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药类中药对生血丸辅助作用的疗效观察_贾英杰_赵林林_李小江_等.pdf_第1页
理气药类中药对生血丸辅助作用的疗效观察_贾英杰_赵林林_李小江_等.pdf_第2页
理气药类中药对生血丸辅助作用的疗效观察_贾英杰_赵林林_李小江_等.pdf_第3页
理气药类中药对生血丸辅助作用的疗效观察_贾英杰_赵林林_李小江_等.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OI 10 13192 j issn 1000 1719 2014 08 038 理气药类中药对生血丸辅助作用的疗效观察 贾英杰 赵林林 李小江 张丽丽 杨佩颖 陈立伟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0193 摘要 目的 观察生血丸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 探讨理气类中药对生血丸受试对象脾胃功能的辅助保 护作用 方法 选择 64 例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 肠癌 胃癌 乳腺癌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均给予常规剂量化疗 方案 A 组 生血丸组 于化疗前 7 天开始 口服生血丸 B 组 生血丸合理气药组 于化疗前 7 天开始 口服生血丸合理气 药 均观察 1 个疗程 28 d 比较两组血细胞 免疫功能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 消化道症状评分 KPS 评分 体重变化及安 全性指标等 结果 生血丸与生血丸 理气药对化疗后不同阶段 WBC HGB PLT 水平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两组均能不同程度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临床症状 卡氏评分 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生血丸 理气药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两组对患者体重的影响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 生血丸有助于癌症患者化疗后血象的恢复 具有保护骨髓功能的功效 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明显提高 生活质量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合并理气药可在不影响其功效的前提下明显改善化疗以及服药过程中产生 的消化道症状 未见明显毒副反应 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化疗 骨髓抑制 生血丸 理气药 中图分类号 73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0 1719 2014 08 1648 04 收稿日期 2014 02 15 作者简介 贾英杰 1960 男 天津人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 研究方 向 中西医结合肿瘤学 恶性肿瘤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 之一 化疗作为现代医学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 在 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正常的机体细胞 对患者有多系统的 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尤其是对增 殖旺盛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毒性更为严重 导致外周 血以白细胞为主的全血细胞下降 进而引起贫血 抗感 染能力下降等严重不良反应 若不采取相应的支持治 疗 反而会加重患者病情 致使化疗失败 生血丸由鹿茸 黄柏 白术 炒 山药 桑枝 紫河 车 稻芽 白扁豆 炒 组成 源于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 院名老中医谢海洲教授数十年临床之验方 功能补肾 健脾 填精补髓 主药鹿茸温肾壮阳 强筋健骨 生精 益血 是峻补元阳之要药 用于治疗精血两亏 活血又 补血 具有促进造血之功能 紫河车益气 养血 补精 有强壮作用 但二药药性滋腻 易妨碍脾胃运化 应适 当配伍健脾理气之品 本研究临床观察生血丸对化疗 患者的骨髓保护及免疫调节作用 以及理气类中药对 生血丸受试对象脾胃功能的辅助保护作用 结果报道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 2012 年 3 月 2013 年 2 月在天津中 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的确诊为非小细胞 肺癌 肠癌 胃癌 乳腺癌的肿瘤患者 共 64 例 全部 病例符合中华医学会编著 临床诊疗指南 肿瘤分 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年第 1 版 标准 确诊为非 小细胞肺癌 肠癌 胃癌 乳腺癌 符合脾肾不足 气血 亏虚证的中医辨证 接受本次化疗前未出现骨髓抑制 采用如下化疗方案并根据行业标准规定的剂量强度进 行治疗 1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方案 NP 方案 TP 方 案 GP 方案 2 肠癌与胃癌化疗方案 XELOX 方案 3 乳腺癌化疗方案 CAF 方案 CEF 方案 KPS 评分 60 分 并预计生存期超过 3 个月 所有患者年龄 18 岁 且无心衰 肝 肾功能不超过正常最高值的 1 5 倍 无血液病 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 生血丸组 32 例 男 16 例 女 16 例 平均年龄 57 09 11 31 岁 其 中肺癌 13 例 乳腺癌 5 例 胃癌 5 例 结肠癌 5 例 直 肠癌 4 例 生血丸 理气药组 32 例 男 17 例 女 15 例 平均年龄 60 55 11 89 岁 其中肺癌 15 例 乳 腺癌 6 例 胃癌 5 例 结肠癌 5 例 直肠癌 6 例 治疗 前 2 组患者性别 年龄 病种类型 体重 卡氏评分情 况 免疫功能 血象 体重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均无显 著性意义 P 0 05 1 2方法 A 组 生血丸组 于化疗前 7 天开始 口服生血 丸 1 次5 g 每日3 次 观察1 个疗程 28 d B 组 生 血丸合理气药组 于化疗前 7 天开始 口服生血丸合 理气药 生血丸 1 次 5 g 每日 3 次 理气药 檀香 砂 仁 枳壳 水冲服 每日3 次 观察1 个疗程 28 d 出 现 度骨髓抑制方可用升白药 度 度骨髓抑制的 病例需做统计学分析 1 3观察指标 血常规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小板 分别于服 药前 化疗第 1 天 化疗第 7 14 21 d 检测 免疫学 指标 T 细胞亚群 CD3 CD 4 CD 8 CD 4 CD8 NK 细胞 细胞因子 IL 2 IL 10 INF 分别于 服药前 化疗第 21 天检测 临床症状积分 消化道 8461 辽宁中医杂志 2014 年第 41 卷第 8 期 症状评分 分别于服药前 化疗第 21 天检测 体重 Karnofsky 评分 安全性观察 分别于服药前 化疗第 21 天检测 1 4数据分析 采用 SPSS 17 0 统计软件包进行 计量资料先进 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方 差不齐时采用秩和检验 等级资料用两样本比较的 Wilcoxon 秩和检验 校正 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 2疗效评判标准与结果 2 1疗效评判标准 骨髓抑制指标评价 参考 WHO 急性和亚急性 化疗毒副反应的分级标准 参见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 诊治规范 临床症状分级评定 参见 新药中药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的有关内容进行疗效评价 免 疫功能评价标准 提高 治疗后较治疗前由异常提高 5 或由异常恢复到正常 稳定 治疗后较治疗前上升 下降不足 5 或维持在正常范围 下降 治疗后较治疗 前下降 5 或由正常转为异常 体重的评级标准 治疗结束后较治疗前体重增加者超过 1 kg 以上者为 增加 减少超过 1 kg 者为下降 增加或减少未超过 1kg 者稳定 Karnofsky 评分 显效 治疗后比治疗前提 高 20 分以上 有效 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 10 分以上 稳定 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不足 10 分或没有变化 无 效 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 2 2结果 2 2 1化疗完成率情况评定 B 组的化疗完成率为 96 88 31 32 高于 A 组 93 75 30 32 经卡方检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5 以下病例均按完成化疗的 61 例统计 2 2 2试验各阶段外周血象变化情况 经 t 检验分析 结果显示 化疗第7 天 两组 WBC HGB PLT 均有下降 两组相比 A 组外周血 WBC 水平 高于 B 组 HGB PLT 水平低于 B 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P 0 05 化疗第 14 天 两组 HGB PLT 水平均有 下降 WBC 水平有所回升 两组比较 B 组外周血 WBC PLT 水平高于 A 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化疗第 21 天 两组 HGB PLT 均较第 14 天有所 上升 A 组 WBC 水平较第 14 天有所上升 B 组回落 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体见表 1 3 表 1A B 两组试验各阶段 WBC 109 L 的变化情况 珋x s 组别例数服药前化疗第7 天化疗第14 天化疗第21 天 A 组 305 78 1 295 37 2 255 68 1 207 26 1 35 B 组 316 33 1 255 06 2 157 10 2 146 01 1 55 P 值 0 3070 7450 0660 053 表 2A B 两组试验各阶段 HGB g L 的变化情况 珋 x s 组别例数服药前化疗第7 天化疗第14 天化疗第21 天 A 组 30129 91 7 29124 33 7 91123 27 9 92126 91 6 55 B 组 31130 92 12 72 126 67 14 53 123 08 12 67 125 33 12 72 P 值 0 8200 6990 9690 717 表 3A B 两组试验各阶段 PLT 109 L 的变化情况 珋x s 组别例数服药前化疗第7 天化疗第14 天化疗第21 天 A 组 30225 00 52 06 213 27 54 72 203 18 64 05 214 82 52 48 B 组 31238 67 62 91 238 17 92 02 220 42 90 16 253 58 79 39 P 值 0 5780 4450 6060 186 2 2 3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 2 2 3 1T 细胞亚群 NK 细胞变化情况经 t 检 验 化 疗 第 21 天 两 组 CD3 CD 4 CD 8 CD 4 CD8 NK 均有所升高 其中 A 组 CD 3 CD 4 CD 4 CD8 较前升高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B 组 CD4 较前升高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两组相比 CD3 CD 4 CD 8 CD 4 CD8 NK 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2 2 3 2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经 t 检验 与服药前相 比 治疗后两组 IL 2 INF 水平均有所上升 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IL 10 水平下降 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两组比较 IL 2 IL 10 INF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体见表 5 2 2 4中医证候改善情况 经 t 检验 两组积分均较前降低 P 0 01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两组相比 治疗后 B 组临床症状积分小 于 A 组 P 0 421 0 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经秩和检验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B 组优于 A 组 P 0 373 0 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体见表 6 7 2 2 5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 服药前两组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两两之间无统计 学差异 化疗第 21 天 两组消化道症状评分均较服药 前有所上升 其中 A 组上升明显 与服药前相比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P 0 004 B 组消化道积分 与服药前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713 0 05 化疗第 21 天 B 组消化道积分明显低于 A 组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P 0 05 P 0 013 2 2 6卡氏评分变化 经 t 检验 化疗第 21 天 两组卡氏评分均较服药 前有所上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P 0 028 0 044 两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P 0 784 2 2 7体重变化 经秩 和 检 验 A B 两 组 体 重 变 化 比 较 P 0 902 0 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现代医学应用化疗药物通过作用于癌细胞增殖周 期的不同环节 抑制 DNA 分裂增殖能力 从而起到抑 制肿瘤生长或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但由于其缺乏特 异性 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 对正常细胞尤其是 增殖旺盛的骨髓造血细胞也同时造成严重损伤 导致 血细胞下降 骨髓抑制时 一般有头晕 耳鸣 乏力 面 色苍白或萎黄 四肢酸软 纳差 腰膝酸痛等症状 白细 胞过低时 常可继发严重感染 血小板减少时 轻者无 明显症状 重者可继发出血 1 骨髓抑制可影响化疗完 9461 辽宁中医杂志 2014 年第 41 卷第 8 期 成率 严重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上现代医学 多着眼于造血过程的某一环节 某一因素 缺乏整体 性 个体差异大 虽然近期疗效较确切 但有一定的毒 副作用 远期疗效不稳定 表 4A B 两组 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珋 x s 组别例数时间CD3 CD4 CD8 CD4 CD8 NK A 组 30服药前65 09 1 4540 03 1 1123 67 0 731 69 0 0624 00 1 26 治疗后67 09 1 3041 74 0 9823 95 0 761 74 0 0525 27 1 85 P 值 0 003 0 001 0 3830 045 0 074 B 组 31服药前65 33 2 3540 98 1 8624 16 0 681 70 0 0825 00 1 86 治疗后66 50 2 0242 33 0 9624 33 0 911 74 0 0826 17 2 17 P 值 0 2060 037 0 5970 1930 171 注 经 t 检验分析 与服药前相比 P 0 05 表 5A B 两组细胞因子变化 pg mL 珋 x s 组别例数 IL 2 服药前治疗后 IL 10 服药前治疗后 INF 服药前治疗后 A 组 302 49 1 093 50 0 8639 95 10 9439 32 10 592 84 0 993 91 1 32 P 值 0 026 0 8930 043 B 组 312 78 0 973 91 1 1039 86 10 2739 36 8 022 98 1 214 03 0 90 P 值 0 014 0 08950 032 注 经 t 检验分析 与服药前相比 P 0 05 治疗后两组比较 IL 2 IL 10 INF 水平 P 0 05 表 6A B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 珋 x s 组别例数服药前化疗第 21 天P 值 A 组 3054 00 15 8725 45 13 270 000 B 组 3155 00 16 8920 92 13 210 000 P 值 0 8790 500 注 经 t 检验 治疗后两组比较 P 0 421 0 05 表 7 A B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A 组 3013170100 B 组 3117140100 注 经秩和检验 A B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P 0 879 0 05 B C 两 组临床疗效比较 P 0 007 0 05 表 8消化道症状评分变化情况 珋 x s 组别例数服药前化疗第 21 天P 值 A 组 3012 45 4 3720 91 7 410 004 B 组 3112 67 5 3413 50 5 620 713 表 9卡氏评分变化情况 珋 x s 组别例数服药前化疗第 21 天P 值 A 组 1182 73 9 0590 91 7 010 028 B 组 1282 50 8 6690 00 8 530 044 注 经 t 检验 治疗后 两组比较 P 0 784 0 05 表 10体重变化情况比较 组别例数提高稳定下降 A 组 3011118 B 组 3111137 中医认为化疗药物可视为药毒 侵害机体后 可致 脏腑气血损伤 尤以肾精受损 脾胃功能失调最为严 重 一方面 药毒中伤脾胃 脾胃运化失常 水谷之精 微物质缺乏 气血生化无源致气血两虚 药毒伤肾 肾 精亏损 精不养髓 髓不化血以致血液虚少 气血亏虚 进一步发展而致阴阳受损 使气血阴阳俱虚 气虚无以 推运血行 阴血亏虚 脉道艰涩 血流不畅 阳虚生内 寒 血遇寒则凝滞等致血液瘀滞骨髓 2 故本病主要 表现在虚 瘀 毒三个方面 其中虚是关键 热毒为其病 因 肝肾受损为其病理基础 3 生血丸源于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名老中医谢海 洲教授数十年临床之验方 方中有鹿茸 黄柏 山药 炒白术 桑枝 白扁豆 稻芽 紫河车 具有补肾健脾 填 精补髓之功效 前期研究和临床资料 4 5 表明 生血 丸具有明确的改善骨髓抑制和造血功能的作用 主药 鹿茸温肾壮阳 强筋健骨 生精益血 是峻补元阳之要 药 用于治疗精血两亏 活血又补血 具有促进造血之 功能 王本祥等 6 研究表明 本品能 生精益血 鹿 茸精注射液对乙酰苯肼致溶血性贫血小鼠及5P6 肾切 除致肾性贫血大鼠 能促进骨髓造血 加速 BC 和 Hb 的生成 紫河车益气 养血 补精 有强壮作用 现代药 理研究认为紫河车可治疗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症 7 卢 素琳等 8 研究表明 紫河车有明显的抗贫血作用和升 高白细胞作用 对骨髓造血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 但 二药味厚而滋腻 有壅遏气机 恋邪助邪之虞 加之肿 瘤患者多三焦气机升降出入不利 癌毒内生 多以气滞 为基础病理变化 继而毒瘀内生 胶着互结 进一步阻 滞气机 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在生血丸的基础上加用理 气健脾类药物 以理气之品调畅三焦 而使气血流通 表里交通 上下通达 并使补而不壅 滋而不腻 进一步 提高疗效 改善临床症状 本研究证实生血丸有助于 癌症患者化疗后血象的恢复 具有保护骨髓功能的功 效 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生活 质量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 合 0561 辽宁中医杂志 2014 年第 41 卷第 8 期 并理气药可在不影响其功效的前提下明显改善化疗以 及服药过程中产生的消化道症状 未见明显毒副反应 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孙燕 内科肿瘤学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265 2 储真真 陈信义 李宏 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医临床理论探讨与 防治对策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5 20 11 676 收稿日期 2014 02 16 作者简介 孔祥图 1981 男 江苏沛县人 主治中医师 硕士 研究方 向 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诊治 3 孙长岗 张利华 蓝藤益髓汤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影响 J 山东 中医杂志 2008 27 2 86 88 4 宋长凤 孙玉玮 庞连秀 等 生血丸的临床研究 J 中成药 1990 12 7 24 25 5 严苏纯 王光普 刘彤 生血丸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调控作 用 J 中草药 2010 41 11 1853 1856 6 王本祥 陈晓光 徐惠波 鹿茸多胺对小鼠肝细胞 NA 聚合酶活 性的影响 J 药学学报 1990 25 9 652 7 全国中草药汇编 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上册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866 8 卢素琳 夏曙华 王荔平 等 紫河车养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J 贵 阳医学院学报 1998 23 1 24 26 DOI 10 13192 j issn 1000 1719 2014 08 039 CAG 方案联合中药扶正解毒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孔祥图 倪海雯 于慧 徐祖琼 林琳 孙雪梅 朱学军 张文曦 陈健一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29 摘要 目的 观察 CAG 方案联合中药扶正解毒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19 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患者应用 CAG 方案 阿糖胞苷10 mg m2 q12 h 皮下注射 第1 14 天 阿柔吡星20mg 第1 3 5 7 天 粒细胞集落刺激 因子 200 g m2 1 次 d 联合中药扶正解毒治疗 观察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19 例 AML 患者 临床有效 14 例 73 4 其中完全缓解 11 例 57 9 部分缓解 3 例 15 8 无效 5 例 26 3 结论 CAG 方案联合中药扶正解 毒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可靠 不良反应少 安全性高 化疗相关死亡率低 关键词 CAG 方案 中药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中图分类号 733 7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0 1719 2014 08 1651 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CAG egimen Combined with TCM in Treatment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KONG Xiangtu NI Haiwen YU Hui XU Zuqiong LIN Lin SUN Xuemei ZHU Xuejun ZHANG Wenxi CHEN Jianyi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9 Jiangsu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of CAG regimen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for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patients Methods 19 cases of AM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AG regimen Ara C 10 mg m2 once every 12 h b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1 14 d aclarubicin 20 mg 1 d 3 d 5 d 7 d G CSF 200 g m2 once a day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sults Effective rate was 73 4 C was 57 9 P was 15 8 and N was 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