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主备老师:陈海英)1、稻草人(精读)一、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懒、橘、瘪”等生字,理解有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简要地复述课文。(教学重点)3、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体会描写稻草人情感变化的语句,感受稻草人的尽职、善良的品行。(教学难点)二、学情分析本文属于童话故事,所描写的事物大部分学生都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很明显,只要学生潜心读书应该不难理解。只是篇幅有点长,这就涉及到精讲精练,长文短教的问题。所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如何从文中提取有价值的问题是关键。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稻草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入手,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味,教学目标也就自然达成了。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稻草人在田里看到了那几件事。2、学习本课“懒、橘、穗、喉”等生字,理解有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了解作者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这学期的开篇之作稻草人(板书课题),大家对它一定很感兴趣。针对稻草人你都掌握了哪些关于它的知识,能说说吗?2、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教师补充有关稻草人来历的资料。3、简介作者叶圣陶,(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作品小小的船瀑布,然后教师补充相关资料)(意图:针对学生已有的经验积累进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 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1) 把课文读准、读通顺,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 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 找出文中描写稻草人样子和结构的段落,读一读(意图:通过初读,把握教学方向,学生能够自己学懂的知识点就放手让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 检查生字。(1) 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2) 教师随机指导“懒、橘、喉”这几个字的写法。(意图:导学结合,夯实基础)3、 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稻草人看到一只飞蛾飞到主人的稻田里,并产下了子儿。稻草人很着急,想把情况告诉主人却无能为力,他为主人感到很悲伤。)(意图:通过自学,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4、 指名反馈:文中的稻草人长得什么样呢?文中的哪一个自然段进行了具体的描写?(第一自然段)5、 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思考: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把稻草人的样子和结构说清楚的?6、 指名反馈。(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7、 要求学生仿照这一段的写作方法,口头描述眼前的一种实物(如书包、文具盒、钢笔等)同桌交流,然后指两名学生汇报。(意图:把握作者的表达方法,提高习作能力)三、再读课文 学生质疑同学们,本文写了几个人物?你能针对这两个人物提出问题吗?1、学生提问,然后归纳总结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一位怎样稻草人和怎样的老妇人?2、总结质疑的方法:这是根据主要人物质疑法。3、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很好,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提出了这样有价值的问题,但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光是提出问题,而且要解决问题,那解决问题还是要潜心读书,希望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把能够解决以上问题的相关语句找出来,等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好吗?(意图: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两遍,积累好词好句。2、将以上片段练习写在小作文本上。3、再读课文,解决以上问题。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简要地复述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体会描写稻草人情感变化的语句,感受稻草人的尽职、善良的品行。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 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肌肤 稻穗 懒怠 橘子 褐色 挽救2、说说文章讲了稻草人的那些事?(意图:巩固旧知,引出新知识)二、精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1、 教师导读:课文主要给我们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稻草人,一个就是稻草人的主人老妇人。作者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稻草人和老妇人形象呢?我想大家通过再一次的自学,一定大有收获,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我们先同桌交流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好吗?(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达到学生能够人人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人人动口,尝试成功的喜悦之情)2、全班交流:3、教学建议:(1)学生反馈语句,学生一起读一读。(2)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体会。(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意图:全班交流,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交给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的方法,使课堂秩序井然有序)4、明确交流结果:(1)明确稻草人的尽职、善良具有同情之心。从作者描写它的心理变化过程的语句来体会: 视角一:作者拿稻草人和分别与牛和狗作对比,鲜明地表现出稻草人的尽职尽责。视角二:当稻草人看到饱满的稻穗想到了主人的凄惨经历,感到发自内心的高兴,表现出了稻草人富有同情之心。视角三:捉住小蛾来到田里时稻草人的所作所为的句子体会稻草人善良但对主人又无能为力的情感。例如“他想到将来田里的情形心里就像刀割一样”“他恨不得一下子跳过去,”(2)明确老妇人悲惨、孤单、可怜、穷苦的处境。指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了反衬的写作方法。作者通过正面描写稻草人的尽职、善良具有同情之心的方法反衬出老妇人悲惨的命运。(意图:尽管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但我们不能违背编者的意图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学生的理解有所偏颇时,教师就应该发挥其自己主导作用)5、 教师小结:稻草人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它焦急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对主人的关爱,他同情主人悲惨的遭遇。他的行为感动了作者,所以作者写了这篇文章,他的行为同样感动了你我,那你能简要的讲讲稻草人的故事吗?6、学生同桌复述课文。(意图:脱离文本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从而和作者产生共鸣)三、课外延伸 培养想象能力 1、教师小结:同学们,这是一则悲戚的童话故事,叶圣陶先生精湛的写作技巧向我们展示了稻草人的尽职、善良美好品质。尤其是这篇文章的结尾不同寻常,你们能说说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学生能悟出来更好,悟不出来可以进行点拨,明确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2、那后来发生了什么?你能发挥你的想象写一些吗?老师可以给你们开个头:“稻草人苦的很伤心”另外,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样尽责任的例子也不少,你不想赞扬他们一番吗?请你以“他(她、它)真是尽责任啊!你看”为总起句写一个小片段。两个片段任选一个。(学生进行小练笔)3、交流练笔情况,教师总结全文。(意图:利用作者留白艺术进行补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写话情趣)四、布置作业1、修改课堂小练笔,誊写在小作文上。2、同步阅读第一、二课选读其中一课,写简单的读书笔记。五、板书设计1稻草人稻草人 飞蛾下子 老妇人(善良) 焦急、担心、愤恨、悲伤(可怜)2、寓言两则(精读)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矛、弗、卮、遂”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2、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教学难点: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二、学情分析 本文属于文言类的寓言故事。学生首次接触这样的文体,从心理上来说可能有些惧怕,这就是学生没有自信心的问题。所以教学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消除学生这种畏惧感这一问题。教师要多采用鼓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从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入手。交给学生必要的方法,例如文言语句的翻译可采用“留、换、补、删”四种具体方法。 1、保留原词。即凡人、事、物等名词性的表意词可以保留不动。 2、改换词语。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词换为相应的现代汉语双音词。 3、增补词语。即将文言文中常省略的各种句子成分补充译出来。4、删略词语。即将文言中那些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去掉不译。 当然这些内容不一定全教给学生,但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2、正确朗读自相矛盾,借助注释及字典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吗?都有哪些?(指名汇报)2、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开书,快速浏览,你发现什么?(是两则文言文)(意图:用学生已经很熟悉的寓言故事进行导入,就在于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同学们,看到这样的文体,你也许觉得有些难,其实你们只要掌握了方法,就不会觉得有多难了。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古诗,这种文体和古诗的学法差不多,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行。请你们先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意图:引导学生消除学习文言文的畏惧感)2、学生自由读文,然后指名试读。3、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第一则寓言的题目。教师强调“矛盾”二字书写并字面解题,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打比方来理解。4、教师范读课文。5、同桌互读课文,然后再指名读。(意图:引导学生走好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那就是读通课文)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读文章,讲一讲故事大意,能说多少就说多少,不可强求。(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读第一句。 教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从前楚国有一个人卖矛和盾。”“鬻”的理解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解重点的意思。先解决自己不懂的字词,然后有自己的话说出来就行了。 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学生运用以上方法解释句子大意。 理解过程中“坚、利、于”等词语学生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学生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总结学习方法并掌握这些方法)学生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会又会有哪些表现呢?学生口头填空:自主思考,集体交流,四人小组内可以演一演。指导学生有感情讲一讲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4、人群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在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指名读,谈理解。楚国人的反映怎样?-“应”:回答。“弗能应”:不能够回答。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吗?-无言以对、哑口无言。5、为什么“弗能应也”?-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话相互抵触的情景。6、那么,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比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设置情境,进一步理解寓意) 四、总结全文,掌握学习方法1、同学们,今天你们又掌握了一种新本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现在我们再回头想想,是不是不难理解,他其实就有点像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一样,看看我们是通过哪几部学懂这篇古文的?2、师生共同总结并板书“留、换、补、删”四种具体方法。(意图:学以致用,充分理解故事的寓意)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尝试背诵。用现代汉语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2寓言二则自相矛盾我的矛我的盾物莫能陷也 于物无不陷也锐利戳得穿坚固戳不穿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画蛇添足,借助注释及字典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2、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3、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1、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韩非子难势里的一则小故事。今天,我们 继续学习寓言故事,这次带给大家的是战国策齐策里的故事,听一听、猜一猜。(放录音讲故事猜成语)2、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听到的故事猜出这个故事的题目呢?(引出课题画蛇添足)(意图: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二、读悟探究:(一)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二)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断句。)(意图:读通文本,为理解寓意做铺垫) (三)说一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是怎样发生?怎样发展?结果怎样呢? (四)发生:学生读1、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大意。 (教师注意引导结实“足、余、之、成”等词语,并鼓励学生用上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五)教师: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谁来读读?用自己的话说大意。(教师注意引导关键词语的理解) “一人蛇先成”,他是这样说?怎样做的?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吾能为之足”指导学生用十分傲慢的语气去读,摆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态来。(个别读)(六)教师:他很得意!可是最后却没有喝到酒,为什么呢?“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理解这句话。指导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将质疑、不屑的神情表现出来。(个别读、分组读)出示: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故事的结果怎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终亡其酒”呢?-他自作聪明,违背事物本来的面目,弄巧成拙,办糟了事情。带着理解读一读。(意图:先从整体入手,让学生把握故事内容,然后逐字逐句的理解,并且将学习第一则寓言的学习方法加以利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三、学以致用: 1、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过“画蛇添足”的时候,用这个成语造句。教师点拨:比如同学们写作文,本来结构完整,可常常添上一些废话凑数,这可以说是什么?(意图:理解寓意,明白道理)四、总结全文:1、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寓意是什么? 2、你能将文言文讲给别人听吗?选择一篇试背。(教师可以提供课文留白或成语故事的图片)(意图:朗读、背诵,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感受汉语言的博大精深)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分小组选择一个故事演一演。可以在学习“百花园一”时交流展示。 3、收集一些寓言故事,了解一下寓意。 板书设计: 2寓言二则画蛇添足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3、卖火柴的小女孩(精读)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围裙、哆哆嗦嗦、蜷腿、暖烘烘”等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学情分析本课是丹麦著名童话大王安徒生的作品,喜欢读童话的学生对此并不陌生。所以读通课文很容易,而且一看就知道小女孩极其可怜。但从哪些重点的词句能够体会文章的主旨,以及文字背后又说明了什么,这些有待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潜心读文。另外还可以抓住文中的重点段落启发学生质疑,例如文章的第三部分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质疑解惑的过程中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围裙、哆哆嗦嗦、蜷腿、暖烘烘”等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爱读童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那些童话故事呢? 2、学生自由说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丹麦著名的作家安徒生的一篇名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有的同学可能已经读过了,读过了再来细致的学习学习,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不信就跟老师来吧。(意图:由孩子们自己熟悉的童话故事引入课题,使学生产生知识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要求,自学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读后想一想,你想用什么样的句子来评价小女孩的命运?2、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3、读后汇报。 (1)检查自读情况:读一读你觉得最难读的句子,然后选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2)指名回答读了这篇课文,你想用什么样的句子来评价小女孩的命运?4、师提炼:小女孩处境可怜,命运悲惨。投影填空题:课文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故事,这个故事是按( )顺序写的,全文可分( )段。第一段写( ),第二段写( ),它三段写( )。(意图:以读为主线,提纲挈领,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为分组探究设下伏笔)5、检测生字掌握情况认读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交流难写的字“灌、僵、烤”然后说说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的笔画。(意图:学习字词适时点拨,夯实基础,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1、大家都说小女孩的命运悲惨,老师也有同感,但是课文中最后却是这样写的,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句话后问:她幸福吗?为什么?2、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文本,画出能说明问题的语句仔细读一读,在空白的地方做简单的批注,等下节课再来研讨。3、回忆上学期学过的“阅读时怎样作批注的方法”。主要有:感想式、质疑式、评价式、补充式、联想式这五种。采用的方法一般是旁批和眉批两种。(意图:“矛盾处见真知”,利用矛盾性问题,以疑促读,读中解惑,使学生在读、悟、议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四、布置课外作业 1、从文中摘抄你喜欢的好词好句。 2、细读课文,用做批注的阅读方法完成以上阅读作业。(意图: 促进学生的阅读积累,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讨论上一节课留下的问题:小女孩幸福吗?为什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展开合理想象的方法。3、引导学生发挥合理想象,以现代社会为背景改写课文结尾。教学过程一、释疑解难1、出示上一节课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问题。(小女孩幸福吗?为什么?)2、同桌交流自学收获,组织语言,全班交流。3、全班交流自学心得。(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课文第一部分的重点句:投影字幕:1、“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一向是她妈妈穿的。”a前句是什么意思?后句中的破折号表示什么? b. 从这两句话中,说明了什么? (小女孩家里非常贫穷,她自己没有鞋,寒冬腊月出门,穿的是妈妈的大拖鞋。) 2、“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她可忘不了这个。”(她和其他孩子一样,向往光明,向往快乐。)3小结:大年夜本是孩子和爸爸妈妈团圆欢聚的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可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却在人们欢乐的时候光头赤脚,流浪街头,叫卖火柴。她的生活是多么的痛苦悲惨。(意图: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思维能力)过渡语:那小女孩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感到过幸福呢?(二)第二部分填空练习小女孩划火柴幻想中的事物希望得到原因第次大火炉暖和冻僵根据表格的内容,重点抓住小女孩幻想的语句,说说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些美丽的幻想,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4.指导朗读课文。(表达出小女孩迫切的希望,痛苦的哀求。幸福地飞走的心情)(三)第三部分抓住两个“幸福”理解它的深刻含义。1、出示句子:“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2、结合以上理解说说这两个幸福的意思一样吗?能说说你的理解吗?3、你认为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这句话,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4、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句话。(意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二、拓展延伸 深化感情1、想象一下,如果小女孩现在来到我们身边你会怎么帮助她呢?(学生自由发言,然后阅读课后阅读链接你别问,这是为什么)2、师引导:是啊,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能来到现代,她就不再痛苦、孤独,因为有一大群爱她的小伙伴。让我们想象一下,她来到我们身边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还有就是同样是童年,自己的童年和小女孩比一比,你一定有许多感想吧?那就拿起你手中的笔写写吧,两个话题任选一个写一段话。(意图: 创设新的学习情境,表达学生自己的内心感受,使语言积累和运用得到有机结合)三、布置作业1、修改好以上片段练习,认真抄写在小作文本上。2、读一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板书设计 3、卖火柴的小女孩冻僵 暖和 铜火炉饥饿 食物 烤鹅痛苦 欢乐 圣诞树孤单 爱抚 奶奶(痛苦的生活 美好的幻想)4、刺 猬 汉 斯(略读)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讽、磕、诫、膏”这四个生字,积累“冷潮热讽”等词语。2、快速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能对文中人进行评价,懂得“答应别人的时就应当守信用”的道理。教学重点:在快速阅读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故事的人物进行评价,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及深奥的道理。二、学情分析: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篇幅较长,但寓意浅显易懂。学生只要能够仔细阅读,其中蕴含的道理自然就会跃然纸上。所以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学生理解不到位的时候加以点拨即可。三、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都看过很多童话故事吧,那么你们知道格林童话的作者是谁吗?(格林兄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格林童话刺猬汉斯。(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格林童话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提示:(1)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冷潮热讽”等词语的意思。(2)快速阅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生自学。(建议时间在10分钟)(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学,渗透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3、汇报交流。(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告戒:课文指公主自己警告劝戒自己不得改变主意。 冷潮热讽:因为没有孩子,农夫受到人们尖刻的嘲笑和讥讽。(2)课文讲了一个富有的农民的怪儿子-刺猬汉斯的历险故事:他骑着公鸡住在森林里的一棵大树上。他在树上呆了许多年,一边吹着笛子,一边照看他的猪。后来,他给两个迷路的国王指路,并要求他们写一份保证书:在回家后遇到的第一件东西赐予他。两位国王回家后遇到的都是自己的公主,可是第一位国王不守信用,没有遵守诺言;而第二位国王的公主,不嫌弃长相奇怪的汉斯。最后汉斯脱掉了刺猬皮,变成英俊的小伙子,和第二位公主结了婚。(学生汇报内容时,只要大致内容讲到就行)(意图: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尝试成功的喜悦之情) 三、评价人物,感悟明理 1、师: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对汉斯有什么看法?我们还可以说说对其他人物的看法。2、小组合作,评价故事中的人物。3、指名反馈。(1)对汉斯的评价 (2)对第二位公主的评价 (3)对农夫的评价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汉斯非常坚毅、勤劳、纯朴、善良,我们要向汉斯学习;我们做人要言而有信;言而有信,就能获得幸福;言而无信,将一辈子被别人看不起。)(意图:评价人物,深化感情,使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四、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阅读了有趣的刺猬汉斯的历险故事,赞扬了主人公汉斯的坚毅、勤劳、纯朴、善良优秀品质,同时通过第二个公主知道了一个朴素的做人的道理:要言而有信。五、作业布置 1、积累好词好句。2、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板书设计:4* 刺猬汉斯 ( 格林兄弟)学习汉斯坚毅、勤劳、纯朴、善良的品质 明白了做人要言而有信的道理5*、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略读)一、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戚、杈、诧、蹑、眩”5个生字,积累有关的词语,如“蹑手蹑脚”、“无声无息”等。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尼尔斯是一个勇敢、善良、有爱心的孩子。 3、感悟童话中蕴含的哲理:人要以诚待人,乐于助人就会有善报。教学重点:要求学生能够自主阅读长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内容,了解人物。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童话”是语言王国里的一朵奇葩,本册为我们安排了五篇童话故事,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最后一则-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希望大家能运用以前学童话的方法多自主学习。(意图:用谈话的方式,将学生引入课题)二、入题、质疑 1、指名读课题-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2、你们从课题里知道什么? (主人公,主要内容)3、你还想知道什么?(历险的过程,经历了哪些险;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戓蕴含着什么哲理;尼尔斯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意图:学贵有疑,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三、自主合作,讨论,初步解疑1、学生分成4人小组,讨论以上问题。2、师提示学习方法(或小组成员主动介绍方法)自由朗读。逐个击破注意合作在书上做批注,或在草稿上记下答案,以备交流。人人都要参与。讨论时要注意倾听,谦让,团结,协作。3、学生开始合作,师巡视。四、交流,彻底解疑 1、请一个组的代表发言,汇报答案。 2、其它组的代表补充或更正,师注意做好记录。 3、对不能达成一致的地方,师指导讨论。(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尝试成功的喜悦之情) 五、拓展延伸 1、师:学语文即学做人,那么,你学了本文,对你学好做人有什么帮助? 2、交流积累的词语。 3、讨论本课中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六、布置作业 1、回家将本课童话讲给家人听, 2、练笔-续写。 板书设计: 变成小人儿 去找小精灵 骑上鹅背 追赶野鹅 尼尔斯 调皮、机智和勇敢 遇到狐狸 救下野鹅 受到欢迎 被野鹅接纳语文百花园一(综合运用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破折号的作用并会使用。2、自主阅读两首寓言诗,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的特点。3、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按要求讲给大家听。4、按要求完成习作练习。二、教学时间:四课时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完成“温故知新”和“阅读平台”。一、温故知新1、字义的理解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时,要先把句子反复的读上几遍,结合加点字所出的语言环境来确定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2、认识破折号破折号是表示话题或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等的符号,“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50859-2024 矿山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
- 加法计算方法题库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思维口才面试题及答案
- 高中大题数学真题及答案
- 文旅融合推广方案
- 恒丰银行秋招题库及答案
- 海康威视校招试题及答案
- 国家开发投资校招题库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会员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考试刷塔试题及答案
- 酒吧店长岗位职责与客户关系
- 校医室管理制度
- 购物中心招商培训课件
- QC/T 1206.1-2024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管理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 2022浪潮信创服务器CS5260H2技术白皮书
- 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 财务总监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2025年
-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数学试卷
- 人民医院附属楼康养公寓装修设计任务书
- 挡土墙施工合同
- 课件:《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十一讲 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