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2014浙江高考完形填空题的课堂教学策略【摘要】完形填空是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试题。跟阅读理解相比,完形填空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篇章感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以2014年浙江英语高考试题中的完形填空题为例,结合目前课堂实际,探讨如何优化高中英语完形填空题的课堂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语篇分析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关键词】完形填空、语言知识、语篇分析、课堂教学、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一、 引言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对人类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也即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从这一点上来说,完形填空题是高考英语中能力要求较高且难度较大的一种题型,因为完形填空题考查的是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词汇知识的掌握情况,重点在于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和语言的运用能力。它要求学生生通过通读短文,掌握文章大意,综合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等知识,结合上下文,从所给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短文意思通顺、结构完整。所给选项一般是同一词类或属同一范畴,错误选项具有干扰性和迷惑性,选项中单纯的语法题和惯用法搭配极少,关于语篇结构、语境、语义的考点是考察的主要对象。完形填空在高考中占据了一定量的比重,但是学生在这块上的失分也较严重,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在课堂中帮助学生提高完成此题型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日常听课和课堂观察,经常可以发现很多老师在讲评完型填空题时采用的是以下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汉英翻译为主,教师将文章逐句解释一遍,并逐题解释选项中各个词汇的含义及区别,讲评内容仅仅停留在语言知识的层面,讲评方式也是灌输式的,缺乏启发性,学生的学习也是被动的,缺乏自主性。另一种则是以蜻蜓点水式的释疑为主,教师先核对答案,对批改过程中错误较多的题统一解释,然后是个别学生主动提问,解答并回顾相关语言知识。这样的讲评较之前一种虽然用时较省,学生的参与程度有所提高,但总体上还是以各小题的“对错”讲评为主,学生还是处于机械记录语言知识、被动接受知识的境地,缺乏对语篇的自主推理和分析,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培养。针对这两类低效的完形填空教学模式,本文以2014年浙江英语高考试题中的完形填空题为例,探讨如何优化高中英语完形填空题的课堂教学策略,突出课堂重点,促进师生互动, 帮助学生解决和掌握词汇、语法知识和句法结构的同时培养语篇理解和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二扫除语篇理解过程中的语言知识障碍要想做好完形填空题,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词汇和扎实的语法知识。很多学生由于词汇知识的欠缺,在词汇搭配或语义辨析上不过关选择了不正确的选项;也有些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存在不足,不能准确地分析句子成分,从而影响了对句子含义乃至语篇的理解,在做选择时只能“碰运气”,结果自然不甚理想。因此,教师在课堂讲评过程中不可以忽略这个语言知识教学的环节。但是完形填空题又不同于单选题,它的重心还是在于篇章的理解和分析,故而语言知识的讲解不宜过度,以免偏离重点。那么,教师要如何把握这个度呢?笔者根据个人从教经验和与同行的探究,以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弥补自身语言知识的缺陷,为语篇的理解和分析扫除障碍,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下面以2014年浙江卷为例探究这个环节的课堂教学策略。1. 引导词汇的自主学习,解决搭配和辨析问题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将属于旨在考察固定搭配和词义辨析的第24题、28题、29题、32题、37题纳入同一板块讲评。这5道题旨在考察学生的词汇知识,只要能准确理解词汇的含义学生就不难做出正确选择。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课前查词典,弄清个人觉得混淆的词汇,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解释各选项的含义和区别,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24. So when my palms(手掌心) were sweating. I was completely 24 for her kisses on both my cheeks. “I came to thank you,” she said, surprising me beyond speech. A. desperate B. responsibleC. unprepared D. unsuitable28.She wanted to tell me how grateful she was for the 28 I had nurtured(培养) in her son.A. self-respectB. self-doubtC. self-pityD. self-defense29. I sat, stunned (惊呆), for about half an hour, 29 what had just happened.A. imagining B. observingC. wonderingD. regretting32. one day, several months before, when some students were 32 reports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 Jeanne spoke quietly , and to encourage her to raise her voiceA. writingB. reviewing C. editing D. giving 37. And it was all because he 37 to be the last kid in the last row.A. intendedB. pretendedC. refusedD. happened在课上呈现上述试题时,教师可将课件上原题中的关键词汇加粗,借此提醒学生凭借已有的信息填补缺失的词汇。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分辨清楚这些词汇的含义后便能顺利地做出选择,使语篇通畅,所以教师不必在课堂上详细解释它们的区别,既费时又让程度好的学生觉得无趣。当然,在学生讲解的时候,教师也要适时呈现以下内容,以保证学生讲解的准确性。24. be desperate for 极其渴望得到 be responsible for对负责be unprepared for 对准备不足be unsuitable for 不适合 28. self-respect 自尊 self-doubt 自我怀疑 self-pity 自怜self-defense自卫29. imagine 想象 observe观察 wonder 想知道 regret 后悔32. write reports写报告 review reports 检查报告 edit reports 编辑报告 giving reports作报告37. intend to打算 pretend to 假装refuse to拒绝happen to 恰好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弥补了自身词汇知识的不足,并在引导下扮演了小老师的角色,这样既丰富了课堂互动的模式,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主动探究语言知识,充分发挥个人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2.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语法知识,解决长难句问题学生在做完形填空题时往往会纠结于涉及长难句的选项,因为语法知识方面的缺陷他们不能对句子进行解构,从而造成对句子,甚至语篇内容理解的偏差。如2014浙江卷第38题:The boy who most needed 38 was the one who took the last seat that day.A. change B. praise C. thanks D. visits38题所在的句子中还有两个who引导的定语从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复杂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熟读并尝试翻译句子,再根据自己对句意的理解将句子分解成不同的语群。在朗读和翻译句子的过程中,学生实质上对句子进行了句子成分分析和解构。最后,学生再在教师的点拨下验证分析和判断的结果,也即The boy (who most needed praise)was the one (who took the last seat)that day.句子成分分析最终决定了学生能否准确地理解句意,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然而各类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句意判读。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手把手地教导学生有关句子成分内涵和分析的语法知识,但依然有很多学生觉得无法理解甚至放弃。而采用刚才的课堂教学策略,通过教师对语法知识的适当点拨,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语言结构,结合所学的语法知识理解句意,化被动无趣的听讲为积极主动的探究分析,既有利于化解语法学习中的重难点,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判读推理的能力。三解读文本内容,培养语篇分析能力完形填空题旨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除了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外,这个题型的重点在于要从整体上把握句群、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语篇的脉络结构和主旨大意。许多学生在做这个题时常大量失分、连续失分,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对语篇主旨理解上的偏离和语篇逻辑分析推理能力的薄弱。因此,在课堂讲评中,教师在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对完形填空文本的立体解读,培养学生语篇分析的能力。在2014浙江卷完形填空题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语言知识方面的问题后,要致力于文本内容的立体解读,以提高试卷讲评课的课堂有效性。1. 速读语篇,概括主旨大意完形填空题的文本虽然缺失了一些信息,但是学生在对比推敲做选择时需要对段落和全文的主旨大意和文章的结构有整体的认识,这样才能使选择填补的信息符合语篇的内涵,使全文前后衔接自然顺畅。但要学生通过跳读、略读将文本的主旨大意概括出来,则要求较高,学生感觉很难胜任,为降低难度,教师可以以问题为导引组织学生复读全文。如2014浙江卷的这篇完型填空,讲述的是一名新教师通过表扬的方式在无意中帮助一个内向自卑的孩子建立自信,改变一生的故事,属于记叙文,教师可以从记叙文六要素这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旨。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跳读全文,先找出作者的职业,也即21题的答案。这个问题极容易,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可知作者是一名教师。然后让学生略读全文,找出下面四个问题的答案:(1) How many characters are mentioned in the story? Who are they? What about their relationships? (There are four characters in the story: the author-a new teacher; Simon and Jeanne-the authors students and Simon mother.)(2) When did the story happen?(It happened when the author was a new teacher.)(3) What did Simons mother do to the author and why did she do it?(She kissed the author to appreciate his help to her son.)(4) What lesson did the author learn from the story?(A small kindness can indeed make a difference-the last sentence of the passage.)这四个问题围绕着记叙文的六要素而设,帮助学生梳理了文章的人物关系和脉络,将答案组合在一起,就是文章的主旨大意。2. 抓关键词,立体解读文章在弄清文章的人物关系和主旨大意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分析语篇。在进行该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先理清文章的思路,然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立体解读。如2014浙江卷的完形填空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掘表示故事中心人物“我”的心理变化的关键词,逐段进行语篇分析,帮助学生抓住故事发展的主线,理解语境,构建自然连贯的完整语段,使补全后的语篇逻辑清晰、语言顺畅。(1) 抓住worried,分析故事矛盾冲突的起因 故事是由矛盾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故事。2014年浙江卷完形所讲述的故事就是由这样一个矛盾引发的。这个矛盾的主角是作者的学生Simon,他的学习成绩极差(the grades were awfully low),但同时他又是一个聪明的孩子(he was a bright student),能够以类似成年人的思维与成年人讨论话题(He discussed adult subjects with nearly adult comprehension)。这就形成了矛盾,而22题的but就是表现矛盾最常用的词了。抓住这个矛盾,就不难分析出Simon的作业(His work)无法(in no way)反映出(reflected)他真实的思维,也是一个人能力的一部分,所以23题选abilities不足为奇。现在Simon的母亲要来与他的新老师“I”见面,故而“I”相当担心他的母亲是否会因为他的成绩差而指责我呢?这就是文章第一句所提到的“worried”的原因,也是故事的起因。全文以心理变化为线索,“worried”就是其中的第一环节。(2) 抓住连词so,推导出unprepared的心理24题选择unprepared,学生失分较多,部分原因是因为词汇知识的匮乏,但多数学生是没有抓住作者心理变化的主线。第二段开头的连词so,是24题解题的关键线索。正因为第一段中表现的“worried”,所以当Simon的母亲没有指责我而是感激地亲吻我时,我才会有“unprepared”的心理,才会出现第三段中的“stunned”,后面的回忆才会随之而来。(3) 联系上下文,摸索stunned的深意第三段首句的“stunned”,英文释义为”filled with the emotional impact of overwhelming surprise”,它既是承接第二段中“unprepared”的心理,也是推导下文29题“wondering”和31题“remember”的关键。26题的“loved”是作者“stunned”的起因,一个成绩极差的学生,没有像一般逻辑推理的那样不喜欢或是憎恨我这个老师,而是非常爱我,怎能不让老师惊讶“surprising me beyond speech”,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让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30题的“even”也进一步地体现了我的“stunned”。因为这种惊讶“stunned”,我坐在那里有半个小时,一直在想知道“wondering”发生了什么让这个学生如此爱我,终于我记起来“remember”当年发生的一件小事“a small kindness”。(4) 围绕thankful,分析故事结局的立意文中有两处提到了“感激”:一是在第二段Simon母亲对我的感激“She wanted to tell me how grateful she was”,因为我的培养,也就是第三段回忆时提到的我对他的表扬(38题praise),说他是“the 34 only one you have to convince”,Simon身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母亲提到儿子开始有了自尊心(28题self-respect),不再自卑,12年来首次敞开心扉与人交往“he had began to make friends, a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 twelve years, he had 27recently spent an afternoon at a friends house”。27题选择recently,一方面是与前文的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 twelve years形成语法上的呼应,也是体现我的表扬和肯定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体现了文章最后的主题句所要表达的“make a difference”。文中第二处提到感激,是在第四段我对于这件事的感恩之心“Im thankful that”。这虽然是件小事,但我却从中学到了对我教学生涯非常有价值的一课“the most 39 valuable lesson over the years of my teaching career”。 因为“valuable”所以“thankful”,也因为“thankful”所以推出39题的“valuable”。更可贵的是这一课还是在我是新老师的时候发生的,所以40题选择“early”,与文章开头的“new”相呼应。四拓展训练,反思总结完形填空题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语篇分析和各小题的讲评不应该作为课堂教学的终结。为了最大化地发掘高考真题文本的功能,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再次开发和使用文本,不仅要把目光聚焦到高级词汇、短语、优美的句子以及复杂的句型结构上,挖掘文本中真实优美的语言,而且要深层理解文本中新颖独特的内容和深刻丰富的寓意并做到输出应用,将语言、内容、思想完美地融为一体。要做到这些,教师还需要设计一些拓展训练。总的来说,拓展训练可以分为三块:语块练习、句型模仿和摘要写作。1. 语块练习语块教学法(Lexical Approach)的创始人Michael Lewis认为,语言并非由传统的语法和词汇组成,而是由多词的预制语块组成的。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句子的生成并不是靠语法把单词组织起,而是使用一些预先编制好的语块,可以说语块是使语言输出变得方便、快捷和流利的关键。语块大都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生成的语言单位,使用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注意语法结构,缩短了从理解到产出语言信息的时间,因而可极大提高语言使用的正确性和流利性。Lewis所倡导的语块教学法就是将语块作为语言教学的基本单位。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常用语块进行收集和记忆。比如在完成对2014年浙江卷完形的解读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收集如下的表达法:(1)因担心得食不下咽 worry myself sick over (2)诚实地描述 give an honest account of(3)在西蒙的案例中 in Simons case(4)极其低 awfully low(5)决不,一点也不 in no way(6)未对做好准备 be unprepared for(7)使我惊讶地说不出话 surprise me beyond speech(8)对感激不尽 be grateful for(9)对有改变一生的影响 make a life-changing difference to(10)作报告 give reports(11)提高声音 raise ones voice(12)坐得更直 sit up straighter(13)这都是因为 It was all because(14)恰好 happen to (be / do)(15)我的教学生涯 my teaching career2. 句型模仿该活动主要通过学习和模仿文本中出现的优美句型进行仿句练习,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后的表达能力。如04年浙江卷中,笔者就摘录了以下两个句型让学生进行仿写:(1)How did I make such a life-changing difference to that boy without evenknowing it?l 一个人缺乏幽默感就像春天缺少花朵。l A person without humor is just like a spring without flowers.l 你不应该不吭一声就走了。l You shouldnt leave without saying a word.(2)What I finally came to remember was one day, several months before, whenl 我想要告诉你的是我对我的父母有着深深地爱和尊敬。l What I want to tell you is the deep love and respect I have for my parents.l 故事里最打动我的是父亲对于儿子深沉的爱。l What struck me most in the story was the fathers deep love for his son.3. 摘要写作3.摘要写作在文本解读后的书面表达是最为综合灵活的高级语言输出活动,摘要写作是其中最基础、相对难度最小的一种。该活动要求学生通过模仿完形填空的写作风格和优秀表达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领悟和表达能力。比如针对2014年浙江英语高考卷中的完形填空,笔者设计了如下的读后活动:请根据所给文章开头和刚才分析的故事思维地图对完形填空的故事进行缩写,词数120-180。故事思维图:I (a new teacher)Simon (a student, bright, low grades)Simons mothergrateful, kissworried, unpreparedpraise, nurture self-respectlove, make friends文章开头如下:A small kindness can indeed make a difference. When I 学生的习作上交后,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点评:文章结构方面是否使用了恰当的衔接词和过渡词,如therefore, however, so that等;词汇方面能否在习作中注意词汇量的积累并应用到写作中,比如unprepared,awfully,nurture,self-respect,grateful等;句法方面是否使用了复合句和从句,如定语从句、主语从句等,另外,若能使用强调句,倒装句等,可提出表扬。例如,笔者就在课堂上表扬了一名学生改写的一句倒装句“In no way could his work reflect his abilities.”。这句话的原句为第一段最后一句“His work in no way reflected his abilities.”该学生将重要词组in no way放在句首,使用了部分倒装的句型,更形象地描绘了Simon此前的郁郁不得志,显示了其扎实的语言功底,值得其他学生学习模仿。五结束语回顾2014年浙江卷的完形填空的课堂教学,教师首先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与教师适当点拨总结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语言知识方面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自主性。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并围绕关键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语境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画出了故事思维图,理清了语篇的脉络结构。最后,教师通过语块练习、句型模仿和摘要写作三部分的练习促使学生反思、内化所学内容,提高完形填空解题技巧,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参考文献:1. 吕良环 “试论英语完形填空题讲评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1期2. 顾小京 “例谈高中英语完形填空题的讲评教学策略”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1期3.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 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5. 葛炳芳 外语教师的专业成长-阅读教研与行动改进,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附录:2014年浙江英语高考试卷完形填空题I had worried myself sick over Simons mother coming to see me. I was a new 21 , and I gave an honest account of the students work. In Simons case, the grades were awfully low. He couldnt read his own handwriting. 22 he was a bright student. He discussed adult subjects with nearly adult comprehension. His work in no way reflected his 23 .So when Simons mother entered the room, my palms(手掌心) were sweating. I was completely 24 for her kisses on both my cheeks. “I came to thank you,” she said, surprising me beyond speech. 25 me, Simon had become a different person. He talked of how he 26 me, he had began to make friends, a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 twelve years, he had 27 spent an afternoon at a friends house. She wanted to tell me how grateful she was for the 28 I had nurtured(培养) in her son. She kissed me again and left. I sat, stunned (惊呆), for about half an hour, 29 what had just happened. How did I make such a life-changing difference to that boy without 30 knowing it? What I finally came to 31 was one day, several months before, when some students were 32 reports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 Jeanne spoke 33 , and to encourage her to raise her voice, L had sai, “Speak up. Simons the expert on this. He is the 34 one you have to convince, and he cant hear you in the 35 of the room.” That was it. From that day on, Simon had sat up straighter, paid more attention, 36 more, and became happy. And it was all b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综合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历年招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难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质的物理属性》同步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2025九江老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教师招聘成语考试真题及答案
- 后厨员工考试题及答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章节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护士技能考试真题及答案
- 自动控制原理期中考试及答案
- 保险基础知识培训
- 口腔药品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教育系统学校中层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含答案)
- 养老院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DB32-T 5192-2025 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指南
- 湖南省九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联考日语试题(含答案)
- 时事政治讲座课件
- 四次侵华战争课件
- 2025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市公安辅警、法检系统辅助文员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年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公开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