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中医篇.doc_第1页
红外中医篇.doc_第2页
红外中医篇.doc_第3页
红外中医篇.doc_第4页
红外中医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bs/Board/Board.asp?BoardID=120&r=182&Upflag=0&p=1&q=1医用红外热像仪介绍(中医篇)/p-71061664.html#2009-8-6 10:34:31 阅读次数:991 文章来自:中国红外网 作者:中国红外网一 红外热像仪的发展状况红外技术最先应用于军事,直到现在,红外技术尤其是高精度的红外技术仍然主要服务于军事。中国的红外技术从1962年开始起步,国家成立了军事红外课题组,经过30多年的研究,使中国的红外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材料、器件以及具体产品,都可以满足国防工业的需要。民用红外产品主要是红外工业测温仪和医用红外热像仪。医用红外热像仪的发展史不到20年,由于医用红外热像仪的要求精度很高,温度分辨率一般要求高于0.03,目前有能力独立生产高精度医用红外热像仪的国家只有少数几个。中国是唯一能够以较低成本生产此产品的国家,并且产品出口不受限制。医用红外热像仪同CT、核磁并列为医学八大影像诊断仪器之一,但由于技术上的瓶颈突破时间不长,加上军用红外与医用红外的界限不清,所以医用红外一直被美国限制着,因此热像仪在医学上的发展相对比较慢。我国从1991年才开始研制医用红外,至今取得了显著成果,WIEN-0805系列医用红外热像仪的精度已达到0.010.038。空间也已经达到小于1.0mrad。从模糊的红外热图到目前清晰的红外热像图,被临床所充分认可。二. 红外热像仪的主要技术指标从应用的角度,我们主要是根据热像仪所摄取的热图像的质量来评价它的性能。具体地说,就是利用一组参数来表征热像仪的性能。每一项具体应用,也是根据这组技术参数来选择所用的热像仪。表征热像仪性能的常用参数包括:视场范围、瞬时视场(角分辨率)、温度分辨率(热灵敏度)、帧幅时间、响应波段等。1. 视场范围(field of view scope):热像仪的视场范围是指被成像景物的整个面积相对于仪器的张角,它表征摄取景物图像的范围通常以水平、垂直方向上视场大小(以度为单位)表示。2. 瞬时视场(角分辨率)instantaneous field of view(angle resolving power):也称角分辨率。表征所摄取图像的空间分辨本领。它由视场景物平面上每个单元面积相对于仪器的张角所决定。它的数值是探测器元件光敏元的线度被红外透镜的焦距相除所得到的商值,单位为mrad,像元数愈多,热像图愈清晰,像质愈高。一般热像仪的角分辨率为mrad量级。瞬时视场是表征热像仪在空间分辨物体分辨率线度大小本领的基本参数。3. 温度分辨率(temperature resolving power):是在热像仪所显示的热图像上能够分辨的目标最小温差。又称噪声等效温差(NETD),或最小可分辨温差(MRAD),是热图像应用能力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4. 帧幅时间(frame time):是热像仪摄取景物1帧热图像所需要的时间。有时也用帧速率来表征这种特征。即在1s内可摄取热图像的帧数。当帧速率16帧时,人眼便无法分辨相邻2帧的变化。5. 响应波段(response wave band):是指热像仪对哪些波长的红外辐射有响应。这一参数主要决定所选择的探测器。响应波段一般分为35m和814m两类。35m适用于测量高温物体的温度,814m适用于测量高温和低温物体的温度。三红外热像仪的诊断原理人体是一个天然的生物红外辐射源,它不断的向周围空间辐射红外线,当人体出现病变或某些生理状态发生变化时,全身或局部的热平衡将会受到破坏。红外热像仪正是利用人体的这一生理特性,通过热像仪镜头被动接受人体发出的8-14m 的红外线,得到人体体表详细精确的温度信息,这些温度数据由计算机处理后成为一幅人体的红外热图。仪器采用高科技红外线探测技术,毫无辐射、不接触人体、安全、快捷,只要有0.01的温度改变,仪器就可以扫描到,并以不同的颜色分布显示,可作为辨证的一项重要指标;亦可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在一般情况下,正常人体体表的分布情况是:头面部、躯干部为皮温最高区,四肢温度随离心端渐远而递减。总的来讲,从头面到四肢左右两侧呈对称分布,胸部两侧皮温基本相同,背部近中线处比躯干两侧皮温略高,指、趾温度有时出现略高于肢体的现象,但总体上仍符合中线对称的分布规律。此外,由于脂肪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皮下脂肪多的部位如臀部皮温较低。另外,软组织少的骨突起部位,如膝部、鼻尖等处皮温也较低。 四红外热像仪的应用及特点红外热像仪可以实时将人体的温度热图扫描出来,医生结合临床症状即可判断全身的疾病。红外热像技术可用于经络穴位温度特性和针灸效应及机制的研究。红外热像技术能为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长短不同的针效应提供客观依据。红外热像技术可使中医辨证客观化以及指导治疗用药和作为疗效观察的客观指标。红外热像技术可以对中医外治保健品的疗效进行客观效应观察和机制探讨、研究。红外热像技术可运用于气功的研究。使用红外热像仪可以早期发现肿瘤,比 CT、核磁发现肿瘤早6-12个月,早期发现病变部位,使医生的误诊率、漏诊率降至最低。红外热像仪可以大大提高首次确诊率。红外热像仪可以发现全身的病变部位,避免了由于主诉不清造成的病情延误,同时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种疾病的关联,大大提高首次确诊率,使患者病情不再延误。红外热像仪对人体无任何伤害。六红外热像与其它影像之特征红外热像属功能性成像观察:新陈代谢 温度改变 自主神经调节X光、B超、CT属解剖学影像诊断:机理 结构WIEN-0805系列医用红外热像仪的中医应用简介温变早于病变,预示人体健康红外热像仪的温测灵敏度极高,能描记低于0.01的细微变化,直观地反映出人体异常温区。现有影像诊断技术是通过各自的技术手段获得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形态和功能变化的资料来诊断疾病。实践证明,人体组织器官的器质性病变要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事实上,在组织器官出现结构和形态变化之前,病灶区已经出现温度变化,其变化的形状和范围大小就反映了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因此通过采集温度变化的信息,便可提前发现阳性改变,对人体健康有预警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大多数疾病都会引起温度场变化,所以红外热像检查适合于体检及临床应用,在头部、颈部、肺部、乳腺、胃肠、肝、胆、心血管、前列腺、脊椎、四肢血管等领域作诊断提示。对炎症、肿瘤、周围神经疾病、疗效比较和疑难病症等提示尤为准确。运用热像仪能测量和显示体表温度的细微变化及深部组织器官在病理状态下的体温调节,以确定病灶的部位和病变程度。中医方面,由于临床诊断多以望、闻、问、切这四种方式为主,医生从病人那里获得的客观资料有限,这便导致其诊断结果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而发生偏差;同时,国内外学者在对传统中医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也同样因为缺乏客观依据而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红外热像仪的使用,恰好解决了这些棘手的问题,它使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许多以往较为“玄虚”的概念如“气”、“经络”、“穴位”等上升到了一个客观高度,临床医生及研究学者可以藉此对其拥有直观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而且由于热像技术的日益发展,诊断技术日益完善、准确和规范,临床诊断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这给临床医生提供了又一先进的诊断手段。一. 红外热像技术在中医诊断及治疗上的作用(一)使用红外热像仪可使望诊客观化传统的中医望诊,局限于以人的肉眼在可见光范围内辩形、色,借助于红外热像仪可以客观、精确地测量被测部位的温度分布影像,为研究中医望诊,开辟新途径。用红外热像仪对正常与阴虚舌质红外热像的观察表明,阴虚舌质的舌尖、舌边、舌中的即刻温度均高于正常人;舌尖、舌边的延时(伸出舌头超过2min)后温度也高于正常人,且阴虚程度与舌面温度呈正比关系,因此使用红外热像仪可提示将舌面温度作为判断阴虚程度的定量分析指标之一。正常人的红外面像显示左右侧红外辐射量基本相等,红外面像的明暗分布也是一项重要的观察指标。通过对比发现,不同患者的红外面像可有较为明显的变化。例如阳虚寒证的患者,其红外面像图多以暗区为优势,表现形式常为黑颊黑鼻、黑颊花鼻、黑颊白鼻等,临床上此类患者寒像表现明显,诊断符合率可达91.4%。通过相应治疗可以发现,患者的红外面像逐渐恢复常人表像,临床症状有较大改善。由此可见运用红外热像仪可对中医的一些临床病症进行很好的辅助诊断和观察治疗效果的作用。(二)红外热像技术能协助诊断、指导治疗用药红外热像技术可以协助医生进行诊断,并且对疾病的治疗及用药原则进行相应的指导,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辩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断最基本的理论基础,但以往在这方面的研究和临床运用都缺乏客观依据。红外热像仪的诞生恰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红外热像能客观、精确地检测并能记录机体的红外辐射量和体表温度,因而可以作为辩证客观化的技术手段,特别对于中医寒热和阴阳辩证有重要价值。以颈椎病患者为例。大量研究表明,患有颈项部位疾病的患者其颈项部的红外热像表现与健康者不同,例如部分颈椎病中风后遗症患者,用红外热像仪观察记录其颈部红外热像,可发现该区域温度比健康者低。所以依靠颈部的红外热像图可以对颈椎病的诊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在采用某些治疗方法,如使用中药药枕围在颈部一定时间后,患者颈项部红外热像显示温度升高,提示局部血液循环和微循环改善,红外热像仪对于治疗效果提供了及好的佐证,这对颈椎病等有关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再以肩周炎或其他慢性肩部劳损疾病患者为例,此类疾病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不利,或伴有沉重、麻木、凉感,中医分析该病多因风寒、风湿、寒湿或劳伤所致。用红外热像仪观察肩部红外热像,可见患侧肩部及有关穴位处温度偏低,这与中医诊断相符。治疗后肩部红外热像显示患侧肩部及相关穴位有升温反应,提示患者症状得到改善。如中医认为老年人阳气虚衰有腹降表现,红外热像仪可显示下腹部多有低温表像,与中医辩证相符。再如肢冷明显者热像显示低温,加麻黄、白芥子散寒;郁热明显者热像显示高温,加大青叶、黄莲等解毒。一些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后,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原先异常的红外热像也相应改善。(三)经络、穴位的红外热像应用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的方法,针灸便是其中之一。该疗法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以经络腧穴为施治部位,以针灸刺激为手段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上通过使用各种特制的金属针具,采用不同的手法针刺人体有关穴位,从而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因针刺手法及留针时间长短的不同,其治疗效果也不仅相同,故温度的变化也不同,这便为红外热像仪提供了用武之地。以面瘫患者为例。该病患者面部双侧温度差明显大于健康人,行针刺治疗后,红外热像仪显示面部呈现升温反应,如升温反应较强,其病变恢复得较好、较快,反之则恢复得较差较慢。由此可见红外热像仪可以帮助医生观察针灸的疗效并可以此为据调整治疗方案,以便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四)红外热像仪用于观察经气运行中医学讲气。“气”常循经络而行,针灸时,得“气”之后,常有“气”循经之感,若“气”至病所,则疗效显著。但是,这种经络之“气”,多为病人感觉,而医生看不见,摸不着。利用红外热像诊断系统却可以观察到经气的运行动态。例如,有一患者,当刺激他的孔最穴,出现酸麻胀感,继而有一股热气循经上行,红外荧屏上观察到团团云雾状气体运行,当病人感觉热气进入躯体后,不再有热气运动的感觉时,荧屏上影像亦即消失。观察经气的运行,其它仪器尚不能达到红外热像诊断系统的效果。二. 气功的红外热像应用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气功因其保健治疗、益寿延年之奇效,一直以来深受大众欢迎。气功的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气功师可将气通过经络运行至手、足、丹田等部位。但此气无法用肉眼或其他方式辨别出。多年来,因为缺乏客观的科学依据,使气功研究陷入泥潭,甚至有人因此认为那只不过是故弄玄虚,而将其归于“伪科学”之流。70年代以来,多位学者发现气功师发功时可发出具有较大低频涨落调制的红外辐射。实验证明,这种辐射对于机体确实会起一定的作用。现今,红外热像仪的诞生恰好为气功在临床上的研究和使用提供了现实、直观的依据。研究表明,练功患者的红外热像图较之未练功的患者,其身体某些部位如手臂、头顶等处均呈现升温表像,有人把练功的高血压患者的红外热像与未练功的患者比较,发现练功者手背红外辐射较强,而对照组不明显,练功组体温平均升高1.760.17,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红外热像仪对于气功在临床上的运用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三. 红外热像技术在中医外治保健品使用中的应用中医外治的保健品,如药枕、药物肚兜、护腰、护肩等,是将中药或其加工品置于某种日常用品、用具中,而间接施用于人体,是施用中医药外治法的一种独特的手段。此类用品多用于日常保健,也有一定治疗功效。红外热像技术可以对该类保健品在临床使用时的客观效应进行观察。此类保健品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结束后可以观察到覆盖区域或有关穴位有温度升高的红外热像表现,如脾胃虚寒的患者,红外热像仪显示腹部往往有明显低温区,观测其神阕穴、气海穴等特定穴位亦有低温反映。在使用中医腹带后,腹部及相关穴位的红外热像显示温度升高,患者症状得到缓解。再如急性膝关节炎或关节风湿症患者,常有疼痛、麻木、凉感、肿胀或活动不利等症状,中医辨证多数寒温、风寒或风温所致,红外热像仪显示,患者患侧膝部及有关穴位处温度偏低,经中药护膝使用后,症状减轻,红外热像也显示有升温反映。由此可见红外热像仪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