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县发展现状及展望.doc_第1页
商水县发展现状及展望.doc_第2页
商水县发展现状及展望.doc_第3页
商水县发展现状及展望.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商水县发展现状及展望13公管1班 * 2011335*摘要:商水县是一个位于中原经济区的欠发达县级行政单位,它隶属与河南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三大产业中,农业比例较大,属于农业大县,工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例较小。因为历史及所在地区的环境因素,资源较为单一,主要资源优势在于农业与人口资源,发展的重点也放在开发农业资源和引导人口资源向劳动力资源转变上,借助“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与土地流转政策等政策优势,加快推进周商一体化进程,抓住机遇,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关键词:区位 经济发展 周商一体化 一、 商水县的历史简介商水县,春秋战国时隶属楚国。汉代称汝阳,以汝水为名。隋代改为溵水。宋太祖赵匡胤为避父讳(其父名赵弘殷),讳“殷”、“溵”等字,“殷”、“商”为同一王朝名,改“溵水县”为“商水县”。1953年前,商水县属淮阳专员公署。1953年1965年,属许昌专员公署。1965年后属周口专区(周口地区),2000年8月2日属周口市。二、 区位分析(一)地理区位。商水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市域西南部,位于东经11415-11453、北纬3318-3345之间,县域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 1270 平方公里。西北距省会郑州 185 公里, 东南距项城市区27 公里, 南距上蔡县县城50公里, 西距漯河市召陵区55公里。商水县地理位置上处于豫东平原,地势平坦,西北高东南低。地处暖温带南部,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为季风半湿润气候,全年温度适宜,四季分明。河流纵横,沙颍河、汾河、清水河等顺势流过,浅层地下水充足。(二)政治区划。截至2011年底,全县有老城、新城、东城3个街道办事处,谭庄、邓城、固墙、黄寨、巴村、白寺、练集、魏集、胡吉等9个建制镇,城关、袁老、舒庄、汤庄、化河、平店、姚集、大武、张庄、张明、郝岗11个乡、1个农场,572个行政村、16个居委会、1446个自然村,全县总人口121.4万。(三)交通条件。商水县城区紧邻周口市区,并趋向于一体化发展,可以享受很大的交通优势:公路方面:106国道横穿南北,310国道横穿东西;南洛高速、永登高速、大广高速、周商高速4条高速穿境而过;铁路方面:漯阜铁路横贯东西,西接京广铁路,东接京九铁路。水运方面:沙颍河实现全年通航,境内有李埠口等港口,经淮河入长江直达南京、上海,成为河南省连接华东经济圈的重要通道。(四)旅游资源。商水县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生态旅游资源有:许村汉代白果树,朱集美人指葡萄园、黄寨名贵花木植物园、魏集白鹭森林公园、八里湾千亩玫瑰园等三、 经济发展状况根据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97.5亿元,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6亿元,增长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4亿元,增长12.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7亿元,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83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7251元,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0.345.424.3,二三产业比重提高4.1个百分点。(一)农业发展以粮食作物为主。2013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2246万元,比上年增长20.7%。全年粮食总产量727243吨,增长48.9%,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并成为全市订单小麦生产第一大县。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进展,粮经比由上年的70.529.5调整为69.430.6;新增姚集棚菜、练集美人指葡萄等无公害生产基地14个。林业生产持续发展,畜牧、养殖业保持稳定。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二)工业初步形成了以化工、机电、棉织、粮加工等轻工业为主的系列化生产体系。总体发展态势良好。2013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72741万元,增长10.1%。爱普饲料迅速发展壮大,猪饲料销量进入全省三强,成为商水首个产值超亿元企业;佳利达纺织已形成3.5万锭生产能力,产销两旺;宏大织业公司着力提升生产工艺,出口创汇额稳中有升;骏马化工集团完成了脱碳及型煤改造技改项目,3万吨甲醇设备安装调试已经完成;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卓有成效。全县累计引进各类项目281个,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县重点项目54个,总投资17.3亿元,实际完成投资8.7亿元。54个500万元以上项目中,工业项目33个,占61%;新上项目28个,占51.9%。合同引资23.1亿元,实际到位9.8亿元。(三)第三产业发展主要依靠消费市场与特色教育的发展。消费市场的活跃主要表现在零售行业的发展,当地政府十分重视第三产业项目的投入,同时通过举办特色教育进行人才培训,提高劳动力质量,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四、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发展机遇(一)发展中的不足。商水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经济总量小,发展基础差,经济结构不完善,二三产业比重低,农业人口收入增长缓慢,劳动力大量流出,形成大批的留守老人、儿童和许多空心村,加之教育程度不够高,社会工作压力大,干部队伍工作效能有待提高。旅游资源相对分散,难以统一规划开发,基础设施匮乏,旅游价值难以提升。(二)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宏观上来说,经济全球化浪潮继续推进,新经济的迅速崛起,都让未来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潜在的机遇。中观层次上来说,中部崛起战略和“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建设,河南省“一核两圈三层”现代城镇体系的建设,以及河南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构想,土地流转等政策都为地处中原地带的商水县带来了美好的发展前景。微观上面临的机遇:周口市发展战略和周商一体化战略的推进,使商水县城市建设框架进一步拉大,逐步与周口市形成对对接。五、 关于商水县发展的思考与展望针对商水县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面对的可能性机遇,本人做出以下几点思考:(一)农业方面:应该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充分利用平原地形有利于机械化的特点和土地流转政策,发展规模化、特色化农业,提高农业劳动力收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二)工业方面:充分利用周围交通优势和劳动力优势,结合本县农业大县的特点,发展食品加工业,一方面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深加工增加农作物的附加值,同时消化本县劳动力(三)旅游业:作为次要发展对象,以农业和工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完善基础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景点之间的交通,重点打造“史记阳城清秀商水”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品牌,逐步提升旅游价值。(四)注意把握发展机会:周商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商水县城北部正逐步与周口城区实现对接,在中原崛起战略的背景下,周商地区地处武汉、郑州、合肥三大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在“中原经济区”发展计划中有着成为一个增长极的发展发潜力,有着很大的发展机遇。商水县应该加大教育事业的发展力度,提升居民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积极进行人才储备,合理规划农村格局,加快新农村建设和规模农业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