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孝陵A1:游客朋友们,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陵墓,位于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山的独龙阜。始建于洪武十四年,也就是1381年,永乐十一年,也就是1413年全面完工。为什么叫孝陵呢?一般有这两种说法,一是朱元璋“以孝治天下”,二是马皇后谥号“孝慈”因此而得名,明孝陵的建筑形式是不同于之前历代帝王的皇陵。它宝城宝顶的特点开明清两代皇陵建制之先河,成为后代历王修建皇陵的模板。作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凤阳县,家境十分贫寒,17岁父母双亡后便进皇觉寺出家做了和尚,遭遇旱情,寺庙维持不下去之后,又以乞讨度日,历经苦难。元至正十一年,参加农民起义,审时度势,终于在1368年,创建了大明王朝。2: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明孝陵陵园的大门大金门,又称大红门,原门为三券拱门,石须弥座,束腰雕花,可是现门仅存城座,原来的黄琉璃瓦顶也坍塌了。出了大金门,大家随我一直往北走,就是碑亭了,碑亭呈正方形的,每边长26.86米,石须弥座,屋顶上覆黄色琉璃瓦,南向设丹陛,现仅存四面墙和拱门,在民间,称之为四方城。在亭中大家看到的就是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了,石碑高8.78米,其中碑额高1.9米,宽2.54米,厚1.05米,碑身高4.8米,宽2.26米,厚0.8米,碑座是赑屃,高2.08米。这块碑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明碑。大家朝上看,在碑额上竖刻篆字“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的正中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一年撰写的碑文,碑文为楷书阴刻,共2746个字,全面记述了朱元璋的一生的“丰功伟业”,主要有8个内容,一是叙述其身世,说朱元璋出生于“句容大族”,其实,朱元璋出生贫寒的,刚刚已经跟大家介绍过了。二是说朱元璋元末造反是为民请命,发迹定远,三是记叙了他1368年即皇帝位,定天下之号为大明,纪元洪武,建社稷宗庙,册中宫,立皇太子,追封同姓,册封诸子为王,以固藩屏。四是在治国方面,碑文歌颂朱元璋吸取宋元丞相误国之教训,废中书省,置六部分理庶务。设五军都督府,以掌兵权。朱元璋本人“崇君道修人纪革胡元弊习,日以继夜,勤于朝政,生性节俭,常语稼穑艰难”五是他尊礼重学“天下既定,乃建国学,亲祀孔子,数视学讲经”,并审天象,作地点,演绎经传,定法律,亲为祖训,以是子孙。六是他1398年崩于西宫,寿七十一,陵墓作于钟山之阳,因山而坟,遗命不藏金银玉器,用陶瓦与皇后马氏,合葬孝陵。七是刻了皇子皇孙等后裔57人的封号和名讳。最后是刻了144句四言诔文以歌功颂德。著文时间是永乐十一年九月十八日孝子嗣皇帝棣谨述。虽然这碑已经很大了,但是朱棣原本选的碑比这大八倍了,就是很有名的位于江宁的“阳山碑才”,可惜因太过巨大,无法搬运,被弃置在了原地。3:出四方城西行过御河桥,就是神道了,前部为石象生路,两侧有石板御道,中间神道,有石斛红枫,橡树等树木,在树木间有石刻动物六种,十二对,共24只,依次为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马各两对。每种石兽均有一坐一立。这是整个陵园最富特色的一段了。石像生路的尽头,大家看到的是一对石望柱,设在陵墓前有成为墓表,作为墓道的标志。过了石望柱,就来到了神道的后半段,翁仲路。翁仲路上主要有两对文臣两对武将的石雕像组成,各为一对无须的年轻者和有髯的年长者,每尊石像重达万斤,武将手握金吾,身着甲胄,文臣则头戴朝冠,手握朝笏。其实,从石像生路那儿,大家可能就已经注意到大片的梅花了,而且明孝陵的神道不似中国传统帝陵的神道是笔直的,那么这座山究竟有什么奥妙能让孝陵的神道为它兜了个圈呢?其实,这座小山丘称之为孙陵岗,是东吴大帝孙权和步夫人的合葬墓,朱元璋认为孙权是条汉子,就留他守门了,仅将孙权墓的地面设施和石象搬走了。1943年起,这座山包被称为梅花山,每年初春,南京都会举办国际梅花节,山上梅花绽放,流光溢彩,游人如织,继续往前走,神道的尽头就是棂星门了,原门已经不再了,此门是2006年复原的。4:过金水桥,走200多米长的甬道,现在看到的是陵寝的大门,陵门为文武方门,黄瓦单檐,正门开三券拱门,东西各开一个侧门,枋额直书“文武方门”四字。中门东外墙前立有一块特别告示碑,立于清末宣统元年,两江洋务总局道台,江宁知府杨立所立。用英法俄德意日六国文字,晓谕对孝陵进行保护。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了享殿前的中门,清中叶改成了碑殿,碑殿内共有5块碑,3块立碑,2块卧碑。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治隆唐宋”四个大金字,康熙38年玄烨南巡时所书,赞扬朱元璋的治国手段超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由曹寅制成巨匾,悬于享殿的重檐之间,并刻石立碑。碑座也是赑屃,和大家在四方城看到的相同。原来的碑身已断,碑额遗失。文革后将三块断碑嵌在红墙中,供人欣赏,但现在大家欣赏的治隆唐宋碑是同治年间所刻的。在治隆唐宋碑的东西各有一块碑,是乾隆拜谒明孝陵所立的诗碑。殿后东西两侧各有一块卧碑,东侧是康熙23年玄烨南巡江宁谒明孝陵纪事,碑文大意叙述的是康熙说明太祖是“一代开创令主”,亲自祭奠并行“三跪九叩”之礼。西侧卧碑上主要记述了康熙三十八年,玄烨到江宁第三次拜谒孝陵,亲书治隆唐宋四个大字,命江宁织造曹寅制匾悬于享殿。明孝陵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谢谢大家。明孝陵B1:游客朋友们,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是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陵墓,位于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山的独龙阜。始建于洪武十四年,也就是1381年,永乐十一年,也就是1413年全面完工。为什么叫孝陵呢?一般有这两种说法,一是朱元璋“以孝治天下”,二是马皇后谥号“孝慈”因此而得名,明孝陵的建筑形式是不同于之前历代帝王的皇陵。它宝城宝顶的特点开明清两代皇陵建制之先河,成为后代历王修建皇陵的模板。作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出生在濠州钟离,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凤阳县,家境十分贫寒,17岁父母双亡后便进皇觉寺出家做了和尚,遭遇旱情,寺庙维持不下去之后,又以乞讨度日,历经苦难。元至正十一年,参加农民起义,审时度势,终于在1368年,创建了大明王朝。2: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明孝陵陵园的大门大金门,又称大红门,原门为三券拱门,石须弥座,束腰雕花,可是现门仅存城座,原来的黄琉璃瓦顶也坍塌了。出了大金门,大家随我一直往北走,就是碑亭了,碑亭呈正方形的,每边长26.86米,石须弥座,屋顶上覆黄色琉璃瓦,南向设丹陛,现仅存四面墙和拱门,在民间,称之为四方城。在亭中大家看到的就是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了,石碑高8.78米,其中碑额高1.9米,宽2.54米,厚1.05米,碑身高4.8米,宽2.26米,厚0.8米,碑座是赑屃,高2.08米。这块碑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明碑。大家朝上看,在碑额上竖刻篆字“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的正中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一年撰写的碑文,碑文为楷书阴刻,共2746个字,全面记述了朱元璋的一生的“丰功伟业”,主要有8个内容,一是叙述其身世,说朱元璋出生于“句容大族”,其实,朱元璋出生贫寒的,刚刚已经跟大家介绍过了。二是说朱元璋元末造反是为民请命,发迹定远,三是记叙了他1368年即皇帝位,定天下之号为大明,纪元洪武,建社稷宗庙,册中宫,立皇太子,追封同姓,册封诸子为王,以固藩屏。四是在治国方面,碑文歌颂朱元璋吸取宋元丞相误国之教训,废中书省,置六部分理庶务。设五军都督府,以掌兵权。朱元璋本人“崇君道修人纪革胡元弊习,日以继夜,勤于朝政,生性节俭,常语稼穑艰难”五是他尊礼重学“天下既定,乃建国学,亲祀孔子,数视学讲经”,并审天象,作地点,演绎经传,定法律,亲为祖训,以是子孙。六是他1398年崩于西宫,寿七十一,陵墓作于钟山之阳,因山而坟,遗命不藏金银玉器,用陶瓦与皇后马氏,合葬孝陵。七是刻了皇子皇孙等后裔57人的封号和名讳。最后是刻了144句四言诔文以歌功颂德。著文时间是永乐十一年九月十八日孝子嗣皇帝棣谨述。虽然这碑已经很大了,但是朱棣原本选的碑比这大八倍了,就是很有名的位于江宁的“阳山碑才”,可惜因太过巨大,无法搬运,被弃置在了原地。3:大家随我朝前走,现在看到的是明孝陵的中心建筑享殿的遗址,进享殿之前可见的是台基,为三层石须弥座,三层石栏杆,三层龙吐水,三层石丹陛,上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空”。原享殿仅仅遗存了56根巨大的石柱础,游石柱础的位置,可以想象当年享殿的布局。由56根金丝楠木支撑着大殿,九开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殿中设置如同皇宫大殿,设御座,座前有供案,供案上为朱元璋及皇后马氏的神主牌位,殿后半部藏有帝后衣冠几杖,盔甲兵器等生前用的东西。现在仅存三间,是同治年间建的。已经没有当年的规模。如今,享殿已经开辟成为旅游商品小卖部。享殿与左右配殿形成了祭祀的中心院落,左右的配殿里设有朱元璋所册立的嫔妃的神主排位。4:最后我们来到的是宝城宝顶明楼,是明清皇陵的建制。宝城是围绕孝陵坟山而建,是护卫宝顶的城墙,正面就是大家现在所看到的明楼,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重檐之间有金字直额匾,上书孝陵。明楼楼下有石甬道,共51级台阶直达宝顶之下。宝城的正面是石灰石条石砌成,下面是石须弥座,束腰处有方胜和绶带纹图案,宝城两侧为八字墙,青砖所砌,下有精美的须弥座,上面有砖雕图案。宝顶就是坟山封土,直径400米,周长1100米,四周围以宝城,宝城正对甬道的部分,由13级条石砌成,上面刻着“此山明太祖之墓”相传是民国初年所刻。用来回答游客的问题。宝顶下面就是埋葬帝后的玄宫地下宫殿。宝顶所在的独龙阜又叫玩珠峰,原来是南朝高僧宝志和尚的墓地,建明孝陵时迁到了现在的灵谷寺。5:经过刚刚的介绍想必大家都知道明清皇陵都是宝城宝顶的形式,那明朝之前的是怎样的封土形式呢?早期的墓葬在地面以上是不留标志的,周代时开始有封土为坟,秦汉时期是以方上的形式,在地宫之上层层夯筑,形如覆斗。北宋的帝王陵墓,沿袭了秦汉的旧制,但规模较小,且出现了重层方上。唐朝是以山为陵,突显气魄,防止盗墓。元代是墓而不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变电站建设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港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考题及答案
- 轻型钢结构构件制造与运输方案
- 安装过程中施工方案与工艺优化
- 停薪留职期间员工薪酬及福利调整及权益保障协议
- 智能能源科技公司股份交易与能源互联网建设合同
- 智能化数据中心机房建设与智能调度服务合同
- 离婚分居子女抚养及财产分割协议范本
- 碳捕集利用系统设计与优化方案
- 离婚协议公证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及监护权确认协议
- 俄罗斯气候课件
- 跨文化视野下《哪吒之魔童降世》字幕翻译探究
- 2026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背诵篇目理解性默写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 2025高考新课标二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新为父母设立居住权协议书
- 食材配送退换货方案
- 安宁疗护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上海市少先队试题及答案
- 固废再生资源回收中心项目建设方案
- 肥料及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机关单位会计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