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警“7.20”弱电系统工程 沈阳东软系统集成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文件目录目录1七、施工组织设计47.1、编制说明47.1.1 编制目的47.1.2 编制内容47.1.3 编制依据57.1.4 相关标准引用57.2、项目概况77.2.1 武警“7.20”弱电系统工程概况77.2.2工程目标77.3、项目组织管理机构87.3.1 组织结构87.3.2 岗位素质要求、分工及职责87.3.3、项目管理措施97.4、拟投入施工管理技术人员情况117.4.1 人员投入需求分析117.4.2 管理技术人员投入计划表117.5、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137.5.1 工期目标137.5.2 工期保证措施137.5.3 工程进度安排147.5.4 施工进度计划表217.6、各系统施工方法及调试方案227.6.1 综合管路系统227.6.2 综合布线系统237.6.3 通信机房工程系统及机要中心工程系统257.6.4 营区数字化系统267.6.5安全防范系统597.6.6 信息发布系统627.6.7 公共广播、会议系统637.6.8 有线电视系统997.6.9 屏蔽机房工程及防雷接地系统1007.6.10 UPS电源1127.7、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1147.7.1 质量保证措施1147.7.2 质保管理措施及质保大纲1147.7.3 关键工序及关键质量控制点1167.7.4 现场质量保证三级检查1177.7.5 质量检查程序1177.8、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187.8.1 现场安全管理措施1187.8.2 现场文明施工措施1187.8.3 做好环境保护措施1197.9、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和调试设备1207.10、设备材料的进场计划1237.10.1 材料、设备进场计划:1237.10.2 材料、设备保管方案:1237.11、临时设施平面布置及临时用水、用电1267.11.1 临时设施平面布置图1267.11.2 临时施工用水、用电计划1277.12、自检及竣工验收方案1287.12.1 系统验收测试方案1287.12.2 验收内容1287.12.3 各子系统验收方案1307.13、工程维护和技术培训计划1407.13.1 维修保养1407.13.2 技术培训计划1427.14、售后服务内容145A、保修期内基本维护服务145B、保修期外维护服务147C、服务方式147D、实施上述承诺的技术服务和保障体系148八、150系统设备供货清单175七、施工组织设计7.1、编制说明7.1.1 编制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施工现场全部生产活动的经济文件。为确保武警“7.20”弱电系统工程质量和进度,确保与土建、机电设备安装和室内装修等专业的协调配合,创优质、低耗、安全的业主满意工程,以及让建设单位了解我公司的项目施工管理水平,同时便于我公司对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工程进行考核,规范项目经理部的管理行为,并使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现场代表对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时有所参照,特编制此设计。7.1.2 编制内容本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项目概况 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投入技术人员情况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各系统施工方法及调试方案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和调试设备 设备材料的进场计划 临时设施平面布置及临时用水、用电 自检及竣工验收方案 工程维护、技术培训计划 售后服务内容7.1.3 编制依据 国家相关的法令、法规、标准及规范 武警“7.20”弱电系统工程招标文件和补充文件 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7.1.4 相关标准引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0)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标准 (DB32/366-1999)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 (DB32/367-1999)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标准 (DB32/365-1999)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 8566-8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4281)民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 (EIA/TIA-568)商用建筑线缆标准 (EIA/TIA-568B)商业建筑电信通道及空间标准 (ANSI/TIA/EIA 569A)商业建筑电信基础结构及管理标准 (ANSI/TIA/EIA 606)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接地及连接标准 (ANSI/TIA/EIA 607)UTP布线系统现场测试标准 (ANSI/TIA/EIA TSB-67)SPC 135P标准 (BACnet NASI/ASHRAE)集中式光纤布线系统标准 (ANSI/TIA/EIA TSB-72)开发式办公室布线系统标准 (ANSI/TIA/EIA TSB-75)国际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ISO/IEC 11801)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74-94)安全防范系统验收细则 (GA308-2001)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0408,1-89)超声和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GB10408,9-1996)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2663)防盗报警中心监控台设计规范 (GB/T16572-1996)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J115-8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38-92)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001年)通信系统机房设计 (GBKJ-90)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SJ/T30003-9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000年)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J 115-87)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T6510-1996)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90.92)厅堂扩声系统特性指标 (GYJ25-86)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B4959-95)视听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 (GB/T15644-95)国家、吉林省以及长春市有关规范要求等7.2、项目概况7.2.1 武警“7.20”弱电系统工程概况本弱电系统工程包含以下十五个子系统:综合管路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作战指挥中心工程系统、通信机房工程系统(通信中心、网管中心)、机要中心工程系统、礼堂工程系统、会议室工程系统、营区数字化系统、智能一卡通系统、安防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桌面云系统、有线电视系统、防雷接地系统。7.2.2工程目标7.2.2.1工期目标开工日期:预计2014年7月20日竣工日期:预计2014年12月30日计划工期:163天7.2.2.2 质量标准和目标质量标准:合格。智能化工程质量等级:合格并满足“省优”质量目标要求。7.2.2.3 安全生产目标杜绝死亡、重伤事件,安全施工。7.3、项目组织管理机构7.3.1 组织结构我公司中标后,将成立“武警“7.20”弱电系统工程项目部”。 组织结构图如下:图一 工程施工组织结构图7.3.2 岗位素质要求、分工及职责1)工程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具有大型工程项目管理与实施经验、丰富的技术知识和良好的个人综合素质,负责组织本项目实施方案设计,以及现场组织、实施、协调和管理工作,对本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经费、风险责任。2)项目副经理项目副经理:具有大型工程项目管理与实施经验,协助项目经理负责现场组织,实施、协调和管理工作,侧重于现场项目管理组的工作,并负责智能化工程项目部驻现场期间的日常事务与行政工作。3)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具有大型工程项目设计、实施经验,技术知识、技能全面,负责组织智能化工程技术方案及设计文件的编制及审核,协助项目经理全部负责工程的技术和管理,指导各系统负责人开展有关技术工作。4)现场技术员(技术工程师)有扎实的自动化控制理论基础,作为主要人员曾经参加过大中型综合布线、楼宇自控、综合保安管理、公共广播、音视频、有线电视、IBAS系统等智能化系统的工程实施。5)质检员质检员要求熟悉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所负责分系统的工程特点,技术特点以及产品特点,并熟悉相关技术执行标准与验收标准,负责协调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及分包对子系统安装调试的设备的检验与工程验收工作及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6)安全员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点,通过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检查,及时发现处理各种隐患,确保工程顺利实施,负责工程完工部分的保护工作。7)施工员施工队是我单位下设的安装施工单位,主要从事必要的线管、桥架预埋预留安装,线缆敷设,设备安装接线等工作。施工员应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协调、管理能力,按项目部管理要求,按施工图全面完成安装。8)计划员负责整个工程的进度安排,各工程部门的协调和统一安排,协助项目经理完成具体工作。7.3.3、项目管理措施7.3.3.1 采用项目经理责任制本工程采用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主要负责如下工作内容:项目经理代表总经理对指定工程项目负全责。全面规划、组织指定项目的工程施工计划、落实施工人员调遣及物料、工具准备。认真学习工程技术知识,努力提高实施及管理能力,保证按时按质完成指定工程项目的全部工作。监督检查项目内各项目工作的进展情况,对人员、器材、施工安全负全责。按公司规章和施工规范组织施工,严把质量关,保证施工质量。负责项目内员工业绩考核。维护公司利益,坚决制止任何有损公司利益的言行,主动做好协调业主单位有关人员的工作。完成总经理下达的其它工作。7.3.3.2 加强质量意识,提高自身技术素质定期对现场施工及管理人员进行质量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树立质量为本的观念。加强技术培训,对于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合格期超期的操作人员必须重新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7.3.3.3 加强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项目经理部在施工前,必须认真组织有关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认真、仔细熟悉图纸,学习相关的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操作规程,以及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各专业施工员、工长应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按照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有关规范和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明确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对施工班组进行详细技术交流,对特殊工序要有书面交底。严格按照施工图施工,严守操作规程,未经建设单位和原设计单位同意不得擅自变更修改设计,对已作的工程变更内容,项目部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及时向施工班组交底。对各分部,分项工程,各道施工工序实行工程质量自检互检和公司专职质量检查员检验的三检制度,发现不合格工序应立即重新返工,合格后方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班组自检完毕后,应填写安装记录。隐蔽工程在完工前提前24小时通知建设单位、监理,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工作,并应及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报甲方签字后生效。7.4、拟投入施工管理技术人员情况7.4.1 人员投入需求分析整个系统与其它系统的人员投入情况相比较有特殊的要求。除了具有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员外,还需要负责设计和安装的技术工程人员和熟练的技术工人;其次,人员的投入有一定的规律。在设计阶段主要投入的人员为系统设计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负责系统的设计和计划的安排;在线路施工阶段除了项目管理人员外,主要的劳动力是熟练的技术工人;在设备安装阶段主要的人员为技术支持人员和工程技术安装调试人员;项目收尾阶段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为主进行系统的培训及项目的总结和交接;最后为项目竣工后的售后技术服务,投入人员较少。人员投入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等关键要素由项目经理进行动态控制和安排。7.4.2 管理技术人员投入计划表工种、级别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人)优化设计线缆布放设备安装设备调试系统验收人员培训设计工程师323322管道工6222电工4841综合布线程控交换机系统工程师4168421有线电视系统工程师12211计算机网络工程师216523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师256422智能一卡通系统工程师24221营区自动化系统设备调试工程师34221公共广播系统调试工程师12211机房工程调试工程师42221信息发布调试工程师63422资料管理人员1111117.5、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7.5.1 工期目标施工安装与建筑安装工程、装修密切配合,确保在工期内完成全部设备安装调试任务,完全满足甲方要求。7.5.2 工期保证措施为了确保工程按期完成,采取的措施如下:根据该工程的具体情况,项目部应及时调整作业计划,均衡劳动力安排,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总体计划的实现。公司对本工程预付款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工程材料、设备按时进场。施工班组应保证预制件的精度,减低劳动,各种预制件集中预制,减少重复运输,按时完成各分项工程,从而确保工程总体计划的按时实现。在施工过程中,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机具,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依据安装总进度计划,制定周作业计划,充分利用好时间和空间,开展主体交叉作业以缩短工期,并将责任落实到各分项工程,督促检查,保证分项工程工期控制目标实现,以确保分部工程的总体目标实现。对工程中的重点难点,组织精于人员进行专题会战,确保不因一点而影响全局,必要时增加施工人员,轮班施工,绝不把工程中遇到的困难,转达嫁到甲方。现场技术员应及时预见本专业工程和其它专业相矛盾的地方,以免施工完毕后,再重新返工而影响工期。实行奖惩制度,施工班组开展劳动竞赛,采用双班或轮班制,保证连续施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资源配置劳动力配置:在保证工程劳动力需求的条件下,优化对工人的技术等级、思想、身体素质等的管理与配备。流水作业方式以均衡流水为主,以利施工组织,对关键工序、关键环节等影响工程工期的重要环节配备足够的施工劳动力。材料配置: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及时进货,做到既满足施工要求,又要使现场无太多的积压材料,以便有更多的场地安排工程施工。建立有效的材料市场调查、采购、供应部门。机械配置:为保证工程的按期完成,配备足够的施工机械,不仅满足工程正常施工使用,还要保证有效备用资金配备: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编制月进度报表,根据合同条款申请工程款,并将预付款、工程款合理分配于人工费、材料费等各个方面,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后勤保障:后勤服务人员要作好生活服务供应工作,重点抓好吃、住两大难题,工地食堂的饭菜要保证品种多、味道好,但开饭时间要随时根据施工进度进行调整。7.5.3 工程进度安排7.5.3.1 综合布线系统1、施工准备期施工材料到达工地,由用户验收入库;熟悉施工图纸;实地测量布线所用的线材采购施工材料:办理进场施工所有证件。2、施工第一阶段布放水平电缆;布放垂直干缆;校线对并作标记。水平布线在管线桥架系统敷设完成之后,安装天花吊顶之前完成,3、施工第二阶段安装墙面信息插座;安装电信间及设备间内的配线架;进行光纤接头的磨制和焊接;进行分项工程验收。安装信息插座和配线架应在墙面及地面处理结束进行。4、施工第三阶段对布线系统进行连通测试;进行各信息点与全部配线架的文档标记;为用户提供最终布线系统全部文档资料;整体工程验收。要求系统测试、工程验收与内装修同时结束,并提供全部接口文档;整个系统施工进度与内装修及机电设备安装同步进行,实际工期安排需与建安及装修进度协调统一,并配合工程施工进度需求合理安排施工人员,保证系统验收与内装修同时结束。7.5.3.2 营区数字化系统1、施工准备期熟悉施工图;施工人员安排;材料进场经业方验收入库;施工进场前各种许可证办理。2、管线敷设阶段:管路的敷设;线缆的布放。3、设备安装阶段:组织设备进场并进行设备验收;给排水系统控制设备安装;空调通风系统控制设备安装变配电系统(变送器)设备安装;机房机柜、机架及设备的安装。4、系统调试阶段:5、系统测试阶段及验收:系统的线缆敷设在弱电桥架安装完毕、管路畅通之时,液位开关器跟随暖通给排水机电设备安装进度同步,在其系统调试之前结束。系统测试与验收与内装修同步结束。系统在施工过程中,随工程进度需要,合理安排施工劳动力,保障本系统施工与其它专业施工进程相统一协调。保证系统与内装修、机电安装同步结束。7.5.3.3有线电视系统1、施工前准备阶段: 熟悉施工图,了解工程特点;施工人员安排;组织设备进货并进行设备验收;材料进场,由用户验收后入库;施工进场前各项出入许可证办理。2、电缆布放检查管路敷设、预埋盒安装情况;电缆敷设。3、设备的安装邻频调试器、分配器、分支器安装;用户面板的安装。4、系统调试5、系统测试及验收 系统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度及与其它专业配合需要,合理的安排施工力,保证本系统工程与内装修、机电安装同步结束。7.5.3.4 信息发布系统1、施工前准备阶段: 熟悉施工图,了解工程特点;施工人员安排;组织设备进货并进行设备验收;材料进场,由用户验收后入库;施工进场前各项出入许可证办理。2、电缆布放检查管路、电缆敷设情况;3、设备的安装服务器安装。4、系统调试5、系统测试及验收 系统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度及与其它专业配合需要,合理的安排施工力,保证本系统工程与内装修、机电安装同步结束。7.5.3.5 UPS电源1、施工前准备阶段: 施工人员安排;组织设备进货并进行设备验收;材料进场,由用户验收后入库;2、电缆布放检查管路、电缆敷设情况;3、设备的安装UPS主机电源安装,电池柜、电池安装。4、系统调试7.5.3.6 会议系统1、软件安装2、系统调试3、系统联调4、系统验收7.5.3.7 通信机房系统1、施工前准备阶段: 施工人员安排;组织设备进货并进行设备验收;施工进场前各项出入许可证办理。2、设备的安装交换机设备、服务器等安装。4、系统调试验收7.5.3.8 弱电系统管路1、施工准备期熟悉施工图;施工人员安排;桥架进场经业方验收入库;施工进场前各种许可证办理;2、安装阶段:管道及线缆敷设;地面开槽回填;桥架安装;3、系统测试阶段及验收:系统在施工过程中,随工程进度需要,合理安排施工劳动力,保障本系统施工与其它专业施工进程相统一协调。保证系统与内装修、机电安装同步结束。7.5.3.9 安全防范系统1、施工准备期熟悉施工图;施工人员安排;材料进场经业方验收入库;施工进场前各种许可证办理。2、管线敷设阶段: 管子的敷设;线缆的布放。3、设备安装阶段:组织设备进货并进行设备验收及粗调试;摄像机的安装;探测器安装;报警设备安装;门禁的安装;机房机柜、机架及设备的安装。4、系统调试阶段:与报警系统进行联动调试。5、系统测试阶段及验收:系统的线缆敷设在弱电桥架安装完毕、管路畅通之时,于内装修吊顶开始之前结束。设备安装在内装修墙面、吊顶基本完成后,机房设备安装于机房内装潢防静电地板铺设完成后开始;系统测试与验收与内装修同步结束。系统在施工过程中,随工程进度需要,合理安排施工劳动力,保障本系统施工与其它专业施工进程相统一协调。保证系统与内装修、机电安装同步结束。7.5.3.10机房配电工程1、施工准备期施工人员安排;机房设备进场经业方验收入库;施工进场前各种许可证办理;2、安装阶段:机房装潢管线的敷设机房主要设备的安装 3、系统测试阶段及验收:系统在施工过程中,随工程进度需要,合理安排施工劳动力,保障本系统施工与其它专业施工进程相统一协调。7.5.3.11公共广播系统1、施工前准备阶段: 熟悉施工图,了解工程特点;施工人员安排;组织设备进货并进行设备验收;材料进场,由用户验收后入库;施工进场前各项出入许可证办理。2、电缆布放检查管路敷设、预埋盒安装情况;电缆敷设。3、设备的安装扬声器的安装,控制室机柜和广播主机的安装4、系统调试5、系统测试及验收系统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度及与其它专业配合需要,合理的安排施工力,保证本系统工程与内装修、机电安装同步结束。7.5.3.12防雷接地1、施工准备期施工人员安排;机房设备进场经业方验收入库;施工进场前各种许可证办理;2、安装阶段:二、三级防雷设备安装接地线的安装3、系统测试阶段及验收:系统在施工过程中,随工程进度需要,合理安排施工劳动力,保障本系统施工与其它专业施工进程相统一协调。7.5.4 施工进度计划表 7.6、各系统施工方法及调试方案7.6.1 综合管路系统7.6.1.1 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7.6.1.1.1 工艺流程测量定位支吊架制作安装桥架安装接地处理管路敷设7.6.1.1.2主要施工方法1)测量定位 用弹线法标识桥架的安装位置,确定好支架的固定位置,做好标记。竖井内桥架定位应先用悬钢丝法确定安装基准线,如预留洞不合适,应及时调整,并做好修补。 2)支架制作安装 依据施工图设计标高及桥架规格,进行定位,然后依照测量尺寸制作支架,支架进行工厂化生产。在无吊顶处沿梁底吊装或靠墙支架安装,在有吊顶处在吊顶内吊装或靠墙支架安装。在无吊顶的公共场所结合结构构件并考虑建筑美观及检修方便,采用靠墙、柱支架安装或屋架下弦构件上安装。靠墙安装支架固定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支架间距不超过2米。在直线段和非直线段连接处、过建筑物变形缝处和弯曲半径大于300mm的非直线段中部应增设支吊架,支吊架安装应保证桥架水平度或垂直度符合要求。 3)桥架安装 对于特殊形状桥架,将现场测量的尺寸交于材料供应商,由供应商依据尺寸制作,减少现场加工。桥架材质、型号、厚度以及附件满足设计要求。 桥架安装前,必须与各专业协调,避免与大口径消防管、喷淋管、冷热水管、排水管及空调、排风设备发生矛盾。 将桥架举升到预定位置,与支架采用螺栓固定,在转弯处需仔细校核尺寸,桥架宜与建筑物坡度一致,在圆弧形建筑物墙壁的桥架,其圆弧宜与建筑物一致。桥架与桥架之间用连接板连接,连接螺栓采用半圆头螺栓,半圆头在桥架内侧。桥架之间缝隙须达到设计要求,确保一个系统的桥架连成一体。 跨越建筑物变形缝的桥架应按企业标准钢制电缆桥架安装工艺做好伸缩缝处理,钢制桥架直线段超过30m时,应设热胀冷缩补偿装置。 桥架安装横平竖直、整齐美观、距离一致、连接牢固,同一水平面内水平度偏差不超过5mm/m,直线度偏差不超过5mm/m。 4)接地处理 镀锌桥架之间可利用镀锌连接板作为跨接线,把桥架连成一体。在连接板两端的两只连接螺栓上加镀锌弹簧垫圈,桥架之间用不小于4mm2软铜线进行跨接,再将桥架与接地线相连,形成电气通路。桥架整体与接地干线应有不少于两处的连接。 5)多层桥架安装 分层桥架安装,先安装上层,后安装下层,上、下层之间距离要留有余量,有利于后期电缆敷设和检修。水平相邻桥架净距不宜小于50mm,层间距离应根据桥架宽度最小不小于150mm,与弱电电缆桥架距离不小于0.5m。7.6.1.1.3管线敷设设计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布放双护套缆线和主干缆线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为40%-50%,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应不应超过40%。7.6.2 综合布线系统7.6.2.1 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敷设管路、安装桥架-穿线(水平布线、垂直干线)-安装信息模块及面板、安装配线架-线路通断、线性测试 -竣工文档的整理7.6.2.1.2 设备安装1) 机柜安装方法:机柜安装完毕后,水平、垂直度应符合厂家规定。如无厂家规定时,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mm;安装机柜面板,架前留有1.5m空间,机柜背面离墙距离大于0.8m,以便于安装和施工;壁挂式机柜底距地面宜为300-800 mm。2) 配线设备机柜安装方法:采用下走线方式时,架底位置与电缆上线孔相对应;各直列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大于2mm;接线端子各种标志齐全;交接箱或暗线箱暗设在墙体内。预留墙洞安装,箱底高出地面为500-1000 mm。3) 各类接线模块安装方法:模块设备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安装螺丝必须拧紧,面板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4) 信息插座安装方法: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严密防水、防尘。接线盒盖与地面齐平;安装在墙体上,高出地面30mm,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信息插座有标签。7.6.2.1.3 线缆的敷设方法1) 线缆的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缆线布放时应有余量。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工作区为0.3-0.6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10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2) 设置电缆桥架和线槽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电缆桥架宜距离地面2.2m以上,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0.30m。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50%。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隔3-5m处进行固定。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4对对绞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以上主干对绞电缆、光缆及其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扣间距应均匀,松紧合适。7.6.2.1.4 缆线的终端施工处理方法1) 缆线终端的一般要求:缆线在终端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终端。缆线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缆线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缆线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2) 对绞电缆芯线终端应符合下列要求:终端时每对对绞线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非扭绞长度对于六类线不应大于10mm,超五类线不大于13mm。剥除护套均不得刮伤绝缘层,应使用专用工具剥除。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端处屏蔽罩可靠接触,缆线屏蔽层应与接插件屏蔽罩360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mm。3) 光缆芯线终端应符合下列要求: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缆芯线接续、保护,光纤连接盒可为固定和抽屉二种方式。在连接盒中光纤应能得到足够的弯曲半径。光纤融接或机械接续处应加保护和固定,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跳线软纤的活动连接器在插入适配器之前应进行清洁,所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7.6.2.2 调试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测设仪器随时按照设计依据标准测试,当遇到不符合要求及时返工重做直至通过测试,保证通过最终的验收。7.6.3 通信机房工程系统及机要中心工程系统7.6.3.1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7.6.3.1.1 工艺流程网络设备安装 系统统调 系统测试及验收。7.6.3.1.2 现场设备安装注意整体设备安装的美观性拧取螺钉的时候不要过于紧,否则会让网络设备倾斜,也不能过于松垮,这样网络设备在运行时不会稳定,工作状态下设备会抖动。7.6.3.2 调试方案 核心设备的调试 汇聚层设备的调试 接入层设备的调试 整体设备的联调 联入外网络的调试 内部网络的调试 7.6.4 营区数字化系统7.6.4.1 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7.6.4.1.1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 电管预留预埋 设备开箱、检验、材料检验 DDC控制器箱体及辅控箱安装 楼宇控制前端设备安装 DDC控制器的保护管敷设 缆线敷设 校接线 终端机房设备安装接线 仪表单回路调校 各DDC子系统调试 联调 系统集成调试。7.6.4.1.2 DDC控制器箱体及设备安装DDC控制器箱体及辅控箱安装内容包括:箱体安装、模块安装、变压器和继电器安装及接线端子排安装。其具体注意事项如下:控制器内设备与各构件连接应牢固,安装在轻质墙上应采取加固措施;控制器安装时要横平竖直,垂直度和水平偏差度在误差范围内,且接地应牢固良好;对所有需进行二次安装的插件(模块),在插拔时要轻拿轻放,切忌生拉硬拔;变压器元件质量要良好,在辅控箱内要排列整齐,固定牢固,且通风良好;继电器元件质量要良好,在辅控箱内要排列整齐,固定牢固;接线端子排在箱体内应无损坏,绝缘良好,安装时固定牢固。7.6.4.1.3 现场仪表、控制屏仪表到DDC控制器的配管注意如下:弱电与强电线管要严格区别,切不可混合安装与互调;弱电线路线管与箱盒配接时严禁使用焊接,必须进行丝扣连接,并可靠接地,电缆管支架不应焊接或固定在吊顶龙骨上,应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所有明配及暗配管的管口必须用挫刀修复毛刺,电管之间用丝扣连接,并作跨接;明配管及暗配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并不得出现明显的折皱;从桥架上引出的保护管应水平垂直于桥架,桥架处应采用机械开孔方法,并用护口保护;保护管至仪表连接须用金属软管过渡,其软管长度不能超过0.5米。电管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处应采取补偿措施,留有适当余量;设在多层和潮湿的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做密封处理。7.6.4.1.4 线缆敷设缆线敷设注意事项如下:电缆敷设前仔细核对电缆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在桥架中应用扎带固定,电缆两头应留足够的长度,并挂好标志牌;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类别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根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电气配线要求排列整齐,接线应尽可能走线槽;在管内或线槽内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腐蚀性的助焊剂。7.6.4.1.5 校接线本工程线缆量大,接线端子多,在校接线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仪表校接线除设计规定可用500V兆欧表检测绝缘外,其余一律不得用兆欧表,应用专用的测量仪器(常规的采用万用表);DDC箱及辅控箱内布线应用绝缘尼龙扎带捆扎,切忌用金属代用,以防线乱而产生电容效应,导致误信号;弱电接地保护与弱电接地取消静电网络应严格区别,绝不能混淆,以防强电在瞬间对地短路对弱电系统的模块损坏;为保证导线无损伤,剥线时应注意不要损伤到导线;导线与端子排间采用焊接或压接方式,均应牢固可靠;控制器及辅控箱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7.6.4.2 调试方案先进行各个单体的调试,然后进行系统的调试数字量输出点(应用于控制):DO (如照明控制、HVAC设备等等) A、命令设备开 B、记录设备实际开关状态 C、命令设备关 D、记录设备实际开关状态 E、将设备恢复原有状态数字量输入点(应用于监测):DI (如冷冻机组、水泵的状态与故障,水流开关,ACB状态,发电机状态,风机状态,空调处理机组状态,过滤网报警,液位开关,报警状态等等) A、记录当前BAS系统显示的状态与设备实际状态 B、通过短路或断开现场接线端子,模拟改变设备状态 C、记录BAS系统显示的状态与设备实际状态 D、将设备恢复原有状态模拟量输入点:AI空气温度/湿度 A、在传感器附近使用温度计或湿度计得到一个相应的读数 B、比较BAS系统的读数与上面得到的现场实际读数 C、记录以上二个读数水管式温度 A、在同一水管上最近的放水点,通过使用温度计,得到一个相应的现场温度 B、比较BAS系统显示的温度与上面得到的现场实际温度 C、记录以上二个读数(3)流量 A、测量流量变送器的信号,通过计算得到一个相应的流量 B、比较BAS系统与上面得到相应的流量 C、记录以上二个读数模拟量输出:AO(如调节阀控制,可调节风门等等) A、在BAS系统上,发出设备全关命令 B、检查设备实际状态 C、在BAS系统上,发出设备全开命令 D、检查设备实际状态 E、在BAS系统上,发出设备开25%,50%,75%的命令 F、检查设备实际状态 G、记录以上数据BAS控制软件调试空调处理机及新风处理机的控制程序调试打开机组检查机组的实际状态检查风门是否打开将设定温度点调至比实际温度低3检查冷水阀是否全关检查热水阀是否全开将设定温度点调至比实际温度高3检查冷水阀是否全开检查热水阀是否全关(10)模拟机组掉闸报警信号(11)机组关闭(12)冷热水阀门关闭(13)风门关闭(14)恢复机组至原有状态冷冻机组控制程序调试假设单台机组的容量为800KW设置机组工作时间设置机组开启顺序开第一台机组设置冷量为900KW自动开第二台机组经此类推,逐渐增加冷量的设置,使所有机组打开逐渐减少冷量的设置,使最后保留一台机组模拟第一台机组故障检查第一台机组是否关闭,第二台机组是否启动(10)模拟第二台机组故障(11)检查第二台机组是否关闭,第三台机组是否启动(12)以此类推,检查机组是否在故障发生时自动切换(13)恢复机组至原有状态BAS系统调试时间安排 当BAS系统安装完毕后,进入调试阶段,每个DDC控制器的调试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系统的测试,包括各执行元器件和各传感器的检查控制程序的调试校线:系统安装完毕后,首先对所有接线进行严格校正,检查无误后进行下一步工作。硬件调试:对各种传感器用几种不同方法校验;对各种驱动器用手动、电动模拟工作校验;对各种DDC进行通电测试;对中央管理站设备进行通电测试。现场调试:对各DDC子站进行现场调试电源工作正常;接收各种传感器信号正常;命令各种驱动器动作正常;软件运行工作正常,包括编程,历史报告,趋势报警,实时监测报警等;保证独立工作正常,写出明确报告,检查无误后进行下一步工作。系统联调:整个系统通电调试,全部通讯无误;所有动态图形,动态参数监测无误;所有遥测,遥控功能正常;BAS系统软件各项功能工作正常;各种需后期编制的图形,程序编制完成调试成功;预设空调系统冬、夏、过渡季节工况参数,并在相应工况下进行实时跟踪调整,保证使系统达到最佳运行状态。7.6.4.3 产品设备简介1、液位传感器(液位开关)MAC3/技术指标开关:SPDT阻性负载电压:250VAC阻性负载电流:15A环境温度:540介质温度:580最大允许压力:1.6Mpa重量:0.5Kg2、水流开关 WFS开关类型靶片,不锈钢材质介质连接1”NRT,铜材质工作压力10kgf/cm (1000KPa)耐受压力20Kgf/cm (2000KPa)电气开关SPDT电气连接螺丝端子电气参数阻性负载,10A/250VAC绝缘电阻Over 100w, DC500VM耐受电压AC1500V/1分钟触点寿命1000K 周期波纹管寿命500K 周期液体温度最高120环境温度0-60底壳材质碳钢壳盖材质塑料,带1/2”接线孔防护等级IP533、现场控制器BFC 1300/又名控制器BFC1300点数: 6路数字量输入 6晶体管开漏共阴输出;通信接口: 1路RS232 (2路RS232可选); 1路RS485(2路RS485可选,其中一路可为隔离型);功能: 支持掉电保持功能; RTC 实时时钟功能,及功能强大的日期时间段功能块,可灵活设定任意多个时间驱动事件; 集成多种通讯方式,包括: 2路RS232,2路RS485,CAN, 最多4路串口均支持标准的MODBUS/RTU主、从协议, 以及自由通讯协议(可以兼容任意RS485或RS232通讯协议); 支持本地最多7个扩展模块,可通过现场总线扩展分布式IO模块,最多64块; N80-M32DT-AC(DC)标准配置为1路232、一路非隔离485(RS485_2)16路数字量输入、16路晶体管输出、供电电源AC220/DC24V项目参数输入隔离方式光电隔离数字量输入输入类型漏型/源型额定输入电压及电流DC 24V/ 7 mA 浪涌电压35V,0.5秒工作电压范围DC 9V 28V 导通状态高于 DC 15V,2.5mA 关断状态低于 DC 5V,1mA公共端设置8个点共享一公共端输出隔离方式光电隔离数字量输出输出类型MOSFET(漏型/共阳)响应时间OFF-ON 15s以下ON-OFF 130s以下输出电压范围DC 20.4V28.8V 额定输出电压DC 24V 1A/点, 8.0A/公共端供电电源AC220V/DC24V可选产品电气规格电源损耗400mA 允许断电时间10ms(交流或直流)以内,能够继续运行工作温度-20-55摄氏度,军用级为-4080度储存温度-40-70摄氏度,军用级为-5585度抗干扰性峰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境美妆电商供应链升级方案设计:2025年创新研究
- 电力线路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 教育咨询大厅布置方案
- 玻璃器皿的伤害的应急预案
- 跨境童装市场本土化营销策略研究-2025年趋势洞察
- 夫妻财产分割及子女监护权变更补充协议书
- 离婚时共同财产处理与子女抚养费支付合同
- 物业托管与社区智能化建设综合服务合同
- 物业服务合同补充协议:应急维修与费用承担
- 秦娜与丈夫离婚协议书中的赡养费及子女抚养权协议
- SMT与DIP工艺制程详细流程介绍
- 管理者角色认知与转换课件
- 2023年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题库附答案(完整版)
- 护理管理学考试题库与答案
- 建筑防火设计-教学课件作者-主编-李耀庄-徐彧-建筑防火设计课件
- 静脉输液风险评估
- 水力发电厂生产安全性评价
- 全国质量奖现场汇报材料(生产过程及结果)课件
- 短歌行(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同步练习带答案
- 球墨铸铁管规格尺寸理论重量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