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凯恩斯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Keynes) (一)凯恩斯经济学产生的经济背景和学术背景 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复杂而深刻的经济根源。它是“30年代大萧条”的直接产物,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1.凯恩斯经济学30年代大萧条的直接产物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大经济危机。这次大危机震撼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席卷了所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经历了长达4年之久的大危机后,又陷入了长期的特种萧条之中。西方国家成这次大 危机和接踵而至的特种萧条为“30年代大萧条”。 面对着空前严重的危机和失业,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不再欣赏那种否认危机和失业的可能性的传统经济学,而是希望出现一种新经济学,这种新经济学要承认危机和失业,但不要承认危机和失业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要论证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防止危机和失业,而不要只是空泛议论;要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而不允许任何转向马克思、转向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潮存在和蔓延。 凯恩斯经济学正是在这样一种符合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愿望的新经济学,它是19291933年大危机的直接产物。 2.凯恩斯经济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在大战其间,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带有非常时期的军事性质。 面对着迅速发展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希望一种新经济学,要反对自由放任主义,主张国家干预主义;要讲“一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不要只讲“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要维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要在理论上论证在实践中已经在做的事,而不是持反对或批评立场。 凯恩斯经济学正是在这样一种符合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愿望的新经济学,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 3.凯恩斯经济学产生的学术背景 在凯恩斯经济学产生和传播以前,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是以马歇尔、庇古(A.C.Pigou)等人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而凡勃仑在1900年第一次用“新古典”一词来描述马歇尔经济学。后来西方经济学普遍接受“新古典学派”“新古典经济学”这些固定含义的用语来称马歇尔、庇古等人和他们的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无论在理论方面或政策方面,都支配着统治阶级和学术界的经济思想。凯恩斯本人也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凯恩斯经济学批评了新古典经济学里面的就业理论,继承了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学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学孟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的学说和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学说。 (二)凯恩斯的生平和著作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883年6月5日出生于英国剑桥市。父亲是马歇尔的早期弟子,母亲曾任剑桥参议员和市长。 在少年时代,凯恩斯的数学成绩突出,14岁那年获得了伊顿公学奖学金。1902年被保送进入纽卡斯尔学院学习数学。1909年3月,凯恩斯的论文概率论顺利通过。经过修订之后,于1921年出版。 1908年,凯恩斯应马歇尔之聘人经济学讲师。1911年,由于马歇尔的推荐,28岁的凯恩斯出任经济学杂志主编。这一杂志是英国皇家经济学会的季刊,凯恩斯负责这一杂志长达30多年之久,并为它写了不少文章。 1913年,印度的经济问题十分严重。凯恩斯这一年出版的印度的通货和财政,是他的第一本经济学著作。他因此而成为英国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会员,参加政府的重要工作。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凱恩斯在这一年进财政部工作,主要职责是处理协约国之间的金融问题。1919年,他担任英国财政部出席巴黎和会的首席代表,并以顾问身份出席四强会议。1925年,凯恩斯跟逃亡英国的俄国芭蕾舞演员莉迪娅.露波可娃结婚。他们曾数次去过俄国。 凯恩斯对经济问题的研究最初主要是对货币理论的研究。1923年,凯恩斯出版货币改革论,这是他将1922年在报纸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经过修改、编篡而成的,主要是讨论战后的经济政策。凯恩斯研究货币理论的另一部著作是1930年出版的两卷本的货币论。这部著作的上卷是货币的纯理论,下卷是货币的应用理论。凯恩斯想传统经济学挑战的是他第三部著作:就业、利息和通货膨胀(简称通论)。通论是在30年代大萧条爆发以后孕育的,于1936年问世。 通论出版后不久,凯恩斯患了心脏病。此后,他著作不算很多。1937年发表了就业通论一文,说明他的就业理论的基本内容。1940年,凯恩斯出版小册子如何筹措战费,这是他为财政大臣提出的战时财政计划,销路很广。 1942年6月,被封为勋爵。 1946年4月21日,凯恩斯因心脏病突然发作去世。 (三)就业通论概论 1.通论 在凯恩斯看来,一社会的总产量、国民收入和就业量在短期中是大致等价的概念。他的理论框架可以用以下图表示出来:(小书P7)凯恩斯协作本书的最终理由是想提高国民收入,使它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以便解决资本主义的失业问题和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2.经济学的二分法 传统经济学把经济理论分为两个部分:经济学原理和货币学原理。凯恩斯不同意这种二分法,在批评的同时,他提出了自己的新的二分法。他说:把经济学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另一方面是货币理论。我认为是一种错误的分法。我想,正确的二分法应当是。一方面是单个行业或厂商理论以及既定数量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和报酬理论,另外一方面是从整体来看的产量和就业理论。 凯恩斯的二分法实际上是主张把经济学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种二分法对后来的经济学的影响是深远的。 3.有效需求原理 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是就业理论,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 在凯恩斯以前,剑桥的经济学家,例如庇古,把失业分为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两个范畴,认为包含了全部失业。凯恩斯接受了传统经济学的摩擦失业和资源失业两个范畴,不同的是,他提出了第三个失业范畴:非自愿失业。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的定义是: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交点上的总需求数值被称为有效需求。以下是狄拉德表示有效需求的图形(见狄拉德: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经济学,第2729页):小书(P16) 总之,只有当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投资等于储蓄时,利润才达到最大,产量、收入、就业才达到均衡状态。只有这时的总需求才是有效需求。4.就业通论概要 凯恩斯经济学的诠释者迪拉德对就业通论一定理形式作业提要,并绘制了图表。要点是:本书(P39) (四)消费倾向和乘数 1.消费倾向 凯恩斯的消费倾向指的是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函数关系。凯恩斯认为,消费倾向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函数。在通常情况下,总消费量主要取决于总收入量,而消费倾向本身的变化是次要的。 凯恩斯把消费倾向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是总消费量对总收入量之比,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增量对收入增量之比。 凯恩斯认为,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人性的心理因素、社会习惯和社会制度。客观因素有:货币工资的改变、收入、净收入的改变、资本价值的意外收益的改变、利率的改变、财政政策的改变和预期的改变。 2.乘数 凯恩斯利用边际消费倾向概念建立投资乘数理论。 乘数概念是凯恩斯的学生卡恩在国内投资与失业关系一问中首先提出来的。按照卡恩的就业乘数,当净投资增加时,总就业增量将是初始就业增量的一个倍数。 凯恩斯接受了卡恩的乘数概论,提出了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是表示投资增量和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的系数。乘数是建立在消费倾向这一主观心理因素的基础上的。凯恩斯认为:乘数是公众心理倾向的函数。 (五)资本边际效率 资本边际效率是凯恩斯所说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大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之一。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指的是预期增加一个单位投资可以得到的利润率。 凯恩斯把资本资产的未来收入看作是预期的这项投资的未来一系列年收入,把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看作是预期的资产的重置成本。而且,他认为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 凯恩斯在通论中用相当多的篇幅讨论投资引诱。投资引诱理论是他的就业通论的最重要的部分。按照凯恩斯的看法,只有资本资产的预期收益超过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过重置成本,继续投资才是有利可图的,才能对资本家产生投资引诱。 (六)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 流动偏好,又译作灵活偏好,是凯恩斯所说的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之一。凯恩斯的流动偏好指的是公众愿意用货币形式持有收入和财富的欲望和心理。 关于流动偏好的起因,凯恩斯认为是来自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动机是指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持有现金的愿望。交易动机又分为收入动机和营业动机。谨慎动机是指为了防止以外事故和抓住没有预见到的有利的购买机会而持有现金的愿望。投机动机是指为了专著有利的投资机会而持有现金的愿望。 凯恩斯认为,处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流动偏好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大致取决于经济体系的一般经济活动和货币收入水平,对利率变动的反映不很灵敏。 货币供给有中央银行决定。货币供给量分两部分:一部分满足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需要,一部分满足投机动机的需要。 (七)货币工资和价格 1.货币工资 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认为,货币工资有伸缩性,存在失业时,货币工资会自动下降,失业将随之减少,直至恢复充分就业。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经济学的上述观点。在假定货币工资和价格不变时,凯恩斯认为,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而不是取决于货币工资。 关于货币工资降低是否增加就业量的问题,凯恩斯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第一种情况是,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效率三者不变时,货币工资降低是否直接趋向于增加就业量。对此,凯恩斯的回答是否定的。第二种情况是,消费倾向、资本家边际效率或利率受到货币工资降低的影响时是否存在增加就业量变的直接趋势。对此,凯恩斯的回答是肯定的。 另外,凯恩斯还不赞成传统经济学关于通过降低货币工资以增加就业的政策主张。 2.价格理论 传统经济学的价格理论认为,货币数量的增加量是价格水平的决定因素,货币数量的增加会直接影响价格水平。而凯恩斯的价格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对价格水平并没有直接的影响,而是直接影响利率水平。 按照凯恩斯的说法,货币数量增加和价格水平之间存在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1)当货币数量增加时,只要存在失业价格就不会受任何影响。,(2)当货币数量增加后,一些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弹性变小,另一些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弹性仍然很大,这时增加产量就会遇到一系列“瓶颈”现象。(3)当充分就业这一最后临界点已经达到时,增加货币供给就会直接影响货币工资和价格。 在长期内货币数量的改变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凯恩斯认为,这不是纯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历史结论问题。 (八)经济周期 凯恩斯说,经济周期是非常复杂的现象,要对经济周期作出完全解释,他的就业通论中每一因素都是需要的,特别是,消费倾向的拨动、流动偏好状态的波动以及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全都发生作用。但是他认为,经济周期的主要因素是资本边际效率的波动。 凯恩斯从繁荣后期危机突然发生说起。他认为,在繁荣后期,人们对资本品的未来收益作乐观的预期。当繁荣还在持续时,由于人们对未来收益的可靠性突然发生怀疑,或者由于新生产的耐用品存货不断增加使先行收益出现下降或怀疑的征兆,因而幻想破灭。在衰退其间,存货和流动资本两者的变化趋势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总之,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资本、剩余存货和流动资本的减少,导致它们的稀缺性明显恢复,因而资本边际效率提高。在萧条其间,处于交易动机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减少,利率因而下降。利率下降又导致成本下降。这一切,促使投资资本增加。又由于收入下降时期的边际消费倾向高,就业乘数大,所以产量、就业和收入增长快。经济在经历了萧条和复苏之后,又进入繁荣阶段。到了繁荣后期,当资本边际效率重新崩溃时,危机又会突然发生。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 (九)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 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是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 凯恩斯所说的扩大政府职能,主要是指扩大政府调节消费倾向和投资引诱的职能。调节消费倾向,目的在于刺激消费。调节投资引诱,目的在于刺激投资。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组成的,刺激消费和投资,就是刺激有效需求。 凯恩斯还认为,政府最聪明的办法是双管齐下,一方面,由社会控制投资率,增加投资;另一方面,提高消费倾向,增加消费。不过,凯恩斯强调说,不能太着重于增加消费,而应着重于投资。 刺激消费和投资,可以采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凯恩斯认为,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很难奏效,主要应当依靠财政政策。关于财政政策,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经济学保持国家预算平衡的观点,而是认为赤字财政有益。关于货币政策,凯恩斯不同意传统经济学保持国内价格水平稳定的观点,而是认为温和的通货膨胀无害。 二 新古典综合派 新古典综合派(Neoclassical Synthescs),又称后凯恩斯主流派(Post-Keynesian Mainstream),是产生于美国的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学派。新古典综合派试图在凯恩斯的总量经济范畴基础上,用新古典的个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去构造一个所谓和谐统一的新经济学殿堂。 (一)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 新古典综合派是在二次大战后新的经济历史条件下,在诠释、扩展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融合新古典经济学而形成的。 1.新古典综合派的由来 凯恩斯的通论问世后,西方经济学家们对其大加推崇。为了使凯恩斯主义更易为经济学界所接受,较好地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服务,不少被成为“凯恩斯主义者”的经济学家们开始发表研究、解释通论的论著,对它进行修订和理论扩展工作。对通论的拓展研究因二次开发大战后历史条件的改变而变得日益迫切。 新古典综合派正是战后经济发展变化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新古典综合派虽然是在二次大战后形成的,但是,对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学说的综合起始于战前。 2.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1)阿尔文.汉森 新古典综合派的先驱者,美国著名的凯恩斯主义者,被誉为美国凯恩斯主义的建筑设计师。 在理论上,汉森原始研究经济周期和危机理论的,是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信奉者,对凯恩斯理论曾持有异议。1937年起,他到哈佛大学任教后转向信奉凯恩斯理论,并在美国积极鼓吹和传播凯恩斯主义。他的宣传凯恩斯注意著作,使凯恩斯理论“通俗化”、“美国化”。代表著作有充分复苏,还是停滞、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经济政策和充分就业、货币理论与财政政策、凯恩斯学说指南、美国的经济、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学。 (2)约翰.理查德.希克斯 希克斯197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一生发表的论著甚多,所设计的理论范围也较为广阔。希克斯引进一般均衡和序数效用分析构成其价值理论,从而使英美正统经济学大为改观。他在评论凯恩斯通论时所提出的ISLM模型,在现代经济学中广泛运用。 希克斯的代表著作有:价值与资本、消费者剩余理论的重建、对经济周期理论的贡献、需求理论的修正、资本与成长。 (3)保罗.A.萨缪尔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古典综合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1970年因发展了静态和动态经济理论,提高了经济科学的定量分析水平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萨缪尔森几乎在西方经济学的各个方面均有自己的改正、补充、精炼或发展。他的主要著作有:经济分析的基础、经济学、与多夫曼和索洛合著线性规划和经济分析。主要论文有:乘数分析和加速原理的联合作用、国际贸易和生产价格的均衡、资本理论的寓言和现实性:代用的生产函数、处于困境的自由主义者等等。 (4)詹姆士.托宾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计量经济学家,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8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托宾的研究比较侧重在货币方面,究其根源是金融市场及有关问题。较突出的成就是资产选择理论和货币经济成长理论。资产选择理论是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代表理论。他的主要著作有:国民经济政策、经济学论文集:宏观经济学、十年来的新经济学、经济学论文集:消费和经济计量学等。 (5)罗伯特.M.索洛 198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直接在萨缪尔森指导下培养起来的经济学家,是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资本理论和经济成长理论方面。他与多尔夫曼等合著的线性规划一书是有名的著作。他的代表著作有: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资本理论与报酬率、美国的失败性质与原因、增长理论:说明;论文经济增长理论等。 (6)弗兰科.莫迪利安尼 1985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理论上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和公司财务定理。他的代表性著作有:国民收入和国际贸易;1980年出版三卷集的论文集:宏观经济学论(第一卷)、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第二卷)和财政理论和其他论文集(第三卷) (7)阿瑟.奥肯 195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经是肯尼迪与约翰逊总统两任总统的经济顾问。他在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分析了平等与效率的替换关系,提出了估算“可能产出额”的“奥肯定理”。其代表著作为:繁荣政治经济学、平等与效率。 下面逐一介绍新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二)新古典综合派的收入决定论 新古典综合派把凯恩斯的宏观收入决定论和新古典的均衡价格论综合为一体,力图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并据以提出新的政策主张。 收入决定论是关于社会总产量从而总就业量、总收入水平有那些因素决定、怎样决定的理论。收入决定可以用图示法来说明,见图21 图21中的横轴表示收入Y,纵轴表示储蓄与投资。SS为储蓄出现,它是收入的增函数,向右上方倾斜。II为投资曲线。设投资都为自主投资,与收入无关,所以是一条水平线。本书(P82) 收入决定还可以用消费加投资曲线同45度线的交点来说明。图22说明总支出曲线和45度线的交点决定的收入水平是均衡收入水平。图中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消费和投资。本书(P84) 为了弥补有效需求不足,避免过度需求,有必要引入政府干预这个因素。以G代表政府支出,以T代表政府收入(税收),收入水平达到均衡的条件为:C+I+G=C+S+T当总供求不一致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减收入或支出使收入趋于均衡水平。见图23。(P85) (三)ISLM模型 ISLM模型又称为希克斯汉森模型。1937年,希克斯第一次提出了ISLL分析。20年后,汉森提出这一分析工具,并将LL曲线改称为LM曲线。 凯恩斯有关利率的理论有两个缺陷:一是利率的不确定性,二是货币市场均衡无法保证商品市场也达到均衡。希克斯、汉森的ISLM模型修补了凯恩斯理论的缺陷,把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和货币理论结合起来,建立起一般均衡模型。 1.ISLM一般均衡模型 在商品时常中,投资I是利率r的函数,I随着r递减而减少.储蓄S是收入Y的函数,S是Y的递增函数。希克斯认为,将I=I(r)和S=S(Y)合在一起,就得到收入与利息率的另一种关系,形成IS曲线。下式决定了均衡收入:I(r)=S(Y) 在货币市场上,名义货币供给量为M,货币需求为L=L(r,Y)。货币供给有政府决定,是个既定的量,货币的需求量是利息率和收入函数,当下式成立时,货币市场达到均衡:M=L(r,Y)货币供求相等点的轨迹形成LM曲线。它表示在货币供给既定时,货币市场处于各种均衡态对应的收入和利息率的各种组合。 将方程I(r)=S(Y)与M=L(r,Y)联立,可求得未知数(r,Y)的解,这个解就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E。见图24。这就得到一个关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一般均衡模型。交点E代表一般均衡态。这一利息率和收入的组合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达到供求相等的点。在经济体系达到一般均衡状态时,收入水平达到稳定均衡。(P89) 2.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变动 ISLM曲线的交点所确定的收入和利息的均衡组合,会随着两条曲线中任意一条的变动或两条曲线同时变动而改变的。 IS曲线的移动源于需求的变动,特别是投资需求的改变。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向右移的IS曲线同LM曲线在较高的均衡点表示一个较高的收入和较高的利率组合。反之,就相反。见图25。(P90) LM曲线的移动主要源自于货币供给的变动。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向右移的LM曲线同IS曲线在较高的均衡点表示一个较高的收入和较低的利率组合。反之,相反。见图25。 IS曲线和LM曲线同时移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当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右移动,收入增加,利率提高。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向右移动,收入增加,利率下降。如果IS曲线和LM曲线同时向右移动,只要两者配合适当,结果收入增加,利率不变。见图25。 (四)新古典综合派的基本理论体系 新古典综合派的整个理论由其基本理论体系、经济增长论和经济周期论等构成。基本理论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新古典经济理论加上工资刚性假设条件的总供给曲线;二是从ISLM模型到处的需求曲线;三是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求曲线的结合。 1.总需求曲线 商品市场均衡条件为:I(r)=S(Y),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M/P=L(r,Y),将以上两式联立,把Y和r作为未知数,可得出总需求Y和价格P的关系式:Y=F(P)该式即为凯恩斯模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私营企业间的借款合同
- 物流产品组合协议
- 2025年反欺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律文本翻译专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国肉类协会肉类分割师认证考试专项练习含答案
-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能力考试(农业农村事业单位)经典考题含答案
- 地理土壤保水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高级档案职称考试(档案管理学)经典试题及答案(陕西)
- 合作战略机遇协议
- 物业维修保险协议
- 塔吊拆除安全操作方案模板
- 普惠金融业务讲座
- 虚拟健康咨询接受度分析-洞察及研究
-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护理查房
- 巡检员质量培训
- GB/T 1303.1-1998环氧玻璃布层压板
- GB/T 11684-2003核仪器电磁环境条件与试验方法
- 家具厂精益改善推行报告课件
- 不锈钢棚施工方案
- 第2章 动车组检修工艺基础动车组维护与检修
- 筋针疗法牛君银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