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 然 养 蝎 技 术 目录蝎子的生物学特性-3饲养设施的建造-3饲养土的配制-42龄蝎的集中饲养-5幼蝎蜕皮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63龄至成蝎的管理 -10养蝎温湿度的控制-11人工养蝎如何把握产仔关-12子母分离后的饲养-13提高人工养蝎成功的几项技术-13幼蝎死亡原因及解决办法-15确保幼蝎顺利蜕皮-16使幼蝎和种蝎肥壮的方法-16人工养蝎十字诀-17恒温养蝎技术 蝎子作为传统名贵药材,在我国中药史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其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不断地被人们进一步地认识,市场前景也逐年看好,下面就养殖过程中,蝎子的恒温养殖技术进行概述。 一、蝎子的生物学特性 蝎子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钳蝎科。雌雄交配受精后经过卵化期,胚胎发育期,约110天左右的时间以仔蝎形式分娩;幼蝎6次蜕皮后长为成蝎;食料以软体多汁昆虫为主;对温度、湿度有正趋性,对强光、声响、振动有负趋性;体内各种酶表现最大活力温度为35一40。 根据蝎子对光线的负趋性,将蝎子长时间培育在阴暗的环境中,其活动、寻食、交配、繁殖也就逐渐消除了昼夜节律的影响。根据蝎子对温度的正趋性,长期使蝎子生长在温度相对恒定的环境中。经过几个世代的适应,蝎子的生长期由原来的三年进化为8一10个月。也就是说,采取恒温养蝎改变蝎子的行为是提高产出效益的一条捷径。 二、饲养设施的建造 利用平房,瓦房、草房均可建成密闭温室,但内部保温措施要好,即使在严寒的冬天,也要随时将温度控制在35左右。 用粘或钉的方法,用1mX15mX2cm的泡沫板保温材料把四周墙壁和顶部密封起来,再用塑料布封闭一遍,留必要的透光窗及换气孔,保证空气新鲜。 为节省建设投资,饲养池可用木板或水泥预制板构成,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最大提高产量,根据温室内的高度可建成4一6层立体地位,池的规范长为80一100cm,宽为60cm,高为20cm,内用塑料布或玻璃封闭四周,(若为木池底部也要封闭,以防腐烂),以防外逃。最低层的地与地面留1015cm 的空隙,上池与下池的间隙为25cm,池与池之间可以连续组合,也可并列组合,为了方便操作管理,中间的人行路不得少于80cm。 加温方式很多,可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安装暖气最好,冬天室外温度10 时,必须具备每立方米空间24小时燃烧04kg的能力,才能使温度达到 35左右。 建议用地下火加温方法见下图 三、饲养土的配制 配制饲养土应以有利于蝎子正常发育为原则,疏松度要好,将50细沙、 30粘士、20草木灰混合。草木灰有杀菌作用,对抑制螨类等微生物起很大作用。将混合好的饲养土,放在日下曝晒,使用时用03%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拌和消毒,湿度以16%一20为宜。 仔蝎对母蝎的气味依赖性很强,离开母背不能成活,为提高仔蝎的成活率,可实行单瓶产。产仔瓶可使用罐头瓶,底部装有2一3cm的沙土,湿度潮湿为宜,视其情况在母蝎产仔前7一10天放进产仔瓶,每瓶放母蝎1一2 条,并投黄粉虫1一2条,瓶内不用供水设施,此时室内最佳温度要求在34 一37。待母蝎产仔后,将同一天产仔的放在一起做好出生记录,8天后仔蝎呈棕黄色并脱离母背,便可进行仔母分离。分离后的母蝎要集中饲养,待疗养20天后按7母3公的比例进行混养,这样不但雌蝎恢复体能快,交配后受精率也高,对下一次产仔有较大的好处。 四、2龄蝎的集中饲养 备好直径3040cm的塑料盒,底部不需铺垫饲养土,将盘格状养蝎专用栖息瓦放在中央,瓦内放置自动供湿皿,然后将仔母分离的幼蝎倒入盆中,每盆的饲养密度最多1000只为宜。 投食时间设在傍晚,以黄粉虫2龄幼虫为主食。离开母体的幼蝎,其食量很大,每隔2天吃2龄期的黄粉虫1条,投放食料时,将虫体均匀的洒在瓦上,每天投喂的数量按蝎子密度的三分之一进行,做到第二天略有剩余为佳,饮水用5cm见方的海棉,吸入清水置于栖息瓦上即可,每隔2天清洗1 次。 仔蝎从第一次蜕皮进入2龄期后,在食料供给充足,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很快就会蜕皮进入3龄蝎,单以黄粉虫为主食约为36天,配用蝎子专用生物添加剂混饲为23一26天。 子母分离后的早期饲养。子蝎从母背上下地23天后,即可母子分开饲养。有条件的地方,分开后的幼蝎,第1个月内,最好放在干净塑料盆内。把同批出生的幼蝎,统一放在盆内饲养。最初510天,以奶粉、食糖拌水喂幼蝎。方法是:用干净无毒、长宽厚适宜的海绵块,吸上奶粉水后,放于饲养盆中,让幼蝎吸食。每天换洗1次海绵。以后转喂黄粉虫幼虫等其他多汁饲料。直至第2次蜕皮后,可转人大池内饲养。当然条件不够时,收集的幼蝎也可以直接放人专门的幼蝎池中合群养殖。此时主要要搞好饲料的投喂与环境温湿度控制。刚离开母蝎的幼竭,食欲极其旺盛此时投喂饲料应做到保质保量。保质就是饲料要新鲜要嫩而多汁,易于消化。饲料的大小应小于蝎体。保量就是数量要充足,发现饲料被吃完时应立即添加。出生头一个月内的食量由大到小,开始狂吃猛嚼一顿,随后食量下降。饲养者应根据这个规律调节好投喂量。幼蝎期的最佳温度为2835(2,栖息床的含水量为1520,空气湿度要求为50左右。幼蝎蜕皮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因幼蝎蜕皮困难,在蜕皮时容易死亡或相互残杀的原因很多,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创造适宜幼蝎生长蜕皮的环境条件,生活条件的差异关系到蜕皮时间的长短和不一致,幼蝎生下来后第一次蜕皮比较集中,一般同一窝幼蝎蜕皮的时间约6小时左右,从第二次蜕皮开始时间便不一致,约每隔40天左右蜕皮一次,如管理方法不当,密度过大,食物缺乏和饲料单一或蝎窝的结构不合理等,会产生严重的残杀现象或因蜕不下皮而生理性猝死等。2、蝎蜕皮过程中怕高温,喜欢温度适中、湿度较大的环境,幼蝎蜕皮前一般迁移到蝎窝较深的中内部,外界温度越高迁移越深,蝎在蜕皮前一般呈半休眠状态不吃不动,活动减弱,外皮粗糙,体节明显、腹部肥大等,蝎在蜕皮时,用步足抓着石块泥土等作为附着点,蜕皮前由于吸收了大量的水份,体压增高,于是旧皮便从头胸部的钳角与背板之间的水平方向裂开,先蜕出头胸部,附肢折叠于腹面,新蜕出的部分时而扭动着以此为动力,从头部至腹部依次脱出,全部蜕皮过程历约36小时,如温湿度条件不适宜,则时间延长甚至中途死亡。刚蜕出皮的幼蝎静止不动,身体迅速扩大,附肢伸展开,蝎第一二次蜕皮各约增长05厘米。在3-6龄间每次蜕皮约增长07厘米。3、幼蝎蜕皮时,要求日平均温度在2535之间,蝎窝内土壤湿度应在10-15,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5%左右,密度应在23龄蝎每平方米10000只以下,46龄蝎应控制在5000只左右,砖瓦层体间隙也不能过大,最好在15厘米之间,还应在蝎窝内放:些碎石子或烧完的煤碴、风化土块等矿物质,以帮助幼蝎机械性蜕皮。做到以上要求后,还要特别注意蝎子的营养搭配等,幼蝎由于体弱活动范围小,捕食能力差,除喂给定量的高蛋l -3龄小黄粉虫外,还应补喂一些土元、鼠妇、黑粉虫幼虫等。以求营养全面,没有这些虫源的可在黄粉虫的饲料里加喂一些适量的胱氨酸、维生素、土霉素和食母生药物等,以增加蜕皮元素抗病菌和帮助消化等。蝎子属低等的变温动物本身没传染性疾病,做到以上几点之后。就会防病于未然。幼蝎从出生到长成成品蝎约需250天左右幼蝎的饲养 2 4 龄的蝎子称为幼蝎。幼蝎的成活率与生长速度关系到养蝎的成败。此期的饲养要点如下: 加强对 2 龄幼蝎的管护,为蝎子一生的生长发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 龄幼蝎的饲养是蝎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是蝎子在无冬眠训养条件下的第一个生长阶段,这个阶段发育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蝎子一生的生长发育。由于 2 龄幼蟹体质柔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进人 3 龄最困难。只有条件适宜, 2 龄幼蝎才能健康生长发育,顺利进行第二次蜕皮。 2 龄幼蝎食欲特别旺盛,可昼夜进食。如果缺食便会出现严重的种内竞争,而导致蝎子互相残杀,所以要做好 2 龄幼蝎的保育工作,及时投喂适口、营养丰富的小饲料虫,如小黄粉虫、小地鳖、舍蝇、小蟋蟀等。为了保证幼蝎都能吃到食物,在母、仔分离后可把 2 龄蝎子放人暂养盆中分 3 期强化饲养。第一期,将幼蝎置于下铺湿度为 15 的养土盆中,供应充足的饲料虫饲养 20 天左右,保证每只幼蝎能捕食饲料虫 5 6 条。第二期,在养土盆中放人适当的垛体材料,强化饲养 7 天左右,使其捕食更充分,摄取较多的营养物质。第三期,经过前两期的强化饲养后, 2 龄幼蝎腹部明显增大,体重有所增加,此时应把它们转人饲养池中饲养。池中空间大,密度小,可为幼蝎生长、蜕皮提供便利条件。 3 4 龄幼蝎的管理。这个阶段的幼蝎活动敏捷,已具有攻击和捕食能力,食欲旺盛,代谢水平较高,是其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对饲料虫的适口性和营养性要求很强。在饲养过程中,应根据情况及时调整饲料虫的供给。 防止幼蝎外逃。幼蝎攀附能力较强,且体小质嫩,逃出后难以捕捉,应做好幼蝎的防逃工作。 控制饲养密度。密度过大,会增加幼蝎之间的相互干扰,影响它们的栖息和蜕皮,摄取饲料也将受到限制,还可能造成种内竞争,降低成活率。 设计合理的垛体。最好用小瓦片竖放码成椭圆形垛体,以 4 6 层为宜,中间部分用煤灰填充(煤灰过筛、消毒)。这样的垛体缝隙多,缝隙空间小,幼蝎能各得其所,可避免众多幼蝎进人同一缝隙内相互干扰。 垛体可采用自动加湿的方法处理。在垛体上方吊一个小朔料桶用输液管把桶里洁净水滴注于垛体中的煤灰中,水再通过煤灰传导给跺体上的瓦片。用这种加湿方法,垛体上层较湿润,下层较于燥,内圈较湿润,外围较干燥。从而形成一定的湿度差别,幼蝎可以自由选择所需要的湿度场所。 ( 3 )青年蝎的饲养 5 6 龄的蝎子称为青年蝎。这个阶段的蝎子已进人生殖发育阶段,对饲料虫的营养性和适口性要求都较为严格。因此,对青年蝎应特别重视投食管理。除供给充足的新鲜、洁净、高营养的食物外,还要勤观察它们进食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五、3龄至成蝎的管理 1窝穴的布置 先在饲养池内铺上5cm厚的饲养土,上放蝎子专用栖息瓦,须注意的是,瓦内湿度是蝎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湿度低幼蝎蜕不下皮,过高蝎子在换气过程中,会发生节肺积水,外界进入体内氧气受阻,使蝎子急性窒息死亡。 不同个体之间由于对食物、配偶、巢穴或领域的争夺,常会发生攻击(残杀)行为。在人工养殖中,首先应当保证蝎子在栖息地均匀的分布,合理分配投食地点;在种群密度过大时,可采用增加窝穴的方法,引诱多余成员向外扩散,使其得到成长过程中必备的空间,才能防止攻击行为。 2投放幼蝎 根据饲养盆内仔蝎出生的日期,到第二次蜕皮之前3一5 日将幼蝎从饲养盆内清出,按每平方米养殖面积1000只实行一次性投放。饲养过程中是否需用蜕变一次分池一次的做法,要根据填充程度而定,主要由于幼蝎生长条件达不到要求,蜕变期会延长,观察方法是:2龄蝎躯体肥胖,背甲上的间节膜变宽,活动能力下降,此时的幼蝎即将蜕皮,可以取出投放饲养池内。 蝎子栖息穴中央内设的自动供湿装置所渗下的水,如达不到饲养土的湿度要求时,可用海绵等洒少许水增湿。外环境湿度达不到要求,幼蝎是很难蜕皮的。这也是目前许多养殖户出现的幼蝎蜕变期延长或蜕不下皮或死亡的原因之一。但不可过湿,避免长时间潮湿螨类等微生物侵害。 3.清池换窝和成蝎出品 3龄期至6龄期的幼蝎在上述情况下,40天左右可蜕一次皮。如加喂蝎子专用饲料添加剂,约33天就可蜕皮一次,待幼蝎长到4龄填充期或基本上蜕皮进入5龄期时,可清池换窝消毒一次,切不可在幼蝎大量蜕变期进行。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瓦窝一片片取出,把幼蝎用毛刷或镊子清理在一塑料盆内。由于幼蝎生长发育程度不同,可将不同的龄期的分开,待清换几池后,集中同龄期的进行饲养,清出的瓦窝用0.3%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晾干再用。筛出的饲养上在太阳光下曝晒后添加新鲜饲养土,再用03高锰酸钾水溶液拌和使用。另外,瓦窝和饲养土都要多备一些,以便清池换窝时及时换用。 待幼蝎蜕皮进入7龄,长为成蝎后,不要马上取出,还要增加2030天的育肥期,以便增加体重。作商品蝎出售时,应选出生长快,个体大、无病态残缺、精力旺盛的蝎子,按2雌1雄的比例作为下一代种源。一般情况下,雄蝎的整个生长发育期要比雌蝎短20天左右。为了新一代种源产仔时间的一致,可适当增加雄蝎的比例。 养蝎温湿度的控制蝎子生长活动最适宜的温度为25-39,20以下生长缓慢,7以下停止活动,零下5有冻死的可能。养蝎空气湿度在70%左右为宜,随温度的高低而变化(可用干湿温度计测定);土壤湿度在15%左右为宜,一般掌握在土握手中能成团,手伸开土能散开为宜,最好采用花园式养蝎法,利用花草生长特性来控温控湿。防止出现温湿度过高过低或骤然变化,晴暖无风天气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人工养蝎如何把握产仔关一、孕蝎产仔期前后的护理: 孕蝎临产前,一定要让其吃好、吃足,使体内储备足够的营养。一旦发现个别孕蝎开始产仔,应及时将其移入“产房”。所谓产房就是玻璃罐头瓶,在瓶内底部垫些含水量40左右的沙性土,再放入23条黄粉虫幼虫,供孕蝎产前捕食。因为母蝎产仔需要安静、太平的环境。所以每只瓶内最好安置一只孕蝎。也可以用水泥制作成棋盘式的方格盘,以作“产房”。每个方格内安置一只孕蝎,一个盘可做几十个方格。盘子的大小以便搬动为度。每个方格的大小,只要能容下一只孕蝎及其子女即可。母蝎在产仔前有主动寻找适宜地点产仔的特性。一旦移入这种方格内,它觉得即安全又僻静,也就不再乱钻。 二、母蝎背仔的管理: 母蝎背仔期间最怕惊扰,尽量保持环境的安静。保持母蝎在安静的环境中产仔、背仔,幼蝎的成活率一般可达95左右。 三、仔蝎脱皮前后的护理: 产后68天,仔蝎第一次脱皮,并能下地活动。仔蝎脱皮前后要特别 注意三点:一是湿度适宜,以利脱皮,窝内泥上含水量应保持在4050之间。室内空气湿度在7585为最好。二是保证饵料充足、严防互相残杀。三是保证温度在28度一38度之间,促其生长。只要做到这三点,幼蝎就可安然无恙。 四、子母分离后的饲养: 子蝎离开母体23天即可母子分开饲养。以奶粉食糖拌水喂小蝎。方法是用干净无毒,长、宽、厚度适宜的海绵块,吸上奶粉水后,放在干净塑料盆内,把已脱皮的小蝎统一放在盆内饲养。气温高时23天换一次海绵,洗净后吸奶粉水再放入。否则奶粉水易霉变,影响小蝎生长。待第二次脱皮后,可转入大池内饲养。每平米以3000只为宜。每天投喂足量饲料(以软体多汁的小黄粉虫为最好)。45龄后分为每平米1000只左右饲养。如温度常年控制在26度-38度之间,6-8个月即可长成出售。提高人工养蝎成功的几项技术 (一)掌握蝎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 蝎是一种喜阳怕光,喜潮怕湿的动物,同时还有昼伏夜出、喜钻小缝的习性,因此在建蝎场蝎窝时,应尽可能地模拟蝎的野生生活环境,尽量采用隔离饲养法,以利提高人工养蝎的成活率。 (二)育好种蝎,保证密度适宜 育好种蝎是发展好人工养蝎的基础,种蝎要挑选个体中等、健壮的公、母蝎。在饲养过程中,放养的密度大小是直接关系到养蝎成败的关键,为了避免蝎子相互残杀造成的损失,就要限制蝎子的活动区域,采用密封、固定、限量的大棚式养殖方法,或是采用盆养、瓶繁、池育的“三分”模式,集盆、瓶、池养于一体。这样便于管理,易于观察,且清理方便。养蝎实践证明,此种养殖法具有提高2龄蝎成活率,适宜3龄蝎发育,有利于4-5龄蝎恒温立体养殖的优点,成功率较高,实为一种较为理想的饲养模式。 (三)饲料多样化,保证营养全面 蝎子喜吃质软、多汁的昆虫,投喂时应以肉食性饲料为主,饲喂的小昆虫种类愈多愈好,种类不同的昆虫体内含有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而不同的氨基酸对蝎的生长、发育、产仔及蜕皮等均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投食一般均应安排在天黑前1小时进行,每次投喂量根据蝎群及蝎龄的大小适量供应。要把握好以下2个原则:一是投喂昆虫类饲料要以“满足供应,宁余勿缺”为原则;二是投喂组合饲料要以“限量搭配,宁缺勿余”为原则。供水时间应安排在投食前2小时。 (四)及时分离,各龄分养 仔蝎与母蝎要及时分离,避免母吃仔,即便是同时繁殖出的蝎子,在生长中产生的差异也是很大的,若不及时分养,个体大的残杀个体小的,未蜕皮的残杀正在蜕皮的。因此,在建蝎场时,应多准备一些蝎池,留有后备池,将同龄蝎放在一起,而且要经常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始终做到及时分养,保持规格一致,以利于同步生长。 (五)打破冬眠,恒温饲养 为了使蝎子快速生长、繁殖,从而提高人工养殖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解除蝎子冬眠的习性,实行恒温饲养。蝎子的冬眠是由气温决定的,当气温低于10时,蝎子便先后寻窝冬眠。早春当气温达到10以上时,蝎子便开始复苏出外活动寻食,蝎子在28-38时,活动时间最长,采食量最大,生长繁殖速度最快。因此,冬季应在蝎房内安装采暖设备,使蝎房内的温度保持在28-38之间,使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5-75之间。 (六)幼蝎死亡原因及解决办法 1低温冻死。低温是指低于28。一些初养蝎的人,缺乏经验,认为蝎房内只要人觉得舒服就行,岂不知幼蝎一生下来就需要超过28的高温环境才能正常生活,若长时间低于此温度就会冻死,此时表现为幼蝎的肢体四肢缩成一团,解决方法是使养蝎房里的温度至少保持28-32,最好在32-35。 2饥饿而死。幼蝎刚产下来时,爬在母背上10几天还不进食,只靠从母体内带来的卵黄生存。在蜕皮时需耗费一部分体力,待从母背上下来时,卵黄内的营养已消耗殆尽,体质较弱,此时就应及时喂小黄粉虫或土元等。若养蝎户不能及时提供小虫,直接喂大黄粉虫,幼蝎无法捕食,就会活活饿死,其表现是干瘪僵直,解决方法是幼蝎产下后就要备足或购买小黄粉虫和小土元,作为幼蝎的备用饲料,也可提供一些无菌蝇、肉末及AD钙奶等代替。 3湿度不适宜。常发生在一些沿用传统落后方法的养殖户,他们看到死亡的蝎子身体僵硬,便认为是湿度太小造成的,于是人为加大湿度向蝎池内大量喷水,从而使湿度过大,幼蝎死亡更多,全身软瘫发红。解决方法是不再喷水,保持蝎窝干燥,修建干湿度不同的蝎池,让蝎子自由挑选适宜的栖息场所。 4缺氧窒息。因蝎房过于阴暗,加上通风透气条件不佳,温度偏低,造成缺氧窒息死亡。死蝎肢体松软,体色不变,解决方法是打开门窗,加大通风透气量,在蝎房内种植一些花草,解决蝎子“吸氧呼碳”问题。 (七)确保幼蝎顺利蜕皮 1供足饲料饮水。喂给幼蝎鲜活饲料昆虫与充足水分。 2投药。喂给幼蝎激素类药物(类固醇激素)及胱氨酸、维生素、抗菌素、酵母片、食母生等助消化食物或药物,以增强幼蝎体质。 3补充微量元素。可用猪血或鸡血加葡萄糖水喂黄粉虫,再用虫喂幼蝎,有助于幼蝎蜕皮。因动物的血液中有丰富的铁、钙、锌等矿物质。 4喂土元。用富含矿物质及蛋白质的土元喂幼蝎,有助于幼蝎蜕皮。 5喂蜕皮素。严格按照说明使用,可促使幼蝎蜕皮,成活率提高30-40。 6增加摩擦力。幼蝎在蜕皮时需要在粗糙的地面上进行附着摩擦,建池时,注意使池壁、垛体材料保持粗糙,或在幼蝎活动场地撒?些黄沙、碎石子、炉渣等较粗硬的物质,以助幼蝎顺利蜕皮。 7采取保护措施。投足蝎子爱吃的饲料,满足供应。保护蜕皮幼蝎,发现幼蝎正在蜕皮时防止其他蝎子攻击,可把饮料罐头盒(如健力宝)两头剪开,罩住蜕皮的幼蝎进行保护,待蜕皮完成后,再把罐头盒移开。 (八)使幼蝎和种蝎肥壮的方法 1加喂果菜并添加药物。在给幼蝎喂虫子时,可同时喂些西红柿、西瓜皮等水果类饲料,以充分满足蝎子的营养需求。在发现幼蝎蜕皮困难时,还要在食物中另加胱氨酸、维生素、土霉素、酵母片、食母生等,助其蜕皮生长。 2补饲维生素和其他营养元素。为使蝎长得肥壮,产仔量多,可加入1的过磷合剂和少量复合维生素,具体配方如下:过磷酸钙1000克(研成细末儿);硫酸亚铁35克;硫酸铜3克,反复充分拌匀后,配成合剂,若配制有困难,也可用市场上销售的31克或82克装牲畜生长素来代替,另外加复合维生素,将上述药物溶入水中吸到海绵或纱布里,供蝎子吸食。 (九)蝎子的杂交选育和提纯复壮 选本地6龄以上的皮肤光鲜、活泼健康、腹部肥大的青年孕蝎精心饲养。待这些孕蝎产仔后,把产仔多的母蝎挑出来放入罐头瓶中,再买一些外地的成年公蝎进行交配,以达到杂交选优和提纯复壮的目的,交配后雌雄蝎要分开饲养,养殖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500-700条。 在对种蝎选育时,要想同时达到个体大、生长速度快与产仔率及成活率高的目的,就必须单独培育蝎种的父系和母系。根据蝎子雌雄特性的不同,选择父系一般侧重于生长速度和个体大小,选择母系侧重于产仔率和成活率。 人工养蝎十字诀 东亚钳蝎繁殖力强,成活率高,是人工饲养的好品种。目前,市场上全蝎供应量仅为需求量的20%,干蝎的收购价比10年前翻了三番,人工养蝎前景广阔。现将人工养蝎的“十字要诀”介绍如下,供广大养蝎户参考。 建,即科学建造蝎窝。场址确定后,要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分为养殖室、繁育室、饲料室以及管理人员的生活区等。一般在养殖室内修建23平方米的养蝎池若干个,蝎池的规格可根据房间的形状而定。正常情况下长2米、宽1.5米、高0.5米。在池壁内侧靠上方处粘贴20厘米左右宽的玻璃或光滑材料,以防蝎子外逃。蝎池中央建面积占1/4的花池,放入沙土,可栽上一些对蝎子无害且耐阴的花草。底部铺上5厘米厚经过1/10000高锰酸钾消毒的沙土,沙土上错落有致地摆放若干层砖块或瓦片,以便蝎子在缝隙中生长和栖息。捕捉蝎子时只需翻动砖块或瓦片,花草及沙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卸作业效率优化研究-洞察及研究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汇编
- 2026届安徽省名校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城市排水管网结构优化设计方案
- 排水管网管道清淤与修复方案
- 钢结构高空作业施工前期准备与检查清单
- 腰椎专科检查流程指南
- 民营医院员工劳动合同变更指南
- 酒店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措施总结
- 储备库仓储管理与库存盘点方案
-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提升方案
- 对新员工保密基本培训
- 民用无人机操控员执照(CAAC)考试复习重点题库500题(含答案)
- GB/T 6553-2024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评定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
- 2024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4新科普版英语七年级上单词默写表
- 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究报告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竞赛测试题及答案(五)
- 委托办理城市排水许可证授权书
- 多功能报告厅设计
- 学校生活指导老师面试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