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1-4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五语1-4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五语1-4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五语1-4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五语1-4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教学措施: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课时安排:9课时。第九课时:练习课(学习内容:课本第14-15页)温馨寄语:在课堂上放飞梦想! 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我要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重点)2、我会按要求正确地取积的近似值。3、我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提高我的计算能力。(难点)学习过程:口算训练:0.36 0.84 7.20 4.280.254 3.63 4.35 0.69一、自主学习 我会总结:1、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 )进行计算;看因数中一共有( )小数,就从积的( )边起,数出( ),点上( );乘得的积位数不够,就在前面用( )不足,再点上( )。2.根据 ( ) 取小数积的近似值。3. 小数的连乘运算顺序是 ( ) 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是( ) 4.运用乘法的哪些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写出这些定律乘法( )律,字母表示是( )乘法( )律,字母表示是( )乘法( )律,字母表示是( )我会应用:1.笔算0.650.14 0.981.32.按要求保留积的小数位数。(1)保留一位小数:1.21.4 0.378.4(2)保留两位小数:0.861.2 2.340.153、运用定律进行简算0.75102 1.258.8 0.40.70.259.82.90.22.9 0.80.0212.554、实际应用(1).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9.5米,宽42.5米,计算出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2)一个电影院的票价有两种:3.00元一张的有600个座位,4.00元一张的有320个座位。如果满座,每场收入是多少元?二、合作交流:在自主学习中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吗?组内交流一下吧!三、我来展示:我把自己的理解展示给大家,如果你认为我展示的非常到位,就给点掌声,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请一定要提出来。四、达标检测:1.填空。(1)求3.14的千分之二是多少?列式为:( )(2)3.865保留两位小数是( ),6.999精确到百分位是( )。(3)两个因数的积是2.8,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得到新的积是( )。2、笔算(保留三位小数)。6.050.47 1.90.436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的编排体系如下表。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建议: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时安排:1.用字母表示数 3课时2.解简易方程 12课时第二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2)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2、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3、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学习重点: 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学习难点: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自主学习1、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好处?但要注意什么?2、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写出来。23 a7 14b a7 aa 5x 0.60.63、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4、(1)爸爸比小红大( )岁。 当小红1岁时,爸爸( )岁,当小红2岁时,爸爸( )岁.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2)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可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小声讨论) 法1: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 , 法2:a30 。(3)你喜欢( )种表示方法,为什么,理由是( )。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4)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 ),算式写在书上47页。5、(1)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2)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3)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 )千克。6、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 )、( ),也可以表示( )。2、请结合自己的身高、体重情况,算算自己的标准体重,并讨论:比标准体重轻说明什么?如果比标准体重重,又说明什么?达标检测: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a与b的差( ) x与8.5的积( ) 比b多c的数( )y的4倍( ) b除c( ) x减去a的2倍( )2、根据运算定律填空。b(a+c)=+ 56x+44x=(+)a-b-c=-(+) 第二课时: 观察物体(2)学习难点:辨认从各个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一、独立尝试自学课本41页内容。自主学习1、自学41页例3,让学生根据头脑中已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些小正方体摆拼所得到的形状表象,结合这这个形状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2、合作交流小组内交流、质疑3、汇报4、让学生实地摆拼观察、体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5、巩固练习41页做一做三、交流解惑呈现每个组总结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组内交流、组际解疑,老师进行点拨。四、合作考试(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1、这是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形状,请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 前面看( ) 左面看( ) 上面看( )2、用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可以摆出哪些有趣的图形?请摆一摆,把你摆出的结果画下来或者写下来。3.由4个 拼成了一个图形,明明从一个方向看到这样的图形,这4个 可能是怎样拼的?新人教版五年级第一课窃读记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案自学提示】一、通读课文遍,利用字典自己学会字词: 、自学生字,注意书写,并组词:( ) ( ) ( ) ( ) ( ) ( )窃炒锅 踮哟婪( ) ( ) ( ) ( ) ( ) ( ) ( ) ( )惧充檐 皱 碗酸撑 柜2、 正确读写词语:写一写,听一听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皱眉2、 查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贪婪: 适宜: 知趣:饥肠辘辘:白日梦:2、 注意以下多音字的正确读音:目的( )地 咽( )( )-(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作者在( )读书,在那儿读书的不便之处是:( ).3、品读课文,丰富阅读体验:小组内以接读的方式品读课文,接读的同学说说读书的滋味,听读的同学说说听读的滋味。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课文中集中体现作者情感,概括窃读的百般感受的句子是:5、再仔细读课文,作者窃读的滋味,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把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画下来,说说自己的体会。(把体会批注在相应的句子旁边)达标测评(第一课时用)1、我能把字写漂亮:(20分)Qi d cho ci gu sho din q jio j j p ( ) ( ) ( ) ( ) ( ) ( ) Chng z w yn zh chng sh gu( ) ( ) ( ) ( )1、 摘抄描写作者“窃读滋味”的心理活动的句子。达标测试(第二课时用): 1、课文以( )为线索,以( )到( )的时间顺序和( )、( )两个场景的插入,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我”( )。2、课文的中心句是: )我“快乐”是因 ,“惧怕”是因为 。3、请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第二课时一、学案自学:自学提示1、品读书滋味,悟读书乐趣自学提示2、又一次品读了作者复杂的窃读滋味,请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自学提示3、作者从小就酷爱读书,只有爱读书的人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就像作者的国文老师所说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读书成了作者的精神食粮。有的同学说,这篇文章特别好,很真实,也很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1用自己的方式品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时默读时朗读。)边读边画出你认为文章写得精彩的地方。把他填写在读记录卡上。2同位俩互相交流记录的内容:你为什么觉得这里写得好?3全班汇报交流:读一读自己摘抄的记录卡,谈谈摘抄它的理由。(1)请注意作者对复杂心理活动的描写。(2)同时也要注意到作者细致的动作描写。自学提示4、这篇文章我们已经读了好多遍了,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滋味产生,可有一件事我始终不明白,窃读又累又饿,可作者为什么要窃读呢?“窃读”算“偷”吗?自学提示5、文中作者窃读的滋味虽是苦乐交织,忧喜并存,但乐大于苦,喜大于忧,知识和智慧的丰收弥补了身体的劳累。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任选一题谈一谈。1谈读书经历。把自己的读书经历与作者的读书经历进行比较,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2如果没有了书,世界将会是怎样?3搜集名人读书故事,并做好记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学案自学提示】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读通句。2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 ( ) ( ) ( ) ( )水浒传 绿林好汉 彭公案 三侠五义 嗯3、理解词语绿林好汉:滚瓜烂熟:偏科:4、小组内选择合适方式检查词语掌握情况。通顺 可靠 培养 起码 跟前儿滚瓜烂熟 绿林好汉 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 文理贯通5、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章体裁与以往有什么不同?6、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了哪些问题?谈谈你对这几点的认识(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7、结合插图,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苗苗:季老:9、课文题目是“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五、达标测评1、文中说的三贯通是指( )、( )、( )。2、根据例句仿写。例句: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仿写:阅读,( )。 3走遍天下书为侣【学案自学提示】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认读以下生字、新词:( ) ( ) ( ) ( ) ( ) ( ) ( ) ( ) ( ) 娱乐 一盒 犹豫 一趟 背诵 伴侣 零次 编写 某种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然后交流印象深刻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课题是什么意思?书到底有怎样的魅力,为什么使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作为自己唯一的伙伴呢? 4、“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这一观点,作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5、反复地读那一本书的方法有哪些?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6、认真朗读1-6段,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7、对于读书之乐,爱书之情,作者的表达很独特,那么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的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呢?默读课文,找出根据,读一读。8、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你读过这样的句子吗?找出来分享一下吧:再试着写一些这样的句子:9:我积累:我要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达标测评1、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2、仿写:一本书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一本书喜爱的书就是 。一本书喜爱的书就是 。3、按课文内容填空:所以,我愿意 , 地读那本书。首先我 ,故事中的人 ,作家 。然后,我 ,回过头来 ,并 。我还会再读 ,并从中 。做完这些,我会 。最后,我会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4我的长生果【学案自学提示】(一)初读课文,认字解词1、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读准以下字音: ( ) ( ) ( ) ( ) ( ) ( ) ( ) 比喻 心扉 呐喊 过瘾 磁石 锻炼 借鉴 ( ) ( ) ( ) ( ) 囫囵吞枣 莎士比亚 呕心沥血2、注意以下各字的读音( ) ( ) ( ) ( ) ( ) ( ) ( ) ( ) ( )恰似 似的 美差 差不多 奔向哪里 沉甸甸 全班之冠 分外 禁不住3、理解词语:流光溢彩:眼羡:津津有味: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黯然神伤:千篇一律:大显身手;心安理得:(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在作者看来,什么是“ 长生果”?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那几件事?3、作者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谈谈你的体会。(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作者将书誉为长生果,作者对书的钟爱可见一斑。文中真实地回顾了作者少时与书的故事,使作者酷爱读书的情景再现在我们眼前。读读课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四)品读语言,学习积累读了多遍课文,你发现作者在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五、达标测评1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把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5、古诗三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重点1、 感悟中学习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2、 朗读中体会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学习准备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资源进行资料收集,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和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第一课时学案自学1、 朗读三首古诗词做到正确有感情。2、 这几组多音字在诗歌中怎样读?泊船瓜洲 数重山 意万重 一水间 照我还 风一更湖泊 重要 沉重 空间 还要 更加3、 会写“洛、榆、畔、帐”, 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4、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 诗词都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5、王安石是谁?他写过哪些诗?6、“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这首诗是王安石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7、间”的意思是( );“数重山”的意思是(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是什么意思?瓜洲在什么地方?钟山又是哪里?试着用图画来表达你的理解。8、“绿”的意思是( );“还”的意思是(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两句最能表现诗人思乡之情?9、诗集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句子称为诗眼。默读诗句,勾出诗眼,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10、讨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又”可以换成哪些词,与原句比较,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1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诗人用 的手法来抒发思乡的感情。 12、“明月”在古诗中常常表现的就是思乡情,我们还学过哪些古诗是写明月的?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 小组合作:组长带领组员交流自学内容,用红笔补充学案,交流后不会的用红笔标记。三、 班级展示:1、 明辨字音:泊船瓜洲 数重山 意万重 一水间 照我还 湖泊 重要 沉重 空间 还要 2、知人解题:王安石是谁?学生回答,就作简单介绍。学习课题:“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解释瓜洲在什么地方。3、吟诵诗歌:要求读正确,读出感情,可以展开小组竞赛。最后达到熟读成诵。教师及时点评、示范。4、理解诗意:“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是什么意思?瓜洲在什么地方?钟山又是哪里?试着用图画来表达你的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两句最能表现诗人思乡之情?4、 品味诗情:“春风又绿江南岸”你们体会到“绿”字诗的妙处了吗?结合课本24页中的资料袋,谈谈你的理解。教师点拨:此诗对字的锤炼被人称道,“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写的是什么?我们还学过哪些古诗是写明月的?(静夜思月夜忆舍弟月下独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歌通过写哪些景来抒发思乡之情?这是诗人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表达思乡之情。5、 吟诵诗歌,师生齐声吟诵。四、 达标测评:1、 默写泊船瓜洲2、 说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3、 泊船瓜洲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这种乡愁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这是用 的手法来抒情。4、画解诗意。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根据句意,把“钟山”、“瓜洲”和“京口”填到相应的位置上。2、作者当时的船停泊在_,从_、_这些词可以看出这里离他的家乡并不远。第二课时学案自学1题目秋思的意思是(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秋天是最令人思乡的季节。见秋风而起乡思,古来有之。如江夔的“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2“见秋风”指作者看见了(),“欲”的意思是()。第一、二行诗的意思是( )。3“复恐”的意思是( ),“说不尽”指说不完( ),“行人”指( ),“临发”的意思是( ),“开封”的意思是( )。第三、四行诗的( )。4默读古诗,勾出诗眼,联系全诗,想想全诗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6、了解作者:张籍是( )代诗人。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秋思这一首诗是他客居( )时所写。 7、搜集思念家乡亲人诗乡愁(余光中)、秋思(元 马致远)等 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故乡,创设情境。二、小组合作三、班级展示:1、知人解题:张籍是( )代诗人。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秋思这一首诗是他客居( )时所写,秋思的意思是( )。2、吟诵诗歌:要求读正确,读出感情,可以展开小组竞赛。最后达到熟读成诵。教师及时点评、示范。注意:“意万重”的读音。3、理解诗意:根据 “学案自学”123题,说说古诗大意。4、品味诗情:想想全诗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指导学生抓住诗眼“见秋风”、“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教师点拨: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所以秋思是叙事抒情,这种思乡之情是由萧瑟的秋风引发的。5、师生齐声吟诵。6、出示余光中的乡愁、秋思(元 马致远)齐读,积累迁移。四、达标测评1背诵、默写古诗。2、全诗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由( )引发的,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所以秋思是( )。3、说说“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意思。布置作业:合理想象,把“秋思”改写成300字左右的记叙文。第三课时学案自学:1长相思的意思是( ),它是( )。纳兰性德是( )代词人,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2“榆关”指( ),“那畔”的意思是( ),“千帐灯”的意思是( )。这首词的上阕意思:3“聒碎”的意思是( ),“梦不成”的意思是( ),“故园”指( )。这首词的下阕的意思:4默读全词,勾出“词眼”,联系全词,想想“这首词”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 )勾起的。5、为什么他想到了“故园”?他可能想到故园的什么?5朗读、背诵全词。一、导入新课:创设音乐情境,乡愁费玉清二、小组合作三、班级展示1、知人解题:明确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词。2、吟诵诗歌:要求读正确,读出感情,可以展开小组竞赛。最后达到熟读成诵。教师及时点评、示范。注意字音:畔、风一更、榆关、聒碎3、书写难字:榆、畔、帐、聒、园、此。4、理解诗意:根据学案自学 123题,理句连意,说说全词大意。5、品味诗情:体会边塞将士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以词眼“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为核心,抓住“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夜深千帐灯”想象意境,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师点拨: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长相思是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6、回读古诗词三首,比较其中心、语言、表达方式的异同。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肃杀的秋风引起,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四、达标测评:1背诵、默写长相思2说说“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意思。3、听写词语:洛阳、榆关、那畔、千帐4、请你把三首古诗词中最能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摘抄下来: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6、梅花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二、学习重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三、学习准备:搜集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读一读,对梅花的品格有所了解四、资料链接: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山中送别 浣溪沙第一课时学案自学:1、 把课文朗读三遍,做到正确、流利。2、 自学课后生字,注意多音字:分外 分别 抹净 转弯抹角 涂抹3、 把以下词语在书中勾画出来。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4、 梅花魂中“魂”的意思是( ),“梅花魂”就是( )。5、 读课文思考: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你从这些事中体会到了什么?6、 读开头、结尾两段,思考这两段在课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仿照开头写一段话。7、 搜集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读一读,了解梅花的品格。一、导入新课:出示梅花图,放中国心歌曲录音,激情引入新课二、小组合作三、班级展示:1、 出示词语,认读。2、 多音字认读:分 抹3、 “幽、甚”字的笔顺,“哀、衰”的区别。4、 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教师及时示范、指导。5、 梅花魂中“魂”的意思是( ),“梅花魂”就是( )。6、 思考: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你从这些事中体会到了什么?7、 读开头、结尾两段,思考这两段在课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仿照开头写一段话。8、出示梅花图,放中国心歌曲录音,齐读第1、第16段。四、达标测评:1、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dn w wi d mi zn su wi p q ln dn xn ch shu jun 2、一锤定音(在黑体字正确的读音后画“”)。漂泊(pb )抹布( m m )梳理(shu sh )管教( jio jio )分外(fn fn )3、辨字组词眷( ) 衰( ) 秉( )誉( ) 哀( ) 乘( )4、要点扫描(课文回放)。 身在异国,思恋故土。课文中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具体表现在五件小事上:(1)( )(2)( )(3)( )(4)( )(5)( )2、课文中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_,_,_。从外祖父的这三次落泪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他那渴望_的强烈感情。7、桂花雨导学案 学习目标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学案自学: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2个生字。在课文中勾画“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 并读读记记。3、审题,“桂花雨”什么意思?在文中勾画出相关句子。4、想想课文主要写了关于桂花的什么事?5、课文围绕桂花写了小时候我喜欢( ),因( ),然后写我帮大人( ),感受到了“摇花乐”,台风来临前摇桂花是因为( );接着写中学时我常到杭州的小上山( )并给母亲( ),最后写我( )。6、“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两句话中那个字用的最妙?为什么?7、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事实上,是不是像母亲说的这样呢?为什么母亲要这样说呢?8、“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话传递出了作者什么感情?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9、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喜欢的原因。一、 导入新课:“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香气迷人的桂花又让我想起了什么?二、 小组合作三、 班级展示:1、 读字词: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认字组词:萝、杭2、 解课题:“桂花雨”什么意思?在文中勾画出相关句子。3、 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组、分段感情朗读,教师及时示范、指导。4、 理思路:课文围绕桂花写了小时候我喜欢( ),因( ),然后写我帮大人( ),感受到了“摇花乐”,台风来临前摇桂花是因为( );接着写中学时我常到杭州的小上山( )并给母亲( ),最后写我( )。此题目的是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课文内容。5、 悟感情:“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话传递出了作者什么感情?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6、 概括这篇课文的内容:课文围绕桂花写了( )( )( )( ),表达了作者( )7、 品佳句:“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两句话中那个字用的最妙?为什么?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事实上,是不是像母亲说的这样呢?为什么母亲要这样说呢?此处引导学生联想杜甫的“月是故乡明”说话练习:仿照“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说一句话。你还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喜欢的原因。8教师点拨:桂花雨表达了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通过写有关故乡桂花的往事来表达的; 还用了对比的手法来表达。8、 小结本课四、达标测评:1、o bn ln j z ti chn ro2、要点扫描(课文回放)课文写了桂花给作者的童年带来快乐的哪些事?用自己的话试着总结一下。_从课文中摘抄符合要求的句子。点名课文题目的句子: _直接表现出作者对家乡思念之情的句子: _流露出母亲的思乡情感的句子:_8小桥流水人家导学案 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浮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学案自学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 认识课后7个生字。 在书中勾画“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浮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 并读读记记。注意:“唱和”的“和”读h,不读h3、按照意思从课文中找出词语流水的声音。( )形容姿态轻柔美好。 ( )衬托、装饰,使更好看 ( )土地一点水分都没有。( )过去经历的事情再次在脑子里显现。 ( )为防备外来的侵害,相邻各处协同守卫瞭望,遇警互相通报支援。本文指家乡的人们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生活情景。( ) 一、 导入新课:背天净沙秋思,提问:一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你有什么感觉?二、 小组合作三、 班级展示:1、 认读生字、组词:婀、 粼、涸、缀、潺、螃蟹”等词语。2、 认读生词: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浮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唱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3、 读课文,分组分段展示,教师指导点拨。4、 读最后一段联系全文思考:“那段日子,是什么样的日子?那些美好的印象,是哪些美好的印象?”引导学生把握全文内容,品味优美句段。参考:那段日子,指的是在家乡生活的那段时间,也是作者的童年时光。那些美好的印象,应该不光是家乡美好的景色,还包括作者记忆中童年玩耍的情景,以及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说明了作者对家乡印象之深,怀恋之久。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安定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眷恋。5、 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能举例说说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吗?引导学生体会写法,可出示三组句子。直接抒发感情、间接抒发感情(通过写景、叙事抒情)6、 请结合课文内容给课文换一个题目,比较一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以小桥流水人家为题?7、 仿照第一段写一写你家乡的美景。(写前想一想: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按什么顺序来写?)学习用拟人、按一定顺序写景的方法。8、 结语:播放庞龙我的家在东北,感受人们对家乡的依恋、热爱及思念之情。四、 达标测评:1、 ( )的舞姿 ( )的声音 ( )的清风( )的波纹 ( )的溪流 ( )的流泉2、一锤定音(在黑体字正确的读音后画“”)。唱和(h h) 干涸( h)婀娜(n nu)波纹(b p )缝隙( x x)细菌(jn jn )3、课文中的“_”、“_”、“_”等词语是都用来形容农村平和安定、团结和睦的生活场景的词语。 1、在括号内给文中黑体字注音。2、完成句子练习。(1)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缩写句子:_(2)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仿写句子:_3、“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1)句中的“它的腰上”指的是_。(2)模仿这个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_4、“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