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艺术之美.doc_第1页
数学与艺术之美.doc_第2页
数学与艺术之美.doc_第3页
数学与艺术之美.doc_第4页
数学与艺术之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与艺术之美摘要:宇宙以来,数学就决定了一切的美感,有了人类活动后,就逐渐深化成情感的体现。曾经有一篇有趣的文章,指出每一时代的主流绘画艺术背后都是隐藏着数学结构几何学,在达芬奇那里是讲求透视关系的射影几何学;在毕加索那里是非欧几何学;在后现代主义、纯粹主义那里也许是现在说的分形几何学。其实,对于数学关系在艺术品中的重要性,向来就被一些美学家和艺术家所肯定。古希腊著名美学家,同时也是数学家的毕达哥拉斯就提出“美在和谐”的观点,这其中“和谐”就是很重要的一种数学关系,被毕达哥拉斯学派称为“最美妙的东西”,从而他们认为只要恰到好处地调整好数量比例关系,建筑、雕像、书法甚至音乐、舞蹈等就能产生最美最和谐的艺术效果,通过我们的视觉就能感受到一种完美。关键词: 数学 、艺术、黄金比例、音乐、美学一、 数学与艺术的关系数学抽象的思辨,严密的推理,逻辑的论证,精确的计算,总揽全局而又步步为营的思维方式,构造起号称为“思维的体操”的数学大厦的容基。而艺术是对哲学思想的变迁和艺术家们对多变的技术环境的反应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艺术是浮想联翩,潇洒不羁,蔑视规律,跳跃的思维律动,弥漫出若即若离的艺术图景。咋一看,数学与艺术看作水火不容,但细细品味,艺术家们开始使用数学的语言和思想,并将其贯穿于五彩缤纷的艺术生活之中,鉴于辩证唯物论,任何事物都是辨证统一的,数学与艺术也蕴涵着内在的统一。数学与艺术一样,是人性建构自身的理性需要,抽象是高级思维的一个标志,理性思维、严密推理中同样会有灵感巧思的不期而至。思路全无时,也不妨来个浮想联翩,创造由此产生。若干痴迷于数学的人,从第一为科学献身的阿基米德,到摘取数学皇冠之珠的陈景润,征服他们的是数学中朴实纯粹的美,这是一种艺术的境界。看似凌乱繁杂的一堆符号、公式,当条分缕析后,才如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发现隐藏其中的奥秘是的那种欣喜若狂的快感,非置身其中而不能领会。二、数学与一些艺术形式(一) 数学与音乐音乐是心灵和情感在声音方面的外化,数学是客观事物高度抽象和逻辑思维的产物。那么,“多情”的音乐与“冷酷”的数学也有关系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数学与音乐之间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在一个音乐家的表演水平得到评判以前,首先要确认一个起码的前提:他的音是准的,仅仅是音准并不能使他成为一个音乐家。就象是对一位历史学家的著作只能评判说他没有说瞎话,也是不得要领的。数学和音乐是人类精神两种最伟大的产品。它们全然是人造的两个金碧辉煌、自己自足的世界,前者仅用了十个阿拉伯数字和若干符号就造出了一个无限的真的世界,后者仅用了五条线和一些蝌蚪状的音符就造出一个无限的美的世界。春江花月夜和肖邦小月曲的旋律也是不存在与自然界中的,在大自然中,你绝不会听到类似于人造的、另人着迷的音乐,因为它是你的心声,在数学里,n维空间、无限空间等人造的世界,甚至是“2”、“直线”、“平面”也都是人类精神最抽象的产物。并且,肖邦很注意乐谱的数学规则、形式和结构,有位研究肖邦的专家称肖邦的乐谱“具有乐谱语言的数学特征”。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曾提过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乐”就是指音乐,“数”就是指数学,这样,孔子就已经把音乐和数学并列在一起了。1952年12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聂耳、冼星海作品研讨会上,武汉音乐学院院长曾宣读了一篇引人注目的论文论义勇军进行曲的数列结构,该文整个建立在数学基础上,从而提出了一种突破传统式结构理论的观点,论文的新颖不仅引起了轰动,而且引起了音乐工作者的思考,都认为数学和音乐之间可能有一种深奥的内在联系。(二)数学与文学 文学和数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条道上跑的车,但是其实数学和文学有着奇妙的同一性。文学是以感觉经验的形式传达人类理性思维的成果,而数学则是以理性思维的形式描述人类的感觉经验,两者的同一性在于归根结底在符号上的统一。下面我将简略介绍一下在我国文学中的数学。1.我国成语中的数学中国成语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字,犹如嵌在其中的珠玉,为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字所不及。如能把成语的范围再扩大到民间俗语、谚语和歇后语,那么题材就更丰富了。例如:406 = ?谜底是“陆续不断”。它就同循环小数挂上了钩。也可以用成语、俗语通过算式反映一个数学关系。中国有很多的咏物诗、怀古诗可以为我们所鉴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事无成) 3 2 = 1(十八般武艺)+(三十六计)=(五湖四海) 18 + 36 = 54(五颜六色)(七窍生烟)=(八面玲珑) 56 7 = 8以上这些成语算式就成功的把文学和数学联系在一起,也成功的在中国文学里添加了一些“调料”,使人在了解是不禁莞尔一笑,感叹其中的妙处。2.我国诗中的数学数学入诗,使人情趣盎然。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宋人邵康的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自然朴实的乡村景象,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然而它却有一半是用数字写出的,诗意的美隐含在数的和谐之中。 下面分别是一至十起头的唐诗名家诗句,颇有韵味: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两臣开济老臣心(杜甫), 三军大呼阴山动(岑 参 ),四座无言星欲稀(李顺), 五湖烟水独忘机(温庭筠),六年西顾空吟哦(韩愈), 七月七日长生殿(白居易),八骏日行八万里(李商隐), 九重谁省谏书函(李商隐),十鼓只载数骆驼(韩愈)。 古今中外都有一些数学问题,是以诗歌的形式叙述的,是诗人和数学家的和谐的统一,形成诗歌海洋中别具风格的浪花,也是数学天空中闪烁的繁星。(1) 百羊问题我国明代的程大位的算法统宗一书中,有一道所谓的“百羊问题”: 甲赶羊群逐草茂,乙拽一羊随其后, 戏问甲及一百否?甲云所说无差谬, 若得这般一群凑,于添半群小半群, 得你一只来方凑,玄机奥妙谁猜透。(注:小半即四分之一)此题题目并不难,但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就有别一番滋味了。现在用方程解一下:设原有羊x只,则根据题意有x+x+0.5x+0.25x+1=100得x=36,故原有羊36只。(2) 丢番图的墓志铭(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生平事迹现几无据可寻,但是可以在他的墓志铭上略知一二,因为他的墓志铭十分特殊,铭文是一首诗谜:过路的人!这儿埋葬着丢番图。请计算一下下面的数目,便可知道他多少岁时寿终正寝。他的一生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十二分之一是无忧无虑的少年,再过去七分之一的年程,他建立了幸福的家庭。五年后儿子出生,不料儿子只活到父亲一半的年龄,竟先其父四年而终。晚年丧子老人真可怜,悲痛之中度过了风烛残年!请你算一算,丢番图活了多大年龄?设丢番图活了x岁,则根据题意有解得x=84,故知丢番图活了84岁。有没有纯粹的“数学诗”呢?一些学者作了肯定的回答。他们认为所谓诗,从某种意义上是说,就是既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又有和谐、简洁和对称美的形式,凡是具有这些性质的事物都可以称为诗,或称有诗的意境。好的诗可以惊天地、泣鬼神,可以将人带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艺术境界。以这样的观点来看数学,许多的抽象的公式、法则、定理,都是能够给人的理智以极大的美感享受的数学诗。各种不同的函数不管有多复杂,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都能表示成如上的统一形式。这意味着凡是这样的函数都具有右端级数所显示的那种排列整齐的无穷层次结构。在这个两个无穷展开式中,取得项数越多,得到的e值和值也就越精确,只要对e和的深刻性有所了解,你会发现这种数学现象确实透漏出一种绵长的诗的意象,那略带神秘色彩的奇异美的光芒就像秋夜的星空引发的美的遐想。因此,傅立叶级数理论被喻为伟大的“数学诗”。3.金庸小说中的数学金庸是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他的武侠小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对诸子百家、佛经道藏、诗词歌赋、医卜星相等等都了然于胸,因而他下笔挥洒自如,时时变化,他的作品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好多海外华侨把武侠小说看作学习中文的一种特殊的课本,他们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就提高了中文水平。评论家认为,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鹿鼎记是他的三部代表作。在射雕英雄传中,写了不少不可思议的中国古代术数怪题。例如“九宫土”、“五五图”、“百子图”以及“鬼谷算”、“立方招兵”等五花八门的难题。着实令数学爱好者们动心,恨不得立即拿来研究一番。令人惊讶的是,我国当代大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也在敬佩者之列,他曾风趣的把武侠小说称为成人的童话。在射雕英雄传这部杰出的作品中,他把男女主角郭靖和黄蓉以及洪七公等人物写的活灵活现,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而其中的九阴真经又穿插着韩信点兵、大衍求一术,以及天元、地元,人元、物元(实际上是四元一次联立方程组)等相当过硬的古算内容,让人击节称赞,为之叹服。(三)数学与绘画在欧洲艺术创作领域公认有两次最大的创新,一次是文艺复兴,另一次是本世纪初兴起的现代艺术。两次大的变革都与几何学的变革有关。前者与三维透视几何有关,后者与N维几何和非欧几何有关。 其实在更早之前,数学中的黄金分割以及几何图形的对称性就开始用于指导绘画创作。几何学与艺术的关系源远流长,每一种艺术、每个艺术流派都无法回避几何学。问题不在于是否接受几何学,是否受几何学影响,而在于接受哪一种几何学,主动或者被动吸收哪一种几何学给出的空间观念。 曾经有一篇极有趣的文章,指出每一时代的主流绘画艺术背后都隐藏着一种深层数学结构几何学,在达芬奇那里是讲求透视关系的射影几何学;在毕加索那里是非欧几何学;在后现代主义、纯粹主义那里也许是现在说的分形几何学,虽然艺术家们本身也许并未意识到。可以看出,西方文化的传承一直与数学密不可分。2龙的画法不仅是欧洲文艺的绘画与数学有联系,我国的绘画也和数学有联系。其中有个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龙的画法。龙是我国神话和传说中的形象化和民族化的动物。华夏儿女被誉为“龙的传人”;生气勃勃被赞为“生龙活虎”;神采奕奕被叹为“龙章凤姿”;甚至字写的好也被赞为“龙蛇飞动”。所以,龙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象征。作为神话和图腾崇拜的综合形象,美国一位人类学家认为,龙应该是天上的鹰和地上的蛇的“合体”。其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