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论文范文3000字.doc_第1页
中医学论文范文3000字.doc_第2页
中医学论文范文3000字.doc_第3页
中医学论文范文3000字.doc_第4页
中医学论文范文3000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论文范文3000字 中医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那么关于中医学的论文应该写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中医学论文范文30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摘要】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养生方法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关键词】中医;养生;伦理 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养生思想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1中医养生的伦理意蕴 1.1中医养生的内涵所谓“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一词源出自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讲求天人之和注重四时之变保持阴阳平衡实现培养生机、健康精神、延年益寿的目的从而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治未病”的境界 养生是为了个人的健康和长寿但健康和长寿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每天摄入多少蛋白质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说养生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下其与外在客观条件密不可分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养生理论就认识到了自然环境与健康长寿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吕氏春秋中论述了水质与健康的关系:“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与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与伛人”1黄帝内经则提出了地理环境与健康长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认为优美的环境、适宜的水土有利于人的健康和长寿中国先哲还认识到了健康长寿与先天遗传有着密切的关联:“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2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养生学作为极具生命活力的古老学科注重客观因素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点事实上中国养生学所关注的重点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观条件中去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节约、慎用生命的能量以达到祛病延年的养生目的明代张景岳认为“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后天之弱者常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也就是说一方面先天遗传与健康的关系固然重要另一方面更为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养” 1.2中医养生的特征与现代西方医学不同的是西医强调“与疾病做斗争”即用化学方法对人体的干预、对疾病的斗争和除恶务尽的态度其前提是疾病出现器质性病变而事实上人体在出现器质性病变之前在能量层面已经表现出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功能性失调现代医学对器质性病变之前的问题却无能为力而中医养生着眼于“知未病”和“治未病”其特征是它对生命和健康秉承着顺应自然的信念、阴阳调和的态度以及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1.2.1顺应自然的信念道家认为顺天者寿违背自然和生命的天性是人健康长寿的第一大敌人吕氏春秋重己闪耀着顺应自然的思想光辉大凡生命长久都是顺应它的天性的缘故使生命不顺的东西是人的欲望所以圣人一定首先节制欲望使之适度房屋大了阴气就多了;台子高了阳气就盛了阴气多就会得腿脚行走不便的毛病阳气盛就会得肌肉萎缩活动困难的疾患这是阴阳不适度带来的疾病因此古代帝王不住大房不筑高台饮食不求丰盛珍异衣服不求过厚过暖衣服过厚过暖脉理就会闭结脉理闭结气血就会不通畅饮食丰盛珍异胃就会过满胃过满胸腹就会闷胀胸腹闷胀气就会不通畅可见实现健康长寿的路径只能是“道法自然”而不是“我行我素”这是已经证实了的人类生存之道的千年智慧和唯一正确的道路 1.2.2阴阳调和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阳是宇宙中两个最基本的关系阴阳和谐是万事万物和谐的根本若根本不和谐则什么都谈不上和谐了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说明万物、人事皆以阴阳和谐为存在的条件所以说阴阳和谐是根本之道是客观规律阴阳和谐论影响了中医对健康的看法如果人体是阴阳和谐的那就是健康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4判断人体健康与否的首要条件就是看阴阳是否处于一种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阴阳平衡便是阴阳双方在消长和转化的过程中双方谁都既不太过也不太衰呈现出的一种和谐的状态这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正常状态在中医看来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看作阴阳关系出现了不协调所以对待疾病的态度应该是调和阴阳而非“与疾病做斗争” 1.2.3过犹不及的中庸观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完整和最完美的体现它的生命观、健康观、治疗观等都是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具体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最精彩表述 中庸观反对“过”和“不及”认为“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因为物极必反也司马迁在史记田叔列传中指出物极必反是宇宙之道“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乃天地之常也吕氏春秋重己曾论述到:从前先辈圣王修建庭廊园池只要能够游目眺望、活动身体就可以了了;兴造宫室台榭只要能够避免干燥和潮湿就可以了;制做车马衣裘只要能够安身暖体就可以了;备置饭菜酒浆只要能够适口充饥就可以了;创作音乐歌舞只要能够娱情养性就可以了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并不是喜好节俭厌恶奢靡而是要使身心得到适当的调节不一味地放纵无过无不及是养生的一个最高境界也是养生的基本理念 2中医养生的伦理定位 2.1贵生养生思想根植于道家的贵生思想只有贵生才能养生养生亦即贵生贱物、重生轻物也就是说生命本身是最可宝贵的贵于生命之外的东西即一个人不可以用生命去博取身外之物诸如功名、利禄、道义和理想等因为生命高于一切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故“死王乐为生鼠”也一个人如果贵生轻物那么即使失去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得到的却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健康和长寿如果一个人贵物轻身那么即使他得到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却可能失去生命会有谁愿意杀身以易衣断首以易冠呢吕氏春秋重己有云:“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所以“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5 隋唐时期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起因就是他认为“人命至重贵比千金”在贵生的基础上人们才会去学习养生养生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生命的量也就是如何延长寿命其次就是追求生命的质也就是身心健康要活得好活得精彩 2.2重养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舒适和方便毋庸赘言但同时也带来了疾病的施虐也就是说经济和技术并不必然带来健康和长寿“夫道者年皆百岁”意思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才能健康长寿一个“养”字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生存之道更是获得健康长寿最基本与最巧妙的关键技术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伦理文化强调修身养性甚至把“学道”和“养生”看作“一串事” 首先重视养德在中国不论儒家、佛家还是道家自古就非常强调道德修养对人的健康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在庄子中有“德全而神不亏”的思想;黄帝内经继承了道家的思想认为人的健康长寿和道德相关孙思邈更是发扬了这个观点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不能延寿” 仁者指博爱济众乐善好施的美好人格形象“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宁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6儒家甚至把“养德”看作“养生之根”“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 其次重视养心中医认为心乃“君主之官”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中医养生强调“重在养心”养心的核心就是让心态平和清心寡欲减少各种欲望让气血按正常的规律运行如果杂念重生心神动荡不安就会消耗大量能量;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调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