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开放式课堂改革的思考最近,我校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热烈讨论。通过讨论发现,近年来,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倡导的先进理念,针对以往语文课程、语文教学的弊端,大力改进语文教学,努力探索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使语文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也免不了存在一些令人深思的地方。有的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往往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我就以课程改革中的某些现象,提出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与广大教师共同探讨。1.如何理解“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许多教师都能准确领会这一先进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放手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或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等,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非是每课必须搞小组合作学习。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实效出发,要学有目的、学有质量,学有效果。不能图表面的热热闹闹,不要搞花架子。有的老师,为了体现新理念,拼命追求时髦的形式,经常滥用四人小组学习,有的甚至抛开课文去探讨,虽然形式丰富多彩,但却远离语文学科本身特点。我们往往看到,4人组学习时,经常是能说会道的学生霸占着学习的权力,平时不大发言的学生,根本就无法插嘴。久而久之,有的学生就把4人组学习当作课内休息,因为反正有人会学,汇报也轮不到自己。究其原因,是老师没使他们明白在学习组里的任务。要知道: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组织几个人围在一起就可以了,而是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其意义不仅是为了解决某个学习难点,还有一层意义是为了培养合作互助的团队意识。因此,这种流于形式的4人小组学习,是不可取的。有的课上,老师不管文本内容的内在联系,一味地开放教学形式,要学生“你想学哪段就学哪段”,“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如,葡萄沟第二段,是按时间顺序从夏天葡萄枝叶的茂密写到秋天葡萄果实的诱人。句子间蕴涵着“正因为有夏天的枝叶茂密才会有秋天喜人的果实”的内在联系。整段话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可是有的教师没有注意这一特点,盲目地去追求所谓的自主学习,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自己爱学哪句就学哪句。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选择学习写葡萄成熟的句子,而写夏天葡萄枝叶茂密的句子则很少有人去研读。这样,既割裂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无法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这段话的内容,去认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至于“初步掌握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的方法”这一课时目标,也就更无从实现了。这样的学习能体现“自主学习”吗?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不排斥传统的接受学习,二者不应是对立的。其实,有时候,接受学习有着很大的优势。一些老师片面理解探究学习,认为只要是学生提出的问题,都需要研究。一些很简单的问题,本来是可以直接告诉学生的,却偏要让学生去探究,浪费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我认为: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应该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两者应按需使用,合理穿插,以取得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2.如何正确理解“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性学习”新课程提倡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效率,初步获得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课改中,不少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表演、绘画、唱歌或做科学小实验来体现“学科渗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处理得好,是很有积极意义的。但学科渗透要有个度。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它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学科渗透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活动、游戏、表演等都是借种种形式,活跃、辅助、促进语文学习,使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有些课上,教师为了体现学科间的整合,硬要学生通过画画来表达课文的意思。有的学生囿于画画水平,难以表达心中要说的话,画的画不伦不类,又担心被人笑话,从而造成害怕学习语文的心理负担。有的生性腼腆的学生,为了配合老师的需要,在大庭广众面前,笨拙地表演课文内容,弄得面红耳赤,好不尴尬。这样的非语文活动,能促进语文学习吗?要记住:我们的教学目标,并不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演员、画家!因此,提倡学科间的渗透,切忌喧宾夺主,迷失自我。语文课程标准还积极提倡综合性学习,提出:“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有些老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性质把握得不是很准确,认为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各表演一个节目,其中有唱歌、跳舞、说相声、朗诵、演课本剧等,这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了。就这样,一堂课在热热闹闹的展示中过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是有所体现的,但学生的语文素养到底提高了多少?教师几乎没去考虑。这样做有悖于课标提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初衷。要记住:语文课姓“语”,它的基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要把握好学科的个性,那就是听、说、读、写并重。所有的课堂活动都得为学习语文服务。3.如何把握“个性化阅读”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课标强调的是个体阅读的不可替代性,强调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但这并不等于“自由主义”,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不能走极端,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是必须的。因此不能放弃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有些课,老师被学生牵着走,学生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老师只是一味地点头微笑,不置可否。有位老师上三打白骨精一课,要学生谈谈对白骨精的认识,有的学生就认为白骨精很聪明,有的甚至说白骨精很勇敢、顽强,明知有火眼金睛的孙悟空在场,还能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去吃唐僧肉。而老师给他的评价是:你的想法有创意。这样,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引向了反面。又如:有位老师教学乌鸦喝水,一位学生认为乌鸦笨死了,把小石子放到水里,不是把水弄脏了吗?如果用吸管吸水,那该多卫生呀!还有个学生说,乌鸦的羽毛难看死了,声音也很不好听,我讨厌乌鸦。这位老师说:我很欣赏你们的独特见解。大家知道,这篇课文是赞扬乌鸦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的积极态度,而这位老师为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放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使学习远离了文本。所以说,个性化阅读要尊重文本,教师必须钻研教材,深刻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把握好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要以课文中人物的高尚精神去感染学生。教学模式可以千差万别,但如果脱离了文本,观点再新、形式再活,也只会得到南辕北辙的效果。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创业学院创业教育教师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广东省韶关市酒店消防安全测试题十(含答案)
- 村庙修建合同
- 2025私营企业员工试用期合同模板
- 薪起程签合同
- 见证送检合同
- 2025年赣州联考地理试卷及答案
- 2025简化版药品采购招标合同书范本
- 汇通租赁合同(标准版)
- 吊卸安全合同
- 电池极柱连接行业现状深度解析
- 叮当快药大健康生态圈战略解析
- 腹腔镜下直肠癌护理个案讲课件
- 3.1《祝福》课件-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 纯化水检测管理制度
-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塔里木盆地吐孜洛克气田开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第三章新时代交通文化与精神第二节交通精神具体体现13课件
- 2025年4月自考00312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DB21-T1642-2024-镁质耐火原料及制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辽宁省
- 2025年陕西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酒店前厅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