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范本 供参考 目目 录录 1 编制依据 3 2 工程概况 3 2 1 设计概况及数量 3 2 2 自然地理特征 3 3 试验目的范围和内容 4 3 1 试桩目的 4 3 2 试验范围 4 3 3 试验内容 5 4 施工安排 5 4 1 施工安排 5 4 2 时间安排 6 5 资源配置 6 5 1 人员配置 6 5 2 机械配备 7 6 CFG 桩施工要求 7 7 试桩施工方案及质量检测 8 7 1 施工方案 8 7 2 质量检测 11 8 试验成果 13 8 1 砼强度及水泥标号 13 8 2 混合料坍落度 13 8 3 外加剂 13 8 4 泵送混合料的配合比及搅拌时间 13 精选范本 供参考 8 5 拔管速度 充盈系数 14 9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4 10 安全保障措施 14 10 1 机械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14 10 2 特殊作业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5 10 3 施工用电的安全保证措施 15 11 环保措施 16 精选范本 供参考 CFGCFG 桩试桩施工方案桩试桩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1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1 2010 2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建设 2010 241 号 3 客运专线铁路地基处理技术手册 4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建设 2010 241 号 5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 2010 6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7 新建沪昆客运专线区间路基工程施工图 8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的相关文件 9 现场施工技术调查和我单位的现有施工技术水平和资源 2 工程概况 2 1 设计概况及数量设计概况及数量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云南段 D1K1147 100 D1K1147 350 段路基基底 采用 CFG 桩加固 加固段路基长 250m 桩径 0 5m 桩长至硬底顶面 桩 长 2 8 15m 采用正方形布置 桩间距 1 6m 桩打入灰岩层 CFG 桩施 工完成后 换填 0 6m 碎石垫层夹两层双向土工格栅 80KN m 夯实整 平 具体工程数量见表 路基基底加固 CFG 桩工程数量表 项目名称桩长 m 桩径 m 米数 m 备注 CFG 桩2 8 150 525038 7 2 2 自然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特征 该段路基覆盖第四系坡残积 Q4dl el 层 下伏二叠系下统茅口 栖霞 组 P1q m 灰岩 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 30g 地震烈度为 8 度 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境及氯盐环境 水中 SO42 Mg2 PH 精选范本 供参考 值 侵蚀性 CO2 CL 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 本段路基均以填方形式通过 最大填高约 8m 3 试验目的范围和内容 3 1 试桩目的试桩目的 总结出适宜的施工设备选型 施工工艺和方法 施工顺序 验证混合料配合比 确定混合料坍落度 确定混合料搅拌时间 确定混合料灌注过程中拔管速度 确定 CFG 桩施工进程的最大电流量 按要求对试验桩进行低应变检测试验 抽芯取样抗压试验及单桩承载 力试验 以确认 CFG 桩的设计参数及桩身的完整性 3 2 试验范围试验范围 根据设计情况 D1K1147 100 D1K1147 350 段路堤采用 CFG 桩加 固 CFG 桩加固段路基长 250m 桩径 0 5m 桩底至硬底顶面 桩长 2 9 15m 采用正方形布置 桩间距 1 6m 桩打入灰岩层 将试桩位置确定为 D1K1147 240 距离左侧线路中心线 1 6 米处进行 CFG 试桩试验 CFG 桩试桩长度为 15m 直径为 0 5m 桩间距为 1 6m 采用正方形布 置试桩 4 根 见下图 1 2 3 4 通过此次工艺性试验确定各种工 艺参数 以指导后续施工 精选范本 供参考 240 12 34 1 6 1 6 0 5 线路左线中心线 昆明 0 55 3 3 试验内容试验内容 3 3 1 CFG 桩施工工艺及成桩质量 3 3 2 CFG 桩机械设备及人员情况配置是否合理 3 3 3 CFG 桩施打顺序是否合理 3 3 4 CFG 桩混合料配合比 坍落度 拌合时间是否合理 3 3 5 复核设计地质情况 4 施工安排 4 1 施工安排施工安排 项目部成立了 CFG 桩施工工艺是要施工管理小组 负责 CFG 桩工艺 性试验施工 负责提前准备合理的劳动力 机械设备 施工材料 进行混 合料配合比试验 施工方法的选择 施工机具的配备 成果分析等工作 责任到人 精选范本 供参考 CFG 桩试桩管理人员表 序号姓名职称职务备注 1周志刚常务副经理 2申海东总工程师 3试验室主任 4路基队队长 5路基队技术主管 6技术员 7质检员 8安全员 9实验员 10材料员 11领工员 4 2 时间安排时间安排 CFG 桩工艺性试验计划于 2012 年 8 月 15 日 2012 年 9 月 16 日进行 施工 总工期 33 天 具体施工安排如下 施工内容时间安排 桩身施工2012 年 8 月 15 日 2012 年 8 月 17 日 桩身检测2012 年 9 月 15 日 2012 年 9 月 16 日 5 资源配置 5 1 人员配置人员配置 施工前应做好人员的岗前技术培训 具体配置情况见下表 人员配备表 序号工种人数备注 1普 工4 精选范本 供参考 2钻机操作手1 4搅拌机操作手2 5修理工及电工1 6现场施工记录人员1 7测量人员2 5 2 机械配备机械配备 试桩施工机具设备如下表 机械设备及检测设备配备 序号机械名称规格数量 台 说明 1长螺旋CFG桩机KL8001 2装载机ZL501 3自卸汽车10t1 4挖掘机EX2001 5混凝土搅拌站2HLS1201 6混凝土罐车8m32 7发电机650kW1 6 CFG 桩施工要求 CFG 桩施工采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送混合料灌注成桩工艺 混合料由 水 水泥 P O42 5 级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 碎石 石屑或砂组 成 桩体强度 15MPa 施工前通过室内试配得出配合比 并报监理工程师 审批认可 开工前应按照室内配方进行试桩并经检验合格后取得相关工艺 参数 桩体质量检验应在成桩 28 天后进行 CFG 桩施工质量采用单桩或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验 检验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 2 且每检验批不少 于 3 根 精选范本 供参考 7 试桩施工方案及质量检测 7 1 施工方案施工方案 7 1 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 CFG 桩试桩采用长螺旋钻孔 管内泵压混合材料成桩的施工方法 CFGCFG 桩施工工艺流程图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原地面处理 测量放样 桩位布置 钻机就位 钻杆调整 钻孔 核对地质 混凝土灌注 清 土 钻机移动 下一个桩施工 桩间土清理 桩头处理 成桩检测 原材料检查 配合比设计 混合料拌制 混合料运输 7 1 2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在 CFG 桩施工前 按照红线用地进行测量放样 完成征地拆迁工作 完成管段内的林地砍伐 三电迁改 管线迁改及道路改移等工作 为 CFG 桩施工创造好施工条件 7 1 3 原地面处理原地面处理 1 在 CFG 桩施工前 对路基施工范围的树木 灌木丛等植被进行清 理移除 砍伐的树木等应移置于路基用地之外 进行妥善处理 2 对路基施工范围内的原地面的坑 洞 墓穴等应用原地土或砂土 进行回填 3 清理原地面的表层土 并集中清理至弃土场 并对原地面进行整 平压实 压实标准为 K30 30KPa 以满足 CFG 桩施工机械能稳定工作 精选范本 供参考 4 如原地面坡度较大时 原地面平整应做成台阶形 以保障 CFG 桩 机械的垂直度 5 场地平整时 按照施工场地情况做成 4 的横坡 并且路基两侧施 做临时排水设施 使 CFG 桩的施工场地不积水 保障 CFG 桩正常持续施 工 7 1 4 测量放样测量放样 施工测量严格按测量规范要求进行 所有测量仪器都已进行校核和检 定 能够保证测量精度 施工前在施工场地上放出各施工桩位 桩位中心 点用钎子插入地下 并用白灰 或使用红绳系上 标识 7 1 5 钻机就位钻机就位 场地清理施工完毕后 长螺旋钻机进场 使用汽车吊拼装 长螺旋钻 机自带行走部分 或履带 可进行短距离的移动 钻机就位时 应使钻杆垂 直对准桩位中心 确保 CFG 桩垂直度容许偏差不大于 1 现场控制采用 在钻架上挂垂球的方法测量钻杆的垂直度 也可采用钻机自带垂直度调整 器控制钻杆垂直度 每根桩施工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桩位对中及垂直 度检查 满足要求后 方可开钻 7 1 6 混合料拌制混合料拌制 泵送砼配合比详见 配合比审批单 混合料搅拌进行集中拌和 按 照配合比进行配料 每盘料搅拌时间按照普通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进行控制 一般控制在 90s 以上 具体搅拌时间根据实验确定 电脑控制和记录 7 1 7 钻进成孔钻进成孔 钻孔开始时 关闭钻头阀门 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地时 启动马达 钻进 先慢后快 同时检查钻孔的偏差并及时纠正 在成孔过程中发现钻 杆摇晃或难钻时 应放慢进尺 防止桩孔偏斜 位移和钻具损坏 在钻机 塔身上标明准确刻度 最小刻度宜为 50cm 如钻机上有标识 施工前要对 刻度进行检查 看其标示是否准确 根据钻机塔身上的进尺标记 成孔到 达设计标高时 对随螺旋上升的地下土样进行分析判断 看其是否已达到 设计要求的持力层位置 如果与设计稳合 则可停止钻进 进行下一道工 序施工 精选范本 供参考 7 1 8 灌注及拔管灌注及拔管 钻孔至设计标高后 停止钻进 开始进行泵送混合料 当钻杆芯管充 满混合料后开始拔管 每根桩的投料量应不小于设计灌注量 并保证连续 拔管 严禁先提管后泵送 施工桩顶高程宜高出设计高程 50cm 灌注成 桩完成后 桩顶采用湿黏土封顶进行养护 在灌注混合料时 对于混合料的灌入量控制采用记录泵压次数的办法 对于同一种型号的输送泵每次输送量基本上是一个固定值 根据泵压次数 来计量混合料的投料量 对于每盘混合料 试验人员都要进行塌落度的监测 合格后方可进行 混合料的投料 在成桩过程中抽样作混合料试块 每台机械每台班做 1 组 3 块 试块 测定其 28d 抗压强度 在混合料灌注过程中 实验人员要时 常关注混合料的质量 并抽查混合料的坍落度 7 1 9 移机移机 灌注达到控制标高后移机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施工时由于 CFG 桩 的土较多 经常将临近的桩位覆盖 有时还会因钻机支撑时支撑脚压在桩 位旁使原标定的桩位发生移动 因此 下一根桩施工时 还应根据轴线或 周围桩的位置对需施工的桩位进行复核 保证桩位准确 CFG 桩实际是按照一定的间距和形状将原土进行置换和挤密 所以螺 旋钻提管过程中会置换出同体积的数量 一般考虑 1 1 左右的松散系数 的 原状土 这部分原状土必须要及时清理至弃土场 否则因桩间距有限 施 工的桩数较多时 覆盖土就很多 既不利于钻机寻找 对准桩位 也不利 于钻机行走和钻进 7 1 10 桩头清理桩头清理 CFG 桩桩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 即成桩 28 天 后方可进行桩 间土开挖及清运 桩间土采用小型挖机配合人工开挖 清除保护土层时 不得扰动基底土施工 防止形成橡皮土 施工时严格控制标高 不得超挖 从横向方向采用小型挖机开挖 靠近桩周围预留 20cm 采用人工清除桩间 土 小型自卸汽车装运弃至弃土场 开挖过程中不得触动 CFG 桩桩头及 桩身 清除表层保护土层后 采用人工凿除桩顶 50cm 桩头 破除预留桩 精选范本 供参考 头至设计桩顶标高 桩顶允许偏差 0 20mm 桩头凿除采用切割机环向 切割一圈 电钻打三个眼后 用楔子撬断桩头 凿除桩头运至弃土场统一 堆放 7 1 11 桩基检测桩基检测 1 先把桩顶按照试验要求打磨平整 再进行桩身质量 完整性检测 检测采用低应变方法 检测数量为施工总数的 10 且每检验批不少于 3 根 2 处理后的单桩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成桩 28d 后应在桩体中心 处 桩长范围内垂直钻孔取芯 观测桩体完整性 均匀性 在桩身上 中 下取不同深度的不少于 3 个试样做抗压强度试验 检验数量为施工总桩数 的 2 且每检验批不少于 3 根 3 处理后的承载力检验宜在成桩 28 天后进行 应采用单桩或复合地 基载荷试验 检验数量为施工总桩数的 2 且每检验批不少于 3 根 7 2 质量检测质量检测 7 2 1 原材料原材料 CFG 桩桩体混合料由水泥 碎石 砂 粉煤灰 外加剂 必要时加适量 泵送剂 加水在搅拌机中强制搅拌而成 同时各混合材料应根据地下水对 混凝土侵蚀类型 侵蚀程度 依据 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铁 建设 2005 157 号 有关规定执行 混和料的密度一般为 2100 2300Kg m3 长螺旋钻孔 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法混和料塌落度为 160 200mm 1 水泥 采用 PO42 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 粗骨料 满足级配要求 松散堆积密度大于 1500kg m3 最大粒径 不大于 25mm 3 砂 采用干净的河砂 类型宜为中粗砂 含泥量小于 3 4 粉煤灰 采用用 I 级粉煤灰细度 0 045mm 方孔筛筛余百分比 不大 于 12 5 泵送剂 泵送剂用于改善拌和料泵送性能 泵送剂用于勉强可泵 精选范本 供参考 的混和料 掺入量根据泵送剂的类型而不同 当混和料泵送性能满足施工 要求时 可不掺泵送剂 当水泥掺量相对较低和气温高的季节 需要时可 在配比中加适量泵送剂 但必须严格控制掺入量 7 2 2 施工检测施工检测 1 CFG 桩混合料坍落度应按工艺性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 参数进行控制 检验数量 每台班抽样检验 3 次 监理按检验的数量的 20 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 现场坍落度试验 2 桩体强度检测方法 数量及标准见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标准 TB10751 2010 4 14 7 条 检测数量 施工单位每台班一组 3 块 试块 监理按数量的 10 平 行检验 检测方法 每台班制作混合料试块 进行 28d 标准养护试件抗压强度 检测 设计要求 桩身 28d 边长 15cm 立方体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15MPa 3 桩身质量 完整性检测方法 数量及标准见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1 2010 4 14 11 条 检测数量 检测按总桩数的 10 且不少于 3 根 检测方法 低应变检测 4 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 数量及标准见 高速铁 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1 2010 4 14 12 条 检测数量 总桩数的 2 且每检测批不少于 3 根 检测方法 平板载荷试验 设计要求 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 2 的桩进行单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 板试验 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7 2 3CFG 桩的桩位 垂直度 有效直径的允许偏差桩的桩位 垂直度 有效直径的允许偏差 CFG 桩施工的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精选范本 供参考 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 1桩位 纵横向 50mm测量 2桩体垂直度1 经测量仪器或吊线测钻杆倾斜度 3桩体有效直径不小于设计值 开挖 50 100cm 深后 钢卷尺测量 周长 计算桩体直径 4桩顶高程 50mm 按成桩总数的 10 抽 样检验 且每检验批 不少于 5 根 仪器测量 8 试验成果 8 1 砼强度及水泥标号砼强度及水泥标号 试桩桩身混合料 28 天龄期标准立方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 15Mpa 水泥采用强度为 P042 5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8 2 混合料坍落度混合料坍落度 砼坍落度宜为 160 200mm 具体根据试验现场确定 8 3 外加剂外加剂 外加剂 粉煤灰均应符合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751 2010 J 1147 2011 的标准及设计要求 8 4 泵送混合料的配合比及搅拌时间泵送混合料的配合比及搅拌时间 混合料的理论配合比为 水泥 粉煤灰 细骨料 粗骨料 减水剂 水 1 0 6 4 43 5 21 0 016 0 72 即 1m3混合料含水泥 195kg 粉煤灰 117kg 机制砂 864kg 碎石 1015kg 减水剂 3 12kg 拌合水 141kg 水胶 比为 0 45 混合料配合比编号为 HKS4 ZTSJ0 PHB2011 0613 4 混合料搅 拌时间不小于 90s 8 5 拔管速度 充盈系数拔管速度 充盈系数 在灌注混合料时 对于混合料的灌入量控制采用记录泵压次数的办法 对于同一种型号的输送泵每次输送量基本上是一个固定值 根据泵压次数 来计量混合料的投料量 并根据所用时间计算拔管速度 充盈系数 灌注 实际方量 理论方量 精选范本 供参考 9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 每桩应快速施工完 以防缩径 断桩 2 混合料采用强制式拌和机拌和 料斗空中投料 搅拌上料顺序 碎石 水泥 粉煤灰 石屑 以便搅拌均匀 混合料坍落度 160 200mm 混合料充盈系数要求 1 1 当小于 1 时 采用全桩复打 缩径桩局部复打超过缩径处 1 0m 以上 3 每次向桩管内投料时尽量多灌 第一次投料灌满桩管 拔管过程 中随时用测锤检查管内混合料面下降情况 防止拔管过高 造成缩径或断 桩 4 成桩过程中密切注意地面隆起和桩顶浮浆 不超过 20cm 情况 必要时进行桩顶静压 3min 桩 1 2 倍桩设计荷载 以防缩径和断桩 5 长螺旋钻进过程中时刻注意并记录好电流量的变化情况 在无法 继续向下钻进时 电流量是否达到 140A 打桩弃土清运不可对设计桩顶标高以下的桩身造成损害 不可扰动桩 间土 不可破坏工作面未施工的桩位 清运完毕后人工开挖其下 50cm 保 护土层 清运保护土层时不得扰动基底土 防止形成橡皮土 CFG 桩施工完成 28 天内不得有任何机械在上面行走 10 安全保障措施 10 1 机械设备安全保证措施机械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机械设备使用严格按照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和 建筑安装 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的要求执行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驾驶员 必须持有操作合格证 不准操作人操作 与操作证不相符的机械 不准将机械设备给无操作证的人员操作 对机械 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 专人管理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 严格做到 工作前检查 工作中 观察 工作后保养 操作室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品 严禁酒后操作机械 严 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 应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 夜间应有专人 精选范本 供参考 看管 严禁对运转中机械进行维修 保养调整作业 指挥机械作业人员 必须明确指挥联络信号 钻机移位时应根据行走装置的操作规程 由专人指挥 协调行动 防 止机械倾覆 定期组织机电设备 车辆安全大检查 对查出问题的机械 按照 三 不放过 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 制定防范措施 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10 2 特殊作业安全技术保证措施特殊作业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特种作业操作人员必须培训考试合格 持特种作业上岗培训证才能上 岗 10 3 施工用电的安全保证措施施工用电的安全保证措施 严格按有关规定安装线路及设备 用电设备都要安装地线 不合格的 电气器材严禁使用 现场照明电线绝缘良好 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 照明灯 具的金属外壳接零 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低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细胞的功能介绍
- 写作技巧变形讲解
- 细胞活性检测技术讲解
- 皮质激素药物介绍
- 普陀装修指南讲解
- 屠呦呦医学研究成就解析
- 企业文化体系构建与落地策略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 数据汇报树状图
-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复习课件
- 品牌扩和品类延伸策略
- 客车运输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分级表
- 电动门合同协议书
- 烈士陵园、纪念馆AI应用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项目商业计划书
- 米村合伙人合同范本
- 2025年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趋势试题及答案
- 风电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清单
- 医疗AI算法揭秘如何构建高效的疾病预测模型
- 电商外包客服合同协议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护理查房
- 《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穿透式管理实施指南》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