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2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3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4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较好地学习与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心健康;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了解当前国内外本学科最新前沿,具有从事基础性、理论性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够在本学科领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二、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包含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安防应急信息技术和虚拟现实与仿真工程6个二级学科、专业。1.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 新型计算机体系结构主要研究新型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包括量子计算机、光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的体系结构、高效能计算机系统等。2)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主要研究并行与分布计算机系统的总体结构、并行与分布程序设计语言及算法、并行与分布系统模拟的方法与技术、多核CPU计算、基于GPU的高性能计算及程序设计、多平台的并行计算及多处理器程序设计、云计算等。3) 大规模信息存储技术主要研究分布式存储、存储局域网(SAN)、IP存储、面向对象存储、集群存储、海量数据存储系统等。4) 嵌入式系统主要研究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人机交互系统、嵌入式通信技术、嵌入式分布并行计算、嵌入式多媒体系统、嵌入式系统低功耗设计及应用等。5)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研究后IP网络基础理论、各类无线传输技术,高速交换与路由的理论与技术和多媒体通信技术等;计算机网络的工程化问题,尤其是大规模网络,包括网络需求、规划与设计、网络服务器设计与管理、网络管理和维护等。6) 物联网系统主要研究各传感网、物联网等新型网络的工作机理、组网技术,包括物联网体系结构、异构网络协同、大规模终端防碰撞接入、实时数据搜素引擎、物联网相关协议与标准、超高频远距离高移动性RFID、智能卡、专用传感器技术、网络检测设备等。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 智能计算主要研究演化建模、演化策略、演化算法、演化软件、基于演化计算的多目标优化、演化计算应用,以及各种智能计算等。2) 可信软件 主要研究可信软件构造的理论与方法、可信计算环境测评、可信软件安全性逆向度量机理、可信软件试验环境、可信软件及服务的度量、评估、认证体系标准等。3) 复杂数据管理主要研究跨媒体数据、地理数据、生物数据、Web社区数据、空间数据等结构复杂、语义丰富的数据建模、海量分布云存储及数据密集计算等新方法和技术等。4) 数据质量主要研究数据清洗、数据质量的表示、数据质量的度量、数据质量的评估、数据质量的完善与管理方法,以及Web数据质量等。5) 互联网搜索与移动计算主要研究互联网数据搜索、提取与融合,个性化数据空间管理,跨媒体数据信息检索,Web社区管理与服务,以及移动互联网数据管理、移动互联网数据搜索, 移动终端手机软件开发平台,移动对象定位与跟踪等。6) 数据挖掘主要研究数据挖掘方法与技术,包括时间序列挖掘、流挖掘、图挖掘、文本挖掘、Web挖掘、空间数据挖掘、多媒体数据挖掘、生物数据挖掘与分析等。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像视觉处理的相关理论及应用。包括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动画与游戏、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三维视景仿真、基于图像视频的三维重建、影视特技与广告产品设计、数字几何处理、图形图像处理中的安全计算与协同计算等。2) 嵌入式技术及其应用主要研究物联网和嵌入式关键理论、技术、问题及应用。包括信息传感设备、网络架构、信息融合、安全体系、公共服务平台、嵌入式系统、Linux/Android系统与移动终端、嵌入式多媒体技术、嵌入式安防监控技术等,以及在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工业监测、医疗健康、智能物流、情报搜集、基础设施等领域中的应用。3) 计算机仿真应用技术主要研究仿真应用技术主要研究系统仿真相关理论及应用。包括系统建模与仿真理论、复杂系统仿真理论及应用、多领域仿真理论及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及应用、空天系统仿真理论及应用、仿真系统可视化技术等。4) 智能应用系统主要研究自然计算、商务智能的主要问题、关键理论和核心技术。包括计算机免疫、数据血缘、商务智能系统、数据挖掘、知识管理、决策支持、大型应用系统体系结构、在线分析与处理,以及在入侵检测、健康管理、云安全、机器学习、知识产权、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移动商务、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5) 多媒体与网络通信技术主要研究多媒体与网络通信中的主要问题、关键理论和核心技术。包括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数字音视频信号处理与分析、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三维图像分析技术、语音识别、图像模式识别等,以及在工业通信、医学和生物特征识别、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平台、虚拟现实和仿真中的应用。6) 自然语言处理及其应用主要研究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和下一代搜索引擎的主要问题、关键理论和核心技术。包括自然语言理解、文本挖掘、信息抽取、舆情分析、语义搜索、生物信息处理、自动问答、机器翻译,以及在下一代搜索引擎、新一代互联网、智能信息处理、市场/企业情报分析、智慧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4.信息安全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 密码学技术主要研究分组密码、序列密码、公钥密码、演化密码、量子和DNA密码、认证、数字签名、密码芯片、智能卡、安全协议、密码应用技术等。2) 网络安全技术主要研究防火墙技术、入侵保护技术、虚拟专网技术、网络容侵、可信网络、网络信息获取技术、网络安全测试与评估、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访问控制、网络故障诊断等。3) 可信计算主要研究可信计算安全体系、可信计算平台技术、可信计算环境的构造与测评技术以及基于可信计算的应用安全技术等。4) 信息系统安全主要研究信息系统物理安全、安全测评方法和技术、软件可靠性技术、恶意软件分析方法与检测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系统安全、可信性度量方法与技术、取证技术、验证码安全技术等。研究电子商务安全分析和设计方法、电子政务安全分析和设计方法、嵌入式系统安全技术、云计算安全技术和物联网信息安全等。5) 内容安全主要研究信息隐藏方法、数字水印与数字版权管理技术、隐秘通信与隐写分析技术、基于内容的过滤和识别技术、舆情分析、媒体内容加密与取证技术和隐私保护技术等。6) 空天信息安全主要研究多源空间信息共享技术、航天信息服务链技术、空天信息加密插件技术、空天信息处理与仿真技术、遥感影像降解密处理技术、空天信息数字水印技术等。5.安防应急信息技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 安防应急信息处理主要研究面向安防应急的音视频编码技术、移动音视频编码技术和标准、刑侦图像处理和检索等数字音视频高效表达与处理技术等。2) 安防应急信息安全主要研究面向安防应急的多媒体数字内容管理与保护技术、异构数据转换技术、服务质量控制技术等。3) 安防应急信息系统主要研究大规模城市安防系统架构、安防风险预测和智能布控技术等。6.虚拟现实与仿真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研究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水力和电力工程中的虚拟现实系统开发与设计等。2) 工程仿真技术主要研究工程计算、分析、仿真三位一体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仿真技术的工程应用等。三、学习年限1、学制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其中课程学习一年。2、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不得少于两年。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本专业应修满的总学分为42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30学分(包括公共必修课5学分,学科通开课不少于8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不超过2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须补修至少2门本科生必修课并取得合格以上成绩,该成绩不计入学分。五、学位论文1.论文选题:应密切结合学科发展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的需要,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与应用价值,并经导师审核同意。2.开题报告:选题后,学生应拟定撰写计划,于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在本专业或指导小组内进行开题报告。经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方可正式进行搜集资料、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3.论文撰写:开题报告完成后,应在导师指导下进入论文撰写阶段,时长不少于1年。论文应阐述理论或设计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要求格式规范、命题正确、逻辑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流畅,反映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并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完成并经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在论文答辩前一个月提交给2位论文评阅人评阅。评阅人须是具备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同行专家。评阅意见在合格以上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环节。4.答辩资格: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完成课程的学习并修满学分,完成实习实践环节并参与至少一项课题研究,参加8次以上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听取学术报告等),在本学科指定学术期刊或会议上以第一作者(含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相关培养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专业论文至少1篇。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所有必修环节且成绩全部优秀,创新能力强,攻硕期间在本学科指定学术期刊或会议上以第一作者(含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相关培养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专业论文至少2篇。(指定学术期刊或会议包含CCF专业委员会指定国际会议及期刊,SCI、EI检索期刊论文,985以上高校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性学术年会论文集)。5.论文答辩:在第六学期5月份进行。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论文方为通过。六、其他必修环节 1.实践环节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深入企事业单位以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总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参加实习实践和学术交流活动的情况需详细填写在武汉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考核表和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上,经学院审核合格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备案后方可进入答辩环节。 2.中期考核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与开题报告环节,均安排在第四学期结束前进行。中期考核实行淘汰制,根据研究生学习及科研情况,结合专业成绩,确认其具体流向,大致包括硕博连读、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以及退学三种情况。七、培养方式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学习与科研实践等。进校一个月内,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学生制订出合理的个人培养计划,包括对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等做出的具体安排。硕士生必须完成导师规定的科研工作,通过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多种形式,着重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代码0812)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英文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学位课公共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2361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1181第一外国语First Foreign Language2721数理统计Mathematical Statistics3541学科通开课数学模型与优化Mathematical Model and Optimization3541研究方法论必选,共不少于5学分计算机科学中的逻辑学Logic in Computer Science3541形式语言与自动机Formal Language and Automata3541研究方法论Research Methodology2362研究方向必修课 专业英语Professional English2362专业英语、前沿技术课程必选共选不少于8个学分计算机软件新技术New Technologyof Computer Software2362计算机应用新技术New Technology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2362网络与信息安全新技术New Technology of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2362分布并行计算机技术Distributed and Parallel Computing2361信息系统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2361高级操作系统Advanced Operating System2361网络理论与工程Network Theory and Engineering2361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2361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Advanced Computer Architecture2361海量存储技术Mass Data Storage Technology2361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Advanced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3541高级数据库技术Advanced Database Technology2361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2361密码学应用技术Cryptography Applications2361网络安全监管Network Security Monitoring2361应急管理技术Emergency Management Technology2361安防音视频编码技术Audio and Video Coding Technology for Security and Surveillance2361数据管理前沿技术Advanced Technology of Data Management1182高级计算机图形学Advanced Computer Graphics2361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Computer Aided Geometric Design2361计算机辅助几何建模Computer-aided Geometric Modeling2362微分几何Differential Geometry2361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处理Computer Image Analysis and Processing2362三维动画设计3D Animation Design2362城市虚拟环境仿真Virtual Urban Environment Simulation2362三维几何模型设计Geometric Modeling 2362计算机工程仿真技术Computer Engineering Simulation Technology2362工程计算可视化Engineering Visualization2362 选修课高级人工智能Advanc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361演化计算Evolutionary Computing2361并行算法Parallel Algorithm2361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Data Warehouse and data mining2361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2361语音频信号处理speech and audio signal processing2361数据库内核分析The Analysis of Database Kernel3541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Visualization 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2361系统集成技术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2361物联网技术与应用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of Internet of Things2361云计算技术及应用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of C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