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doc_第1页
论文-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doc_第2页
论文-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doc_第3页
论文-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doc_第4页
论文-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科技技创创新新论论文文 设设计计 题题 目 目 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 2 目录目录 摘要 3 1 前言 4 2 材料与方法 5 2 1 制作材料 5 2 1 1 泡菜制作原料 5 2 1 2 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材料 5 2 1 2 1 实验原材料 5 2 1 2 2 实验试剂 6 2 1 2 3 实验器材 7 2 2 泡菜的制作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方法 7 2 2 1 泡菜的制作方法 7 2 2 1 1 卤汤制作 7 2 2 1 2 盐水制作 7 2 2 1 3 泡菜的腌制方法 7 2 2 1 4 注意事项 8 2 2 2 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方法 8 2 2 2 1 样品处理 8 2 2 2 2 标准曲线的测定 9 2 2 2 3 样品测定 9 3 实验结果分析 10 3 1 亚硝酸盐标准曲线的测定 10 3 2 市场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1 3 3 实验成品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2 4 结论 15 4 1 影响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 15 4 2 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16 4 3 亚硝酸盐含量控制的实验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附图 18 3 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 张乔张乔 杨珊杨珊 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指导老师 陈晓华 摘要 摘要 泡菜作为蔬菜加工的一种成品 有着制作简单 成本低廉的 特点 但是 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存在对泡菜安全性产生了一定的影 响 经证实 亚硝酸盐还是一种致癌物 本实验通过调查市场泡菜 的亚硝酸盐的含量 分析出目前市面上泡菜基本上可安全食用 同 时对实验室制作的泡菜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分析 探讨制作安全 泡菜的方法 关键字 关键字 泡菜 亚硝酸盐 安全性 检测 The detection of nitrate in the pickled vegetable Zhangqiao Yangshan Hengyang normal college life science teacher ChenXiaoHua Abstract Pickled vegetables as a finished product has a simple production and low cost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the existence of nitrate in the pickled vegetable made it unsafety It s proved that the nitrite is a kind of carcinogenic substance This experiment investigated the nitrite conten of market pickled vegetab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of market pickled vegetables are safety This study also discussed the method of producing safety picked vegetables var measure the nitrite content of laboratory pickled 4 Key word pickles nitrite safety testing 1 前言前言 泡菜是一种以湿态发酵方式加工制成的浸制品 为泡酸菜类的 一种 泡菜制作容易 成本低廉 营养卫生 风味可口 利于贮存 在中国四川 东北 湖南 湖北 河南 广东 广西等地民间均有 自制泡菜的习惯 只要是纤维丰富的蔬菜或水果 都可以被制成泡 菜 泡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 磷等无机物 既能为人体提供充 足的营养 又能预防动脉硬化等疾病 泡菜味道咸酸 口感脆嫩 色泽鲜亮 香味扑鼻 开胃提神 醒酒去腻 能增进食欲 帮助消 化 而然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对人体有毒害作用 如果长期贪食 维生素 C 被大量破坏 人体如果缺乏维生素 C 会使抑制肾内草 酸钙结晶体沉积和减少 结石形成的能力降低 可能引起泌尿系统 结石 还可能使血液中血红蛋白变成失去带氧功能的高铁血红蛋 白 令红细胞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 导致组织缺氧 出现皮肤和 嘴唇青紫 头痛头晕 恶心呕吐 心慌等中毒症状 严重者还能 致死 国家关于腌渍菜绿色食品的有关规定 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 菜中不得超过 20 mg kg 一般亚硝酸盐一次性食入 300 500 毫克 会出现皮肤和嘴唇青紫 头疼头晕 恶心呕吐 心慌气短 腹胀抽 搐 血压下降 大小便失禁等 重症者可出现昏迷 痉挛和惊厥 5 常死于呼吸衰竭等中毒症状 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 0 3 g 0 5 g 时 导致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 使红细胞 失去带氧功能 导致组织缺氧 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所以它已成为 人们生活的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 亚硝酸盐的测定万法有多种 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比色法 离子色谱法 分子荧光光谱法 示波极谱法 气相色语法和高效液 相色谱 HPLC 法等 1 国际方法为 Griess 剂比色法 N l 萘基乙二胺 比色法 通过比较卫生化学实验教材 2 和国标方法 确定选用国 家标准方法 GB T5009 33 2003 3 中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4 11 寻找 泡菜制作的最佳条件 2 材料与方法 材料与方法 2 1 制作材料制作材料 2 1 1 泡菜制作材料 原料 新鲜蔬菜 包菜 生姜 配料 食盐 红糖 花椒 茴香 酒 器材 泡菜瓶 水浴锅 电磁炉等 2 1 2 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材料 2 1 2 1 实验原材料 市场购买品 包装 爽口萝卜 杭州其门堂蔬菜食品有限公司 爽口榨菜片 四川省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 6 梅菜金针菇 潭州风味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酱腌菜 成都市盈宇食品有限公司 散装 荞头 辣椒 白萝卜 制作成品 盐水包菜 卤水包菜 盐水生姜 卤水生姜 2 1 2 2 实验试剂 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试剂不加说明 均为分析纯试剂 氯化铵缓冲液 1L 容量瓶中加入 500mL 蒸馏水 准确加入 20 0mL 盐酸 振荡摇匀 准确加入 50mL 氢氧化铵 加水到刻度 必要时用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铵调试至 PH9 6 9 7 硫酸锌溶液 0 42mol L 称取 120g 硫酸锌 ZnSO4 7H2O 用水溶解 并稀释至 1000mL 氢氧化钠溶液 20g L 称取 20g 氢氧化钠用水溶解 稀释至 1L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 称取 10g 对氨基苯磺酸 溶于 700mL 的水 和 300mL 的冰乙酸 置棕色瓶中摇匀 室温保存 不溶解时可具塞 水浴加热 N 1 萘基乙二胺溶液 1g L 称取 N 1 萘基乙二胺 0 1g 加 60 乙酸溶解并稀释至 100m L 混匀后 置棕色瓶中 在冰箱中保 存 一周内稳定 显色剂 临用前将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 N 1 萘基乙二胺溶液 1g L 等体积混合 亚硝酸钠标准液 准确称取 250 0g 于硅胶干燥器干燥二十四小 7 时的亚硝酸钠 加水溶解后移入 500mL 的容量瓶中 加入 100mL 的氯化铵缓冲液 加水稀释到刻度 混匀 在 4 摄氏度避光保存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 500ug 的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 临用前 吸取亚硝酸钠标准液 1 0mL 置于 100mL 的容量瓶中 加水稀释到刻度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 5 0ug 的亚硝酸钠 2 1 2 3 实验器材 1L 容量瓶 PH 试纸 棕色瓶 100mL 的容量瓶 分光光度计 烧杯 研钵 水浴锅 漏斗 带塞比色管 2 2 泡泡菜菜的的制制作作及及实实验验方方法法 2 2 1 泡泡菜菜的的制制作作 2 2 1 1 卤汤的制作 将清水烧开 加 食盐 每 500 克水加 30 克盐 水量在瓶子 容量的 10 20 左右 不要太多 盐比平时做菜时多放一点 感 觉很咸即止 待盐完全溶解后 放人适量配料 倒入泡菜 瓶中 以卤水淹到 瓶子的 4 5 为宜 待卤水完全冷却后 再放入 蔬 菜 配料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口味适当添加 如果喜欢荤味 可 加些花椒放大约 20 到 30 粒左右 大蒜和姜 喜辣 可稍加些辣 椒 爱吃甜食 可加点糖 2 2 1 2 盐水的制作 8 盐水的制作大致于卤水相同 只是不用添加其它配料 2 2 1 3 泡菜的腌制方法 1 蔬菜洗干净后 切成大块或条 不要太小 晾干水分 2 放入培养好的泡菜原汁在瓶内 蔬菜必须完全淹没在水里 然后密封瓶口 3 每加入一次新的菜要加入相应的盐 要适量 做几次后会把 握好的 如果盐多了 会咸 少了 菜酸 泡菜汤容易变质 大 约一星期即可食用 4 味道嫌淡 可再加一些盐和盐水 若嫌酸 可加少许白酒 2 1 1 4 注意事项 1 瓶子一定要晾下 个能加生水 2 泡菜瓶宜放在温度较低的处所 3 取食时应注意保持清洁卫生 防止油脂脏污的东西混入坛内 否则易使泡菜水腐败发臭 4 水槽要保持水满并注意清洁 经常清洗更换 为了安全起见 也可在水槽中加入 15 20 的食盐水 5 如发现液面有白膜 应立即除去 并加入少量烧酒和鲜姜片 大蒜等抑制杂菌生长 同时将瓶 内装满蔬菜 创造无氧条件即可 制止 2 2 2 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 2 2 2 1 样品处理 9 称取 10 00g 样品加入 20mL 的水研磨 转移至 200mL 容量瓶 用 50 0mL 水冲洗研钵 并移入容量瓶中 摇匀 用氢氧化钠溶液 20g L 调节 PH 值到 8 0 加 10mL 硫酸锌溶液 0 42mol L 混 匀 如不产生白色沉淀 再添加 2 5mL 氢氧化钠溶液 混匀 置于 60 度水浴加热 10min 取出后冷却到室温 加水至刻度 摇匀 放 置 30min 用滤纸过滤 弃去初滤液 20mL 收集滤液备用 2 2 2 2 标准曲线的测定 吸取 0 0 5 1 0 2 0 3 0 4 0 5 0mL 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 相当于加入 0 2 5 5 0 10 15 20 25ug 亚硝酸钠 分别置于 25mL 带塞比色管中 分别加入 4 5mL 氯化铵缓冲液 加 2 5mL60 乙酸后立即加入 5 0mL 显色剂 加水至刻度 混匀 在暗 处放置 25min 用 1cm 比色杯 以零管调节零点 于 550nm 处测吸 光度 绘制标准曲线 2 2 2 3 样品测定 吸取 10mL 上述滤液于 25mL 具塞比色管中 自亚硝酸盐标准 曲线测定中 于标准管中分别加入 4 5mL 氯化铵缓冲液 起依法操 作 同时做试剂空白 10 3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分析 3 1 亚硝酸盐标准曲线测定 表 1 亚硝酸盐标准曲线 亚硝酸钠标准使 用液 ug 05 010152025 第一次实验吸光 度值 00 1140 2450 3450 4930 614 第二次实验吸光 度值 00 1180 2270 350 4830 613 平均吸光度值00 1160 2360 3480 4880 614 由上表数据可得 亚硝酸盐标准曲线为 图 1 亚硝酸盐标准曲线 亚硝酸盐标准曲线 0 0 116 0 236 0 3476 0 488 0 6135 y 0 0245x 0 0066 R2 0 9989 0 1 0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51015202530 亚硝酸盐浓度 ug ml OD值 系列1 线性 系列1 亚硝酸盐标准曲线 R2达到了 0 9989 准确率较高 符合标准曲 线的要求 可以将其运用于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中 11 3 2 市场泡菜亚硝酸盐含量测定 表 2 市场泡菜亚硝酸盐含量 样品名称 爽口萝 卜 爽口榨 菜 梅菜金针 菇 酱腌 菜 辣椒荞头 白萝 卜 第一次实验0 0100 0110 0170 0220 0120 0130 011 第二次实验0 0120 0130 0150 0140 0140 0070 009 平均数0 0110 0120 0160 0180 0130 0100 010 实验结果 mg kg 14 3715 1818 4520 0816 0013 5513 55 市场研究表明 泡菜主要以萝卜 榨菜为主材料 市场泡菜味 道可口 有着开胃的功能 但制作要求也十分严格 要求亚硝酸盐 含量控制在 20 mg kg 由表 2 得出 市场上大部分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基本符合国家 标准 但由于此次调查的产品量不够大 还存在不少产品亚硝酸盐 含量超标 在我们挑选的市场泡菜中 酱腌菜亚硝酸盐含量就达到 了 20 08 mg kg 虽然只是超过了 0 08 mg kg 但是这仍然是我们值 得思索的问题 而梅菜金针菇中亚硝酸盐含量也有 18 45 mg kg 险 些超标 由此 不难看出 亚硝酸盐含量的控制仍然是泡菜食品行业中 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12 3 3 实验成品泡菜亚硝酸盐含量测定 表 3 第一批实验成品亚硝酸盐含量 泡制时间1 号2 号3 号 泡菜名称 盐水 包菜 卤水 包菜 盐水 包菜 卤水 包菜 盐水 包菜 1 卤水 包菜 1 盐水 包菜 2 卤水 包菜 2 第一次测 定 0 0910 0070 0100 0070 1450 0140 0470 093 第二次测 定 0 0960 0060 0090 0060 1480 0190 0440 098 平均数据0 09350 00650 00950 00650 14650 01650 04550 0955 实验结果 mg kg 81 7110 6913 1410 69124 9818 8642 5383 35 在第一批泡菜的制作中 我们主要控制泡制的条件 将其分为 卤水和盐水两种 其主要差别在于有无配料的添加 卤水泡菜中加 入了花椒 茴香等配料 而盐水泡菜中没有 由表 3 我们可以得出 亚硝酸盐含量波动相当的大 最少的仅有 10 69 mg kg 而最高的竞 达到了 124 98 mg kg 这远远超出了国家控制标准 相对而言 卤水泡菜亚硝酸盐含量普遍比盐水泡菜的亚硝酸盐 含量要低 可见 卤水泡菜亚硝酸盐含量控制比盐水泡菜好 进一 步说明 陪聊的添加是控制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此基础上 我们应该使用卤水泡制蔬菜 以便得出更好的产 13 品 表 4 第二批实验成品亚硝酸盐含量 泡制条件室温状态 30 培养箱状态 37 泡菜名称 盐 水 生 姜 卤 水 生 姜 卤水生姜 包菜 盐 水 生 姜 卤 水 生 姜 卤水生姜 包菜 实验数据0 0160 0230 0220 0510 02450 013 实验结果 mg kg 18 4924 1623 3547 0225 3916 00 在第二批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数据中 我们控制了泡菜温 度 分别在 30 和 37 的温度下制作泡菜 同时也采用不同的制作 原材料 包菜 生姜 生姜 包菜 进行研究 这批实验成品的亚硝酸盐含量普遍较高 相对而言 室温状态 的泡菜亚硝酸盐含量较低 而在室温状态下盐水生姜是符合标准的 在光照培养箱中 卤水生姜 包菜亚硝酸盐含量也符合标准 对比于第一批泡菜 生姜为原材料的泡菜品质没有包菜为原材 料的泡菜好 在以后的制作中应多采用较柔软的原料制作泡菜 而 温度则控制在 30 左右 14 表 5 第三批实验成品亚硝酸盐含量 泡制条件1 号2 号3 号 泡菜名称卤水包菜 1卤水包菜 2盐水包菜 1盐水泡菜 2 第一次测定0 0050 017 第二次测定0 0080 015 平均数据0 0650 016 实验结果 mg kg 10 6918 45 已经发霉 没有测定 没有数据 第三批泡菜控制了两个变量 其一 是否加入了菌种 菌种加 入后的泡菜在口感上较好于之前的两批 味道适中 其二 在前两 批的基础上第三批泡菜加入了少量的白酒 白酒的加入减少了亚硝 酸盐的含量 因此 菌种的添加以及白酒的加入有助于控制亚硝酸 盐含量 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数据来看 亚硝酸盐含量是比较低的 两份都达到了国家标准 由此可见 菌种的加入是控制亚硝酸盐含 量的又一方法 表 6 第四批实验成品亚硝酸盐含量 泡制条件加入菌种 培养箱 泡菜名称盐 水 泡 盐 水 泡 卤 水 泡 卤 水 泡 萝 榨 15 菜 1菜 2菜 1菜 2卜菜 第一次测定0 0670 0230 0270 0300 0230 027 第二次测定0 0600 0280 0200 0330 0140 036 平均数据0 06350 02550 02350 03150 01850 0315 实验结果 mg kg 26 2056 8224 5731 1020 4931 10 第四批泡菜是通过改良后制作的一批泡菜 盐含量为 2 25 糖含量为 5 白酒含量为 1 这批泡菜亚硝酸盐含量比较的稳定 但是 普遍都超出了亚硝酸盐含量的国家标准 4 4 结论结论 4 1 影响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 亚硝酸盐的含量与盐浓度 温度 腌制时间等众多因素密切 相关 它们影响泡菜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从而影响泡菜的口味 及亚硝酸盐含量 发酵初期 泡菜中的微生物生长很快 微生物将 蔬菜中的硝酸盐氧化成亚硝酸盐 如此同时 蔬菜中的酚类物质和 维生素 C 等物质也会将亚硝酸盐还原 但总体来说 生成的亚硝酸 盐大于被还原的亚硝酸盐 因此 随着发酵时间的进行 亚硝酸盐 的含量会逐步上升 随着微生物代谢活动的持续 氧气被消耗殆尽 泡菜坛中的环境不利于除乳酸菌以外的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与此同 时 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由于被氧化而减少 因此 亚硝酸盐的含 量会逐渐下降并趋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 此外 食盐浓度也会对 16 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产生影响 3 的食盐浓度所制作的泡菜 经 过 13 d 发酵后 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高 低浓度的食盐溶 液可能对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 而 7 的食盐溶液则对微生物 的生长有较大的抑制作用 因此 高浓度的食盐浓度泡菜中的亚硝 酸盐含量较低 4 2 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加热杀菌处理对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效果不明显 可以 另选杀菌效果良好的杀菌方法 质量分数 6 的食盐腌制的泡菜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质 量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