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论 文高兴镇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学 院 经济贸易学院学院专 业 农林经济管理年 级 2008级学 号 2008085345姓 名 王 振指导教师 刘 庞 芳职 称 二一二年六月高兴镇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摘要:本文在对我国绿茶产业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高兴镇作为调查研究区域,以高兴镇茶叶种植户与加工单位为调查研究对象,以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的方法,调查了解了高兴镇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了高兴镇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高兴镇作为典型的农业大镇,近几年茶产业发展己基本形成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格局,成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茶产业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的也暴露出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展不规范、组织规模小、功能定位单一,机制不健全、科技支撑乏力,产品竞争力弱、合作社会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人才缺乏等。针对高兴镇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高兴镇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高兴镇;茶产业;现状;发展对策Gaoxing town tea indust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researchAbstract: This paper on China s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to happy town as a study area, with the town happy tea growers and processing unit as the object of study, in order to access data, field investigation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pleased the town of tea industr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alyzed the pleased the town of tea industry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appy town as the typical agricultural old guard,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has been basically formed scale, area is changed, specialization pattern, becom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economy important means. Tea industry swift and violent development inevitable also exposed some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mainly in the non-standard development, small size of organization, functional localization of single,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the suppo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weak, product competition ability is weak, cooperative member overall quality is not high, lack of talent. The pleased the town of tea industry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Happy town tea industry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Key words: happy town; tea industry; statu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1引言高兴镇绿茶产于山东省日照市。日照是世界茶学家公认的三大沿海绿茶城市之一(注:另两地为韩国宝城和日本静冈)。日照绿茶具有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等独特优良品质,被誉为“中国绿茶新贵”。2006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日照绿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高兴镇是日照市农业强镇之一,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平原面积占80%,灌溉面积达91%,林木覆盖率29.2%,1993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吨粮镇”。显而易见,日照在发展茶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茶叶是高兴镇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从1966年“南茶北移”工程开展至今,日照已有30多年的茶树栽培历史。高兴镇现已建成无公害茶园4600余亩,年产鲜叶16万吨。优越的海洋气候条件和北部山区的天然屏障,孕育了高兴茶“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上市早”的独特品质,被誉为“江北第一茶”。高兴镇现有茶叶加工企业16家,年加工高中档干茶5万吨,已注册“冠青”、“青泉”、“白云”等多个无公害绿茶商标,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广州、济南青岛等省内外大中城市。近年来在镇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下,广大茶农种茶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激发,茶叶产量与质量得到较大提升,进一步扩大了高兴绿茶的品牌效应。高兴镇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发展茶产业将高兴镇的优势与全市农业发展战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政策优势得到运用;同时茶产业的发展能为高兴镇经济发展增添了一张新的高品质名片,是我镇推进农业转型的又一战略举措;茶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为高兴镇农业转型发展与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使得高兴镇的农业发展走上了可持续的道路;发展茶产业能够极大带动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的转型发展拓展道路;茶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保护了高兴镇的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茶叶种植作为一种农业经济活动客观上也是一种人为的保护生态的活动。茶树的大面积种植不仅保护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持了山地丘陵地形的水土,更重要的是改善了高兴镇小气候,由此形成一个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使农业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得到统一。但是,调查中笔者注意到,在发展茶产业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生产规模小且分散、加工技术落后、生态产业链未能有效保护与开发、市场培育滞后、良种率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高兴镇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尝试着为高兴镇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2高兴镇茶产业发展现实条件分析2.1自然条件分析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地处鲁东南沿海,北依日照市区,南接涛雒镇,西靠“江北绿茶第一乡”-巨峰镇,东临日照开发区,镇域总面积62.6平方公里,辖46个行政村,3.5万口人。作为日照市的“吨粮镇”,高兴镇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势明显。高兴镇地处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夏秋季节多雨湿润,冬春季节少雨干旱,水热资源丰富,海洋性气候特点明显;从地形地貌看,高兴镇北部以丘陵为主,南部以平原为主,河流纵贯,水资源丰富,地形多样,蕴含着发展茶产业的先天优势与巨大潜力;区内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深厚,水土保持状态良好,土地酸碱度呈弱碱偏酸性,适宜绿茶种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高兴镇发展茶产业的基础条件。2.2 社会条件分析2.21交通条件 高兴镇东临204国道,距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日照港15公里、岚山港40公里。菏日铁路、同三高速公路、青赵公路贯穿其中,距同三高速公路涛雒出入口3公里,距日东高速公路出入口10公里。120公里半径内有青岛流亭国际机场、连云港机场和临沂机场,交通十分便利。这为高兴镇茶叶的“走出去”发展战略奠定了良好的交通基础,并能进一步促进区内外资源的优势互补,同时高兴镇以茶产业为品牌宣传自身优势来发展相关产业的意图也会得以很好地贯彻。2.2.2人口条件 高兴镇现设有46个行政村,人口3.5万,其中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人口红利条件优越。茶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整个产业链(种植-维护-采收-加工-销售)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而这正是高兴镇的优势所在。2.2.3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作为传统的具备现代基础设施的农业强县,高兴镇一直重视农业基础建设,在中低产田改造、标准粮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动力等方面均处于日照市的前列。近年来,高兴镇政府积极行动,群众全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继完成了水库加固除险、河流疏浚、农田沟渠建设、节水农业等一系列农田基本建设,基本做到了旱涝保收。良好的农田基础设施为本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高兴镇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交通条件、庞大的农业人口和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为本区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和主观条件。3.高兴镇茶产业发展现状自1966年日照市委市政府开展“南茶北引”工程至今,高兴镇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初具规模的茶叶生产基地。特别是自1998年以来,日照市政府立足实际、科学决策,把绿茶生产确立为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植,致力于建设“江北绿茶第一基地”,使日照绿茶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借助政策优势与区位优势,高兴镇茶产业发展得到极大促进和推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3.1 茶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茶产业是高兴镇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规模化是高兴镇将茶产业做大做强必经的一步。从1966年“南茶北移”至今,高兴镇已有30多年的茶树栽培历史。本区现已建成无公害茶园4600余亩,年产鲜叶16万吨。优越的海洋气候条件和北部山区的天然屏障,孕育了高兴茶“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上市早”的独特品质,被誉为“江北第一茶”。高兴镇现有茶叶加工企业16家,年加工高中档干茶5万吨,已注册“冠青”、“青泉”、“白云”等多个无公害绿茶商标,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广州、济南、青岛等省内外大中城市。近年来,“江北第一绿茶”的名气愈来愈大,无形中省去的宣传成本与品牌优势极大激发了本区茶农种茶的积极性。在保证基本农田规模不减少的前提下,本区鼓励农民积极发展茶叶种植,形成了规模种植与分散种植相结合的发展格局。种植地带由山间丘陵扩展到山前平原地带、由单一种茶发展成为“套种”、“混种”相结合,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促进了农业多种产业的综合发展。年份200920102011面积(亩)3500.04000.04600.0产值(万元)140.0160.01853.2特色茶叶品牌初步形成茶产业的发展是“种植-维护-采收-加工-销售”的集合体,在发展本区茶产业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竞争的本身特点催生了茶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由此而起的就是茶叶品牌的树立和推广。高兴镇现有茶叶加工企业16家,年加工高中档干茶5万吨,已注册“冠青”、“青泉”、“白云”等多个绿茶商标。不同品牌在相互竞争与合作过程中,茶农之间,生产商之间,销售商之间相互形成了紧密的经济协作关系,在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促进了高兴镇茶产业质量的逐步提升和品牌的推广宣传。而始于2009年5月的“日照绿茶博览会”则为高兴镇绿茶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宣传平台和合作机制。 3.3 种植技术不断提升,茶叶品种不断优化在“南茶北引”工程初期,种茶技术成为限制茶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茶叶种植技术在诸多因素的阻碍下难以大规模推广,这不仅造成了茶叶种植面积的增长缓慢,更重要的是封闭了本区农民对茶叶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茶产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种茶经验性技术的积累,本区茶农的种植技术大大提高,从种植到采收的整个过程都形成了自己的方法和特点,基本形成了以技术指导员为主,民间茶农协同发展的种植技术格局。茶农在种植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型的技术易于进行总结与推广,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茶农的种植技术又得到锻炼与验证,这是本区茶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和优势所在。相对南方的气候条件,本区暖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植物学理论上并不适合茶叶种植,但是“南茶北引”工程甫一开展,良种的优化与提纯工作就得以进行,逐步形成了“耐低温、抗寒冷、出芽晚、耐冲泡”型茶种。与此同时,相关研究机构与南方茶叶生产基地合作开发出适合本区种植的茶叶品种,促进了茶叶种植经验的交流,降低了开发新种成本。3.4茶叶种植区域化进程加速按照镇府统一部署,发展多元化农业成为高兴镇农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结合本区优势并最大限度利用政策优势发展农业是根本出路。茶产业发展应时而生,茶叶生长本身的规律与茶农发展茶叶种植地域相结合,使本区逐步形成了规模化种植与分散种植相结合并以前者为主的生产分布格局。区域化表现在以下几点:种植地域趋于集中;公共资源利用成本降低;具有农村特点的茶叶交易市场随之产生;茶叶种植技术易于短时间内推广。水资源的重要性在茶业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凸显,公共性的水资源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浇灌成本,同时形成利益共同体,集中形成的种植地域使得茶叶规模化发展得以实现,农村经验型农业技术的公共性保证了茶叶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茶叶供求双方成本最小化的初衷又促成了茶叶交易市场的初步形成。总之,茶叶种植区域化的发展与推进是市场竞争与农业自然特性结合的结果,它更是茶农自身实践的结果。3.5“产供销”模式逐步形成作为经济型林业,茶业发展有其自身特性。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高兴镇茶农逐步形成了一套实用而简单的茶叶“产供销模式”,即“两条腿走路”。第一,生产单位的分散性与集中性相结合。分散性体现在茶农在自留地上发展茶叶种植,收入全部归自己所有;集中性体现在茶叶生产龙头企业自有基地,采用合作社或公司制进行运作。第二,销售模式的多样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分散种植生产的茶叶以自销为主,同时可以选择商贩销售也可以选择加工场销售;规模化种植基地以自产自加自销为主。第三,龙头型企业设立自有专卖店销售,分散经营的加工厂挂靠龙头企业或零散销售。这一模式的形成是茶叶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的自身特性与市场经济竞争性的结合使得这一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即最大限度发挥规模优势以应对市场竞争,补充性开发零售市场以降低市场风险,同时占领中低端市场,以求最大程度地面向市场消费人群。4 高兴镇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高兴镇茶产业发展极大优化了本区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为高兴镇农业转型发展增添了一记重要的推动力量。几十年的发展过程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各种因素促进了茶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然而,在高兴镇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调查总结分析,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茶产品缺乏统一技术标准通过调查走访,笔者发现,政府在茶叶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政策是鼓励发展茶树种植,并在政策上采取了积极的扶植政策,但是相较其他乡镇而言,本区镇政府对茶叶生产的技术支持与市场开发扶持是落后的。主要表现在:4.1.1种质退化严重,品质逐步下滑茶种优势是本区茶产业发展最大优势所在,但多年的种植使本区茶中质量严重退化,而从区外引进的茶种由于管理不规范而使茶种之间杂交现象严重,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茶叶品质。4.1.2 技术水平落后,品牌意识不强茶叶种植过程中管理混乱,违规使用农药化肥,导致茶叶品质下降,制约了生态茶叶品牌的树立。本区茶叶种植规模巨大,但是由于农药化肥的超标使用而未能建设自己的生态茶园,进而导致茶叶品质下降,难以树立自己的优质品牌。4.1.3交易市场管理混乱鲜茶交易市场不规范,流动商贩管理不健全,扰乱茶叶交易市场的正常交。茶叶买卖的巨大利益诱惑与茶叶交易市场的管理无秩序造成了茶叶交易市场的混乱发展,无证商贩的流动性难以管理,茶叶质量难以保证,严重干扰了正常的茶叶交易秩序。4.1.4 茶农组织化程度低未能有效建立茶业发展合作社,农民利益未能有效保障。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农民仅仅作为生产者而非利益分享者参与茶叶利益的分配,导致茶 农与加工商以及大型茶叶公司处于对立的合作关系。利益的不一致性也导致交易双方在产品质量与价格上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影响了茶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4.2尚未形成规模优势高兴镇茶叶种植形成了分散种植与集中种植的格局,但茶业种植零散和分散经营是制约本区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原因有以下:4.2.1地形限制与政策制约。以丘陵为主的地形是制约茶叶种植分散的自然因素;大片的平原地区作为基本农田在政策的限制下难以开发为茶叶生产用地。粮食生产不放松与经济林发展的矛盾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现,这就导致了分散种植的现状短时间内难以改变。4.2.2土地流转政策难以实行土地流转政策在经济林层面上实施的自身困难性导致以土地集约开发发展茶叶种植的设想难以实践。经验不足与政策的谨慎性是导致土地流转政策在经济林发展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障碍。4.2.3资本集中度低茶业发展起步晚,资本积累慢,资本集中度低,导致难以形成有控制性的加工企业,迫使广大茶农采取自我经营以求利益最大化。高兴镇茶叶品牌建设取得一定成果,但是诸多品牌未能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从而难以使优势企业做大做强,这就进一步阻碍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茶农作为生产者为维护自身经济利益,采取多元的销售策略又导致茶叶加工企业难以鉴别参差不齐的茶叶质量,更加剧了企业通过提升质量做大做强的困难。而民间资本准入机制的不健全与政府政策的间断性又使得资金大量闲置,难以形成有效的生产力。4.2.4生产成本提高茶叶种植的自身特点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工作量量化的困难和工人成本的提高是制约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的通胀压力通过不同途径传导到茶产业上,导致茶叶生产成本急剧上升。种种困难降低了茶农种植及加工厂商的积极性,限制了规模的扩大。 4.3技术含量低茶叶生产在“种植-维护-采收-加工-销售”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技术,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又未能开发生产新的有效的低毒农药和化肥,制茶工具落后,包装技术原始。同时,限于地形等客观条件,机械化未能得到利用。传统的小作坊式的加工手段也限制了制茶工艺的进步。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的饮品必须与现代加工技术设备相结合才能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增加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效益。4.4市场定位不明确 高兴镇茶业质量大体可以分为高中低三层,以中档茶为主,但在市场开发中本区更重视高端茶的市场占有,这就直接导致了绿茶品牌的高端化,而高兴镇茶产业的生产能力只是处于中低档次。长远来看,我们的产品质量难以维持市场的预期。更重要的是可能使本区中低档茶产品的湮没,不利于本地区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市场营销运营部分,本区主要生产厂商并未给与足够的重视,市场开发更多依赖其他产区在各地设立的专卖店,这就使本区茶叶销量难以提升、品牌扶植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4.5产品市场竞争力低下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在高兴镇向阳村,所有的茶农都会在春季采摘前喷洒大量的农药、施用大量的化学肥料,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会不断重复实施这一活动。这种现象大量存在于高兴镇各个茶叶种植区。大量超标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严重影响了茶叶品质,茶叶加工产品的农药残留量过多导致市场竞争力低下,难以与南方茶形成竞争态势,更难以走向国际市场。5 解决高兴镇茶产业发展问题的对策与建议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高兴镇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不同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解决对策。5.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政府引导是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现阶段是高兴镇茶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相较其他乡镇,本区茶产业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照友邻乡镇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具体如下:5.1.1强化政府组织管理高兴镇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使得建立专门买有效的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是迫切的、现实的。此机构主要负责茶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监督实施、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与财政协调、规范种植技术和交易市场。5.1.2 设立技术研究机构结合高兴镇实际,借鉴相应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促进知识成果转化,为本区茶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以良种保育为主线,以生态种植加工为重点,切实提升本区茶叶质量,为从技术层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5.1.3 积极利用各种有效资源 在政策上扶持规模化种植企业,以期带动行业竞争与资源优化,整合各方资源,做大做强品牌化战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茶产业发展进程中,同时保证政策的连续性与规范性。5.1.4 依托茶文化发展茶产业长久的科学的经营理念与茶文化的深入民心是发展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发展茶产业,不仅要看重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做好茶文化的宣传讲解工作。为此,本区可以建立相应的茶文化博物馆,充分利用农村原有宣传机构和设施,鼓励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参与到茶文化的继承创新工作中来,占领日照乃至山东绿茶发展的理念制高点。5.2统一发展格局,实施分级制度目前,高兴镇茶业发展规划混乱,产品区分度低,难以有效赢得市场青睐。在借鉴西欧葡萄酒发展经验的基础之上,笔者建议实行茶业发展的区域分级制度,即以区域小气候条件、水质条件及土壤条件为核心划分因素,区分不同产区的茶叶品质,做到真正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全面占领高中低端市场。5.3建立茶业发展合作社借鉴粮食生产合作社发展模式和南方经济林合作社发展经验,以土地入股,建立农民茶叶生产合作社,政府为合作社提供政策扶持与技术支持。合作社的建立使农民群体作为茶产业发展的主体利益分享者参与市场竞争,为农民增收和品牌发展拓宽渠道。茶叶合作社的建设不仅能够整合各种优势资源、促进茶叶市场竞争,还能够有效促进茶农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在参与合作社管理进程中,茶农的民主意识也会逐步提升,进而从多角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5.4重视品牌建设在各市场潜力城市建立专卖许可经营制度,保证茶叶品质与销售渠道的正规性,采取“走小步,不停步”的策略,稳扎稳打,以质量取胜;争取建设规模适当的生态茶园,借鉴友邻乡镇生态茶园建设经验,为开拓国际市场做好准备。充分利用每年一度的“茶博会”推介高兴镇茶叶品牌,运用差异化营销战略,突出高兴绿茶的文化意义。5.5 综合开发建设茶园茶叶生产的季节性与土壤的未充分利用性为我们发展多种综合经营提供了思路。在茶园建设中,可以以套种乔木类植物为主,采取高低搭配的种植方法,提升农田利用空间。在此笔者建议本区茶树种植与枣树种植相结合,利用时间间隙充分挖掘水热光潜力。5.6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践证明,茶叶作为一种农作物,有其本身的脆弱性。高兴镇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水利工程,保障茶园建设用水及冬季防火用水。健全茶叶交易市场硬件设施,严格限定散户鲜茶交易市场地点,运用“收购商资格证制度”强化市场管理,以此保护茶农利益,完善质量保证体系。5.7建立完善的产学研体系日照大学城的发展为本区绿茶产业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的推算app课件
- 五轴铣操作培训大纲
- 油画棒花束课件
- 2025版高空作业施工合同签订注意事项与要点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劳务临时用工劳动合同管理规范
- 2025版二手车交易车辆抵押贷款服务合同
- 2025版路灯工程知识产权许可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鱼塘承包与渔业教育培训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家居设备租赁服务合同汇编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机构电脑租赁与教学资源合同
- CJ/T 120-2016给水涂塑复合钢管
- 水厂各项卫生管理制度
- T/CECS 10214-2022钢面镁质复合风管
- 2025CSCO子宫内膜癌新进展及指南更新要点
- 微信小店2025爆品爆单宝典
- 2025年贵州省存量房买卖合同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复印打字服务协议书
- 2025 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测试卷及答案
- 村医依法执业培训
-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三版)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