些参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政治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如何通过政治过程作出有关经济决策,由此而得出的一套理论则称作公共选择理论。 在民主制度下,政治市场上有三类参加者:选民、政治家和行政官员。选民是政治过程结果的消费者;政治家是指经选民选举出来的政府领导人或官员,包括各级政府的主要官员及立法机构的成员;行政官员则是指由政治家及上级官员任命,在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官员。 公共选择理论采用了经济学的一般假设,即假设所有政治市场的参加者,包括选民、政治家和行政官员都是追求个人私利的,他们都以最有利于自己方式作出自己的选择。当然,在这种选择过程中,任何政治市场的参加者都会受到某些限制。除技术上的可能性的限制,即人们只能做在技术上可能做到的事之外,选民、政治家和行政官员都会受到其他人或其他社会集团的限制。行政官员会受到政治家和选民的限制,政治家会受到选民和行政官员的限制,选民也会受到政治家和行政官员的限制。当选民、政治家和行政官员的选择达到一致,而且没有任何一个集团可以通过作出不同的选择,使自己的境遇变得更好时,就是达到了所谓政治均衡。 作为消费者,选民们在经济市场上是用货币或支付意愿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在政治市场上,他们则主要是通过选举或有关争论中的投票来表示自己的意愿。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对某项活动的投入表示自己的需求,或通过各种非正式机制,如所谓院外活动对政府代理人或政府机构施加某种影响。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假设,选民们会支持那些他们认为会使其境遇得到改善的政策,反对那些使其境遇变坏的政策,而对那些对其境遇没有影响的政策,则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但是,也有一些经济学家指出,选民们并不能清楚地了解每一项政策的实际影响,他们的很多选择是凭感觉而进行的。还有一些经济学家指出,选民们在政治市场上的活动常常具有外部效应,有些活动的结果具有某种共用品的性质,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单个选民的行为对政治市场的结果常常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却须个人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业科技行业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健康管理行业大数据分析与健康管理平台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内容生产与传播策略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金融行业数字货币发展现状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旅游业发展产业文化旅游与景区营销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体育健身行业数字化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泽库县公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调料副食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财政局招聘编外聘用人员2人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新)
- 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江南训练基地高层次人才招聘1人参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投资安徽】2025年安徽省重点产业投资全景分析报告
- 2025年建设工程面试试题和答案
-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华为ICT大赛2025-2026中国区(实践赛)-云赛道备赛高频试题(附答案)
- 动火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高精度地震定位技术及其网络部署-洞察及研究
-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基础课件 项目一 电工基础
- 水厂配水管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山路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 国开2025年春本科《国家安全教育》形考作业1-4终考答案
- 硫化氢安全防护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