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年论文- 苏州园林旅游发展的研究.doc_第1页
本科学年论文- 苏州园林旅游发展的研究.doc_第2页
本科学年论文- 苏州园林旅游发展的研究.doc_第3页
本科学年论文- 苏州园林旅游发展的研究.doc_第4页
本科学年论文- 苏州园林旅游发展的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燕山大学本 科 学 年 论 文题目: 苏州园林旅游发展的研究学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 年级专业: 旅游管理二班 学 号: _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_日 期: 学 年 论 文 任 务 书学 号 学院(系)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旅游管理二班论文题目:苏州园林旅游发展的研究立题目的和意义:本次论文以记录苏州园林风貌为主要目的,弘扬苏州园林文化,展示苏州的绝美风光,突显其旅游价值,同时记录苏州园林的破坏情况,针对此类情况应采取的措施,同时调查苏州园林的开发度,针对苏州园林的价值与意义,提出苏州园林更好的利用方案,在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基础上,弘扬园林文化,使苏州更好地走向世界。论文要求:1、联系实际、资料充实、数据准确2、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语言通畅3、观点正确、论述充分4、字数在5000字以上5、格式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参考资料: 居阅时庭院深处-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7月 李宗为游访苏州园林-城市里的山水情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04月 中国园林空间与诗词意境中华建筑2008年 余树勋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奥秘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魏小安.旅游城市与城市旅游.旅游学刊. 2001年6月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旅游学刊. 2001年6月 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指导教师签字:苏州园林旅游发展的研究摘 要苏州市是园林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目的地, 园林旅游不仅为苏州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开拓了苏州园林深厚的文化底蕴。“园林游”虽是苏州旅游发展所依赖的最主要旅游方式,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园林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园林各方面在不断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列出了园林旅游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关键词:园林旅游,可持续发展,苏州The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zhou gardensAbstract Suzhou is a tourist destination with rich landscape tourism resources. Landscape tourism has not only brought considerable economic benefits for suzhou, bring people the enjoyment on the vision, but also opens up a suzhou garden profound cultural inside information. Although Garden tour is that suzhou tourism development depends on the main way, there are still insufficient in some ways. In this paper , a series of problems are put forward that exist i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gardens in all aspects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suzhou garden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ardens tourism are listed in the end. Key words: Garden tour;Sustainable development;Culture 目录摘要 .3Abstract .4一、 苏州园林旅游的发展现状 .7(一) 苏州园林旅游发展的概况 .7(二) 苏州园林发展旅游的优势条件 .71. 园林旅游资源丰富.72. 区位优势 .83. 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84. 巨大的客源市场 .8二、 苏州园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8(一) 承载能力与游客分配不均 .8(二) 园林旅游市场失调 .9(三) “园林游”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 .9(四) 旅游产品缺乏创新 .9(五) 园林开发不合理 .9三、 苏州园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9(一) 政策杠杆和价格的介入 .9(二) 法律保障 .9(三) 园林市场细分 .9(四) 创新文化旅游项目 .10(五) 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园林发展规章 .10(六) 制定量化标准制度 .10(七) 开发新型旅游产品 .10参考文献 .11一、 苏州园林旅游的发展现状(一) 苏州园林旅游发展的概况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 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 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第 21届会议对苏州古典园林的高度评价。借助申遗扩大了世界的知名度, 首批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的园林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古典园林旅游是苏州开发最早的一项旅游项目,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已成为苏州旅游的灵魂, 是苏州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 有效载体 和无法替代的聚焦品牌。(二) 苏州发展园林旅游的优势条件1. 园林旅游资源丰富主要园林旅游资源:(1)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南宋初年(公元12世纪初)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此外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2)狮子林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始建于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亩,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 (3)网师园 网师园位于苏州城东南部。始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当时称为“渔隐”。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重建,取“渔隐”旧意,改名为“网狮园”。网狮园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园内主要建筑有丛桂轩、濯缨水阁、看松读画轩、殿春簃等。网师园的亭台楼榭无不临水,全园处处有水可依,各种建筑配合得当,布局紧凑,以精巧见长,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 (4)艺圃 艺圃是一座建于明代的名园。最初为明代学宪袁祖庚所建,初名“醉颖堂”,后归文征明的曾孙、明末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相当于副宰相)文震孟,改名“药圃”。明亡后,在清初为明崇祯进士姜埰(号敬亭)所有,改称“敬亭山房”,后其子姜实节更名“艺圃”。至道光年间为绸缎业七襄公所所在地。 (5)退思园 退思园位于江苏吴江同里镇东溪街,为古镇的主要风景点,由清任兰先罢官归乡所建,含“退则思过”之意,故名退思园。退思园总面积为九亩八分。此园一改以往园林的纵向结构,而变为横向建造,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全园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点缀,呈现出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朗、幽静之感。退思园简朴淡雅,水面过半,建筑皆紧贴水面,园如浮于水上,是全国唯一的贴水园建筑。 (6)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位于苏州城中景德路262号,今苏州刺绣博物馆内。此园本是五代吴越钱氏金谷园旧址,明、清时期成为私家园林。现占地面积2179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754平方米。园景以山为主,池水辅之,建筑不多。园虽小,却极有气势。 (7)耦园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内小新港巷,因有东西二园,故名。东园始建于清初,原名涉园,后扩建而成目前局面。住宅大门在南,经门厅、轿厅,至大厅前西墙小门,即可进入西园。园中主厅为织帘老屋,南北各有庭院,都置假山。北院东北隅有藏书楼,与住宅相通,是书室与庭院结合较好的范例。自住宅大厅往东,经小院二重和小客厅,即达东园。东园面积较西园约大一倍,西北置石假山,东南为水池。北端主厅城曲草堂,为一重檐楼屋,下有主厅三间,上为重楼复道,与住宅毗连,为苏州园林罕例。堂前黄石假山堆叠手艺高超。分为东西两部:东部较大,有石级可登临池石壁,气势峭伟;西部较小,逐渐下降,两山间为“邃谷”。2. 区位优势 苏州,中国华东地区特大城市,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大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之一。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古称吴郡。苏州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的吴王阖闾时期,建城史逾2500年,又因城西南有山曰姑苏,于隋开皇九年(589年)更名为苏州。苏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驰声海内,秀丽、典雅且有“甲江南”声名的苏州园林,小桥流水环绕姑苏城内,令人心驰神往。苏州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北翼重要的副中心城市之一,苏州作为一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是江苏省重要的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中心和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枢纽,同时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之一。3. 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苏州目前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经济发达的城市之一,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苏南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拥有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内河航运港口、江苏第一大港、中国大陆第九大港苏州港,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网与全国各大城市相连,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以经济总量计算,苏州2012年经济总量(GDP)为12011.65亿元(不含苏州工业园区),若包含2012年苏州工业园区经济总量(GDP)1738亿元,则位居中国大陆第五。按2010年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则达到了10.24万元,已经成为全国人均产出最高的城市之一。以上这些为苏州发展园林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 巨大的客源市场苏州是中国著名旅游城市,2009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830亿元,比上年增长13%;接待境外游客219.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3%;旅游外汇收入9.97亿美元,增长0.2%;接待国内游客5870万人次,增长11%。年末拥有星级饭店158家,其中四星级以上饭店68家。全市4A级景区点23家,5A级景区点4家。全市景区接待游客7273.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5%。苏州成为长三角城市中拥有最多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线路的城市。二、 苏州园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承载能力与游客分配不均由于园林游客是苏州旅游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上近年来游客数量大幅上升, 使部分重要园林如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人满为患、不堪重负,严重破坏了 清、静、雅、闲 的园林环境, 使园林失去了其本色, 影响了园林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在著名园林游热销的同时, 也使一些小园林如耦园、艺圃等游客寥寥、门庭冷落, 使苏州园林旅游市场内部的资源分配也呈现出不合理态势。(二)园林旅游市场失调园林旅游市场内部的竞争失衡和外部竞争优势的弱化。散布于姑苏城各个角落的大小园林出于其自身的利益, 在一个不大的市场内相互竞争, 所呈现出的大园林热销、小园林冷落的局面, 势必造成大园林经济效益高而维护任务繁重, 小园林则因竞争力弱而维护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三)“园林游”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园林游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古典园林环境容量有限、静态为主、参与性不强,游客时间逗留时间不长。由于园林旅游资源主要以观赏为主,游园项目不多,很多游客不能去细细品味园林的文化底蕴,造成“园林游”的真正意义丧失,造成“走马观花”的游客越来越多。(四)旅游产品缺乏创新园林内部旅游产品停留在传统阶段,缺乏创新。苏州园林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正在整体趋于下降趋势,很显然,能够反映园林文化底蕴的传统旅游产品已不足以满足游客对市场的需求,而开发新产品的同时,旅游产品的开发也缺少区域联动整合。(五)园林开发不合理因为受知识、眼光的限制,我们曾毁掉了多少古城的老建筑,那是我们当年没有看到它的价值所在。而今天,在古城旅游业已逐渐走上正轨的今天,我们仍旧还做着破坏、毁灭古城的错事、蠢事,冻青坪窨子屋被拆事件、老街青石板巷破坏事件,留园藻井被毁事件,接二连三,层出不穷。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对被列入文物保护的古建筑,动一砖一瓦,都要经过相关级别文物保护部门的批准。在这个方面,我们并没有做到。 三、苏州园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一) 经营杠杆和价格杠杆的介入经营单位现可通过政策杠杆和价格杠杆达到保护的目的, 在提价的同时改善其服务质量,制定科学的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入园人数,缓解园内游客人满为患的不足,重塑园林“清静雅致”的本色形象。(二) 法律保障苏州在国内首次将保护古典园林纳入地方法规, 并对主要古典园林的四周环境进行整修,避免发生“大园林经济效益高而维护任务繁重, 小园林因竞争力弱而维护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三) 园林市场细分合理分流游客, 针对不同品位的游客推出不同环境、场所的园林游, 如在大园林继续保持对团队游客、外地游客的吸引力, 加强在短时间内可以介绍园林特色的解说工作, 使之产生兴趣, 提高回访率。在小园林则可以针对那些对园林艺术游兴趣深层次探访、研究和有闲暇品位古典园林 清、静、雅、闲 特色的游客加强宣传、提高吸引力, 并提供更全面、更符合游客口味的在吃、住、行、享方面的服务, 增加游客留园时间, 增多游客可参与的游园项目, 从而达到既可以分流游客, 又可以尽可能多地彰显园林文化深层次底蕴的目的。(四) 创新文化旅游项目在纯粹的走马观花式的游园方式上, 还可以结合各种符合吴文化背景的文化旅游项目, 可以从 观、听、举、饮 等方面扩充园林游项目。如在园林优美的背景环境里设置江南丝竹、评弹、昆曲的表演点,可以推出让游客亲自参与的各种文化活动, 如书法、摄影等, 可以局部开设茶室, 还可以在不破坏背景景致、卫生环境的前提下推出吴地饮食、土特产的销售品尝活动。让游客能在 内更全面地感受到吴文化所蕴含的魅力和特色, 提高整个园林旅游的档次和品位。(五) 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园林发展规章要自觉地把苏州园林旅游放置于全国旅游市场竞争的大小环境中去。无论是保护、利用还是规划、开发, 都要考虑到要逐步提高苏州园林的整体形象, 要认真考虑园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加强重视文化、环境保护的前提下, 还是要把提高客流量、回访率放在第一位, 而通过单纯的提价来实现减少客流量、加强保护工作和经济效益则与之是背道而驰的。(六) 制定量化标准制度在控制入园人数方面必须制定一套科学的, 可以达到预测、 警示、评估等多方面作用的量化标准系统, 为今后的决策提供有效的参照。当园林的目标收益 (包括成本和维护费用 )提前完成时, 不妨采取闭园或定员参观的方式, 这样既能缩短园林维护期, 又能使用于维修的费用及时使用到位。目前, 苏州园林旅游市场仍以四大园林为主, 其他园林所占的市场分额十分有限, 他们的经营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失败;而四大园林却还为人满为患伤脑筋, 可以采取轮流关闭整修为其他园林提供把握游客的契机, 这样能有效分流客流量。(七) 开发新型旅游产品开发新型园林旅游产品,加大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旅游产品作为一个旅游景区的骨干,在旅游者的游览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是旅游者游览经历的见证,也是每个景区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资源。可以结合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