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的学案.doc_第1页
人口迁移的学案.doc_第2页
人口迁移的学案.doc_第3页
人口迁移的学案.doc_第4页
人口迁移的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人口迁移的学案基础知识梳理 2012、2、14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人口变动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 。2.人口迁移的概念:是 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 的空间流动行为。3.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国际迁移和 迁移两种类型(1)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 、外籍工人流动、 等。(2)国内迁移则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 的人口迁移。【协作指导】1、下图是“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图”读图完成问题并分析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 (1)图中A、B和C表示三个不同的_行政_ 区域。(2)图中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A1到B1和C1到A2,原因是_超越了行政区域界线。(3)图中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 C1到C2 和 A1到B1 原因是 位于同一行政区域内。2、回答人口迁移可分为那些类型?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人口的迁移对于迁出和迁入地区可能产生那些影响?3.如何判断人口迁移?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1.导致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 、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经济因素: 的差异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政治因素: (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 、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三、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1.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 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迁移到富裕国家;从人口 国家迁移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2.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从农村到 和工矿区,从内地到 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原因:以 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问题探究】1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王艳从甲县中学转到乙县中学读书 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2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哪些是国内迁移? 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3.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逐年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111、112并分析:(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据联合国2000年预测,在未来半个世纪内,高收入国家预计每年接收200万移民。未来世界移民状况见下表。未来世界主要的人口迁出国和迁入国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美国1100墨西哥267德国211印度222加拿大17,3菲律宾144英国136印度尼西亚180澳大利亚831根据上表,说一说世界人口的迁出国与迁入国各有什么特征。2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析下列人口问题迁移的原因近年来,引发长江三峡地区人口大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20世纪50年代,美国许多老年人从东北部地区向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迁移,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日本高校研究院所中有一些中国学子,导致他们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有许多人从祖国的各地迁往克拉玛依、大庆等地,导致这些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照片上的小王,明天要从厦大正式调往爱人工作所在地南京了,引起这一人口迁移的因素是? 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大量的知识青年从农村返回城市,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当堂训练基础题】1、下列对世界人口增长不具有影响的是 ( )A、人口出生率的变化 B、国际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的变化 D、某些国家的生育政策2、以下的人口空间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某人去美国旅游 B、某人去美国讲学 C、某人去美国留学 D、某人侨迁新居3、下列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B、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了移居东南亚D、在我国参观、旅游的美国人4、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的是 ( )A、区域的大规模开发 B、洪涝灾害的发生 C、严重的水土流失 D、恶劣的气候5、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 ( )A、工作机会多 B、生活困难、质量低 C、公共设施不足 D、失业率、犯罪率高6、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范围、跨度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C、地区冲突和战争不断 D、经济地区差异不断增大7、下面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B.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C.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只有积极影响,没有消极影响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既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压力8、我国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气候因素 D.资源开发因素9、从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广东省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其原因是 ( )A.政区变更,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B.政策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提高 C.经济发展,人口的死亡率降低 D.人口迁入,人口的机械增长加快10、21世纪初,大批伊拉克难民向国外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的政策影响 B.战争的影响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开发国外资源11、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12、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活、生产空间格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方向和规模的自然环境因素是 ( )A气候的影响 B淡水的分布和变化 C土地生产力的衰竭 D矿产资源的开发13、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因反应堆泄漏,造成当地13万居民紧急疏散,作为被迫迁移的难民,他们属于下列中的 ( )A环境难民 B战争难民 C政治难民 D经济难民14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际人口迁移是指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只是指发生在一个国家内省与省之间的人口迁移C外出旅游、购物等发生的人口移动也属于人口迁移D国内的人口迁移即指由农村迁向城市的人口移动15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16关于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A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伺分布的重要因素B历史时期,气候的优劣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C土地不足和土地生产力衰竭进行的人口迁移是工业社会前的特有现象D美国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迁移是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17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大量人口向西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因素 B政治因素 C经济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1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批留学生到欧美留学,与民工潮涌向东南沿海的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性质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拉力因素C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19从口迁移对环境往往造成 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A B C D【当堂训练能力提升题】下图中人口迁移差额率指人口迁移数与总人口比例,正值为迁入,负值为迁出。读图分析回答下面四题。1如图中a、b、c、d表示不同的国家,下面几组排列中,最可能的是A美国、日本、丹麦、加拿大B中国、埃及、巴西、新西兰C沙特、加拿大、德国、埃塞俄比亚D印度、尼日利亚、南非、英国2如果图中某点表示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变化规律,那么该点是 Aa Bb Cd De3如图中各点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规律,则反映美国东北部的最可能是 Aa Bb Ce De4图中五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Aa、c Bb、d Cc、d Da、e5. 下图为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读图按要求回答:(1)从图中看出,人口迁移数量最多的地区是 、 和 ,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2)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3)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和 。 BCCA ABDB DBDBAADACDC CDDA(1)京津唐(渤海湾);沪宁杭(长三角);珠三角;原因: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生活条件好;发展的机会多; (2)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资源丰富; (3)有利:加强与外界的联系;缓解人地矛盾;获取劳务收入。 不利:劳动力、人才流失;留守儿童、老人、妇女问题多;土地搁荒,农业减产。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种类型。划分的依据是人口移动的空间范围的不同。 人口迁移会对环境产生多种影响,人口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