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舞蹈系列中数量最多,介入生活领域最广泛最深入,和每个人的生活道路联系最紧密的,当数民俗舞蹈这一支。民俗舞蹈范围很广,大凡依附于各民族传统风俗活动的舞蹈,如生产劳动、岁时节令、婚丧礼仪、信仰崇拜等等民俗活动中的舞蹈都包含在内。这类舞蹈导源于舞蹈艺术的萌芽期,至今仍大量存在,构成我们今天习惯称之为民间舞蹈的一大门类。当然,今天的民间舞蹈已大多用于节日文化娱乐,原有的意蕴已经淡化甚至消失,但追索这些舞蹈的根底,则大多离不开民族生活中曾经盛行过的民俗活动。舞蹈与人类风雨同舟、悲欢与共,真诚地追随着人类前进道路上的每一步。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从一个人的孕育出生起,到他成年,恋爱婚姻,参加生产、战斗,直至病死葬埋,在人生历程的每一个重要关节,几乎都有舞蹈相伴。民俗舞蹈有声有色地装点着生活道路,厮伴着每一个社会成员从出生一直走到人生的尽头。依附于岁时节令中的民俗舞蹈是人们所最熟悉和常见的。现在各民族传统舞蹈大多在春节(或年节)期间活动,从而使春节成为我们民族的一大艺术盛会。但在过去,节令活动很多,而且每个节日几乎都有歌舞或其他技艺的参予。例如明清时的北京,据史书记载,当时“大抵四时有会(指植幡、使叉、秧歌、龙狮、花鼓等演出。笔者),每月有会。”(见旧京琐记)京师偶记也载:“京师正月朔日后游白塔寺,望西苑,旃坛寺看跳喇嘛,打莽式,打秋千。元宵节前门灯市,琉璃厂灯市,正阳门摸钉,五龙亭看烟火,唱秧歌,跳鲍老,买粉团。二三月高梁桥踏青,万柳堂听莺,弄箜篌,涿州庙进香迎驾。四月西山看李花送春赛会。五月游金鱼池,中顶进香,药王庙进香。六月宣武门看洗象,西湖赏荷。七月中元夜,街市放焰口,点蒿子香,燃荷叶灯。八月中秋节踏月,买兔儿王。九月登高,花儿市访菊,城墙下看八旗操演,妇女簪挂金灯。十一月跳神。十二月卖像生花供佛,打太平鼓。”其中的庙会、进香、迎驾,一般都有民间舞队(称香会或花会、皇会)参加,著名的如妙峰山娘娘庙会。方圆百里的会档都来朝山进香,表演各种技艺。可见“四时有会,月月有会”并非虚夸之词。除这些全国性的节日外,各民族中还有许多民族节令,也大多有歌舞活动相伴,例如云南的白族,据白族民间舞蹈(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的调查,白族的主要节日有“绕三灵”(四月二十二至二十四日,农历,下同):内含有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等舞蹈及对歌,“舞者成千上万”。“三月街民族节”(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有赛马、对歌和大型群众性歌舞活动。“田家乐”或称“栽秧门”(日期随插秧日而定):有“百鸟朝王”、“霸王鞭”、“渔樵耕读”等歌舞。“石宝山歌会”(七月二十五日至八月一日):对歌、弹三弦、霸王鞭、佛教舞或巫舞、洞经乐。“火把节”(六月二十五日):赛龙船、耍火把、霸王鞭、民族歌舞。“海灯会”(七月二十二至二十三日):点龙王灯、打霸王鞭、耍龙、耍狮。“本主节”或称“本主会”(正、三、七、八月,各地不同):有跳神舞、巫舞、霸王鞭、唱大本曲等。白族这种节令习俗中多歌舞的现象,并不是个别的,而具有普遍性,有些民族节日,甚至就以歌舞来命名,如土家族的“摆手”,就以“摆手舞”作为节日的主要活动。因此,民族的传统节日,往往也就是民族歌舞的盛大集会。民俗舞蹈中的另一大项,就是和生产劳动、人生道路相关的各类歌舞。古哲有云:“食色性也”,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就是物质需求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繁衍)。而这两方面,也就成了各民族民俗舞蹈中表现得极为频繁的主题。和生产劳动相关联的歌舞活动,可说各族都有,只是农业地区多表现农事和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舞蹈,如汉族的社火、秧歌、采茶,壮族的蟆拐(青蛙)舞,布依族的牛王舞等等。而在山区猎民中,则多祭山神和拟兽舞蹈,如怒族的“香巴嗄”(祭猎神舞),鄂伦春族的“祭(山)神会”,鄂温克族的熊舞等等。依海为生的渔民,则有各种表现水族的舞蹈和祭祀海神(如东南沿海的妈祖)的舞蹈,如福建的舞九鲤,海南的祭海舞等等。吉林长白山林区以农历三月十六日为“木把节”(也叫老把头节或山神节)。“木把”是当地伐木工人的自称;“老把头”也就是伐木工人的祖师神。据伐木工人世代相传,老把头孙良实有其人。清初封禁时代,不准汉人进入东北林区,官兵稽查很严,独有孙良冒险入林谋生,为后人开辟了生路。在旧临江县志(县文化馆藏手抄本)中刊有孙良的一首自述诗:“家住莱阳本姓孙,翻江过海来挖参。三天吃个啦啦咕(昆虫),教我伤心不伤心!嗣后有人来找我,顺着古河往上寻。入山再有迷路者,我当作为引路人。”传说中的孙良白发银须,面容慈祥,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死后终年手持“索拔棍”在山林中引导放山的穷汉挖掘“棒槌”(人参),护卫山民安全,把迷路者带出森林林业工人认为他生是放山英雄,死后就成了掌管长白山林的山神。木把节即由此信仰而起。每到这一天,林业工人就要集会祭祀他,仪式以后,就由工人们跳起豪迈粗犷的“木把舞”。这种舞蹈反映林区的生产习俗,也有祭祀行业神祈求生产安全、行业兴旺发达的内涵。反映青年男女恋爱婚俗是民俗舞蹈的另一主旋律。青年男女的交往、定情、婚配,在各民族的早期社会中包括受礼教控制前的汉族,几乎都是以歌舞为媒介促成的。有不少节日,似乎就是为男女间相识交往、谈情说爱的需要而形成的,如很多民族都有的节日“三月三”,以及“跳月”、“跳乐”、“采花山”、“跳岭头”等等。这些节日和歌舞如影随形,难解难分,可以说是节日的舞蹈,也可说是舞蹈的节日。在生活民俗舞蹈中,丧事舞蹈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和婚俗舞蹈一样,丧事舞蹈同样五花八门,样式繁多。仅以云南佤族的丧舞为例,就有:竹竿舞,一般在寨中有威望、有影响的老人死后举行,以碓杵击打竹竿而舞,寨中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当地老人说:“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不死,它到另一个世界后同样离不开歌舞,所以人们要唱歌跳舞欢送他。”正是这种旷达的生死观,造就了佤族诸多的丧事舞蹈。扫帚舞,由三、四男女手持竹制扫帚,在死者家内边扫边跳。据说,“跳扫帚舞能清除邪恶,把鬼赶走”。这是为保佑死者灵魂安宁,也是为祝愿生者安康而跳的丧舞。乌鸦舞,舞蹈模仿乌鸦的飞翔,表示人们像乌鸦一样围绕着死者悲鸣,表达对死者的哀悼。摇篮舞,形式很别致,舞时在死者家中用四根绳子吊一条棉毯(或布)作摇篮,摇篮中放一婴儿,两旁各站一排人,轻轻的边摇边舞,嘴里还反复唱着:“摇呀摇呀摇,把他(指死神、凶鬼)往外推掉,把他往外推掉。摇呀摇呀摇摇,把他往远远的地方推掉。”舞蹈就像是在哄孩子入梦的母亲,宁静安详。相信婴儿的摇篮能够驱走死神,显然是对初生儿生命力的一种信仰。棺材舞,由三、四个死者生前的好友和舞伴,以木杵不停地敲击棺木起舞,直至死者入殓才停止。舞蹈狂放、深沉,充分表达了生者痛失亲友后的哀思。(以上佤族丧舞均采自西盟佤族民间舞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9月版)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丧舞,表达了人们对死亡的种种不同认识和心理状态,有的哀伤悲痛,有的豁达或是无奈,有对死亡的厌恶和嫌弃,也有在万物有灵观念下对死者的慰藉和祝福。民俗舞蹈一般都含有宗教信仰、祭祀礼仪的因素,这是由于它直接来自原始巫舞之故。巫舞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原有的祭祀礼仪功能逐步向两端分化,一部分堂而皇之地进入宗庙殿堂,形成为上层社会的礼仪乐制(以雅乐舞蹈为代表)。另一部分则走向广阔的民间,紧贴生活,形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民俗舞蹈。种种情感和信仰通过感性形式展现出来,造就了民俗舞蹈色彩班烂的千姿百态。舞蹈艺术伴随着人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化学模拟考试卷(带答案)
- 2025年药学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牙科口腔常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高考综合测评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体育场馆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职面试文秘真题及答案
- 化学实验活动(设计实验)参与度与兴趣调查试题
- 2025年高三物理高考复习试题
- 构成理论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高考物理多过程问题分析能力提升试题
- 徽商与徽文化课件
- 品质测量员试题及答案
- 洁净灯具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项目公司廉政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 无人驾驶车辆在医疗物资运输中的应用研究-洞察分析
- 暴雨过后工地复工复产方案
- TNBSIA 001-2024 建筑设备一体化管控平台建设技术要求
- JT-T-848-2013公路用复合隔离栅立柱
- 《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课件:其他辅助设备
- chap5-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物理力学性能
- 县河长制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