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doc_第1页
2012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doc_第2页
2012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doc_第3页
2012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doc_第4页
2012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一、基础知识(总分29分,其中书写分3分。)本试卷书写分3分。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1-2题。(7分)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hung( )的淡紫色,像一条瀑( )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 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bng( )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 )逗。1、 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辉hung ( ) bng ( )溅 瀑( )布 挑( )逗2、语段横线空白处,应填的标点是 。(1分)3、根据课文默写。(8分) 低头乍恐丹砂落, 。(白居易池鹤) ,相伴过年华。(葛天民迎燕) 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表达诗人满怀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 陋室铭中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主旨句是: , 。4、选择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选项。( )(2分)A、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C、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有志于此的科学家们去破解。D、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地扑哧笑了起来。5、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2分)A、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都运用了象征手法,比如海燕中 “大海”象征一切凶残的的反动势力。B、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以身殉职的白求恩而写的,要求我们全党人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文章采用了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表达方式。C、在听取别人意见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当时的语境,说话者的体态语、语气、语调,从中捕捉更为完整、准确的信息。D从文学常识角度看,孔乙己是短篇小说,以主人公的名字命题,文中的“我”不是作者本人。6、专题鸟语文实践活动。在学习了鸟专题后,小王同学想出一期有关于鸟的手抄报,其中有三个栏目,想请你帮他完成。栏目一:吟吟鸟语间 (请帮他写有关写鸟的两句俗语或诗)(2分) 栏目二:爱鸟寄心田 (鸟是人类的朋友,是和谐社会的一分子,请你: 就如何爱鸟、护鸟提两点建议。)(2分) 栏目三: 。(请你帮他再设计一个五个字的栏目名称,不能与前两个雷同哦)(1分)7、诗文赏析。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 用自己的语言具体生动描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所呈现的画面。(2分) (2)这是一首 (体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理解(31分)(一) 阅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选段)完成8-11题。 (9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花色素淡,传粉授精,依靠风力,全部是风媒花。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昆虫也繁生起来。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授精的任务。昆虫采蜜传粉,有一特殊的习性,就是经常只采访同一种植物的花朵。这个习性有利于保证同一种植物间的异花传粉,繁殖后代。这样可以固定种的特征,包括花的颜色。我们可以设想,假如当初有一种植物,花色微红,由于其中红色比较显著的花朵,容易受到昆虫的注意,获得传粉的机会较多,经过无数代的选择,在悠长的岁月中,昆虫就给这种植物创造出纯一、显著、鲜艳的红色花朵。昆虫参与自然选择的作用,造成各种不同的植物,也造成各种不同的花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A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B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楼子、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C上一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本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8、 课文借用一首著名歌曲的名字为标题,有什么作用?(3分) 9、 阅读课文选段,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花儿这样红”的原因。(2分) 10、阅读选段第3段,选择一处划线句,说说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我选择 处 , 11、“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中的“仅”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二) 阅读古 藤完成12-15题。(11分)古 藤 王剑冰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k*s#5u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k*s#5u身体。又似台风中的k*s#5u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这该是多少藤的k*s#5u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k*s#5u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k*s#5u物种。好美的k*s#5u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k*s#5u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k*s#5u仙气也未可知。仙佛奇踪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何泰的k*s#5u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经常在山谷之中健行如飞。传说武则天曾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入京的k*s#5u途中何仙姑突然失踪。之后白日生仙。这之后还有人为吕洞宾与何仙姑罩上了感情色彩。说何仙姑成仙返回家乡,在家庙的k*s#5u树林里乘凉,师傅吕洞宾欣然而往,匆忙间用神仙拐杖叉住了何仙姑的k*s#5u绿丝带,何仙姑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丢掉拐杖去追何仙姑。于是,仙姑的k*s#5u绿丝带化作了盘龙古藤,吕洞宾的k*s#5u神仙拐杖也变成了支撑古藤的k*s#5u大树。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我仍然会恍惚间把这藤想成是何仙姑长长的k*s#5u六条头发。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k*s#5u古藤。它一定受过无尽的k*s#5u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k*s#5u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k*s#5u声音,把一棵藤的k*s#5u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k*s#5u枯树桩。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k*s#5u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k*s#5u过程。1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藤,木的k*s#5u典范、水土的k*s#5u凝铸、生命的k*s#5u阐述。像不羁的k*s#5u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k*s#5u汁点。因也就想到,一位90高龄书家出席一个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k*s#5u意境啊!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k*s#5u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k*s#5u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如果不是住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k*s#5u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k*s#5u白胖的k*s#5u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k*s#5u嫩芽,是她生命的k*s#5u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k*s#5u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k*s#5u起点与终点。很多的k*s#5u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k*s#5u就找不到答案了,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k*s#5u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k*s#5u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k*s#5u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k*s#5u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k*s#5u某种满足。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k*s#5u岁月,守着它的k*s#5u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k*s#5u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选自人民日报)12、这是一颗怎样的古藤?请概括古藤的特点。(2分) 13、结合上下文,说说第4小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4、作者说“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k*s#5u古藤。”结合下文,说说“我”品读到了古藤的哪些意象?(3分) 15、赏析文章第一小节,写下自己的感悟。(2分) 16、文中说古藤“守着倔强的k*s#5u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当你站在这株古藤面前,你会由衷地对它说些什么呢?(2分) (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7-20题。(11分) 甲: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口技选段)乙: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乔山人善琴徐珂)鹘(g):一种凶猛的鸟。 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 媪(o):老妇人。 阕:止息,终了。 款扉:款,敲;扉,门17、解释加点的字。(4分)以为妙绝 ( ) 有乔山人者善弹琴 ( )凄禽寒鹘( ) 酷类其声耳 ( )18、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1分)A无敢哗者 / 念无与乐者 B众妙毕备 / 以为妙绝 C以弹絮为业 / 以丛草为林 D酷类其声耳 / 其夫呓语19、用现代汉语下面的句子。(4分)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 20、【甲】【乙】两文都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