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doc_第1页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doc_第2页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doc_第3页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doc_第4页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实验指导书第一部分 DC-DC电路的仿真实验一 降压(Buck)变换器1、 实验目的1.掌握降压式变换器的工作原理2.学习电力电子器件仿真研究二、实验设备安装有MATLAB仿真软件的计算机一台3、 实验内容设计一个降压变换器,输入电压为200V,输出电压为50V,纹波电压为输出电压的0.2%,负载电阻为20,工作频率分别为20kHz。分别仿真将工作频率改为50kHz,电感改为约临界电感值的一半进行对比分析。4、 实验步骤1、设计参数主开关管可使用MOSFET,开关频率为20kHz;输入200V,输出50V,可确定占空比DC=25%;根据公式计算选择电感:L=4.5*10-4H;根据纹波的要求和公式计算电容值:C=2.6*10-4F2、 建立仿真模型建立一个名为buck的新模型在SimPowerSystems / Electrical Sources库中选择DC Voltage Source 直流电压源模块,在对话框中将直流电压设置为200V。在SimPowerSystems / Power Electronics 库中选择Mosfet和Diode模块,参数保留缺省值,勾选Show measurement port。在SimPowerSystems/Elements库中选择Series RLC Branch,右键单击并拖动,再复制出2个该元件,分别在对话框中Branch Type下拉菜单中选取R、L、C,并按照1的计算结果赋值,在电感的对话框里Measurements选择Branch voltage and current,以使能电感的端电压测量和电流测量,电阻元件的对话框里Measurements选择Branch voltage,以使能电阻的端电压测量,即Buck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在SimPowerSystems / Measurements 库中选择Multimeter,对话框左边有Ub:L、Ib:L、Ub:R几项,依次勾选,在右边窗口中显示,这样就可以对电感电压、电感电流、负载电阻电压进行测量。在Simulink / Sources库中选择Pulse Generator,对话框中Period(secs)设置为20e-6,Pulse Width(% of period)设置为25,其他设置保持为缺省值。在Simulink / Signal Routing 库中选择Bus Selector,再复制出1个,分别选择在Mosfet和Diode的测试端口,将Bus Selector设置为测试各自的电流,连接二极管的Bus Selector对话框设置参见图1-1。图1-1二极管的参数设置在Simulink / Sink库中选择示波器Scope,将其设置为6个输入通道,双击示波器,打开示波器的显示界面,在界面的坐上有一排工具栏,左边第一个是打印图标,第二项就是参数Parameters设置,单击Parameters,在弹出的对话框里进行设置。为了实时显示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在SimPowerSystems / Extra Library / Measurements里面选取Mean Value,双击打开对话框,将参数设置中的Averaging period(s)设置为20e-6(求平均值时的这个周期设置可以是信号周期的整数倍),在Simulink / Sink里面选取Display。最终完成的仿真模型如图1-2所示,仿真时间为0.1s,仿真算法为ode23tb。图1-2 Buck变换器仿真模型3、 仿真结果在菜单栏Simulation里的Configuration Parameters里设置仿真算法仿真算法可选择为变步长Variable-step下的ode23tb,其他设置可以保持缺省值,其中将Max-step(最大步长)设置的比较小(如1e-6)能够使波形较为平滑。本实验中Max-step选择缺省值(auto)。仿真结果图从上到下的波形依次为MOSFET门极触发脉冲Ug,电感电压UL,电感电流iL,输出电压U0,MOSFET电流,二极管电流。图1-3 Buck变换器仿真结果图4、 说明实验原理与实验心得实验二 升压(Boost)变换器一、实验目的1.理解升压式变换器的工作原理2.学习电力电子器件仿真研究二、实验设备安装有MATLAB仿真软件的计算机一台3、 实验内容将一个输入电压在36V的不稳定电源升压到稳定的15V,纹波电压低于0.2%,负载电阻10,开关管选择MOSFET,开关频率为40kHz,要求电感电流连续。设计仿真参数。搭建仿真模型并分析结果。将电感值分别减小为临界电感的一半和三分之一,仿真分析电感电流断续时的Boost变换器的工作情况。4、 实验步骤1、 设计参数根据输入输出的要求,由公式确定占空比调节范围:DCmin=0.6;DCmax=0.8;确定电感值和电容值:L=15H,C=1mF;实际中所取电容值应该有一个裕量,在本实验中不取裕量,直接取电容值。2、 建立仿真模型建立一个名为boost的新模型在SimPowerSystems / Electrical Sources库中选择DC Voltage Source 直流电压源模块,在对话框中将直流电压设置为20V。在SimPowerSystems / Power Electronics 库中选择Mosfet和Diode模块,勾选Show measurement port,将Diode和Mosfet 的部分参数进行修改:其中Diode的导通压降 Forward Voltage(V)缺省值为0.8,改为0。导通电阻(Resistance Ron)设置为很小,比如0.00000001(理想情况下应该设置为0,但是在Simulink中不允许将器件的导通电阻设置为0)。Mosfet中的电阻设置同上,以满足假设条件,即器件是理想器件,没有导通电阻和导通压降。 在SimPowerSystems/Elements 库中选择Series RLC Branch,右键单击并拖动,再复制出2个该元件,分别在对话框中Branch Type下拉菜单中选取R、L、C,并按照1的计算结果赋值,在电感的对话框里Measurements选择Branch voltage and current,以使能电感的端电压测量和电流测量,电阻元件的对话框里Measurements选择Branch voltage,以使能电阻的端电压测量,即Boost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在SimPowerSystems / Measurements 库中选择Multimeter,对话框左边有Ub:L、Ib:L、Ub:R几项,依次勾选,在右边窗口中显示,这样就可以对电感电压、电感电流、负载电阻电压进行测量。在Simulink / Sources库中选择Pulse Generator,对话框中Period(secs)设置为25e-6,Pulse Width(% of period)设置为60,其他设置保持为缺省值。在Simulink / Signal Routing 库中选择Bus Selector,再复制出1个,分别选择在Mosfet和Diode的测试端口,将Bus Selector设置为测试各自的电流,连接二极管的Bus Selector对话框设置与实验以类似,这里不赘述。在Simulink / Sink库中选择示波器Scope,将其设置为6个输入通道。在SimPowerSystems / Extra Library / Measurements里面选取Mean Value,双击打开对话框,将参数设置中的Averaging period(s)设置为20e-6(求平均值时的这个周期设置可以是信号周期的整数倍),在Simulink / Sink里面选取Display。最终完成的仿真模型如图2-1所示,仿真时间为0.1s,仿真算法为ode23tb。 图2-1 Boost变换器仿真模型3、 仿真结果分析Display显示的是输入为6V时的输出电压平均值,为14.99V。输入为6V,占空比为0.6时的波形如图2-1所示,从上到下依次为Mosfet门极触发脉冲Ug,电感电压UL,电感电流iL,输出电压U0,二极管电流,MOSFET电流;图2-2 Boost变换器仿真结果图4、说明实验原理与实验心得实验三 升降压(Buck-Boost)变换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升降压式变换器的工作原理2、学习电力电子器件仿真研究二、实验设备安装有MATLAB仿真软件的计算机一台三、实验内容输入侧是一个20V的直流电压,设计一个DC-DC变换器,使其输入电压为1040V,要求纹波电压为0.2%,电感电流连续,开关管选用MOSFET,开关频率为20kHz,负载为10。4、 实验步骤1、 设计参数输出10V的占空比为DC=1/3;输出40V的占空比为DC=2/3;仿真电路参数应该选取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