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2)东西半球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生讨论、小组交流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举例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学生看图“地球的大小”,读出地球的大小提问、引导,师生共同总结。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观察地球仪,制作简易地球仪引导、指导、评定、表扬纬线和经线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看图思考、回答。指图、引导,边提问、边启发、边与学生讨论,让学生分析、归纳规律,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利用经纬网定位学生读图回答问题,小组讨论,互帮互学。提问,及时纠正、辅导。【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1.地球的形状(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板书:2.地球的大小(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展示)地球仪(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启发学生积极回答)(讲述)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板书)三、制作简易地球仪(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提供的关于地球仪模型制作的活动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强调制作环节中的要领,通过制作地球仪起到巩固本节知识的作用。最后,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进行表扬。(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板书设计】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2.地球的大小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三、制作简易的地球仪第二课时【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2)东西半球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课时内容】认识纬线和经线【教学过程】一、(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同学先小组交流,推荐发言人回答下列问题:1.纬线的特点,经线的特点。2.认识地轴、南极、北极。(提问)地球真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学生活动)(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地球仪上的经线”、“地球仪上的纬线”(引导学生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2.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展示地图)五带分布图(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2.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30、6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片“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E和20E组成的经线圈。(提问)1.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2.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让学生完成教材的“活动”中第二问题“小明的暑期夏令营”问:小明能否找到夏令营地点?为什么?(总结:找不到该点,40的纬线南北半球各有1条,116的经线有2条。)(学生活动)1.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2.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积极、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板书设计】四、纬线和经线第三课时【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2)东西半球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课时内容】利用经纬线确定位置【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划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列表格。纬线(圈)经线(圈)形状特征指示的方向长度的分布标度的范围度数的变化规律经纬度的表示方法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数量特征五、利用经纬网定位引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确切地理位置?(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地图“经纬网”,在图上选出经纬网的交点A、B、C点。(让学生读出A、B、C点的经纬度。教师及时纠正,辅导。)引入: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一下,不难发现就像在影院里找座位一样。)引入:如果有一航行的轮船在茫茫的大海中遇难,你怎样能准确的报出遇难轮船的位置,而及时的救援?(学生运用经纬网知识,不难回答)展示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下列事件的发生地。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S、150W。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N、125.3E。强化训练:1.组织学生讨论,填出下表:最后让学生互相对答案。经纬度数东西半球南北半球30E,20N120W,30S10W,87N160E,45S2.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度数。(抢答、及时表扬、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结全课)概括本节主要内容。(布置作业)教材提供的“活动”3“城市经纬度的确定”。【板书设计】五、经纬线典型例题1.某地的东面是西半球,西面是东半球,南面是南半球,北面是北半球。该地的经纬度是:A.经度0,纬度0B.东经160,纬度0C.西经20,纬度0D.西经160,纬度0【解析】这道选择题考查的重点是学生对东西半球划分的理解。关于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简单,所以选项中并未设置障碍,纬度全部都是0。本题的第一个障碍就是“东西半球的界线在哪里”,这是学生历来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然而学生要解答这道题,只知道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不够的,还需要想象出经度的空间排列,从而断定这条经线是西经20还是东经160。最后,本题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当然,与在经纬网中读出某一点的经纬度相比,这里的要求非常低,学生一般不会在这里出现问题。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虽然在课标中没有要求,但作为学习地理的基础,是必须要在教学中落实的。请老师们切记:不要让学生只记住规律,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空间想象能力。【答案】B2.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每一条经线长度相等,每条纬线长度也相等C.由某地沿着同一条经线前进,最后还回到这条经线D.在地球仪上,每一条纬线都是一个圆圈【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考生有关经线和纬线的知识,以及正确理解经线、纬线的基本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选项A是正确的。每一条经线长度相等,而每一条纬线并不都是相等的,因而B项是错误的。由某地沿同一条经线向前走,最后能回到原来的经线;关键在于“同一条经线”,如果是从东半球某一地点出发,到了西半球就不是这条经线了,所以再向前走便不属于“同一条经线”,因而它不符合题意要求。最后选项D是正确的,因为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圈,所以这道选择题正确答案是A和D。【答案】A、D3.判断下图表示的是南纬还是北纬?东经还是西经?写出A、B两点经纬度。【解析】讲此题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对经纬度的度数大小变化规律的认识,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也说明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一定的规律,而规律是可以为人们认识并利用。此题度数自南向北呈递减趋势,在090N可以出现这种情况,在090S正好相反,因此应该是北纬。度数自西向东逐渐增大,在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可以出现这种情况,因此是东经;如果度数自西向东逐渐减小,那就是西经。确定了北纬还是南纬,东经还是西经,两地的经纬度就很容易读出了。【答案】北纬,东经,A:110E、30N;B:120E、20N4.判断A、B两地分别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同时在图中标出C(0、30S)、D(15E、30N)。【解析】讲解此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以及在经纬网图中找到已知经纬度的地点。对于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一经线圈基本在大洋上通过,避免了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其中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所以A点虽然是150W,但位于东半球。至于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A点是北纬,所以位于北半球,而B点位于南半球。在经纬网图中找点,就像在电影院里找座位一样,交叉找法。但必须弄清楚经纬网图中的南北纬和东西经。【答案】A:东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南半球。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东半球的范围是:(D)A.0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之间的半球B.20E至160W之间的半球C.20W至160E之间的半球 D.20W往东至160E之间的半球2.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的:(C)A.正南 B.正北C.正东 D.正西3.某地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是中纬度以南是高纬度,该地的地理位置是( B)A.西经20,北纬30的交点B.东经160,南纬60的交点C.经度0和南纬30的交点4.下面关于纬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C D)A.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B.所有的纬线都呈半圆形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所有的纬线都是个圆圈5.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C D)A.0纬线上 B.0经线上 C.北纬90 D.南极点6.某地点位于东、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此地的经纬度可能是(B D)A.纬度0,经度180 B.纬度0,西经20 C.纬度0,东经20 D.纬度0,东经1607.下列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地点是(A D)A.40N、16W B.30N、161E C.20S、120E D.80N、159E8.关于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有(A C)A.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B.全球可划出360条经线。C.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所有经线都相互平行,永不相交。9.0纬线和180经线的交点在地球上有(A)A.1个B.2个C.3个D.4个10.某地位于40W,与它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B)A.40EB.140EC.60ED.140W二、非选择题一)填空题:1.零度经线叫_ _,零度纬线叫_。2.地球是一个_部位略扁的_的球体。3.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是_,与赤道垂直相交的线是_。4.度数自西向东增加的是_经度,度数自北向南增加的是_纬度。5.地球的平均半径为_千米。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_的不规则的球体。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发动机燃烧优化方案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方案
- 化学品检测实验室管理规程
- 2025重庆市万州区长坪乡人民政府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行社会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内部审计流程规范
- 市场研究分析师的市场调研方法和数据分析
- 2025兴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交易银行部招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打造个性化营销赢得市场
- 2025土地估价师考试《管理基础》模拟真题及答案
- 不干胶贴标机设计学士学位论文
- 《劳动合同书》-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监制(2016.11.15)
- 钢轨检测报告
- 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
- GB/T 3505-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
- GB/T 11186.1-1989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原理
- 09S304 卫生设备安装图集
- 自动化导论全套课件
- 微纳加工课件
- 危重病人紧急气道管理课件
- 跟痛症教学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