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意:贯通误差预计计算数据请同学们自己选定,以贯通点为坐标系原点,从井口向下为Y轴,垂直巷道方向向右为X轴。选定坐标后如果不想手算,可以利用我写的程序计算。文中数据仅供参考。谢谢大佛寺煤矿主、副风井贯通测量设计报告一、 概述大佛寺煤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境内,临界长武。主副井工业广场有312国道左右穿过,有一条大道自312国道起盘山而上可到达位于彬县水帘乡菜子塬上村处的风井。测区基本为塬,南部为平地,北部有沟豁,且南北地势落差较大,给高程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求实施主、副、风井贯通测量任务。其中主、副井均为斜井,井口高程均为855m,倾角分别为14度、20度,长度分别为861.3米、590米。风井井口高程1022m,深370m。根据施工进度要求贯通点均在主、副井上,主井设计为皮带运输,所以贯通在水平方向的容许偏差0.3m、竖直方向的容许偏差均为0.2m。副斜井设计为轨道运输方式,贯通在水平容许偏差取相同限差。本设计采用的已知资料包括:1、平面控制部分从测绘局收集来的已有控制点成果如下表1,均为1954年北京坐标3。带坐标,中央子午线108度。已有平面控制点坐标 表1点 号点 名等级X (m)Y (m)H (m)ZTY1咀头源3883438.62136495973.3421009.400YHW1鸭河湾3884930.63836499142.1151070.660TJP1田家坡3880125.02636498910.2441133.8002、高程控制用四等水准观测近井水准基点的高程。本次贯通测量设计与工程预算的依据为:(1)煤矿测量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煤炭工业出版社(1989)(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18314-2001)(3)工程测量规范.国家标准中国计划出版社(GB50026-93)(4)煤矿测量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5)测绘工程产品价格.国家测绘局(2002)二、 地面控制测量设计1. GPS平面控制根据主、副井(斜井)和风井三个井口附近的具体条件并兼顾今后测量工作的需要,设计在主、副井附近共布设四个近井点,风井附近布设一组四个近井点和一个网形点,并与测区附近的三个国家控制点共十二个点共同构网联测,采用GPS测量方案。(1)已知点资料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矿区控制点成果资料”,选取距测区10km以内的三个高等级控制点“咀头源”( 等点)、“鸭河湾”( 等点)及“田家坡”( 等点)作为GPS起算点。其54北京坐标及56黄海高程如表1。表1 已知控制点坐标和高程数据点 号点 名等级X (m)Y (m)H (m)ZTY1咀头源3883438.62136495973.3421009.400YHW1鸭河湾3884930.63836499142.1151070.660TJP1田家坡3880125.02636498910.2441133.800(2)近井点布设现有导线点“D011”及“D020”均位于主、副井口外,将其直接作为GPS近井点,其它点布设在近期不易受采动影响的稳定位置,要求最小基线长度不低于200m。应保证相邻两点之间相互通视,并尽可能使同组近井点之间都通视,但实际上难以做到。对于可能受采动影响的点,可在生产过程中由GPS近井点用全站仪在稳定地点加密若干个控制点。由于其边长较短,这些点不便于用GPS直接测量。设计在三个井口共设置9个近井点,其编号与布设位置见附图1。(3)GPS网的精度设计根据煤矿测量规程对近井点精度的要求,确定GPS网采用E级测量标准进行施测。E级GPS网测量精度与技术要求如表2。(3)GPS网的图形设计GPS网共有9个未知点(近井点)和3个已知点,其图形布设如附图1。采用边连接方式,包括6个同步环。最长基线边3300m,最短基线边259m。总基线边36条,其中独立基线边18条,必要基线边12条,多余基线边6条。表2 E级GPS网测量精度与技术要求固定误差(mm)比例误差系数10-6最弱边相对中误差闭合环的边数平均距离(km)同步接收机数10201/20000100.252(4)GPS测量方法先对三个已知点进行GPS检测,在确认已知点可通过GPS约束平差后再进行整体控制测量。如果上述三点不能用,可采用矿区其他可用控制点替代,布网方案不变。改变控制点位置一般不会影响GPS测量的精度。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表2要求的双频GPS接收机用静态方式观测,设计同步接收机数为4台,观测2个时段,时段长度为60min,数据采样间隔为10,最大PDOP值小于6。(5)GPS网平差处理采用GPS平差处理软件先作基线解算和无约束平差,得到各点的WGS-84坐标。再根据表1中的已知点54坐标与高程作三维约束平差,获得近井点的平面坐标。基线向量的改正数及基线边相对误差应小于规范要求。2. 地面复测导线 为了检测地面GPS控制测量成果的可靠性,根据委托单位的要求,在主井和风井之间布设5级复测导线,以检测主井和风井之间近井点的相对精度。地面复测导线起于GPS近井点D011-D009并终于D021-D019,基本上沿主井口和风井口的连线方向布设成近似等边直伸形状。导线布设位置如附图1所示。导线平均边长500m左右,复测导线站数为4站。实际布点时可根据地形情况作适当调整。地面复测导线按煤矿测量规程和工程测量规范中一级光电测距导线的要求施测,其技术要求如表 3所示。在导线平差时,先检查最远边(D011-D009)的测量方位角与其GPS测量的方位角之差,以及相对于GPS成果的导线相对闭合差是否都满足表3的要求。若在限差范围内,说明复测导线精度及GPS近井点的精度均满足测量要求。一般来说,E级GPS测量精度通常高于5级导线精度,因此可将GPS点作为地面已知控制点使用,按附合导线对复测导线进行严密平差。若复测导线结果超出表3的要求,须重新进行导线复测和GPS控制测量,直到满足规范要求。表3 地面复测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 导线类别测角中误差仪器等级测回数方位角最大闭合差一级(5级)52级410一测回中2C互差各测回间互差平均边长(m)测距中误差差导线相对闭合差139500m15mm1/150003. 近井点高程联测由于GPS正常高测量的精度较低,因此GPS高程测量结果不能作为近井点的高程数据。根据已知给定资料“咀头源”的高程引测到主、副井口(点D011)和风井口(点D021),并进行往返测,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对9个近井点进行高程联测(前面的高程检测数据可作为联测的一部分)。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表3。表3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等级仪器级别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四等DS31005黑红面读数差(mm)黑红面高差之差(mm)每公里高差中误差(mm)环路或附合线路长度(km)351015水准标尺观测次数往返互差或闭合差(mm)平地(L:公里)山地(n:测站数)木质双面往返各一次206由于本次贯通在高程上为重要方向,精度要求较高。因此,主、副井和风井之间的高程联测应独立复测一次,取两次测量均值作为高程结果。三、风井的定向测量方案1、投点方案 由地面向定向水平投点,简称投点 。投点有两种方法,一是:单重稳定投点二是:单重摆动投点 。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方法,风井井深370m在采用连接三角形进行一井定向时,井筒内挂两根垂球线,可以采用单重稳定投点;若井下采用陀螺定向时,井筒内挂一根垂球线,采用单重稳定投点。减少投点误差的主要措施: ()尽量减少两垂球线间距离,并选择合理的垂球线位置 ()定向时最好减少风机运转或增设风门,以减少风速 ()采用高强度、小直径的钢丝,适当加大垂球重量,并将垂球浸入到稳定液中; (4)减少滴水对垂球线及垂球的影响。 2、井下定向方案 (1)一井定向三角形连接法连接测量连接测量分为地面连接测量和井下连接测量两部分。 地面连接测量是在地面测定两钢丝的坐标及其连线的方位角; 井下连接测量是在定向水平根据两钢丝的坐标及其连线的方位角确定井下导线起始点的坐标与起始边的方位角。连接三角形的解算 (I) 运用正弦定理,解算出(II) 检查测量和计算成果 、首先,连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以及的和均应为180,若有少量残差可平均分配到或;、其次,井上丈量所得的两钢丝间的距离c丈与按余弦定理计算出的距离c计相差应不大于2mm; 、井下丈量所得的两钢丝间的距离c丈与计算出的距离c计 相差应不大于4 mm。若符合上述要求可在丈量的a、b、c以及a、b、c中加入改正数及 (III) 将井上、井下连接图形视为一条导线,如DCA BCD,按照导线的计算方法求出井下起始点C的坐标及井下起始边CD的方位角 ,如图3-5所示图3-5进行井下误差预计:计算得起始边中误差为:31秒(2)井下陀螺仪定向采用单点连接测量,井下陀螺仪定向确定风井起始方位并计算起始点坐标坐标:依据煤矿测量规程中(第62条),关于陀螺经纬仪定向测量的有关规定:. 在地面已知边上采用两测回(或三测回)测量陀螺方位角,求得两个(或三个)仪器常数;. 在井下定向边上用两测回测量陀螺方位角;. 返回地面后,在原已知边上再用两测回(或三测回)测量陀螺方位角,再求得两个(或三个)仪器常数。此次定向测量使用的WILD GAK-1型陀螺经纬仪,一次定向的中误差为15,因此要求同一边任意两测回测量陀螺方位角的互差,不得超过40;对于超限数据应在现场予以补测。陀螺定向测量技术指标如表2。表2 陀螺定向观测精度指标陀螺经纬仪精度等级逆转点法同一边测回间陀螺方位角的互差两次独立定向的均值中误差相邻摆动中值的互差间隔摆动中值的互差1520304010(3)综合比较三角形连接法和陀螺仪定向引起井下起始边方位误差的大小:三角形连接法引起井下起始边中误差为31秒陀螺仪一次测角中误差15秒为了使起始边中误差影响最小,在此次风井定向中采用陀螺仪定向。所以采用井下陀螺仪定向。3、高程传递方案因为风井是立井,所以我们用的是长钢丝法导入高程。具体方法如下:将经过检定的钢丝挂上重锤(其重力应等于钢丝检定时的拉力),自由悬挂在井中。分别在地面与井下安置水准仪,首先在A、B点水准尺上读取读数a、b,然后在钢尺上读数m、n(注意,为了防止钢丝上下弹动产生读数误差,地面与地下应同时在钢尺上读数),同时测定地面、地下的温度和。由此可求得B点高程: 式中为钢丝改正数总和(包括比长改正、温度改正)。其中钢丝温度改正计算时,应采用井上下实测温度的平均值。 画出示意图:(矿上测量P105)四、 井下控制测量设计1. 井下平面控制(1)导线布设方案a.主井贯通:主斜井贯通在离主井口392.184米的地方通过两个方向(主井口和风井方向)的掘进贯通,在主井口由D009-D011向井内布设导线点,沿巷道顶板布设直伸形导线每隔120米左右一个点,共布三个永久导线点到贯通点。从风井口到贯通点,通过风井口近井点(D019-D020)的联系测量,在进行井下导线布设通过水平段到边坡点再到贯通点,共在顶板布设八个永久点。b.副井贯通:副斜井贯通在离主井口562.025米的地方通过两个方向(副井口和风井方向)的掘进贯通,在副井口由D009-D011向井内布设导线点,沿巷道顶板布设直伸形导线每隔120米左右一个点,共布五个永久导线点到贯通点。从风井口到贯通点,通过风井口近井点(D019-D020)的联系测量,在进行井下导线布设通过水平段到边坡点再到贯通点,共在顶板布设五个永久点。根据规程要求结合主、副井的具体条件,确定本次贯通测量井下控制导线平面位置(见附图1)。由于受巷道形状及巷道变坡点限制,部分导线边长小于40m,平均边长100 m左右,导线点数为21个。实际布点时可根据井下顶板情况作适当调整,不稳定地段可设置成临时点。稳定地段设置永久导线点。上述调整不会影响导线测量精度和贯通误差预计。(2)导线测量技术要求井下控制采用全站仪导线形式,按煤矿测量规程中井下平面控制测量基本控制中的7级导线要求施测。采用2级全站仪每次独立观测每测站两个测回,边长采用光电测距法,每边往返观测两测回。为保证贯通测量的可靠度,提高井下控制导线的测量精度,井下控制导线须进行一次独立复测,当两次测量的成果符合精度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观测成果,若两次观测的互差超过限差要求时,则应重新独立观测。根据煤矿测量规程确定井下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表4。表4 井下控制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 导线类别仪器等级观测方法测回数(按导线边长分)15m以下15m以上72级测回法32同一测回中半测回互差两测回间互差一般边长(m)复测支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复测支导线坐标方位角闭合差()201260200m1/600014在边长测量中,测定气压读至100Pa,气温读至1C。每条边长往返2测回。其限差为:一测回读数较差不大于10mm,往返观测同一边长时,化算为水平距离(经气象和倾斜改正)后的互差,不得大于1/6000。对于曲线巷道中边长小于30m的导线点及不稳定地段的临时导线点,可采用“三架法”观测,以减少对中误差和提高观测速度。用全站仪测定的边长观测值应加入温度和气压改正,以保证观测成果的精度。(3)边长的归化改正由于测区距高斯投影带中央子午线较远,测区平均高程超过1000米,井上下高差超过500米。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实测边在经过温度和气象改正后,还应根据测距边的平均高程及平均横坐标进行高程归化改正及高斯投影改正,改正方法如下:式中 D-测距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D-测距边实测长度 -测距边两端点横坐标的平均值。 -地球曲率半径 -测距边两端点的高程平均值(4)井下是否加测陀螺定向边由于井下导线长度都未超过1KM且最大设站数都不大于36站,同时经过支导线复测误差预计计算可知,支导线测量亦满足贯通要求,所以没有必要在井下测量中进行陀螺边定向。2. 井下高程控制(1)井下水准测量井下控制导线位于水平巷道的部分采用往返水准测量方法进行高程控制测量,相邻点高差采用两次变仪器高观测,其互差不大于5mm时,取平均值作为高差观测结果。往返测高差较差的允许值为50mm(其中L为线路长度,单位为公里,),取往返测的平均值作为高程结果。井下水准测量应独立复测一次,取两次测量的均值作为最终高程结果。(2)井下三角高程测量倾斜巷道导线点的高程采用三角高程方法测量。井下三角高程测量与导线同时施测,每测站2测回,采用往返观测,垂直角观测精度要求如表6。表6 三角高程测量垂直角观测精度 观测方法DJ2经纬仪或2级全站仪测回数垂直角互差指标差互差中丝法21515根据煤矿测量规程的规定,三角高程测量的相邻两点往返测高差互差应小于10mm+0.3mmL(其中L为导线长度,以m为单位) 。三角高程闭合差或两次独立三角高程的互差不应大于100mm。井下三角高程测量应独立复测一次,取两次独立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复测导线的最终高程值。五、 贯通测量误差预计1、 误差预计的参数根据施工设计要求,本贯通工程为主、副井分别与风井双向掘进,最后在斜井中部贯通。(1)导线起始点及起始边方位角误差如附图2所示。贯通点两侧的井下导线起始边分别为GPS近井点D009-D011及D019-D021。GPS点位误差可根据平差后基线边的精度确定。GPS基线边长度越大,其相对精度越高。因此,应尽可能选择长基线边作为井下控制导线的起始边,以减小起始边方位角误差影响。以起始边为259m计算,取相对点位中误差=10mm,则井下导线起始边方位角误差=8(2)陀螺定向误差采用WILD GAK-1型陀螺经纬仪进行陀螺定向,一次定向中误差取为15,则井下导线陀螺边一次定向的方位角误差=15。(3)井下导线测角误差按煤矿测量规程的规定,取=7(4)井下导线边测距误差按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2级全站仪的标称测距精度为5mm+5D(D为距离,单位为mm)。考虑到井下仪器对中困难及观测条件较差,且边长一般不超过200m,测距的比例误差影响较小。参照煤矿测量手册相关资料,取井下全站仪测边(平均边长100m)的中误差为=10mm。2、 主斜井贯通测量误差预计从主井井口起始导线点至贯通点K的导线水平总长度为562.025m,风井至K点的导线水平总长度为616 m。以K点为假定坐标系的原点,沿主井向下延伸方向为y轴正向,垂直掘进贯通方向为x轴正向,建立误差预计坐标系统。详见附图1:“大佛寺煤矿主副井和风井贯通误差预计图”。(1)主井口一侧井下导线起始点点位及起始边方位误差引起Kz点的误差如附图2所示,有地面GPS起始边D009-D011控制到井下的支导线。依据附图1用计算机算出贯通预计的各项参数,如附表1、附表2所示。根据煤矿测量手册,由起始点误差及起始边方位角误差引起Kz点在x轴上的误差为: =18.2109(毫米)由起始点误差及起始边方位角误差与陀螺定向边方位角误差引起K点在y轴上的误差为: =sqrt(m02+ma02/2062652*sum(Rx2)=10毫米式中,-是在坐标系中的横坐标。如附表1。 -导线起点D011及贯通预计点的假定横坐标由附表1得=-392.184,=0式中,-两段方向附合导线重心在假定坐标系中的横坐标。计算过程见附表1。-导线起点及贯通预计点的假定横坐标,由附表1得(2)主井口一侧井下导线测角误差引起Kz点的误差由测角误差引起的导线终点Kz在x轴上的误差为:=20.8064(毫米)式中,Ry 是导线点在坐标系统中在Y轴的投影,计算过程见附表1。由测角误差引起的导线终点K在y轴上的误差为:=m= 0.8824(毫米)(3)主井口一侧井下导线测边误差引起Kz点在x轴上的误差=0.01*sqrt(0.2278)m=4.7725(毫米)=0.01*sqrt(0.03847)m= 19.6156(毫米)式中, 为主井上侧各导线边长及其假定方位角,计算过程见附表1。(4)风井口一侧井下导线起始点及起始边误差引起Kz点的误差依据附图2计算出预计参数,如附表2。由起始点及起始边误差引起Kz点在x轴上的误差为:=sqrt(202+27.4272)m=34(毫米)由起始点及起始边误差引起Kz点在y轴上的误差为:=20式中,-风井导线起点C及贯通预计点Kz的假定横坐标, -该风井导线起点C及贯通预计点K的假定横坐标,如附表2(5)风井口一侧井下导线测角误差引起Kz点的误差该侧导线测角误差引起Kz点在x轴上的误差为:= m=42.3226(毫米)风井一侧导线测角误差引起Kz点在y轴上的误差为:=m= 2.3318(毫米)式中,-该导线各点与K点连线在x轴上的投影长度。,计算过程见附表2。式中,-该导线各点与Kz点连线在y轴上的投影长度。,计算过程见附表2。(6)风井口一侧井下导线测边误差引起Kz点的误差在x的误差:=0.01*sqrt(0.4005)m=6.3287(毫米)在y误差:=m= 23.7844(毫米)式中, 为二号风井各导线边长及其在假定坐标系中的方位角。式中, 为风井各导线边长及其在假定坐标系中的方位角。计算过程见附表2。(7)贯通点Kz的总误差由于井下控制导线测量和陀螺经纬仪定向测量都独立复测一次,故贯通点K在水平重要方向x轴上总的预计中误差为:=sqrt(182+202+4.72+342+422+62)/sqrt(2)=43毫米取2倍中误差作为预计误差,则贯通点K在水平x轴方向上的预计误差为:=86 mm故贯通点K在水平方向y轴上总的预计中误差为:=sqrt(102+0.82+19.62+202+2.32+23.82)/sqrt(2)=27 毫米取2倍中误差作为预计误差,则贯通点K在水平重要方向Y轴上的预计误差为=54 mm(8)主井贯通点Kz处高程的误差预计 a、主井口一侧;从已知点ZTY3开始利用水准高程测量到主井口,水平距离大约为906米;再从主井口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到贯通点Kz,水平距离约为378米。=32mm b、风井口一侧:从已知点ZTY3开始利用水准测量高程到风井口,水平距离大约为1788米;再从井下风井口利用水准高程测量到边坡点Z6,水平距离约为103米;最后从边坡点Z6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到贯通点Kz,水平距离约为483米。=38mmc、贯通点Kz在高程方向的总误差由于井下控制导线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均独立复测一次,故贯通点K在高程方向的预计中误差为:=35mm取2倍中误差作为预计误差,则贯通点K在高程方向的预计误差为70mm3、 副斜井贯通测量误差预计从副井井口起始导线点至贯通点K的导线水平总长度为377.872m,风井至K点的导线水平总长度为431 m。以K点为假定坐标系的原点,沿副井向下延伸方向为y轴正向,垂直掘进贯通方向为x轴正向,建立误差预计坐标系统。详见附图1:“大佛寺煤矿主副井和风井贯通误差预计图”。(1)副井口一侧井下导线起始点点位及起始边方位误差引起Kf点的误差如附图2所示,有地面GPS起始边D009-D011控制到井下的支导线。依据附图1用计算机算出贯通预计的各项参数,如附表3、附表4所示。根据煤矿测量手册,由起始点误差及起始边方位角误差引起Kz点在x轴上的误差为: =29.7839(毫米)由起始点误差及起始边方位角误差与陀螺定向边方位角误差引起K点在y轴上的误差为: =sqrt(m02+ma02/2062652*sum(Rx2)=3.1998毫米式中,-是在坐标系中的横坐标。如附表3。 -导线起点D011及贯通预计点的假定横坐标由附表3得=-392.184,=0式中,-两段方向附合导线重心在假定坐标系中的横坐标。计算过程见附表1。-导线起点及贯通预计点的假定横坐标,由附表3得(2)副井口一侧井下导线测角误差引起Kf点的误差由测角误差引起的导线终点Kz在x轴上的误差为:=35.1727(毫米)式中,Ry 是导线点在坐标系统中在Y轴的投影,计算过程见附表3。由测角误差引起的导线终点Kf在y轴上的误差为:=m= 2.2398(毫米)(3)副井口一侧井下导线测边误差引起Kf点在x轴上的误差=0.01*sqrt(0.2278)m= 7.1919(毫米)=0.01*sqrt(0.03847)m= 24.3828(毫米)式中, 为主井上侧各导线边长及其假定方位角,计算过程见附表3。(4)风井口一侧井下导线起始点及起始边误差引起Kf点的误差依据附图2计算出预计参数,如附表4。由起始点及起始边误差引起Kf点在x轴上的误差为:=sqrt(202+27.4272)m=16.6572(毫米)由起始点及起始边误差引起Kf点在y轴上的误差为:=3.8300(毫米)式中,-风井导线起点C及贯通预计点Kf的假定横坐标, -该风井导线起点C及贯通预计点Kf的假定横坐标,如附表4(5)风井口一侧井下导线测角误差引起Kf点的误差该侧导线测角误差引起Kf点在x轴上的误差为:= m=20.3854(毫米)风井一侧导线测角误差引起Kf点在y轴上的误差为:=m= 3.8156(毫米)式中,-该导线各点与Kf点连线在x轴上的投影长度。,式中,-该导线各点与Kf点连线在y轴上的投影长度。,计算过程见附表4。(6)风井口一侧井下导线测边误差引起Kf点的误差在x的误差:=0.01*sqrt(0.4005)m=8.9472(毫米)在y误差:=m= 18.5352(毫米)式中, 为二号风井各导线边长及其在假定坐标系中的方位角。式中, 为风井各导线边长及其在假定坐标系中的方位角。计算过程见附表2。(7)副井贯通点Kf的总误差由于井下控制导线测量和陀螺经纬仪定向测量都独立复测一次,故贯通点K在水平重要方向x轴上总的预计中误差为:=41.5毫米取2倍中误差作为预计误差,则贯通点K在水平x轴方向上的预计误差为:=83 mm故贯通点K在水平方向y轴上总的预计中误差为:=sqrt(102+0.82+19.62+202+2.32+23.82)/sqrt(2)= 27 毫米取2倍中误差作为预计误差,则贯通点K在水平重要方向Y轴上的预计误差为=54 mm(8)副井贯通点Kf处高程的误差预计 a、副井口一侧;从已知点ZTY3开始利用水准高程测量到副井口,水平距离大约为957米;再从副井口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到贯通点Kf,水平距离约为562米。=39mm b、风井口一侧:从已知点ZTY3开始利用水准测量高程到风井口,水平距离大约为1788米;再从井下风井口利用水准高程测量到贯通点Kf,水平距离约为433米。=18mmc、贯通点Kf在高程方向的总误差由于井下控制导线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均独立复测一次,故贯通点K在高程方向的预计中误差为:=30mm取2倍中误差作为预计误差,则贯通点K在高程方向的预计误差为60mm4、 贯通点K的总预计误差主斜井:在水平x轴方向的误差预计为:=86mm在水平y轴方向的误差预计为:=54 mm在高程方向的误差预计为: =70mm副斜井:在水平x轴方向的误差预计为:=83mm在水平y轴方向的误差预计为:=54 mm在高程方向的误差预计为: =60mm主副井贯通点K在三个方向的预计误差均小于贯通允许偏差值,表明本贯通测量设计方案是合理可行的。六、 主副井施工测量方案依据GPS控制点按极坐标法直接标定主副井及风井井口位置。在施工过程中,每隔40-50m布设一个临时导线点用于施工放线,每隔3个临时点设置一个永久导线点。由于主副井均为斜井施工时腰线的标定采用三角高程法,可采用激光指向仪用作斜巷施工测量;在风井一侧的平巷中利用水准仪标定腰线。七、 贯通测量最终方案利用现有仪器和以上预计方法,即可为最终技术方案。八、 附件附表1 主井上侧导线坐标及误差预计参数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创意产品开发2025年资金申请项目评估及优化报告
- 新零售模式实体店销售业绩提升方案设计
- 智能仓储系统规划与实施预案
- 自考专业(教育管理)自我提分评估及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
- 摩托车打印远程运维-洞察及研究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 四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自考专业(计算机应用)复习提分资料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综合解析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章节测试练习题(解析版)
- 自考专业(公共关系)题库【典型题】附答案详解
- 中华护理学会老年人误吸的预防团体标准解读
- 日光性皮炎的临床特征
- 中建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
- 《头发头皮生理学》课件
- 数据中心暖通培训
- 有限空间专项安全检查表
- 广西桂林旅游文化宣传城市介绍文旅科普美食
- 学校栏杆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红楼梦》与《乡土中国》衔接融合习题含答案
- 2024年锅炉操作工(技师)职业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人力资源许可证制度(服务流程、服务协议、收费标准、信息发布审查和投诉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