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基础练习题.doc_第1页
八年级科学基础练习题.doc_第2页
八年级科学基础练习题.doc_第3页
八年级科学基础练习题.doc_第4页
八年级科学基础练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 1 章章 生活中的水生活中的水 一 水的存在和组成一 水的存在和组成 1 地球上的水 大部分以 的形式存在 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 水常 以固态形式存在 在空气中 水则主要以 形式存在 自然界中 影响水的存 在状态的因素主要是 2 地球上储量最多的水是 A 地下水 B 冰川水 C 江河水 D 海洋水 3 关于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陆地水都是淡水 B 冰川水和地下水不属于陆地水 C 陆地水中储量最多的是江河水 D 陆地水必须通过水循环才能得到补充 4 地球上的水只有 2 53 是淡水 其中占 68 69 的是 A 冰川水 B 地下淡水 C 湖泊淡水 D 江河水 5 陆地水是人们生产 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而人类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总储量的 0 3 它主要包括 A 江河水 湖泊水 冰川 B 大气水 江河水 湖泊水 C 江河水 湖泊水 浅层地下水 D 湖泊水 冰川水 地下水 6 下列生物体内含水量最高的是 A 人体 B 水母 C 植物种子 D 黄瓜 7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 蛋白质 B 脂肪 C 水 D 骨头 8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在水循环中 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 如图表示水 循环的一部分 图中标着 X Y 和 Z 的地方表示水循 环中的三个阶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阶段是蒸发 Y 阶段是凝结 Z 阶段是降水 B X 阶段是蒸腾 Y 阶段是凝结 Z 阶段是降水 C X 阶段是凝结 Y 阶段是蒸发 Z 阶段是凝固 D X 阶段是降水 Y 阶段是蒸腾 Z 阶段是凝结 9 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来自于 A 地球 B 海洋 C 降雨 D 太阳 10 能使陆地上水不断得到补充 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A 海内循环 B 陆内循环 C 海陆循环 D 大洋循环 11 在下列四种情况下 水循环可能比较活跃的是 A 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B 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 长江 黄河的发源区 D 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12 大气水主要来源于 A 海水蒸发 B 河水蒸发 C 湖水蒸发 D 森林蒸腾 13 阿拉伯国家淡水贫乏 他们将海水蒸发出来的水蒸气冷却液化 这样可以得到 A 雨或雪 B 含盐较少的水 C 盐 D 淡水 14 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A 大气水 B 江河水 C 湖泊水 D 地下水 15 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长的是 A 大气水 B 冰川水 C 湖泊水 D 地下水 16 电解水的实验 1 在水电解装置的玻璃管里注满水 接通直流电 2 可以观察到 两个电极上出现 两玻璃管内液面 3 用点燃的火柴接触液面下降较多 即产生气体体积较多 的玻璃管尖嘴 慢慢 打开活塞 观察到气体能燃烧 火焰呈 色 这个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的尖端 慢慢打开活塞 观察到 这个玻璃管中的气体是 4 产生氢气的那个电极是 极 产生氧气的那个电极是 极 产生的 氢气和氧气体积之比为 17 水电解的实验事实说明了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C 水是一种混合物 D 物质通电时都能分解成几种新的物质 18 关于电解水的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B 和阴极相通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C 和阳极相通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D 这个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19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A 发出白光 B 发出黄色火焰 C 发出淡蓝色火焰 D 没有火焰 20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 氢气 B 氧气 C 空气 D 二氧化碳 21 电解水的实验中 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A 1 2 B 1 1 C 2 1 D 1 8 22 电解水时 得到 a 克氢气和 b 克氧气 如果 a 克氢气的体积是 4L 则 b 克氧气 的体积为 A 2L B 4L C 8L D 16L 23 电解水时 玻璃管内的水会逐渐减少 其原因是 一杯水放在阳光下 杯内的水也会逐渐减少 其原因是 两者变化的本质是 填 相同 或 不同 的 24 在电解水的实验过程中 整个装置中水的质量将 A 减少 B 不变 C 增加 D 都有可能 25 理论上 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 2 1 但实验所得的两者体积 之比略大于 2 1 针对这一发现 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 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 实验数据与理论值差不多 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 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D 大胆提出假设 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26 下列变化中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结冰 B 水沸腾 C 水蒸发 D 水电解 27 通常情况下 水是一种 色 味 透明的 在 1 标准 大气压下 水的沸点是 凝固点是 当水结成冰时 体积 填 能 或 不能 浮在水面上 28 下列不属于水的物理性质的是 A 纯净的水是无色 无味的透明液体 B 在 1000 以上 水蒸气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 水在 0 时能结成冰 D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能溶解多种物质 29 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氢气能在空气中燃烧 B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水通电时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D 水加热时能变成水蒸气 30 下列属于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A 纯净的水是无色 无味的透明液体 B 水在 0 时放热凝固 C 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D 水在 4 时密度最大 31 有一句广告语 农夫山泉有点甜 下列有关说法中确切的是 A 市售的农夫山泉是完全纯净的水 B 市售的农夫山泉加入了一些白糖 C 农夫山泉是矿泉水 含有一定的矿物质 D 电解农夫山泉得不到氢气和氧气 二 密度二 密度 1 右表是某同学测出A B两种 液体的体积和相应质量的数据 1 由1 2两次实验的数据对 比可知 对于同一种物质 其质量和 体积成 比 质量和体积的比 值是 的 2 由第 次和第 次 或第 次和第 次 实验的数据对 比可知 对于不同的物质 相同体积时的质量一般是 的 这也是物质的一种特 性 这种特性用 表示 实验次数液 体体积 ml 质 量 g 1 A 10 8 2 A 20 16 3 B 10 10 4 B 20 20 3 我们把 某种物质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表中A液 体的密度为 克 厘米3 B液体的密度为 千克 米3 2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 某同学利用水和酒精进行实验探究 测得如下数据 水酒精实验序号 体积 V m3质量 m g体积 V m3质量 m g 11010108 220202016 330303024 440404032 1 在如图方格纸中已经画出了酒精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 请你画出水的质量随 体积变化的图象 2 通过对数据或图象的分析 可以得出 结论 1 同种物质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填 相同 或 不同 的 结论 2 不同物质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填 相同 或 不同 的 3 体积为 50cm3的酒精的质量为 g 3 水的密度是 千克 米3 读作 表示 4 冰的密度为0 9 103千克 米3 4 5米3的水结成冰后 质量为 千克 体 积为 米3 将此冰块切割成大小不同的两块 体积之比为2 3 则它们的质量之 比为 密度之比为 5 一个质量为m 密度为 的物体 将其分成三等份 每一份的质量和密度分别为 A m和 3 B m和 C m 3和 3 D m 3和 6 由公式 m V可知 A 物质的密度大小跟其质量大小成正比 B 物质的密度大小跟其体积大小成反比 C 物质的密度大小跟其质量大小成正比 跟其体积大小成反比 D 对于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 体积较大的 其密度较小 7 一支粉笔写了一半 剩余部分跟原来相比 A 质量减小 密度减小 B 质量减小 密度不变 C 质量减小 体积不变 D 质量不变 密度不变 8 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小 B 一杯水倒掉一些后密度变小 C 铁块压成铁片后密度变小 D 一只铅球带到月球上后密度变小 9 铝的密度是 2 7 103千克 米 3 表示 A 1 米 3铝的密度是 2 7 103千克 米3 B 1 米3铝的质量是 2 7 103千克 米3 C 1 米 3铝的质量是 2 7 103千克 D 1 千克铝的体积是 2 7 103米 3 10 通常人们说的 铁比木头重 实质指的是铁比木头的 A 质量大 B 体积大 C 密度大 D 重力大 11 小明家5月底查水表时 水表的示数为324米 3 6月底查水表时 水表示数如右图所示 则6月份他 家用水 米3 若水价为2元 吨 那么他家6月份 应付水费 元 12 如图所示 甲 乙 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 分别装着质量相等的盐水 酒精和硫酸 根据表中所给 的密度值 断定甲 乙 丙三容器依次装的是 A 硫酸 盐水 酒精 B 盐水 酒精 硫酸 C 酒精 硫酸 盐水 D 硫酸 酒精 盐水 13 如图所示 甲 乙 丙三个底面积相等 的容器 其内分别装有相等质量的清水 酒精和 浓盐水 液面一样高 则装酒精的容器是 A 甲 B 乙 C 丙 D 都有可能 14 已知铜 铁 铝的密度分别是8 9 103千克 米3 7 8 103千克 米3和2 7 103 千克 米3 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都装满了水 把质量相等的铁块 铝块和铜块分别放入三 个杯子中 都完全浸没 则溢出水的质量最大的是 A 装铁块的杯子 B 装铝块的杯子 C 装铜块的杯子 D 无法确定 15 在影视中常见房屋倒塌 重物落下 将演员砸成重伤的镜头 这些重物是用 A 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制成的 B 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制成的 C 密度与实物相等的材料制成的 D 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制成的 16 冬天户外盛水的水缸常会破裂的原因是 A 水缸里水结成冰后 密度变大 B 水缸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 C 水缸里水结成冰后 质量变大 D 水缸里水结成冰后 体积变大 17 一只 100 厘米 3的铁球 质量是 100 克 则这只铁球的内部 A 可能装满了水 B 可能是实心的 C 可能是空心的 D 可能填进了铅 物质密度 kg m3 盐水1 03 103 酒精0 8 103 硫酸1 8 103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乙 甲 1 1 2 2 0 m V 18 A B C 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 右图所示 由图可知 A A B C 且 C 水 B A B C 且 A 水 C A B 水 D A B 水 19 小妍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 对四种固体的密度与体 积的关系做出的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 1 2 3 4 B 4 3 2 1 C 体积相同时固体 4 的质量最大 D 质量相同时固体 1 的体积最大 20 甲 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右图所示 由 图像可知 A 若 V甲 V乙 则 m甲 m乙 B 若 m甲 m乙 则 V甲 V乙 C 若 m甲 m乙 则 V甲 V乙 D 若 V甲 V乙 则 m甲 m乙 21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宇宙中的中子星密度可达 1 0 1014吨 米 3 一个体积为 33 5 厘米 3 一只乒乓球大小 的中子星的质量为 A 3 35 1012千克 B 3 35 109千克 C 3 35 106千克 D 3 35 103千克 22 实验室有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 要一次较准确地量出 100g 密度为 0 8 103千克 米 3的酒精 你选择哪一种规格的量筒 A 量程 500ml 最小刻度 10ml B 量程 250ml 最小刻度 5ml C 量程 100ml 最小刻度 2ml D 量程 50ml 最小刻度 2ml 23 一只空瓶 质量是 0 5 千克 容积是 2 分米 3 装满某种液体后 总质量是 2 3 千克 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m 克 6 C 12 A B 0 10 V 厘米 3 24 铜的密度是8 9 103千克 米3 某工厂要用横截面积是25毫米2的铜线4000米 应 买这种铜线多少千克 25 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 8 103千克 米3 实验室要购买50千克酒精 需带容积为10升 的塑料桶几只 26 在 乌鸦喝水 的故事里 若是一个细颈瓶 瓶内水面到瓶口还有120厘米3的容 积 已知每颗石子的平均质量是10克 石头的密度为2 5 103千克 米3 这只乌鸦要衔多 少颗石子进瓶子 才能 使水面上升到瓶口 喝到水 27 我国约有4亿多人需配戴近视或远视眼镜 组成眼镜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 下表 1 一块体积为4 10 6米3的玻璃镜片的质量多少 2 一副铜合金镜架的质量为2 10 2千克 则一副同规格 形状 体积相同 的钛 合金镜架的质量是多少 3 如果镜片 镜架规格同上 用树脂镜片 钛合金镜架 每副眼镜质量多大 材 料 技术指标 树 脂 镜 片 玻 璃 镜 片铜 合 金钛 合 金 透 光 量92 91 密度 kg m3 1 3 1032 5 1038 0 1034 5 103 性 能较耐磨损耐磨损较耐磨损耐磨损 28 一巨石的长 宽 高分别是5米 2米和1米 为了测其质量 现取其样品一块 用天平测得其质量为140克 再在量筒中装入50ml的水 将岩石样品浸没在水中 水面上 升到100ml处 求巨石的质量 29 小明的爸爸用科学的方法种植马铃薯喜获丰收 共收了 12 吨 并根据这些马铃 薯的密度及收购价格准备出售 小明用所学的知识测字马铃薯的质量 已切成小块 所 用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 再将这些马铃薯倒入盛有 40 毫升水的量筒 量筒中的水面 升到 100 毫升 问 马铃薯密度 克 厘米 3 1 081 101 121 141 15 马铃薯淀粉的质量分数 14 018 022 525 429 0 收购价 元 千克 0 500 600 700 801 00 1 小时家种植的马铃薯的密度多大 2 小明这卖掉这些马铃薯将有多少收入 30 测定金属块的密度时 有如下一些步骤 A 用细线吊住金属块 把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量筒中 测出总体积V总 B 用量筒测出适量的水的体积V水 C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D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E 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 F 算出金属块的体积V G 根据公式 m V算出金属块的密 度 1 请你把它们按合理的实验步骤 重新排列 填序号 2 测量过程中 天平和量筒读数如图所示 则可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 千克 米3 31 小明测量植物油密度时 按下列顺序进行了操作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1 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植物油 测出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 m2 将烧杯中植物油倒 人量筒中 测出植物油的体积 V 计算出植物油的密度 1 下表是小明根据上述实验操作 设计的记录数据表格 请根据上图将表格中的 数据填写完整 物理量空烧杯的质 量m1 g 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 量m2 g 植物油的体积 V cm3 植物油的密 度 kg m 3 测量值1520 2 你认为小明的测量结果与植物油的真实密度值相比 会 填 偏大 偏小 或 相等 原因是 32 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 同学们准备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有 食用油 量筒 天平 带砝码 烧杯 设计实验 小新和小杨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 请在方案中的空白处填空 方案一 1 用调整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1 2 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 用油 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m2 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为 3 再将烧杯 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 测出食用油的体积 V 4 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 方案二 1 将天平置于水平台后 立即调节平衡螺母 使横梁平衡 2 用天 平测出装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的总质量 m1 3 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 记录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 V 4 测出烧杯及剩下食用油的总质量 m2 5 计算出食 用油的密度 评估与交流 1 请分别找出两种方案中的不足之处 方案一 方案二 2 你准备选择方案 来做实验 为顺利完成该实验 该方案中不足之处 应改为 33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 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 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 下图所示 矿石的质量是 g 2 因矿石体积较大 放不进量筒 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 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 量 矿石的体积是 cm3 3 矿石的密度是 kg m3 从图 A 到图 B 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 偏大 偏小 不变 34 右图提供的是 某同学 测定盐 水密度 的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数据信息 请帮助他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35 将17 7克食盐完全溶解在图甲所示的 水中 将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全部倒入原量筒 中 液面位置如图乙 则所得食盐水的密度为 千克 米3 三 压强三 压强 1 在下图中 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2 木块静止在斜面上 下列所作木块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中 正确的是 3 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压力是由重力引起的 B 压力的大小总等于重力的大小 C 压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 压力方向总是与支持面垂直的 4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 些因素有关时 某同学作了如图所示 的三个实验 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 沫塑料的 显示压 力作用的效果 比较 两图所 示实验 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 压力越大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比较 两图所 示实验 说明压力相同时 受力面积越小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5 关于压力和压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力大时压强一定大 B 受力面积小时压强一定小 A B C D 甲 乙 C 压力大受力面积大时压强大 D 压力大受力面积小时压强大 6 100帕斯卡表示的意义是 A 每平方米面积所受的压力是100帕 B 每平方米面积所受的压强是100帕 C 每平方米面积所受的压力是100牛 D 每平方米面积所受的压强是100牛 7 用50牛的压力作用在1厘米2面积上 产生的压强是 帕 要使这 个压力产生5 107帕的压强 该怎么办 8 一本科学课本重4牛 书面的面积是5分米2 则书本平放在面积为0 8米2的桌面中 央时 对桌面的压强是 帕 一粒西瓜子平放时对桌面压强大约是20帕斯 卡 这相当于1厘米2面积上作用了 牛的压力 9 一芭蕾舞演员表演时脚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 8 10 4m2 此时芭蕾舞演员对地 面的压强接近 A 6 105Pa B 6 104Pa C 6 103Pa D 6 102Pa 10 人站在水平地面上 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 A 1 5 106帕 B 1 5 105帕 C 1 5 104帕 D 1 5 103帕 11 如图所示 一本科学教科书平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 它与桌 面的接触面积大约为 500cm2 静止时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A 6Pa B 60Pa C 200Pa D 600Pa 12 右图所示 一块砖分别平放 侧放和竖放在水平桌面上时 对桌面的压力分别 是 F1 F2和 F3 压强分别是 p1 p2和 p3 则 A F1 F2 F3 p1 p2 p3 B F1 F2 F3 p1 p2 p2 p3 D F1 F2 F3 p1 p2 p2 C F1 F2 p1 p2 D F1 F2 p1 pb pc B pa pb p乙 p丙 B p甲 p乙p丙 49 如右图所示 一支玻璃管中盛有一定量的水 水对管底的压 强为 p1 将玻璃管倾斜时 水对管底的压强为 p2 则 A p1 p2 D 无法确定 50 如右图所示 两支粗细相同的玻璃管 分别装有等质量的 不同液体 甲管竖直 乙管倾斜 两管液面等高 则它们对管底的 压强 A 甲大 B 乙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51 一只烧杯中盛有半杯水 若将一手指插入水中 没有触底 水对杯底的压强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无法确定 52 如图所示 瓶子正放时 如图甲 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 p 瓶子讨桌面的压强为 p 将瓶子变为倒放时 如图乙 水对瓶盖 的压强为 p 瓶子讨桌面的压强为 p 则在正放变为倒放的过程中 p 和 p 变化是 A p 变小 p 变大 B p 变小 p 变小 C p 变大 p 变小 D p 变大 p 变大 53 右图所示 甲 乙两圆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等高度的水 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分别为是 F甲和 F乙 压强分别是 p甲和 p 乙 则 A F甲 F乙 p甲 p乙 B F甲 F乙 p甲 p乙 C F甲 F乙 p甲 p乙 D F甲 F乙 p甲 F乙 p甲 p乙 C F甲 F乙 p甲 p乙 D F甲 F乙 p甲 乙 F甲 F乙 B 甲 乙 F甲 F乙 C 甲 乙 F甲 F乙 D 甲 乙 F甲 F2 B F1 F乙 F丙 B F甲 F乙 F丙 C F甲 F乙 F丙 D F甲 F乙 F丙 36 上题中 甲 乙 丙三球自身的密度大小为 A 甲 乙 丙 B 甲 乙 丙 丙乙 甲 丙 乙 甲 甲 乙 A B A B C 甲 乙 F乙 F丙 B F甲 F乙 F丙 C F甲 F乙 乙 丙 B 甲 乙 丙 C 甲 乙 乙 F甲 F乙 B 甲 乙 F甲 F乙 C 甲 乙 F甲 F乙 D 甲 乙 F甲 或 3 30 时 将 10gA 物质加入到盛有 l00g 水的烧杯 中 充分搅拌 得到不饱和溶液 若再加入 A 物质 g 或降温到 则都能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79 溶解度曲线能直观地反映各种物质的溶解性 请你根 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甲 乙两种物质中 能利用降低温度的办法将接近饱 和的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2 60 时 甲 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 数较大的是 80 右图是a b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 根据图示判断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要将b从它的水溶液中分离出来 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B 要将a从它的水溶液中分离出来 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也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C 如果b物质中混有少量a物质 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 D 如果b物质中混有少量a物质 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81 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 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 是 A 过滤法 B 蒸发溶剂结晶法 C 降温结晶法 D 蒸馏法 82 20 时 将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掉 10 克水后 析出 3 6 克晶体 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蒸发掉10克水后的氯化钠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B 析出晶体后的氯化钠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C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克 D 该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36 83 有一 KNO3溶液 a 在一定温度下 经历下列变化 a b t S g 通过对溶液变化过程的分析 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写 2 条 例如 该温度下 溶液 a 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84 t 时 某物质溶液 200 克 蒸发掉 10 克水 析出晶体 4 克 又蒸发掉 10 克水 析出晶体 6 克 再蒸发掉 10 克水 析出晶体 A 4 克 B 5 克 C 6 克 D 10 克 85 W 克 KNO3不饱和溶液 恒温蒸发水分 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 在此过程中 溶液中 KNO3的质量分数 a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86 20 时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27 2克 蒸干后得到该物质的固体7 2克 则20 时该 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 87 20 时 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 现将该温度下的100克饱和溶液 蒸发掉20克 水再冷却到20 有多少克氯化钠结晶析出 A B C D t a t a t a t a 88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 6克 在70克水中溶解10克硝酸钾 所得的溶液不饱 和 若使该溶液成为饱和溶液 应蒸发掉多少克水 89 下列标志中 用来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水的是 A B C D 90 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的分配不均匀 突出表现在 夏季 冬季 年际变化很大 南方 北方 东部 西部 填 多 或 少 91 下列地区中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是 A 东北三省 B 东南沿海 C 华北和西北 D 西南地区 92 右图是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均水量和世界人均水量 m3 人 1 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 的国家 填 丰富 或 匮乏 2 目前 水资源浪费 污染现象还十分严重 请 你就防止水污染提出 2 点合理的做法 93 根据下图资料回答 资料一 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资料一 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 1 上述省市中水资源最紧缺的是 2 浙江 上海的水资源紧缺程度分别属于 和 上海 毗邻浙江 为什么两地水资源紧缺程度相差这么大 3 海水 河水 湖水都是天然水 天然水是 物 填 纯净 或 混合 4 进入北京海淀区西部的京密引水渠是向北京市供水的重要通道 为了保障好城 市用水 下列做法中 不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在引水渠岸边堆放垃圾 向引水渠中排放工业废水 在引水渠两岸植树造林 向引水渠中倾倒生活污水 94 一个地区的 越活跃 水资源就越丰富 从全球范围来看 在 地区和离 比较近的地区 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 95 下列有关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不竭的天然资源 因此无须节约 B 我国淡水资源紧缺 因此要减少饮水量 以节约用水 C 将生活用水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湖泊 海洋中 可以补充水资源 D 既要防止和消除水体污染 又要节约用水 96 下列关于人类活动中有利于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是 A 工业废弃物的任意排放 B 植树造林 修建水库 C 农药 化肥的广泛使用 D 生活垃圾和污水的任意倾倒 97 科学家预言 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这是因为 A 地球上的水很少 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B 由于地球表面气温的作用 水会不断被蒸发 C 淡水资源不充足 又分布不均 而且人类活动使水不断受到污染 使淡水资源越 来越紧缺 D 土地沙漠化 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 9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有自净能力 因此不会被污染 B 水资源非常丰富 无需节约用水 C 无色 透明的水一定没有被污染 D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需水量不断增加 99 能造成水质污染的是 工业 三废 生活污水 天然森林的乱砍滥伐 滥用农药化肥 水生植 物的繁殖 暴雨洪水激增 A B C D 100 水利部门曾引8亿多立方米长江水注入太湖以治理污染 专家在肯定 引江济太 工程的同时指出 这项工程只是治表 要治本必须靠全社会的重视 下列措施中能改善 太湖水质的是 工矿企业污水排放要达标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 减少化肥和农药 的用量 提倡节约用水 禁用含磷洗衣粉 A B C D 101 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间用水紧张状况 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A 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 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需求 C 利用工业和生活用过的水灌溉 D 推广喷灌 滴灌 发展节水农业 102 解决我国华北地区用水紧张问题 下列办法中较好的是 A 加快对深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 B 增加人工降雨次数 C 约用水 建设水利工程和跨流域调水 D 把沿海的海水淡化 103 利用明矾 活性炭等凝聚剂使混浊水变澄清 这种方法叫做 A 沉淀法 B 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