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热工计算.doc_第1页
冬季施工热工计算.doc_第2页
冬季施工热工计算.doc_第3页
冬季施工热工计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冬期施工热工计算为保证冬期施工的正常进行,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满足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要求(5),采取冬期施工措施,主要措施以加热拌合用水为主,辅以骨料、外加剂的保温,拌合用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60。一、原材存放方法混凝土原材置于料仓内,料仓全封闭,且仓内设置取暖设施,保持原材料温度在5以上。安排人员测量并记录仓内材料的表面及表面以下各部位的温度,每一米深测量一处。混凝土搅拌在暖棚内进行,棚内设暖风炉等取暖设施,保持棚内温度不低于10。输水管、送料带、运输罐车采取遮蔽、包裹等保温措施,尽量减少中间倒运环节缩短运输时间,减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热量散失。二、热工计算公式混凝土冬季施工热工计算依据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971、混凝土拌合物的理论温度:T0=a(Tsms+Tgmg+Tcmc)+4.2Tw(mw-wsms-wgmg)+c1(wsmsTs+ wgmgTg)-c2(wsms+wgmg)4.2mw+a(mc+ms+mg)式中 T0混凝土拌合温度 ws、wg砂、石的含水率(%) ms、mg、mc、mw砂、石、水泥、水的质量(kg) Ts、Tg、Tc、Tw砂、石、水泥、水的温度()a水泥及骨料的比热,取值为0.92 c1、c2水的比热容kJ/(kg*k)及熔解热(kJ/kg) 当骨料温度0时,c1=4.2,c2=0当骨料温度0时,c1=2.1,c2=3352、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T1=T00.16(T0TP)式中T1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 T0混凝土拌合物的理论温度() TP搅拌机棚内温度(),取103、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到浇注时的温度:T2=T1(at+0.032n)(T1Tm)式中T2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到浇注时的温度() T1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 a温度损失系数,当采用罐车时采用a=0.25 t混凝土拌合物自运输到浇注时的时间(h) Tm外界温度(),取值-10 n混凝土的倒运次数,取14、考虑模具的吸收影响,混凝土浇注成型时的温度: T3=(CcmcT2+CsmsTn)/(Ccmc+ Csms)式中T3模具的吸收影响,混凝土浇注成型时的温度()mc、ms每立方米混凝土重量、与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处的模板、钢筋重量(kg) Cc、Cs混凝土、模具的比热容kJ/(kg*k) 混凝土取1 kJ/(kg*k)钢材取0.48 kJ/(kg*k) Tn模具的温度未预热时可采用当时环境温度() 三、线下施工配合比及各种因素线下采用的配合比有C40、C35、C30等。取C40作为代表进行热工计算。水泥:掺合料:碎石:砂:水:外加剂=330:110:1042:735:158:4.97。搅拌站每盘方量为2m3,因此所用原材质量:水泥660kg,掺合料220kg,碎石2084kg,砂1470kg,水316kg。砂石的含水率分别取3.4%、0%。材料温度:水泥、砂、石为7,水温度待定。搅拌楼内温度为10,混凝土用罐车运输,运输时间定为60分钟,外界气温假定为-10。混凝土每立方米重量2380kg,与每立方米混凝土接触的模具的重量为400kg,预热到10。四、计算要求混凝土入模温度5,现场浇注温度控制在810。因水温待定,已知现场入模浇注温度控制在810,即T3=8,因此采用倒推法求加热水温度。已知T3=(CcmcT2+CsmsTs)/(Ccmc+ Csms)=8 代入数据 (12380T20.4840010)/(12380+0.48400)=8 求得:T2=6.9已知T2=T1(at+0.032n)(T1Ts)= 6.9 代入数据T1(0.251+0.0321)T1(10)=6.9 求得:T1=13.5 已知T1=T00.16(T0TP)=13.5 代入数据 T00.16(T010)=13.5 求得:T0=14.2T0=a(Tsms+Tgmg+Tcmc)+4.2Tw(mw-wsms-wgmg)+c1(wsmsTs+wgmgTg)-c2(wsms+wgmg)4.2mw+a(mc+ms+mg)= 14.2 代入数据 0.92(71470+72084+7660)+4.2Tw(3160.034147002084)+4.2(0.03414707+0208410)-0(0.0341470+02084)4.2316+0.92(660+1470+208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