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单产提高的限制因素及解决途径.doc_第1页
大豆单产提高的限制因素及解决途径.doc_第2页
大豆单产提高的限制因素及解决途径.doc_第3页
大豆单产提高的限制因素及解决途径.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豆单产提高的限制因素及解决途径大豆是绥化市北林区的三大主栽作物之一,我们在多年的农业技术推广实践中,先后推广应用了不少先进技术,也培养出一些高产户,但整体看,大豆单产提高并不大。特别是有时一块地繁殖相同品种的种子,在不同的农户栽培过程中产量差距很大;有时相同的栽培方法,出现了不同的产量。另外,大豆新品种层出不穷,但大豆产量却变化不大,并且品种的应用周期越来越短。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为此,我们近几年对全区的大豆生产全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总结,归纳出在我区大豆生产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大豆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1、整地质量差大豆田缺少深翻基础,秋整地多数是用旋耕机旋一遍,年复一年使犁底屋逐渐上升,耕层变薄,地变硬。由于没有深翻基础,旋耕深度又不够,不能打破犁底屋,播种后如遇春旱,播种层内的土壤水分很快就会被蒸发散失掉,往往造成芽干;遇春涝,水分又容易积存在薄薄的耕层内,由于土壤水分大,温度低,常造成烂种。原垄种是早春刨净茬子,耢一遍,就进行播种,这种整地方式占大豆播种面积的30%以上,由于这种整地方式很难耢平茬坑,播种时不可避免出现播深不一致的问题。播种浅的可能出现炕籽或芽干,播种深的又影响出苗。春播时墒情不好的年份苗情调查发现,严重的有20%多的农户由于整地不合理,造成缺苗段条,因保苗株数不够,而影响大豆产量。2、品种选用不适合许多农户不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选用品种,而是凭经验。遇到高温年份,晚熟品种产量高,农户下一年就一窝蜂地选用晚熟品种。这样,一旦遇积温不高或低温年,就会出现贪青晚熟,青粒瘪粒增多,不但产量降低,商品性也不好。由于晚熟品种受挫,农民马上又会改种早熟品种,甚至认为越早越好,结果又浪费了积温。由于成熟过早,造成植株矮小,产量也不高。如此往复,造成了大豆单产不高、不稳。3、种子处理不当现在大多数农户都很重视种子处理,特别是种子包衣,但对选择何种种衣剂则重视不够。一是种衣剂选用不注意成分,认为只要包衣了就万事大吉,不了解选用的种衣剂如果不含杀虫剂就不能防治地下害虫,不含杀菌剂就不能预防根部病害的重要性。二是农户任意增减种衣剂用量,不按说明使用,一旦用量过高,就会产生药害,造成大豆子叶皱缩或干枯,用量过低,又起不到包衣的作用。三是个别农户错用种衣剂,把玉米或其他作物用的种衣剂用在大豆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4、施肥和播种密度不合理农户施肥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只注意数量,不看含量,常常出现肥量不少,但肥料养分含量低,其所含养分数量满足不了大豆生长发育的需要,出现产量不高的现象。二是不能合理配比,只管总量,不论种类。常常出现氮肥用量过多,磷钾肥偏少的情况,造成施肥量不少,产量却不高的结果,有的甚至由于氮肥施用量大,造成病害大发生。在播种密度上,不能因地力及品种特性确定密度,地力较高的地块或晚熟品种不能做到适当稀播,而出现倒伏,最终造成减产。瘠薄地或早熟品种未能适当密植,不能发挥群体产量优势,产量也不高。5、田间管理差(1)除草我市大豆田间除草大部分都采用化学除草,主要是播后苗前除草,但不注意除草剂种类及气候影响除草效果。为了节约开支,往往选便宜的配方药用,忽视了安全性。选不好有时易产生药害,特别在多雨年份或低洼地块,更易造成药害,轻者叶皱缩,重者生产点受抑制,进而影响大豆生长和产量。2003年春季,我区就出现许多农户用2.4-D丁酯施药时期不当造成大豆药害。(2)防病灭虫大豆在整个生育期都会发生很多病虫害,农户往往在苗期注意防病灭虫。但到封垄后,认为植高大,抗病性强,抗虫吃,再加上封垄后喷药不方便,所以后期很少进行防病灭虫。特别是7月份进入雨季,灰斑病、霜霉病和菌核病都有发生,不进行防治病斑就会逐渐扩大,叶子干枯,重点植株死亡。并且7月中旬以后,经常会出现蚜虫和红蜘蛛危害,农户往往不去翻看叶背面找虫,看到叶子发黄,也不防治。随着蚜虫、红蜘蛛迁飞,黄叶范围逐渐扩大,再想防治为时已晚。造成植株早衰,百粒重下降。另外大豆食心虫农户也很少防治,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商品性。(3)收获不及时由于农户对一些品种特性不了解,对一些早熟易炸荚品种不及时收获,往往收获时炸荚落粒严重,影响了产量。二、提高大豆单产的技术措施1、精细整地,合理轮作至少三年深翻一次,翻后旋耕起垄,做到秋翻秋起垄。对秋翻秋起垄尚未镇压的地块,抢在清明前镇压完;秋翻未起垄地块抓紧耙耢顶凌起垄、随起随压;土壤墒情较差地块、原垄不宜动土,进行种床深松播种,以防散墒。与豆科植物进行三年以上的轮作,选择玉米、马铃薯等肥沃茬口。2、选择适宜品种,严格种子处理遵循当地气候、土壤肥力、生产水平和品种生态类型等关键因素。本着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高产质佳的原则选择良种。我区正常地块选择活动积温23002500范围的品种,非苗床地、低洼地块杜绝用活动积温低于2300的品种,非特殊栽培忌用活动积温在2500以上的大豆品种。种子通过精选后,在播前用35%多克福种衣剂按药种1100比例进行种子包衣处理。3、适时播种、合理施肥(1)适时播种:第二积温带播种在4月末播完,第三积温带播种在5月5日前结束。采用垄上双行精量点播。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确定,一般公顷播量在4555公斤,平方米保苗2027株。(2)合理施肥:有条件农户公顷施农家肥30立方米。化肥公顷施尿素40公斤,磷酸二铵150175公斤,氯化钾5075公斤,一次深施做底肥。土壤肥力较强或品种熟期偏晚,尽量减施氮肥量、适当增施磷钾肥,避免贪青晚熟造成减产。4、科学管理、防病灭虫(1)科学管理:第一、播后苗前:公顷用90%禾耐斯1.5公斤加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300克或加48%广灭灵乳油800毫升;或用72%的都尔乳油1500毫升;或用90%禾耐斯3公斤与12%农思它1公斤混用;或用90%禾耐斯1.5公斤加48%广灭灵乳油0.75公斤加80%阔草清60%;对水200公斤土壤喷雾。第二、苗后除草:公顷用10.8%高效盖草能450525毫升兑水200公斤,进行苗带喷雾除草。第三、铲前趟一犁,做到二铲三趟,后期拔净大草。(2)防病灭虫:灰斑病:公顷用50%多菌灵胶悬剂1.5公斤或70%甲乙基托布津1.1公斤兑水450600公斤喷雾。菌核病: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2000倍液或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叶面喷雾,隔7天补喷1次,防治效果好。大豆霜霉病:发病初期每公顷用80%克霉灵可湿性粉剂1.52.25公斤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51.875千克对水450600公斤喷雾。红蜘蛛:当田间有发生时,每公顷用1.8%虫螨克乳油150毫升或10%哒螨灵2000倍,进行叶喷。蚜虫:当蚜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