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郡滨江中学高一周测学生版.docx_第1页
长郡滨江中学高一周测学生版.docx_第2页
长郡滨江中学高一周测学生版.docx_第3页
长郡滨江中学高一周测学生版.docx_第4页
长郡滨江中学高一周测学生版.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郡滨江中学高一周测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A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B 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C 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D 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2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A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B 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C 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D 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3明清以来,在聚族而居的村庄宗族势力比较强大,雍正四年(1726年),清政府专门规定这些村庄可以不编保甲,以宗族组织来代行保甲之职。同时,授予族长族中承嗣权、教化权、经济裁处权、治安查举权、对族人的生杀权等各项权力。这说明A 清朝初年政府地方控制能力有限B 封建社会家国同构色彩的具体体现C 宗族组织成为合法的地方行政机构D 族权开始成为政权控制的依靠力量4“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上述古语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A 宗法血缘关系 B 尊卑等级意识 C 家国同构观念 D 以民为本传统5孔子批评季氏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反映A 礼崩乐坏 B 分封制崩溃 C 井田制瓦解 D 百家争鸣6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指出,统一了中国的诸侯国秦国国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作者认为嬴政最大的贡献在于:A 废除分封制B 实行郡县制C 建立皇帝制度D 开创统一格局7史记集解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材料反映了( )A 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 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D 皇权为民,与民共享8秦朝中央官制中,具有“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职能的是A 丞相B 廷尉C 太尉D 御史大夫9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此采取的最主要的举措是A 制定律例B 全国推行郡县制C 强化中央机构D 统一文字10近年来,随着康熙王朝甄嬛传等电视剧的热播,以子嗣夺嫡、后宫争宠与为主题的古装剧十分火热,令观众津津乐道。抛去艺术夸张成分,导致古代社会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 家国一体B 自然经济C 儒家礼制D 君权至上11唐书记载:唐代830多名进士中,士族子弟约589人,小姓约109人,寒素家庭子弟约132人。对这一结构的出现解读合理的是唐代A 科举制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的B 科举制是对九品中正制的继承C 士族子弟有优厚的家庭文化素养D 科举制缩小了人才选拔范围12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的共同之处是( )A 都是封建中央集权制 B 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 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的 D 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崩溃而瓦解13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A 隋唐时期 B 北宋时期 C 元朝时期 D 清朝时期14元朝在设置行省辖区时,打破自然界限,不顾区域文化和经济的联系,将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由四川划分给陕西,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湖南、广西、湖北并为湖广行省。元朝的这一做法旨在A 提高行政效率B 创新政治体制C 加强中央集权D 促进民族融合15有史学家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主要是指A 便利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B 政治中枢决策规范化C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 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16北宋时期的官制有一些重要特点,如重复设官(三司使、通判等)、官职分离(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与官名不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加强中央集权B 提高行政效率C 分散官员权力D 加强君主专制17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康,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A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B 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C 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D 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18在糊名制出现之前的唐代科举考试中,出现过一种“倒歧视”的现象,即许多高官子弟不以门荫入仕,而是去参加进士考试。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 士族丧失政治特权 B 科举制的地位日益稳固C 冗官问题日益严重 D 社会舆论决定士族选择19秦汉时期,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一身二任,既为监察长官,又为丞相助手,从属于丞相。魏晋时期,统治者则使御史台超然于行政之外,构成新的监察体制。这一变化A 实现专制下的权力转移B 有效地制约了丞相的专权C 旨在强化君主专制权威D 体现以小制大的治理模式20明朝大明律共30卷460条,包括五刑、十恶以及吏律户律礼律等,其中吏律主要规定了文武官吏应该遵循的职司法规及公务职责,“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判死罪。这表明明朝A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 注重协调行政关系C 政府重视商品经济D 形成完备法律体系评卷人得分二、非选择题21(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分封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概括图中所示封国的特点。材料二 唐中期后,“强臣悍将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曰禁军。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而唐遂以亡灭者,措置之势使然也”。藩镇“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新唐书兵志(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中期后出现的社会问题,并说明宋代是如何解决的。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