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1.ppt_第1页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1.ppt_第2页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1.ppt_第3页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1.ppt_第4页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课题1 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用真空遂道显微镜观察原子 而原子呢 是否还可以再分 为了探索原子内部结构 科学家们进行了无数的实验 他们用原子模型来表示原子 并通过实验来不断的修正模型 我们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通过扫描遂道显微镜 STM 可以看到单个的原子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做高速运动 原子核的质量几乎是整个原子的质量 那么原子核又是怎样构成的呢 揭开原子核的秘密 实验证明 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其中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 如 碳原子 质子 中子和电子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带负电荷 带正电荷 不带电荷 1 6748 10 27千克 1 6726 10 27千克 9 1176 10 31千克 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1803年 汤姆原子模型 1911年 玻尔原子模型 1913年 1904年 卢瑟福原子模型 道尔顿原子模型 电子云模型 1927 1935年 知识的延伸 实验证明 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 夸克 构成 有关夸克的结构和性质仍有探索和研究中 一 选择题1 原子和分子的区别是 A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成原子 但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B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C 分子能构成物质 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变成另一种分子和原子 区别在于它们发生的是不同的变化 2 已知一个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质量是1 993 10 26千克 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A 16克B 12 16 1 993 10 26千克C 16D 16 1 993 10 26 12千克 3 在原子中 质子数等于 A 中子数B 核外电子总数C 相对原子质量D 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4 下列原子各1克 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 氧原子B 铁原子C 氢原子D 氯原子 5 一滴水能分成许许多多个水分子 分子又可分成原子 原子又由中子 质子 电子等构成 这些微粒中 一定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A 水分子B 构成水分子的原子C 中子和质子D 电子 6 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A 是否能直接构成物质B 是否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 是否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种类的变化D 是否能构成单质 7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 原子是最小的微粒C 原子核带正电荷 但原子不显电性D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9 下列各种原子各1克 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 氧原子B 铁原子C 氢原子D 氯原子 8 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 A 质子数和中子数B 质子数和电子数C 中子数和电子数D 核电荷数和电子数 二 填空题1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量 为32 质子数是16 则中子数是 电子数是 核电荷数是 2 说明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2N表示 N2表示 2N表示 2N2表示 中2H2O 2 的意义 3 英国科学家 于19世纪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意大利的科学家 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指出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英国科学家 发现了电子 并认为一切原子中都含有电子 4 铁是由 构成 碳由 构成 水由 构成 二氧化碳分子由 构成 3个氧分子由 构成 氩气由 构成 三 简答题1 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四 创新题1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中 包括下述三个论点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原子是微观上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的观点看 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 不确切的有 A B C D 2 美国铱星公司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卫星通讯 发射卫星的数目与铱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恰好相等 下列关于铱元素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铱原子的质子数为70 B 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7 C 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 D 铱原子是金属原子3 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 中子 质量的1 1836倍 通过下表的内容 可总结出 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还总结出 1 2 3 4 近代科学原子论 1803年 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 原子构成 原子模型 原子是坚实的 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 Dalton 1766 1844 化学的新时代是从原子论开始的 恩格斯 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1897年 电子是种带负电 有一定质量的微粒 普遍存在于各种原子之中 汤姆生原子模型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 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 中和了电荷 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J J Thomson 1856 1940 粒子散射实验 1909年 原子有核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 粒子散射实验 根据实验 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 又称行星原子模型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动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E Rutherford 1871 1937 玻尔原子模型 1913年 玻尔借助诞生不久的量子理论改进了卢瑟福的模型 玻尔原子模型 又称分层模型 当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时 电子沿特定球形轨道运转 当原子有多个电子时 它们将分布在多个球壳中绕核运动 不同的电子运转轨道是具有一定级差的稳定轨道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N Bohr 1885 1962 电子云模型 现代物质结构学说 现代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 电子在原子核周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