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9 第 1 6 卷 第 6 期 2014 年 6 月 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6 No 6 Jun 2014 冠心病 多属于中医 胸痹 心痛 真心痛 的范畴 最早记载于 内经 冠心病指在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出现血管腔狭窄或者闭塞 导致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缺血 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 临床综合征 因其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因此成 为人类的头号杀手 随着介入医学 搭桥技术的发 展和推广 冠心病的治疗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其创伤 性 介入后再狭窄和昂贵的费用 并不被所有患者接 受 或有些病人虽已存在血管狭窄 但存在手术禁忌 症 治疗终究还是未脱离 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的 轨迹 而这些病人在中医药治疗领域仍有所作为 五脏相关学说缘自邓铁涛教授于1961年发表 的 如何研究整理祖国医学遗产 文中提出可以以 五脏相关学说 为题来研究中医五行学说 提炼祖 国医学精华 1988年又发表 略论五脏相关取代五 行学说 指出 五脏相关 是以心 肝 脾 肺 肾 为核心分别组成各自脏腑系统 在本脏腑系统内部 脏腑系统之间 脏腑系统与自然界 社会之间 存在 着多维联系 概括为 五脏学说 五脏学说是 邓铁涛教授在中医五行学说基础上 对历代医家的 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进行总结 结合临床实践而作 出的理论学说 1 既继承中医 五行学说 的精华 有利于体现中医的系统观 又赋予它现代系统论的 内容 避免中医 五行学说 中存在的机械刻板的局 限性 更符合现代人的认知结构 邓铁涛教授的 五 脏相关 理论内涵及临床实践价值在医学领域得到 论五脏相关理论与冠心病 李艳娟 1 2 王凤荣3 王蕾2 1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 沈阳 110847 2 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 辽宁 沈阳 110101 3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32 摘 要 该文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 在对王凤荣教授多年诊治冠心病的临床经验及其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 基础上 对冠心病与五脏的相关性做进一步探讨 王教授认为冠心病病位在心 为本虚标实之证 病机特点因脏而 异 心肺气虚 血行乏力 气血运行不畅 心阳不足 温通失职 痰瘀搏结 痹阻心脉 脾胃虚弱 水湿聚而成痰 痰瘀 互结 痹阻心脉 心脉不通 不通则痛 或心脾两虚 心脉失养 不荣则痛 肝气郁结 气机郁滞 痰浊血瘀内阻心胸 肾虚本亏 阴阳不足 心脉失养 甚或水饮凌心 冠心病病变类型与五脏有密切关系 甚至出现多脏同病的特点 从 冠心病与五脏相关的角度 完善与充实了中医关于冠心病病因病机及证治系统研究的薄弱与不足 并确定了以整体 调治为原则 从五脏相关论治冠心病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 五脏相关 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 R256 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 842X 2014 06 0189 04 收稿日期 2013 12 13 作者简介 李艳娟 1981 女 河北唐山人 主治医生 2011级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方向 通讯作者 王凤荣 1962 女 辽宁沈阳人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 研究方向 冠心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 Discussion on Theory of Five Viscera Correlation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I Yanjuan1 2 WANG Fengrong3 WANG Lei2 1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847 Liaoning China 2 Shenyang Secon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101 Liaoning China 3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032 Liaoning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overall concept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by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in clinical and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Professor WANG Fengrong for many years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t was further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five Zang organs Professor WANG believes tha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ocates in heart The pathogenesis characteristics varies because of Zang organs heart lung Qi deficiency resulting in blood stagnation deficiency of heart Yang resulting in interaction of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in heart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stomach resulting in accumulation of dampness liver qi stagnation and qi stagnation resulting in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resistance heart kidney deficiency of yin and yang or even water attacking heart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yp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and even the emergence of many Zang organs disease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he correlation with five viscera it improved and enriched the Chinese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etermined the overall treatment principle as well a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from the relevant theory of the five internal organs Key words five viscera rela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OI 10 13194 j issn 1673 842x 2014 06 071 190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6 卷 充分的认同和发展 2 冠心病病位在心 但与其它四脏均有关系 可 谓 以心为本 五脏相关 如 素问 阴阳应象大 论 曰 肝生筋 筋生心 心生血 血生脾 脾生肉 肉生肺 肺生皮毛 皮毛生肾 素 问 五脏生成论 亦云 心之合脉也 其主肾 也 肺之合皮也 其主心也 肝之合筋也 其 主肺也 脾之合肉也 其主肝也 肾之合骨 也 其主脾也 论述了五脏之间生克制化的平 衡关系 笔者在秉承王师思想基础上结合自己心得 进行系统梳理 以期为临床医师起到 抛砖引玉 之 效 1 从心论治冠心病 1 1 冠心病病因病机 1 1 1 心气不足 心气不足是胸痹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 素体虚 弱 心气失调 心失所养 年迈体虚 肾气渐衰 不能 鼓舞五脏之阴阳 致心阴阳亦损 这些因素最终导 致心气亏虚 气虚不运 温通失职 心阳阻遏 血脉不 利 心脉痹阻而发生胸痹 因此 心气不足是胸痹发 生的重要病理基础 1 1 2 心脉痹阻 血行不畅 心脉痹阻 血行不畅是胸痹病机的关键 素 问 举痛论 云 经脉流行不足或过度劳累 精气 耗伤 忧思伤脾 脾虚气结 津液不输 聚而成痰 郁 怒伤肝 肝郁气滞 气郁化火 灼津成痰 气滞痰阻 血运不畅 脉络不利 寒气入经而稽迟 泣而不 行 客于脉外则血少 客于脉中则气不通 故卒然 而痛 可见 经脉闭阻 血行不畅 寒凝 气滞 血瘀 痰饮阻痹胸中 是胸痹病机之关键 1 2 温通心阳 化痰消瘀治疗冠心病 纵观古今文献 目前 对冠心病病理机制的认识 基本趋于一致为 本虚标实 3 一般认为 冠心病 病变过程中形成的气滞 血瘀 痰湿 寒凝等病理现 象为 标实 4 7 王师认为冠心病 病位在心及心络 心阳不足 不能温养血脉 气血运行无力 则血行不 畅 心脉瘀阻 阳气虚弱 不能气化津液 则津凝为 痰 痰瘀互结 阻痹心脏脉络 故不通则痛 由此可 见 阳虚痰瘀是临床冠心病常见的病机特征 治疗 上宜温阳通阳而不宜补阳 宜益气补气而不宜滞气 宜活血行血而不宜破血 宜行气降气而不宜破气 宜 化痰豁痰而不宜泻痰 宜散寒温寒而不宜逐寒 总 的治法以祛实而不伤正 补虚而不碍邪为宗旨 2 从肺论治冠心病 2 1 肺与冠心病关系 营卫生会 曰 中焦亦并胃中 出上焦之后 此所受气者 泌糟粕 蒸津液 化其精微 上注于肺 脉 乃化而为血 灵枢 本脏 云 肺大 则 善病胸痹 肺主气 心主血 气为血之帅 心主血 的运行 须靠肺气的推动 肺气虚弱 则宗气生成不 足 无以 贯心脉行气血 则痹阻心脉 2 1 1 经脉循行 灵枢 经脉 曰 心手少阴之脉 其直者 复从心系却上肺 下出腋下 循糯内后廉 行手太阴 心主之后 可见手少阴经出于心脏 经心系上达肺 部 使得心与肺相联系 2 1 2 心与肺的生理关系 医学集成 心跳 云 心系于肺 肺为华盖 统摄大内 肺气清则心安 肺气扰则心跳 黄帝内 经 曰 所谓宗脉者 百脉之宗也 百脉皆主手少 阴心 朝于手太阴肺 可见肺主气 维持心脏正常 功能活动 肺主治节 调节呼吸节律 贯心脉 参与 心搏节律的形成与维持 故肺可助心行血 8 2 1 3 心与肺的病理关系 肺为水之上源 肺气不足 失于宣肃 津液不 得敷布 累及中焦 中气不足 脾虚不运 水饮内停 痰浊内生 阻于脉道 气为血帅 气虚不能贯心行 血 则心血瘀滞 所以心肺气虚 血行无力 不能气 化津液 则痰浊 瘀血等病理产物痹阻心脉 究其实 质 仍是以肺气不足为本 痰浊 瘀血为标 2 2 益肺固表治疗冠心病 2 2 1 益肺固表为先 肺主气 开窍于鼻 外合皮毛 主一身之表 统 属卫分 肺为华盖 覆盖诸脏 又 肺为娇脏 肺 质娇嫩 外邪入侵 常先犯卫伤肺 故增强基础体质 当注重调养肺卫 扶正固表 御邪于外 防止疾病 正常人应增强基础体质 肺主气功能正常 才能维持 心脏功能活动正常 进而预防冠心病发生 2 2 2 辅以化痰活血 痰浊阻滞 气机壅塞 胸阳不振 心血瘀阻而致 心痛阵作 治应肃肺化痰 调气行血 古方曾用瓜蒌 薤白半夏汤 小陷胸汤等加减亦是此意 气为血帅 气行则血行 心肺同治 在临证时常可收效于潜移 默化之中 9 3 从脾胃论治冠心病 3 1 脾胃与冠心病关系 金匮要略 谓 阳微阴弦 即胸痹而痛 然 而 心乃脾之母 心阳不足导致脾气虚弱 脾主运 化 为水谷精微化生之本 一旦脾胃虚衰 运化失职 无以滋养心阳 是 子病累母 肺乃脾之子 脾胃虚 弱 则水谷精微不能上输 肺气失养而郁滞 心肺同 主气血之运行 二脏阳气虚弱 则气血运行不畅而发 胸痹 由此可知 冠心病病位在心 与脾胃有着密切 的联系 3 1 1 经脉循行 足太阴脾经的分支从胃别出 上行通过膈肌 注入心中 交于手少阴心经 素问 至真要大论 云 寒厥入胃 则内生心痛 可见 心与脾胃联系 密切 3 1 2 心与脾胃的生理关系 心与脾之间的功能联系主要体现在血液的生 成与运行方面 心主血脉 推动血液运行于脉道并 敷布全身 脾主运化 为气血生化之源 又主统血 能统摄血液运行脉中 脾运化功能正常 则生化血 液的功能旺盛 而血液充盈 则心有所主 脾统血功 能正常 则血能正常行于脉中而不逸于脉外 即 薛 氏医案 中所说的 心主血 脾能统摄于血 3 1 3 心与脾胃的病理关系 素问 举痛论 言 经脉流行不止 环周不 休 寒气入经而稽迟 泣而不行 客于脉外则血少 客 于脉中则气不通 故卒然而痛 一方面 如果脾胃 功能不全 气血生化无源 心经及其络脉失于濡养 191 16 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从而导致 不荣则痛 这与西医的冠脉痉挛所致心 肌缺血 缺氧 产生疼痛的机理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 若脾胃功能失司 水湿聚而成痰 痰阻则气滞 气滞 则血瘀 气滞 痰凝 血瘀等病理产物相互胶结 阻塞 脉络 从而导致 不通则痛 这与西医的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 导致管腔狭窄甚或完全堵塞 引起心肌缺 血 缺氧 产生疼痛的机理是一致的 因此 脾胃运 化失常 贯穿于冠心病的发生和演变的全过程 3 2 调脾胃 通阳气治疗冠心病 早在 金匮要略 中就有记载 胸痹心中痞 留气结在胸 胸满 胁下逆抢心 枳实薤白桂枝汤主 之 人参汤亦主之 冠心病以中老年人多见 因为 中老年人机体多处于一个 本虚 标实 的状态 急 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 故当冠心病急性发作以治 标为主 现代医学有其明显的优势 而在缓解期 则 要治本为主 调脾胃 通阳气就成为重要治法 脾胃 生化正常 气血生化有源则机体五脏六腑均有所养 脾胃运化正常 则气滞 痰瘀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就会 减少 气血运行通畅 可以减少冠心病的发生或者延 缓其进展 4 从肝论治冠心病 4 1 肝与冠心病的关系 中医学认识到胸痹心痛为筋脉 血管 之病 如巢元方在 诸病源候论 心痛候 中说 厥心痛 是心 支别之络 受邪所致 心为五脏之君 为肝之 子 将军之官 二脏存在着相互资生 相互协同 促进 助长的作用 4 1 1 经脉循行 足厥阴肝与手少阴心经在咽喉及目系交汇以 相互联系 又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和足厥阴肝 经均交汇于胸中 医贯 云 凡脾 胃 肝 胆 各有一系 系于心包络之旁 以通于心 说明心肝 通过经络相互联系 4 1 2 心与肝的生理关系 肝主疏泄 主藏血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密切 相关 素问 痿论 谓之 心主身之血脉 心主 血脉阐明了心脏具有生血 行血的功能 灵枢 本 神 云 肝藏血 血舍魂 肝主藏血可储藏血 液 调节血量 肝主疏泄可维持气血运行 助心生血 在血液生成 运行 贮存等方面心肝相辅相成 4 1 3 心与肝的病理关系 肝 心 痛 是 胸 痹 中 脏 腑 辨 证 中 的 一 种 灵 枢 厥病 曰 厥心痛 色苍苍如死状 终日不得 太息 肝心痛也 诸病源候论 曰 心痛者 是心 支别络为风邪冷热所乘痛也 说明寒邪致病 病位 在脉络 寒为阴邪 易伤阳气 直中于里 心肾阳虚 肝失温煦 血行凝滞 发为胸痹 周学海云 凡脏 腑十二经之气化 皆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 始能 调畅而不病 凡病之气结 血凝 痰饮 皆肝气 之不得舒畅所致也 王师认为肝气郁结 气机郁滞 血行不畅 形成血瘀 气不布津 津液停聚 形成痰 浊 痰浊 血瘀又可加重气滞 可见肝脏与冠心病 发病关系密切 4 2 疏肝理气 调畅气机治疗冠心病 内经 指出 百病生于气也 怒则气上 喜则 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 气结 故王老师在治疗冠心病时 特别注重患者的 心理调护 现代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易形成肝气郁 结的病机 气滞是肝心痛的始动因素 血瘀和痰浊 为继发因素 故行气理气应贯穿始终 现代中西医 结合研究认为 脂质代谢紊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的根本原因 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 并能分 泌多种载脂蛋白及多种参与脂质代谢的酶 血中痰 浊与脂质代谢的紊乱关系最为密切 13 故在用药过 程中 可稍加化痰祛浊之品如半夏 瓜蒌 茯苓等 调 节血脂 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5 从肾论治冠心病 5 1 肾与冠心病的关系 心在五行属火 属阳 心主血 肾在五行属水 属阴 肾藏精 心血肾精同属阴质 精可生血 血亦可 化精 明代张景岳曾谓 心本于肾 所以上不宁者 未有不由乎下 心气虚者 未有不因乎精 因此 两 脏互相资助 制约平衡的 生理状态是通过阴阳 精血 津液的气化产生 即心肾相交 如心与肾之间的阴阳 精血 津液等动 态失衡 则为 心肾不交 又称 水火不济 5 1 1 经脉循行 足少阴肾经支脉 从肺出来 联络心脏 流注胸 中 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加强心与肾之间的联系 5 1 2 心与肾的生理关系 心主血 推动血液在全身流注以发挥营养与滋 润作用 肾藏精 使精气在体内充盈以推动人体生 命活动 由于精血同源 故心血可化生为肾所藏之 精 肾精亦可转化为心所主之血 心为君火 肾为相 火 命火 命火秘藏 则心阳充足 心阳充盛 则相 火亦旺 君相安位 则心肾上下交济 心阳 肾阳旺 盛而正常 5 1 3 心与肾的病理关系 素问 脉要精微论 曰 夫脉者 血之府 也 涩则心痛 素问 举痛论 曰 涩则 血虚 血虚则痛 肾阴不足 精血亏虚 心阴失养 不荣则痛 是冠心病心绞痛的病机之一 肾阳为 人体阳气之根本 肾阳不足 人体津液失于温化 不 能正常代谢输布 水气内停 上凌于心 心阳被抑 则 出现心悸 胸闷 咳喘不得平卧等症 正如 伤寒明 理论 悸篇 所云 其停饮者 由水停心下 心主 火而恶水 水既内停 心自不安 则为悸也 更甚者 水饮凌心 心阳暴脱 则出现四肢厥冷 冷汗淋漓 脉 微欲绝等症 冠心病现代研究中 管昌益等通过冠 状动脉造影发现 冠心病阳虚者3支狭窄的患者显 著多于气虚者 而气虚者1 2支狭窄的患者显著多 于阳虚者 结果提示多支冠脉狭窄与本虚证由气虚 向阳虚发展有密切关系 14 因此 心肾失调在冠心 病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5 2 补肾固本治疗冠心病 医林改错 所谓 元气既虚 必不达于血管 血管无气 必停留而为瘀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中 老年人性激素水平下降 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多 多 见肾虚之症 肾脏亏虚 肾主生殖功能下降 可使胆 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下降 15 高 脂血症 动脉硬化 冠心病等均为心主血脉为病的表 现形式 可见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肾中精气的 192 第 1 6 卷 第 6 期 2014 年 6 月 辽 宁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6 No 6 Jun 2014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探究 先小乐 指导 肖相如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摘 要 过敏性紫癜 HSP 为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 过敏性紫癜引起的紫癜肾炎 HSPN 发病率 较高 12 40 且易反复发作 在激素加抗生素普遍应用于紫癜肾炎的同时 笔者借鉴张士卿 张琳琪 导师肖相 如等前辈的经验方 采用传统的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辨病相结合的方法 在中西医理论对该疾病认识的基础上探讨 现代中医药对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研究与创新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肾炎 中西医理论 中医辨证治疗 经验 中图分类号 R692 3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 842X 2014 06 0192 03 收稿日期 2013 12 23 作者简介 先小乐 1986 女 河北张家口人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中医药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相关研究 通讯作者 肖相如 1958 男 湖北仙桃人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 伤寒论研究以及中医内科肾脏相关疾病的治疗 与研究 Explaoration on Treatment of 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by Chinese Medicine XIAN Xiaole Advisor XIAO Xiangru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HSP is a systematic small vasculitis which takes the small vasculitis as the main pathological change 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 HSPN caused by 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has a high incidence and it recurs repeatedly So far glucocorticoid and antibiotics are being used to treat 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 This review consulted experiences and methods from ZHANG Shiqing ZHANG Linqi XIAO Xiaongru et al and it adopted new methods that combined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differentiate disease of modern medicine The review examined in more details on the basis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modern medicine and it discussed th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 Key words 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 theory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虚衰 亦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 因此 从肾论治冠心病 应当补肾固本 扶正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挖沟槽土方的施工方案
- 透层封层施工方案
- 活动策划和执行方案
- 煤矿立夏活动方案策划
- 工厂生产培训知识课件
- 钢结构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 动漫人物设计答辩
- 录播教室施工方案
- 光纤入户施工方案
- 汽车自动化生产协同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对标工作的方案和计划对标管理实施方案
- 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培训
- 图书管理员考试的注意事项和建议试题及答案
- 警校区队管理制度规定
- 郑州银行总行信息科技岗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新发展英语(第二版)综合教程2 课件 Unit 6 Cultural Difference
- 脑卒中失语症的康复护理
- 消防联动调试方案
- 2025年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
- 自动化仪表施工方案
- 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药品临床应用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