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管处理4.doc_第1页
漂管处理4.doc_第2页
漂管处理4.doc_第3页
漂管处理4.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管道漂管事故”无损恢复管线施工技术查新点:1、采用了不破损管道、不重装的技术恢复漂管管线。检索词:目前该项技术不明,需详写PCCP管道工程管线距离长,管线设计上经过过河、冲沟段。因过河段地下水丰富,局部管道可能因管道回填土厚度不够、地下水位上升发生漂管事故。在南水北调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施工中,曾发生因管道回填土厚度不够、地下水位上升造成近百米PCCP管道漂管事故。事故处理采用了挖开全部事故段管沟,破坏两节PCCP管道后(双线),将已安装的漂管管道全部拔出重新安装的方法修复。采用该方法恢复管线的弊端在于:施工难度大、工程成本高、施工抢险时间长。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北干线PCCP安装施工中,某标段同样发生了一起漂管事件(该段管线中间部位为钢配件,钢配件与标准管接口采用柔性连接),当时管线基本贯通,已进入了管内清扫与建筑物装修阶段。如果采用破损管道的方法恢复管线,无法确保管线试运行目标实现。我标段临危受命,查勘现场后决定采用无损法恢复漂管管线。并将施工方案上报了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同意后做好了施工准备工作。此次恢复工作的难点是:管线基本贯通,距离最近的闭合点2#干线调节阀有几百米远。该线路地处低洼地段,地下水位高,采用破坏性修复,管道运输车辆无法保证行驶安全。管线恢复后依然存在地下水上升,基础承载力下降的隐患。一、 施工准备1、首先在漂管段上游设置一道拦水坝,并在拦水坝处挖排水井(管线两侧各2个),然后在漂管管线两侧挖排水沟、排水井;排水井内用泥浆泵进行不间断抽水降低地下水位。2、准备足够数量的枕木、砂袋,砂袋装好碎石料备用。3、由于地下水上升后,管到底部基础承载力下降。为保证管道恢复后基础的承载力,准备大量块石以备使用。4、配备挖掘机、装载机各2台、100T履带吊一台、千斤顶数个。2、 施工过程1、在上游拦水坝完成,抽排水满足施工要求时,用挖掘机将漂管段两侧上部回填土挖出,并顺延到两端未发生变形的两节管。开挖过程中由专人指挥,避免碰撞管道。2、管线回填土挖到管道1/2处时,人工将管道顶部残留土清洗干净。测量人员测量漂管段顶部高程,计算管道需要下降的高度。3、在每节管道接头处挖1.5*1.5米工作坑,挖到管道底部后将砂袋垫在管道接口处。4、(每节管道施工)砂袋码放好后,在确保安全距离情况下用挖掘机将管沟下部1/2回填土挖出,开挖过程中注意放坡(坡比1:1),接近管道的回填土利用人工进行开挖。5、管沟开挖到管道底高程后(漂管后的高程),用履带吊兜吊清挖管道,以吊索绷直为标准。人工挖出管底回填料,清理后回填料基础与管道底不大于10-15cm。6、待所有漂管段管道底部回填料挖出后,利用管线自重缓慢下降。当目测管线已经与回填料接触不在下沉时,测量人员测量灌顶高程,计算下沉量并做好记录。7、经过2次清挖后,漂管管线两端已基本恢复到原设计高程。中间5节管道高程距原设计高程815cm不等,再次对5节管道进行清挖,直到管道高程恢复设计高程为止;清除回填料后管底与基础间要预留大于50cm的距离,以备对回填料基础进行处理。8、在回填料基础上插入片石,利用千斤顶上垫木方保护管道的方法将片石挤压到回填料中。(此过程分段进行,每段不大于2米)9、用片石进行基础加固后,先回填30cm水泥拌合土( 42.5级水泥用量为拌合土的5%10%),水泥拌合土用时先加工的钢枕木在管道两侧用挖掘机下压,压实后水泥拌合土厚度不大于25cm。10、在完成水泥拌合土加固的基础上,按照设计要求铺垫粒径不大于5cm的碎石,在碎石与管道底部用松散垫层料进行加密捣实。11、所有管道按照上述施工方法完成后,利用挖掘机拆除管道接口处砂袋,恢复后的管道按照设计要求预留下沉余量(2cm),为保证管道安全,此段只保留2cm。12、完成恢复后的管道经测量没有问题后,先进行管道外包缝灌浆,内缝参照设计“钢配件与标准管内缝处理要求”,下部打一层双组份聚硫密封胶,上部用1:1.5砂浆抹平。三、无损恢复PCCP管道技术的使用,减少了施工成本、缩短了管道修复时间,确保了施工工期。(原来的处理方法至少要破坏一节PCCP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