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卷语文试题.doc_第1页
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卷语文试题.doc_第2页
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卷语文试题.doc_第3页
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卷语文试题.doc_第4页
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卷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孝感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卷语文试题(五) 一、积累运用(24分) 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2分)肖(xio) A陨落( yn) 憔悴(cu) 招徕(li) 惟妙惟肖(xio) B酬和(h) 挑衅(xn) 搓捻(nin) 颔首低眉(hn) C归咎(ji) 狩猎(shu) 奔丧(sng) 日薄西山(b) D仄歪(z) 孤孀( shung) 萌发(mng) 遍稽群籍(j)2下面各项中加点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C)(2分)籍贯 A孱弱 馈赠 驻足 物竞天择 B瞻望 推崇 阔绰 莫衷一是 C瞰望 藉贯 炽痛 有例可援 D污秽 彷徨 踌躇 断壁残垣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C)(2分)看不厌那些跑沙跑水在大野与草原上( )的马群;看不厌那些战风战沙在蓝天中 ( )云海的飞鸢和在波峰涛谷中( )的白帆;看不厌那些穿山穿岭在大地上( )着前进的列车。A奔驰 博弈 飞翔 咆哮 B驰骋 挑战 绽放 歌唱 C奔驰 搏击 飞翔 呼啸 D奔腾 搏击 翱翔 吟啸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B )(2分)另有他图 A优先发展公交是降低我市空气PM2.5浓度的有效途径之一。 B导致旅鼠大迁徙的原因决不是因为饥荒,而是另有所图。 C国家政府多次升级房价调控政策,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D为了防止钓鱼岛被侵占,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5古诗词默写(6分)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生命,我们迟早会失去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美司机吴斌用他的生命诠释了文天祥的生死观。 古诗多番呈现这样的画面或情状:因为战争,致使人们骨肉分离,流离失所。请写出相连的两句:示例: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6阅读名著,我认真地写了以下的读书笔记。(3分)摘抄喜欢的片段片段出处与名著对话(可写从名著中所得的收获,也可跟作者或文中人物对话等等)乌龟请求老鹰教他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性根本不适合飞翔。乌龟再三请求,老鹰便把他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乌龟掉到石头上,摔得粉碎。伊索寓言我得到了一点启示:要听取别人的劝告,三思而后行。(做事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事做。)哪怕那只蝗虫轻轻地、稍微移动一点位置,螳螂都会马上转动一下它的头,目光始终不离开蝗虫。螳螂这种死死的盯人战术,其目的很明显,主要就是利用对方的惧怕心理,再继续把更大的惊恐纳入这个不久以后就将成为牺牲者的对手心灵深处,造成火上加油的效果,给对手施加更重的压力。昆虫记我对法布尔说:你用拟人的手法对螳螂捕食蝗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使人身临其境。你善于观察生活,以及描写的手法值得我们学习。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简爱我对简爱说:你没有世俗偏见,敢于争取平等,寻找自己的尊严的品行,值得称赞。7近年来,空气污染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我班特举行了“降低孝感PM2.5浓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为了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标语。(2分)示例:蓝天白云,远离雾霾天蓝蓝,云飘飘,雾霾消亲近蓝天白云,远离风沙雾霾风沙雾霾烟消去,昼亲蓝天夜近月 还空气以清新,还天空以蔚蓝,还呼吸以自由。 班长号召大家过年不放鞭,以降低PM2.5浓度。你的同桌却说,过春节不放鞭少了年昧不热闹。请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2分)示例:如今我们生存的地球大气污染很严重,放鞭会进一步污染空气破坏环境。表达节日庆的方式很多,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改用低碳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 乐于探究的李璟同学通过上网搜集及请教专家等方式找到了以下三则材料: 材料一北京调查显示,该市PM2.5来源构成中,机动车尾气排放约占44左右。使用天然气的车辆,产生的PM2.5等颗粒物污染,比汽油和柴油车低93%左右。 材料二上海的生物学者发现多种针叶树,如雪松、龙柏、水杉等,可有效吸纳颗粒物从而降低PM2.5。材料三PM2.5浓度较高的灰霾天主要集中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天气,雨后和潮湿天气则相对缓解。联系材料,结合孝感实际及你的生活经验,请你给环保及相关部门提两条具体建议。(3分)示例:一、提倡使用天然气、水电、风能、核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尽量少使用煤炭、重油和废料等污染重的燃料。二、多植树,形成城市绿化林,以吸纳颗粒物从而降低PM2.5。三、通过洒水作业等方式防止建筑和道路扬尘。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车流量,提高机动车辆污染排放标准。五、控制源头,不能在城市上风向建大气污染重的企业,要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六、对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治理,做到少排废气。七、注意农业农村污染,不能露天烧秸秆和垃圾,少用农药和化肥。二、阅读理解(46分)(一)古诗句鉴赏8以下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懒得梳洗打扮来体现内心的哀伤。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在秋天,边塞的大雁过早地向衡阳飞去,而且毫无稍事逗留之意。这实际上是写塞下天气极严寒,与他的家乡大不相同。B“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前一句交代的是季节特征,说明这时春去夏来。后一句是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仍不知疲倦地梳洗打扮来掩饰内心的哀伤。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发挥神奇的想像,将北风看作春风,将雪花比作梨花。比喻何等新奇,格调多么豪迈!表现出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初次离开故乡,确实有些恋恋不舍,但不说破,掉笔从对方写来,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依不舍送我。 (二)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日:“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午七月,发阅左讁成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日“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9加点词古今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D)(2分)A到处B指指点点、互相示意C 用笼罩着D停止 A卒中往往语 B皆指目陈胜 C夜篝火 D辍耕之垄上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潜藏在驻地附近丛林里的神庙当中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如今假使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1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3分) A陈胜首事反秦,尽管起义最后失败了,但司马迁将陈胜收入史记“世家”之列,反映了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历史观。 B选文第二段揭示了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失期,法皆斩”和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C“天下苦秦久矣”,说明陈胜有洞察时局的能力。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 D陈胜、吴广能很快在众人中树立威信主要因为他们都是队伍中的小头目,有一定群众基础。 12选文第一段首先介绍了陈胜、吴广的籍贯,然后略写了青年陈胜的远大志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隆中对第一段也简单介绍了诸葛亮的隐居生活和远大抱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请你结合原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些人物的理解。(2分)交代陈胜、吴广出身低微,有利于对整个人物的了解。他们都出身低微,年轻时就有远大的报负,最后成就了大业。(三)听山 冯 源 (1)平生与山有缘,生于山城长于山城。后来迁家川北,居于山中,年长日深,不知是受了山的熏陶和水的浸润,还是于山水于生活有了领悟和兴会,渐渐地滋养出听山的嗜好。 (2)初次听山,是在大学读书时一个孟春的黄昏。春雨初霁,林间清幽,山岚逍遥,晚霞如瀑,从对面的山脊泻下,次第地织染着远远凝翠的岑峦和尚含绿滋的林卉;残流入涧,迂回曲折,涓涓淙淙,犹无声地吟咏着天籁。整个山间仿佛依然笼罩在浙沥沥的春雨中,显出一片宁静,如一幅恬淡的墨画,文如一位绿装倩然的处子,所能够倾听到的,只有宁谧的大地吮吸昊天甘霖微微的喘息。那时年轻,心高志远,好动喜闹,一次的经历便以为山不过是一位哑然的孤独者,一个寂静的缩写,淡然无味,令人难耐。 (3)学生生活多是平淡、单一,甚至枯燥,又兼远离城市,课余饭后的时日便大多是在山中蹊径的散步中消逝。或许正是如此,才有了那次在雨中听山的偶然的经历和所获。那是一个炎热而郁闷的夏日的午后,与同学步于山径,试图以宁静和清幽来弱化心里的烦闷。盛夏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即变,风和日烈间骤然乌云密布。周围无舍,便索性立于树下。雨酣畅淋漓,倾泻在树叶枝梗、青草绿塘,每一次砸下山中就有一阵清脆或浊重的回响;大雨携着劲风,风过处,树叶枝梗急速不断地屈身弯腰,舞蹈似的,摩擦着推搡着,浑身呜叫;空中的鸟儿被风掠来拂去、东奔西突,急切而慌乱地寻找巢穴或可栖之处;从山顶涌下的洪水肆无忌惮地在林间、草丛中奔走,又汇成一股股更大的急流,在沟壑里冲撞喧哗,声如金石相击风声、雨声、水声、树声,交织相融,有如一首雄壮激越而又无序无节的音乐。我倾听着,心灵仿佛受到了一次山的如流的歌韵和大自然 醇浓之流的洗礼,也品出了山的亦静亦动,或柔或刚的性格。 (4)听有所获,情有独钟,在“绿树枝头一线红”的清晨,在“人散后,一勾新月在天际”的夜晚,在小园香径,在流水偎依的桥头,或是凄风苦雨、残阳古道,一次次地静坐聆听。听山是寂寞的,它不比听城市听海,但听山又是不寂寞的。你俯身可拾红花绿叶,仰首能得蓝天白云;可以听到花的绽放、叶的吐蕾,群鸟的和鸣、风雨的协奏、雷电的高歌;听到云的轻盈、风的潇洒,日出日落、月降月升的恢宏的壮阔,和它深厚内腹云涌的情潮,以及它们所融汇成的一支高亢而又柔婉、急切而徐缓的旋律。这是_支美的旋律,你珍蕴了它,便珍蕴了大自然;你拥有了它,也就拥有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生活或人生。 (5)踏着这支旋律的节拍,走入社会,也走入一片新的天地,我依然钟情于听山,依然拥有这支旋律,并矢志不渝地前行。 (6)“蜀汉多奇山,仰望与云平”,这是古人的摹状。但是,你目游其中,会看到它们始终不移地在天际描绘出的浪漫而有致的“五线谱”;你心骋其间,能听到另一支旋律历史的鼓声与时代的潮音融合的旋律。 (7)据史书记载,汉建安16年,刘备为了实现其谋臣诸葛亮提出的据益州、复汉室进而逐鹿中原的战略,率精兵驻扎在这里,偏安益州的刘璋也“延至北山”。他们“饮酒乐甚”之余,登山远望,夹江两岸的沃野良田、富庶丰饶尽收眼底,刘备想其不久将为已有,便欢日:“富哉,今日之乐乎!”他如愿以偿,夺隘取关进而有了蜀地,建立了蜀汉政权。站在山顶,遥想一千七百多年前:如果没有那一阵阵隆隆的鼓声,或许就没有三国的鼎立和蜀汉的繁荣及富庶,也不会有今天这座据史建造的“松柏茂密,篁秀花明,溪壑清幽,景色迷人”的苑囿。 (8)然而,时代之脚匆匆地前行,那一阵鼓声早已沉积为一段历史、几行碑文和一丛丛萋萋荒草,代之的是一阵又一阵时代的潮音。1。多年前,当第一批建设者来到这里,便种下了第一个希望给这寂静的荒山秃岭坡上丁绿装;接踵而至,第二批、第三批他们用双手创建了校园、公园、疗养院,也创造了这一方的社会文明、时代梢神。你信步其中,不仅能听到大自然的旋律,而且可以听到时代的潮鲁,使你满心欢愉,也令你深味沉思。 (9)山如箜篌弹歌奏律,其实,生活在这一片群峦中的蜀人之心莫不是一架架箜篌,他们所弹奏出的旋 律,又岂是大自然所能媲美的? 13文中写蓟了两次作者具体的听山经历和感受,请分别加以概述。 (3分)孟春黄昏后登山,以为山孤独、寂静、淡然无味、令人难耐。雨中听山,品出了山的亦静亦动,或柔或刚的性格。 14作者说“昕有所获”,请说说作者从听山中得到了怎样的收获。(2分)从听山中收获到昂扬向上的生活或人生(意思相近即可,2分) 15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加点词。(4分),(1)我依然钟情于听山,依然拥有这支旋律,并矢志不渝地前行。 矢志不移”是发誓立志,决不改变的意思。形象地表达出听山使自己的生活目标更加明确,生活态度更加端正,意志更加坚定。(2)你目游其中,会看到它们始终不移地在天际描绘出的浪漫而有致的“五线谱”。 “始终不移”是始终没有发生任何改变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蜀之地山的地理特征经古至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依然保持着蜿蜒绵长的浅丘低山的特征。16文章第段的内容看似与“听山”无关,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不能删去。因为这两段是作者的联想,表现了听山更深层次的收获,这是听山内涵的深化,作者情感的升华。这两段是上一段结尾句内容的具体体现和延伸,也是下一段抒情的基础。 17-文章第(4)段说:“听山是寂寞的,它不比听城市昕海。但昕山又不是寂寞的。”作者这样写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3分)不矛盾。山没有城市和海的热闹和喧嚣,需要静坐聆听,因而“听山是寂寞的”;听山能听出自然美的旋律,拥有了它也就拥有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生活或人生,所以,“听山又不是寂寞的” 18不论是听山还是听海、昕雨、听春都是人与自然的交流。在倾听中,人们的心灵获得了慰藉,得到了启迪、洗礼,变得丰富、豁达、振奋。请仿照文中第三或第四段的写法,写出自己倾听自然的一次经历及感受。(3分)(四)海洋垃圾 张田勘 日本“3.11”9级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美国得克萨斯州那么大。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命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处理海上垃圾首选办法应当是焚烧发电。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也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除了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二恶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实马高和西康之间建造了l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11个相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于,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防止泄漏。至于垃圾中那些不能燃烧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此后,每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进行销沙种草,然后再继续埋置垃圾。如此反复,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米,之后就在上面栽种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1 9海洋垃圾有哪些不良影响?( 4分)影响海洋美观;威胁航海安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命影响;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 20.文章第节从日本大地震产生的垃圾岛写起,有何用意?(2分) 引出海洋垃圾的话题,激发阅读兴趣。 21.文中对海洋垃圾的处理办法有哪些?(2分)焚烧发电,建造人工岛屿。 22结合上下文,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4分) 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美国得克萨斯州那么大。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地介绍了“太平洋垃圾岛”面积之大,海上漂浮的垃圾之多,使读者对“太平洋垃圾岛”的印象更直观、更清晰。 至于垃圾中那些不能燃烧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形象具体的说明了处理海洋垃圾的方法。 23随着地球上人口增多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频繁,所产生的垃圾已经成为全球棘手的大问题。就此提出你的感受或看法。(3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4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700宇左右的作文。 要求:书写规范,卷面整洁;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与自己真实身份相关的人 名,地名;不要抄袭,不得套作。 题目一:那一刻,我尝到了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并将题目完整地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 题目二:期盼是存放在心底的愿望,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目标。期盼给了我们进取的方向, 给了我们奋斗的动力。 请以“期盼”为话题作文。提示: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五)1A(2分)2C(2分)3C(2分)4B(2分)5海日生残夜 山是眉峰聚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示例: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只要是答因战争而致使人们骨肉分离,流离失所的诗句都可,但答泛写战争的诗句不能得分。本题6分,每句1分;有错、漏、别字,该句不得分。)6每空1分。简爱片段,学生填写对话对象后再进行对话。对话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只要联系到名著或名著中人物或作者,言之有理即可得分。7示例:蓝天白云,远离雾霾天蓝蓝,云飘飘,雾霾消亲近蓝天白云,远离风沙雾霾风沙雾霾烟消去,昼亲蓝天夜近月 还空气以清新,还天空以蔚蓝,还呼吸以自由(能联系主题,且无错别字,都得2分。)示例:如今我们生存的地球大气污染很严重,放鞭会进一步污染空气破坏环境。表达节日庆的方式很多,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改用低碳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能切合主题即可。2分)示例:一、提倡使用天然气、水电、风能、核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尽量少使用煤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