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模成型参数设定操作指引.doc_第1页
试模成型参数设定操作指引.doc_第2页
试模成型参数设定操作指引.doc_第3页
试模成型参数设定操作指引.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模成型参数设定操作指引制作部门:制造工程部文件编号共 5 页第 5 页编制审核批准囗通用 囗部门囗管理 囗技术版 本C0日期日期日期生效日期阅文范围全体员工囗 签收囗 签阅囗 张贴部门各部门签字日期修 订 记 录修订前版本修订后版本修订内容修订日期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备 注A0AO新版本发行09.09.29目的:为了设定合理的成型工艺参,保证试模的效果,减少试模次数,特制定此作业指引试用范围:试模成型参数设定操作步骤:步骤1. 设定熔胶温度 熔胶温度是成形条件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熔胶温度太低,使塑料无法完全熔化,或太黏而无法流动;熔胶温度太高,可能使塑料裂解,特别是POM或PVC树脂更是如此。熔胶与模具的建议温度根据客户提供的物性表设定成型温度,或是使用表A-1的建议值。温度设定时从喷嘴到料斗附近逐渐降低每段相差5-10表 A-1 常用树脂的建议熔胶温度与模具温度材料名称流动性质 (CF)熔胶温度(CF)模具温度(CF)顶出温度(CF)MFR g/10min测试负荷 kg测试温度C最小值建议值最大值最小值建议值最大值建议值ABS 3510220200/392230/446280/53625/7750/12280/17688/190PA 12 955275230/446255/491300/57230/8680/176110/230135/275PA 6 1105275230/446255/491300/57270/15885/185110/230133/271PA 66 1005275260/500280/536320/60870/15880/176110/230158/316PBT 352.16250220/428250/482280/53615/6060/14080/176125/257PC 201.2300260/500305/581340/64470/15895/203120/248127/261PC/ABS125240230/446265/509300/57250/12275/167100/212117/243PC/PBT 465275250/482265/509280/53640/10460/14085/185125/257PE-HD 152.16190180/356220/428280/53620/6840/10495/203100/212PE-LD 102.16190180/356220/428280/53620/6840/10470/15880/176PEI 155.00340340/644400/752440/82470/158140/284175/347191/376PET275290265/509270/518290/55480/176100/212120/248150/302PETG 235260220/428255/491290/55410/5015/6030/8659/137PMMA 103.8230240/464250/482280/53635/9060/14080/17685/185POM 202.16190180/356225/437235/45550/12270/158105/221118/244PP 202.16230200/392230/446280/53620/6850/12280/17693/199PPE/PPO 4010265240/464280/536320/60860/14080/176110/230128/262PS 155200180/356230/446280/53620/6850/12270/15880/176PVC 5010200160/320190/374220/42820/6840/10470/15875/167SAN 3010220200/392230/446270/51840/10460/14080/17685/185步骤2. 设定模具温度按材料物性表提供的资料设定模具的温度,或按表A-1提供的温度设定模具温度,模具温度设定后,需恒温30分钟后开始试模,试模初期尽量设定较低的模温,使得成形周期时间最小化,根据试模的效果来设定较佳模具温度。塑件具有深长的公模心时,应该在公模心侧使用较低的冷却剂温度,以降低公模面与母模面的温差。缩减两侧模板冷却剂之温差可能缩短成形周期时间。特别注意的是做POM材料,模具温度不能低于80。步骤3.设定模具开模行程 模具开模行程及顶出行程以能方便取出产品为最佳,开模行程=模芯高度+制品高度+水口高度+25MM。在开模行程的起点,应该降低速度,再逐渐加速运动;接近行程终点时亦应减低速度。关闭模具的速度也是以慢速、加速、慢速的顺序进行。步骤4. 设定顶出行程、起始位置和速度 首先行程后退位置应设置顶针退回后不高于模芯表面。顶出行程不要移动超过公模芯的高度。速度压力以不使产品顶变形为佳步骤5. 设定螺杆转速 设定所需之螺杆转速以塑化树脂。应注意到不要因为塑化过程而加长周期时间,否则就该增加螺杆转速。根据材料物性表设定树脂的成螺杆转速。步骤6. 设定转换位置转换位置(switch-over position)是充填阶段转保压阶段时的螺杆位置,缓冲量(cushion)是螺杆可抵达的最远位置和转换位置的距离,所以转换位置决定了缓冲量。应该在缓冲量行程提供适量的塑料以进行保压,太短的缓冲量可能造成塑件凹陷,缓冲量要求约为5-10 mm。步骤7. 设定背压 太低的背压导致不均匀的塑件,增加背压会增加摩擦力对于熔胶温度的影响,因而缩短塑化时间。假如塑件重量是在射出机射出量的高百分比,就应该使用较高的背压以缩短塑化时间;假如在低百分比,就可以使用较低的背压,让塑料在料筒内待较长时间或较多个循环,才抵达喷嘴。步骤8. 逐次增加射出体积以进行短射实验将保压压力设定为0,注塑压力速度采用中速中压先从走水板开始,先注塑水口到进胶点的走水板开始,5-10%体程增加,分别注塑1/3的产品,2/3的产品99/100的产品,并各保留5模穴记录参数。步骤9.调整产品正常参数(1) 注塑速度及压力的设定:根据产品的形状,外观要求,设定合理的参数,(胶位薄,流动距离长,材料流动性差,形状复杂采用高速高压进行注塑;胶位厚,材料流动性好,产品流动距离短,材料流动性好的材料,采用中低压中低速进行注塑。注塑时间和保压压力的设定:逐步地,每次增加大约10 MPA保压压力以进行注塑开模取出塑件,并且在塑件上注记保压压力,这一系列的保压塑件是完整检验射出成品的基础,可以用来与客户讨论设计变更的弹性与限制,选用可接受的最低保压压力,可以使塑件的内应力最小化,并且节省材料与操作成本。高保压压力则会造成过量的残留应力,使塑件翘曲。保压时间设定:决定最短之保压时间的迅速方法是先设定一个较长的保压时间,再逐渐缩短保压时间,直到塑件表面产生凹陷为止,后再加1-2秒进行保压,假如塑件尺寸的稳定性很重要,可以应用以下更精确的方法来决定保压时间,保压压力就不再影响塑件的重量了,这就是最短的保压时间。特别注意POM料注塑时间+保压时间不能低于8秒。(2) 冷却时间设定:初期的设定的冷却时间为注塑时间保压时间的2倍。例,则最初预估的注塑及保压时间为8.5秒,冷却时间设定为17秒。后缩短冷却时间,直到塑件表面的最高温度到达材料的热变形温度步骤10:记录成型参数 板板生产完成后后记录成型参数,测试并记录模具型腔的实际温度,提交试模报告,保留样板,走水板,完成试模。注意事项:1 模具开模不能拉开时或合模时不能完全合上时。压力速度需超过60%时,必须经过相应的产品工程师确认方可设定此此压力,速度。2顶针压力/速度超机台压力60%才能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